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

第103章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第103章

小说: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夫人,亲家老太爷和老夫人来了。已经进了大门了。”
听到门外响起秋姑天籁般的声音,诸葛亮立马弹了起来,眉开眼笑的说道:“娘子,你好生歇着。为夫去接待岳父岳母。”
几乎是天天见面,不知道他激动什么。黄硕点点头。
这时门帘掀起,林氏端着一盅汤进来了。她先跟着诸葛亮躬身行了一礼,目送他离开后,然后才亲热的跟黄硕道喜:“大嫂,恭喜你了,江嫂炖了莲子羹,我顺便给大嫂带过来了。”眼睛羞涩的往她小腹上瞅,羡慕极了。
“谢谢你。”接过她的汤盅放在几案上,黄硕招呼她一道坐下,“你也不要急。你才年少,孩子稍稍慢点再要,对身体好一些。”林氏和她不同,从小就呼奴唤婢, 是个真正的娇小姐,却能洗尽铅华,只身嫁到草庐,亲自操劳家务,和小弟琴瑟合鸣,相处得很好。黄硕很她。看出了她的羡慕,所以才替她减压。
“夫君也是这么说的。”林氏双颊飞红,娇羞的半垂下头。
黄硕高兴的拉着她的手笑道:“弟妹跟小弟天生一对,真是令人高兴。我娘怕是快进二门了,弟妹暂且坐着,我去门口迎一迎。”虽然都是已婚妇女了,但林氏才刚刚十五岁,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记得自己这么大的时候,还在老妈身边撒娇呢。所以不想再在生孩子的问题上和她多谈。
林氏立马起身,象扶着一只名贵的瓷花瓶一样小心翼翼的扶着她:“大嫂留神,我来扶你吧。”
“谢谢。其实用不着这样小心的。”黄硕见她比自己还要紧张,连忙安慰她。
两人刚出门,黄夫人已经牵着宝宝风风火火的赶过来了。见到她,老远就惊呼:“小心点,你怎么出来了?快回榻上躺着去。”
而宝宝却挣脱外婆的手,象道风一样迎上来,两只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她的肚子:“娘,我弟弟呢?”她记得很清楚,舅妈生达弟弟的时候,肚子比石磨还大。可是为什么娘的肚子却是扁扁的?难不成她来得慢了些,弟弟已经生了下来了?
于是,宝宝一边飞快的往书房里跑,一边舞着双手大喊:“弟弟,姐姐来了。”
大家都被她逗乐了。
黄夫人哈哈大笑,让秋姑拉住了她:“傻丫头。怀胎十月,哪有这么快?”
宝宝一脸迷茫,不知所云。
黄夫人心情极好,抱起她使劲亲了一口:“走,我们先回屋。”此刻女儿健健康康的有了身子,几年来压在她心里的巨石 总算放下了。虽然女儿已经生过孩子,但是,她还是不放心。所以一得到信,立即带着两个孩子赶过来了。只是没想到这一次黄老爹也要跟过来。
黄老爹是特意来找诸葛亮的。悠哉游哉的在家时一连呆了小两月,他很想知道女婿是怎么打算的。雷迅归曹后,他想了许多。终于明白,雷迅是打心底里看不上刘备,所以才不肯和诸葛亮一道出仕。而现在诸葛亮又回来了,难道他也想放弃刘备了吗?刘备虽然不济,但是,刘家还有那一个比他更合适呢?


第130章 有朋自远方来
两翁婿在书房里嘀嘀咕咕的密谈了近一个时辰。最后,黄老爹红光满面的和黄夫人一道回了后山。
怕宝宝扰了黄硕的休息,所以,老两口顺便把宝宝和阿仇打包带走,美名其曰:承欢膝下。
小崔夫妇出海已有半月,后山偌大的院子就他们老两口,确实很冷清。
诸葛亮和黄硕自然明白老两口的一片苦心,叮嘱了宝宝和阿仇几句,便让江大牛护送他们祖孙回后山。
晚上,诸葛亮连夜给刘备写了一封回信,说妻子身体微和,他暂且不能离开,婉言谢绝了刘备请求。
黄硕笑问:“夫君,为什么只是说我身体微和?”这一看就是个借口,还不如实言相告,说她刚有身孕,胎儿不稳。那样更有说服力一些,刘备也不会猜疑他是在故意拿乔。
诸葛亮轻笑:“有我一人为他出力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搭上我的子孙?”
