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正是血红时·一路硝烟(全文) >

第10章

正是血红时·一路硝烟(全文)-第10章

小说: 正是血红时·一路硝烟(全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颖姑嫂都很不安,只盼燕婶设法来挽回这尴尬局面。燕婶想了想,站起来擎杯一晃又放下酒杯,就算是向各席虚敬了一杯江湖酒。然后用洪亮的淮上方音说道: 
“各位爷们娘们孩子们!我是个粗人,不会讲话,说好说赖,大家包涵着点。我这表大伯在前清做过大官,死人话说惯了,还得我来注解注解。天保跟祝娟是一对小情人,又是挂洋刀的军官,是转战到此,不是谁送谁安然归来,就是天保送祝娟探家也是份内事,用不着谢,老丈人要谢女婿干啥?欢迎小马队跟成立各县抗日自卫总会,全是为了抗日,他不讲抗战,讲维持地方,替日本人维持地方么?颖子给她公公写的稿子上,还有择日为小女与关参谋长办订 
婚宴,到时恭请列位光临,他也没说。人老了,又是做官的主儿,都这么个糊涂劲,大伙也包涵点吧,啊?!” 
燕婶一番话,说得全厅哈哈笑,青年们相继拥来向天保与祝娟敬酒,祝他们早结良缘。苏恒昌有些哭笑不得,这样闹下去,简直是四面围攻。他实在忍不了,哼哼几声,含怒地对燕婶说: 
“我家儿女亲事,岂容这般草草!” 
燕婶已然不悦:“你答应的那三个‘过得去’,还有两个‘善’,还算数不算数?” 
苏恒昌瞪眼答:“算数!然,此事在我处尚未过得去,我也未曰善。” 
“闹了半天你还是耍我的呀!”燕婶霍地站起来,“我高云燕走南闯北几十年,还没谁敢耍我。看在亲戚份上,劝你明白些个,别惹出我当年野性子来!”说着敝开大衣,露出驳壳枪,脸色好像要冒烟似的。 
大厅里一下子哑然无声,空气沉闷。谁不知道这燕老太婆的厉害,触恼了她,真的能动家伙。 
刘颖赶紧拉上祝娟,每人端一杯酒,站在大厅中央,向各席做总、敬个鞠躬礼。这是表示敬了满场,然后刘颖讲话: 
“各位长辈!我们姑嫂二人代表晚辈们,感谢各位长辈赞助抗战事业,社稷存亡,方为大计。至于大妹亲事,没打算今天说,也没什么障碍,天保坐在这里,我是舅嫂身份,多夸则有嫌,我只是羡慕祝娟,这样好女婿落入苏家,真是阖族之光。我公公熟读古书,通达事理,刚才同表婶不过说几句笑话而已。在中国历史上因婚事而激成家变的何止万千,而且都出自名门望族。我们应当理会长辈们心意,欢欢喜喜吃酒,让长辈们开开心。” 
她这番刚柔相间的话,说得绅佬们点头赞许,青年们喜笑颜开,大厅里又热闹起来。 
苏恒昌先是害怕,后是恨天保,因道:“笑话也罢,真话也罢,关君既是新客,我当叩其才然后论礼序。” 
“免了吧!”皓翁老人拦阻道。他是怕天保年轻,会被苏恒昌搬古董难住,“已经说过今天不谈私嘛,你要叩他什么才?他是客人,彼此都自爱些吧。” 
“事临头,不自由。”天保微笑着站起业。他生于南京,长于西安,但他以为南京话太柔,西安话太硬,在军中他常爱用国语讲话。现在,他就用国语说话了,“诸位前辈,诸位朋友!我不曾想到,我们的事会引起这种所谓笑话,既是当事人,不得不说几句。我和祝娟小姐确有百年之约,不过我们都是战士,随时准备笑卧沙场,不打算成婚,就照旧俗论之,也可讲可不讲。梅伯母同刘颖嫂也是好心,话也挑开,我和祝娟只好郑重声明,这事要给家长一个考虑时间,一年,两年,都可以。在家长未明确认可以前,我和永老只是主客关系,我们希望家长能够顺应潮流,但不会强制家长一定要按我们意愿行事,我们可不是粗俗丘八,而是有教养的人。” 
座上客无不赞许天保讲得好,像个有知识的青年,皓翁老人也高兴地说:“恒昌,女婿给你梯子了。” 
苏恒昌一心要制服天保,作他否定婚亲依据,便越发地固执:“不知客之所学,不可与之坐语。” 
天保也烦躁起来:“永老,你我经历不同,你要考我什么?翻古书我可能翻不过你,不过也未必就输,什么书都是人写的,你老能读,我也能读。我和祝娟的事,尽管你未认可,我仍把你当父辈尊敬,何必悖时而自践。” 
青年们一起大声议论,为天保鸣不平,绅佬们也认为天保言辞恳切,都劝苏恒昌不必再演一场“考女婿”了。谁知苏恒昌是越劝越固执,官腔地对天保说: 
“尔不通圣训,我同你翻古书则甚?你这般年纪的一介武夫,领你钻几条字缝,你就分不清方向罗!” 
“永老,”天保强笑一下,“请别忘了咱们彼此身份,做事注意点时代特色吧。方今国祸深延,你也是中国人,只字不提抗日救国,你爱钻字缝,我也不能奉陪。抗日军人不言救国者为奇耻,晚辈不是那种人,你老猎错对象了。再则我是你请来的客人,不是自己跑来扣击尊府门环的乞儿,请客而辱客,难道也是圣贤明训!” 
