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

第139章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第139章

小说: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宝带着毛头正在树下收集落下的花瓣,乔儿小大人一般背负着双手,笑眼旁观。见黄硕她们过来了,孩子们雀跃的跑了讨来。
毛头晃着小胖手里的一个大红的小布包,呵着热气,灿烂的笑道:“娘,婶婶,江婶婶说要做梅花糕吃呢。”
使上丫头婆子后,江嫂清闲了许多。这段时间凡事都爱搞个举一反三。这梅花糕八成是由桂花糕衍生出来的新戎荏样吧。
黄硕揉着毛头的头发,眼光却落在了乔儿身上,“乔儿,你看着弟弟妹妹,不要让他们冰了汗。”
“喏。”乔儿拿过毛头手里的布包,掂了掂,“差不多了,我们去给江婶婶吧。”
“哇,吃梅花糕了哦。”毛头挥舞着双手往外面跑。
宝宝也把手里的花囊交给了乔儿,匆匆跟黄硕她们行了一礼,提着裙子追上了去:“毛头,慢点.等等我们。”
行过礼,乔儿笑眯眯的提着两个花囊快步跟了出去。
黄硕目送孩子们离开,回头对林氏感慨道:“一晃眼的工夫,孩子们都长大了。你也做了母亲了。”回想起当初林氏才嫁讲来时的青涩模样,她不由莞尔一笑。
“是啊。”林氏眼里的忧郁一扫而光,多了许多柔情和坚韧。
黄硕对林氏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弟妹.我们去屋里聊吧。”
林氏摇头笑道:“我出来很久了,星星怕是要醒了。”
黄硕也不勉强:“那我送送你。”
不想,林氏突然抱住她,在她耳边轻轻说道:“谢谢你。大嫂。”然后,丢下她,红着脸象个孩子一样调皮的跑远了。
黄硕摸着脑袋,一头雾水,呆呆的在原地喃喃自问:“我帮了她什么啦?”貌似她什么都没做呀。管它呢,只要林氏心里不难过了就行。想到这里,她悠哉乐哉的踱到老梅旁边。满树的没话,晃迷了她的双眼。终日里忙忙碌碌的,一晃八年就这样忙过去了。她叹了一口气。她居然记不得自己上一次悠闲的赏花是什么时候的事了。闭上双眼,享受着难得的轻闲,黄硕沉溺在这一片清香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身后响起了一声温润的轻呼:“大嫂。”
黄硕睁开眼,回过身去,是小弟。
“谢谢你,大嫂。”小弟正儿八经的冲她长揖到底。
黄硕笑道:“你们两口子今天到底怎么了?一个个的都跑来谢我。”
在小弟心里,自家大嫂从来就不是外人。他没有半分的犹豫,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这次去林家拜年,林家的家主,也就是林氏的大伯父摆下接风宴,亲自接待了他们。
酒过三巡,林家家主便谈起了时事。曹操号称四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大破孙权在江北大营,活捉首将公孙阳。而孙权举全国之力,亲率七万将士,现正与曹操大军隔水对峙。林家很不看好孙权,同时也担心曹操收拾了孙权之后,会顺带着剑指荆洲。他们也知道荆洲目前将稀兵少,不足以与曹操抗衡。借着三分酒意,当着众人的面,他明里暗里的劝说着小弟。
小弟闻言知雅意,知道林家有意投奔曹操。他是诸葛亮的亲弟,注定了不能和林家一道。所以.他和林家众人打了一通太极。
林氏却很难堪,甚至觉得无颜回草庐。
黄硕叹道:“弟妹是个心事重的。她是她,林家是林家。就算林家最终选择了依顺曹操,也和她无关。只要她愿竟 她还是你的妻子、诸葛家的二儿媳。”
小弟笑道:“刚刚娘子跟我说她明白了大嫂的态度,已经知道该怎么做。真的很谢谢大嫂。”
黄硕摆手:“唔,不关我的事。我什么都没有做呢。”
小弟说的很直白:“正因为大嫂什么才没做 所以才更要谢啊。”换了别人家,只怕早就闹得剑拔弩张、鸡飞狗跳了。
“也不知道梅花糕是个什么味道?怕是快做好了吧。”黄硕很神往的笑道,“小弟,我们一道去瞧瞧。”
“喏。”小弟洒脱的笑道,“正好可以给星星他们母子俩带两块,尝尝鲜。”
知道照顾妻儿,小弟真的长大了。黄硕心其慰。
江嫂研制的梅花糕果然经典,甜而不腻,入口即溶。吃过之后,唇齿之间留着淡淡的梅花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第177章 反对无效
曹操和孙权双方隔江对峙了一个多月,跑断了双方使节的腿。两人信来信往,尽动笔杆子来着。一段时间的笔谈下来,他们俩似乎谈出了些感情。双方的语气都平和了许多。
孙权甚至于还起了闲心雅意,一连几封信都是在向曹操请教有关歌赋的问题。
曹操的心里不免起了一此疑惑:面对四十万大军,孙权怎么会越来越从容不迫?难道他有什么杀手锏吗?