言下之意就是不想让孩子们为刘备效力了。猪哥果然大有长进,居然有了这样的觉悟。黄硕高兴极了,故意挑逗他:“难道夫君就不想让我们的儿子承爵继业,光耀门楣吗?”这可是普天之下所有封建家长的愿望。
诸葛亮没有回答,低头轻抚她的小腹,笑的很妖孽:“娘子就那么肯定这一胎一定是个儿子?说不定是个女儿呢?真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小女儿会很伤心的。”
心口涌起一股暖流,黄硕把头伏在他的胸口,柔声问道:“夫君真的不在意将来有没有儿子承爵继业吗?”
“呵呵,有什么可能承继的!”诸葛亮长叹,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路就由他们自己去选吧。”今天下午,岳父的一番话,令他很压抑。出仕从政,这一条路真的不好走。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他暗下决心,不管世事如何,他以后绝不会让自己的儿孙走自己的老路。因此,他要让自己的儿女们远离刘备,远离政治。
听出了他的惆怅,黄硕无语。也许猪哥对自己的政治抱负已经有些动摇了吧。
想想也是,就连她都看出了大汉名存实亡,大厦将倾,更何况他是那样锐利的一个政治家呢。
“我伺候夫君梳洗吧。”黄硕叹道。猪哥能为儿女们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她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是为什么却这么压抑呢?
诸葛亮轻轻拉住了她,淡淡的说道:“不急,让我好好抱抱你吧。”认识他以来,黄硕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这样伤神。
“夫君……”
“我没事。”诸葛亮在她耳畔轻语,“娘子。”
感觉到心被针刺过一样,黄硕紧紧的搂住了他,伏在他的肩膀,轻拍他的后背,哑声说道:“我在呢。”
感觉到了她的心跳,听着那平顺的呼吸声,渐渐的,诸葛亮觉得自己的心平静了下来,身上的重荷似乎减轻了许多。前路漫漫,但至少还会有她不离不弃的陪伴着自己。这样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的晨吐如约而至。不过因为有了华佗的精心照顾,比起当初怀宝宝的时候,黄硕感觉轻松了许多。两根针一扎,她的胃口就大好。竟稳稳的就着酸豆角喝了一小碗豆浆,稍做休息之后,还吃了一个糖水鸡蛋。
诸葛亮不禁眉开眼笑。
吃过早饭后,华佗拿出了一卷竹筒,在黄硕面前展开:“这是我连夜为夫人制定的一份日程安排。夫人要想日后顺利生产,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这个日程来作息。”
黄硕很好奇的细看。日程写的很仔细,不但明确的规定了她一日几餐,什么时候进餐,而且还规定了她一天要做些什么健身运动,每次运动多久。竟和现代的健康理念不谋而合。这丫不会是穿的吧?
“娘子胎儿未稳,能做这些运动吗?”诸葛亮置疑。当初怀宝宝的时候,黄夫人和崔医女都再三强调了,女人怀孕宜静不宜动。所以,娘子在怀孕期间就没出过草庐。做个帐什么的,还是悄悄的秘密进行,瞒住黄夫人。谁知,千小心万注意,还是被陈芷君好个恶妇所伤。
华佗伸出一根食指摇了摇:“使人皆以为孕妇要静养,却不知此举有违天地自然。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身体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孔明放心,此日程是先祖所创,传到我手已有三代,从来就没有出过错。”
看样子,当初之所以难产是因为自己缺乏锻炼,体虚身弱了。黄硕仔细的把竹卷收好:“谢谢神医,我一定会严格按照日程表来作息的。”
华佗挑眉:“那么,按照日程,夫人此刻该做什么了呢?”
昨晚没睡好,黄硕本来是想去睡个回笼觉的。可是竹简上明明写着“绕竹林慢走一刻钟”。
诸葛亮笑了,伸手小心的扶起黄硕:“为夫刚刚吃得有些饱,娘子陪我去消消食吧。”
冲华佗翻了翻眼皮,黄硕无可奈何的去“消食”。
华佗伸了个懒腰,打着呵欠:“唔,我得回去睡个回笼觉。”
这时,青松一脸惊喜的跑来禀报:“先生,徐先生来访。”
诸葛亮大惊:“元直?在哪儿?”
“我已经将徐先生迎至花厅了。”
徐庶,他怎么来了?黄硕看了华佗一眼,只好按下好奇心说道:“既然是元直远道而来,夫君就去见见他吧。有秋儿陪着我就行。”
“也好。”诸葛亮歉意的笑道。嘱咐了几句,带着青松三步并作两步,匆匆离去。
徐庶负着双手站在花厅里随意的打量着四周。两年了,草庐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估计是小弟要娶亲了,草庐里加盖了一个瓦屋小院。人多了,草庐里热闹了许多。
“元直,元直。”诸葛亮人未至,声音先至。
徐庶摇头轻笑,起身迎了出去。不知道诸葛亮知道了他的来意后,还是否能这样欣喜。
“孔明,别来无恙啊。”
诸葛亮不禁愣住了。这还是那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道的徐元直吗?锦衣宽袍,面相平和,浓密的青须已有半尺有余。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两年的时间,他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儒雅平和的中年儒士。
而徐庶也有些意外。混得风生水起的诸葛亮脸上并无得意之色,相反,眉眼之间竟带着一缕轻易不能为人察觉的惆怅。
很快,两人就先后回过神来。
诸葛亮感慨万千:“老了,我们都老了。”亲密的拉着老友的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去书房好好聊聊。”
徐庶眼波流转,点头:“好。”没想到,此时此刻,诸葛亮还是这样的信任自己。他真的很感动。
诸葛亮的书房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变化。徐庶在当年常坐的位置上跪坐下来,微笑着对奉茶的青松颔首:“两年不见,小青松都已经变成大树了。”
青松脸上微红,躬身退下,并顺手将书房的门带上。
“他都已经订亲了。还记得秋姑吗?内子作主,让他们订了婚。”诸葛亮笑道。
黄硕要是听见了一定会大呼冤枉。她哪有作主,分明是江嫂的主意。不过,见青松和秋姑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她不反对罢了。
徐庶笑了笑:“世事难料,没想到我们还会见面。孔明,你就不想知道这两年我在曹营的经历?”
诸葛亮羽扇轻摇:“当日去曹营,并非元直心甘情愿。只怕这两年,元直并不好过。我又何苦揭起你的伤疤呢。”
徐庶点头轻笑:“果然,知我者,孔明也。”端起几案上的黑陶茶碗,他小啜一口,长叹,“你家的茶还是那般的香醇。当年,广元和公威可没少上你这儿来蹭茶喝。”
“他们二人现在也在曹营,元直没有碰到过他们吗?”
“有啊。”徐庶放下茶碗,笑道,“临行之前,他们俩还托我向你问好呢。去年赤壁一战,曹操被你们两家联盟打得找不到北。他很仰慕你和周瑜的才华,所以,就派了我和蒋干过来游说,想拉你们二人归降,收为己用。”
诸葛亮大笑:“没想到曹操竟然这么看得起我。并且还派了元直兄当说客。他真的会失望了。”
“说实话,这两年来,我连自己都没说服呢。”徐庶苦笑,“全当回来探望老友罢了。”
诸葛亮脸上的笑容褪去了,摇扇无语。
“虽然当年并不是曹操下令掳走家母,但是,蒯越确实是为了讨好他才以家母为质,设计让我归曹的。正如你之言,我真的是心不甘情不愿。不过,曹操对家母以礼相待,又特意请来华佗治好了家母多年的顽疾。对我恩深义重,我这才归顺于他。去年,曹操南下袭荆,怕我为难,把我调去长安。”
诸葛亮冷哼:“也许曹操是担心你暗地里勾结旧主,对他不利呢。”
徐庶点头:“完全有这种可能。曹操素来主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过,这样也好。大家都心照不宣,总比虚情假意强。”
听到“虚情假意”,诸葛亮眼神有些黯淡。
徐庶叹气:“我刚从公安而来。不过没有去见刘皇叔。”摊着双手淡笑,“以我现在的身份实在无颜见他。
不过公安城里传的沸沸扬扬。你们之间的事,我也有所耳闻。今非昔比,他真的变了很多。或者说,以前是他掩饰的很好,我眼拙,看不出来。”
诸葛亮手里的扇子不由停顿了一下。心想,难道你也变了吗?真的成了曹操的说客?


第131章 一壶浊酒喜相逢
徐庶全看在了眼里,心里泛起一丝苦涩。转念一想,各有其主,双方还是敌对状态,诸葛亮怀疑他,也是很正常的。吐了一口胸中的闷气,他轻笑道:“我客居襄阳近十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一次离开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来之前就已经打算好了要好好的故地重游一番。不过,行程很紧,所以,我就不过多打扰孔明兄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说罢,真的起身拱手告辞,准备离去。
诸葛亮脸上微烫,连忙拦住了他:“元直,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不如我们温壶好酒,好好聊聊。”
“孔明,对不起,事先是我考虑不周。”徐庶诚恳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身份尴尬,我不应该这样冒冒失失的来找你。不好意思,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