寒流来袭,江面上飘起了牛毛小雨。孙权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曹操仰头大笑,挥笔疾书:“足下不死,我不得安。”
孙权收到信后,负手望着笼罩在朦胧烟雨中的江北的曹操大营,轻笑道:“曹公,莫怪我没有提醒你。”
这场雨越下越大。不出三日,就由牛毛细雨变成了滂沱大雨。江水急涨,曹操的大营有三分之一泡在了冰冷的水里。而江面上又是风高浪急的,根本就无法渡江。
曹操带着随军跟来锻炼的曹否和曹植兄弟爬上大营的门楼,远眺对岸。
风雨之中,濡须坞里军舰的桅杆林立,井然有序。他捋须叹息:“孙权真的没有骗我呢。”回过头,吩咐身后袖手侍立的两个儿子,“你们去准备一下,我们明日就撤兵。”刚刚益州探马来极,刘备已经于年前发表了讨璋檄文。一路上势如破竹,顺利破了白水关。探子回程的时候他已经占据了涪城。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是时候班师回朝了。
“喏。”曹家兄弟领命,转身离去。
曹操转过身来,双目炯炯有神,目送两个儿子离去,喃喃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如果象刘表一样养出那样的儿子,还不如喂头猪、养只狗。”
曹丕的听力一向都是绝好的,闻言,脚下稍顿。他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边的曹植,见他亦是秀眉轻皱。这才相信自己没有听错。
把事情办妥之后,两兄弟前后脚的去了后营探望亲生母亲卞夫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曹操越来越倚重卞夫人,就算是出征也愿意带上她。象去年镇压马超,卞夫人就一道跟去了西凉。老夫老妻携手赏尽了大漠夕阳。
两兄弟头次配合这样默契,把卞夫人哄得很是开心。有意无意之间,他们都隐晦的提到了父亲在门楼上的感慨。
卞夫人淡然一笑,拉过两个儿子的手叠在一起,“龙生龙,凤生凤,我生的儿子又怎么会是猪是狗呢?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兄弟这么多,一齐朝那孙权吐口唾沫都能把他活活淹死。”
连母亲都知道刘表的两个儿子是出了名的窝里斗。曹丕、曹植交换了一个眼神,齐齐低眉顺眼的答道:“母亲教诲的是,孩儿明白了。”
卞夫人看在眼里,喜上心头,抚摸着两个儿子的手,笑眯了眼:“这就好,这就好。”
帐外,曹操戴着毡帽披风,在风雨中已经站立了许久。听到帐内传来的欢声笑语,他松了一口气,嘴角上翘,对身后打伞的侍卫轻声说道:“走,去公仁(董昭的字)的营帐。”说罢,两人便消失在连天的雨幕里。
听到外面的传报,董昭慌忙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出帐作揖相迎:“丞相!”
曹操心情很好,脱下湿了大半的披风,信年扔给侍卫,又脱掉沾满泥泞的布鞋,穿着白袜大步进帐,快活的抱怨道,“这鬼天气,公仁,我来跟你讨杯酒暖暖身子。”
董昭连忙吩咐下去:“速去温酒。”
“喏。”门口的卫兵小跑着钻进了雨里。
等他转身回到帐内,曹操已经在几案前大摇大摆的跪坐了下来。几案上已经写了大半的文章深深的吸引了他。这是董昭写给他的一个提案。
等他细细的看完了,酒菜也送了上来。
“丞相,请慢用。”董昭把盛着酒菜的托盘摆上了几案。
曹操按住他的手,挑眉问道:“卿想建议我进爵?”
董昭颔首,十分清晰的回答道:“是的。”
曹操松开他的手,叹道:“我当个丞相,都已经被世人左一句汉贼,右一句汉贼的骂了个半死。要是封了公卿,他们的唾沫星子还不把我给淹死啊!公仁啊,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相处了大半辈子,董昭哪里不知道他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昭以为,这公卿之位,丞相受之无愧。这此年来,丞相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大汉江山呕心沥血,日月可鉴。没有丞相,当今天子岂能安坐在殿堂之上?有付出,必定要有回报。这样才能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如果丞相全力的付出,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以后,试问谁还会为大汉出力?这会寒了天下人的心。所以,丞相进爵是完全有必要的。”
一番话,说得曹操心里美滋滋滴。在心里自叹,还是公仁懂我的心啊!摸着大胡子,他脸上的皱纹尽数展开了。
董昭乘机拿过几案上的竹简卷了起来:“丞相,这个属下还没有写完。等回朝之后,我还要与朝中德高望重的几位大臣商议一番。等定稿之后,再呈给丞相。”
“如此甚好。”曹操满意的哈哈大笑,亲自为董昭斟满酒,“来来来,今日不谈公事,我们喝个痛快。”
“喏。”董昭举杯。
第二天,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有条不紊的撤退,只留下了少数的部队驻守。
孙权站在王舰之上,隔江看着曹操的部队像条长龙一样游走,双手拢在宽大的衣袖内,使劲的绞在一起。
吕蒙皱眉问道:“主公,就这样让曹老贼大摇大摆的走了吗?”
“不然,你还能拿他怎样?”孙权冷冷的回了一句。
“哼!”吕蒙气愤的一拳砸在身前的女墙上,一口钢牙都快要咬碎了,“可恶。”他们也收到了益州方面的最新消息。因为被曹操拖住了手脚,他们这才错失了一举夺下荆州的大好时机。
孙权转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莫急。以后总还会有机会的。明天你就回江陵,把关羽给我盯紧了。”他就不信,刘备这个暴发户的胃能有那么大,一时能同时容得下荆州和益州两块地盘。
“喏。”吕蒙无奈的领命离去。
得知曹操已经撤军了,诸葛亮立马把张飞调去了江陵前线,又吩咐赵云加强对公安城的监控,严进严出。
烂二月过后,阳春三月如期而至。大地回春,姹紫嫣红。隔壁的孙权并没有什么动作。荆州一切如旧。
上巳节的前一天,诸葛亮带着江大牛悄悄的回到了草庐。
上巳节那天,他带着爱妻逛了一趟襄阳城。黄硕终于如愿以偿,撇下一家老小,品尝了三国时期最浪漫的节日。她居然无意之中在河里捡到了一枚绘着精美图案的彩蛋。
诸葛亮坏笑着偷偷摸着她平坦的小腹:“娘子,你有了?”
黄硕剥了蛋壳,一把塞进他的嘴里:“想得美!”
三月底,林家家主破天荒的给小弟夫妇送来了绣着金丝银线的大红邀请函。四月初二,家主的小女儿出阁。
小弟拿着信函去跟林氏商量。林氏正在给他缝制夏衣,眼皮都没抬一下,用牙咬断银线,漫不经心的说道:“来回要好几天呢,星星肯定吃不消。新年才去过呢。我看我们这次差人送份厚礼过去吧。大伯父能体谅的。”
小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娘子,你确定吗?”
林氏起身,展开手里的长袍,嫣然一笑:“夫君,你试一下,看看合不合身。”月白色的长袍上用银白线的丝线绣满了形态各异的大朵流云。
轻轻一抖,炫呆了。
唔,娘子这是记仇了!小弟随手把信函丢在几案上,“呵呵,娘子的针线必定是最好的。”
林氏嗔笑着小啐了他一口。
曹操回朝之后上表天子,并天下十四州,复为九州。
五月的头一天上朝,董昭等大臣的联名奏请天子封曹操为魏公。满朝文武纷纷附议。唯有荀彧出列反对。他知道大局已定,却依旧直视曹操的眼睛,一字一句的奏道:“臣反对。臣以为丞相当日迎陛下于许都,是匡扶大汉的义举,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这些年来,丞相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是大汉的千古功臣。陛下,君子爱人以德,您不能陷丞相于不忠不仁不义之境啊!”
骂得痛快!大汉天子刘协坐在曹操身后,不知如何作答,低头不语。
大殿上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
曹操金刀大马的坐在殿堂之上,气得浑身打颤,慢慢的拍着巴掌,一连说了N个“好”。
董昭回过神来,亦出列,针锋相对:“陛下,丞相自有君子的美德,行义举,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但是,我大汉却不能做出有欺君子之举。高祖立国,曾云‘赏罚分明’。今丞相之功,连昔日的萧丞相都远不能及。请陛下明鉴。”
殿上群臣立刻齐声附和:“请陛下明鉴。”
荀彧转身望着身后诸臣,沧然一笑:“我大汉无臣哪!”
曹操得意的捋着胡子大笑。
刘协使劲的掐着自己的手,深吸一口气,大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