青年们哗然大笑,天保已赢得全场敬意,绅佬们觉得这位青年军官不那么好欺负,一起劝说别“钻字缝”了。苏恒昌随时可以收兵,他偏不收,好像被说服了似的,冲天保拱拱手,似笑非笑地说: 
“年轻人,我这叫你:鸿儒滥读;须知览简浩繁,每每受欺小虱子,物亏方悟。” 
天保忍气问道:“你老怎么骂人?” 
苏恒昌嗬嗬大笑:“席间无以娱佳客,我只好口占半联,权当酒令。” 
这明明是要天保续对子,在场的人绝大多数不了解天保古文根基深浅,又是鸦鹊无声,静观事情怎样发展。天保却又变得笑嘻嘻的,说道: 
“永老,既然你老说的是酒令,就别怪晚辈以欠雅文字续之。” 
“军中令出如山,席间言文皆戏,请不必他虞。”苏恒昌手抚长鬚,态度变得很随和。 
皓翁老人对天保说:“人家请你骂,就骂吧。” 
天保斟一大杯酒,双手送到苏恒昌面前:“永老,你这个所谓酒令,晚辈可是首次见。酒令乃玩笑,我们是两代人身份 ,我只好对曰:童子鲜知;熟料拈书微些,常常捏死老雕虫,事过即忘。” 
厅里起了掌声,当然是为天保鼓掌,但人们估计苏恒昌要变脸,掌声也就迅起迅停。谁知苏恒昌倒哈哈大笑,接过杯去,一饮而尽,还连声说好。人们又笑了,原来这老儿是山西的驴子,不压不走。 
王二先生领几个人抬一长案放在首席桌旁,案上文房四宝俱全,磨好的墨汁,盛在两只大盂里。苏恒昌站起来向天保拱拱手,说声“献绌”,便站在案旁写字,写满了一整张宣纸,对天保说: 
“我练就这种字体,还不到20岁,字不算好,也颇受友好器重。听他表婶说,足下也是书法世家,设能赐点墨宝,把我写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下半部分落在另一幅纸上,我一定珍而藏之。” 
王二先生把那幅半部“序”拿起来给众人看。字是行书,工力雄厚,委实写得好,他毕竟是进士出身嘛。天保看字看得很认真。10分钟后才问: 
“永老可有什么要求?” 
苏恒昌满脸堆笑:“那就要主随客便了。当然,足下君若肯低就,以老朽这绌体字相续,那就不胜荣幸了。” 
他这是逼天保仿他的字体写,显然,他知道“钻字缝”难不住这聪明的年轻人。书法千差百异,仿摹他人字体殊非易事,可不像口头续对那么便当。而这种事别人又不好阻拦,苏大老爷态度一下变得如此谦和,叫人很难却他的“盛情”。天保只是笑笑,拿来一支长杆斗笔,又坐回原位,让王能和一名男仆共拿一张宣纸,站在他面前,他只蘸一次墨,右手前伸,左手压在桌面上。别人全没见过这么写字的,只有燕婶明白,天保已将内力传上笔端,左手压桌是保持平衡,这时的首席桌三五个人也休想推动。 
苏祝周就坐在天保身旁,看天保的笔在纸上挥洒如飞,他突然伸出两根指头向天保左肋刺去。就听一声沉闷地呻吟,苏祝周的右手已压在天保左掌下,他只觉一股冲力压得他呼吸困难,大汗淋漓。 
仅10分钟,天保写完了,扔回笔,站起来冲苏祝周笑笑:“谢吾兄一臂之助。” 
苏祝周吓得心惊肉跳,燕婶却对他说:“你小子在警校里学点猫把式,还敢在高手面前露?今儿你妹夫手下是留情了的,要不,他的内力早把你压扁了。” 
天保斜身写悬空字时,人们全挤过来看,燕婶这么一说,人们才省悟到苏祝周刚才吃了什么样的败仗,祝娟非常懊恼,刘颖气得流泪。那两整张宣纸由仆人们拿着,站在凳子上,展开让大家看。 
青年们精通书法的不多,绅佬们大多精于此道。无分老少都觉得奇怪,两张大纸上字形几乎一模一样,苏恒昌是光绪年间进士,天保是23岁的青年啊!人们再过细看看,天保只蘸一次墨,一气挥成,57个字浓淡均匀,无一点败笔。苏恒昌到底是60多岁的老头,通篇着笔杂乱,他的字远不及天保的字好。经绅佬们指明之后,青年又在狂热地鼓掌,当然不是为苏家老太爷叫好。 
苏恒昌呆立着,脸上阵阵青白,动不得了。他可没想到在一个后生面前,硬碰硬输,软碰软输。“这杂种!”他暗骂天保,“这般聪颖,怎么打发……” 
“苏大老爷!”燕婶把苏恒昌从麻木中唤醒,“你考女婿一场,可过得去啦?” 
“过得去,过得去!我是说……”苏恒昌话未说完,咣当一下摔倒在大厅砖地上。 
入夜了,苏家请来的客人,远的住下,近的走了。大宅里灯火稀落,就像一座空旷的大庙。 
大宅西中院正房东套间里,天保坐在桌旁,灯光照着他一脸烦恼相。祝娟引他来,就是为了利用苏祝周的合法番号,扩大部队的。今天日落前,燕婶召他们开个小会,议定:两部合作不合并,由天保全盘主持练兵和指挥作战,对外一般用苏团名义,这当然是为了推动苏家父子抗战;刘颖主管财务,祝娟以政治教官名义,主管精神教育和宣传。苏团编一个特务连与小马队同驻苏家圩,另编四个步兵连分驻四乡农村。苏祝周当时表现得很热情,谁料,晚宴上他又是那么个姿态,他出手暗袭未必就得伤得了天保,却在表明他满腹小人心肠。 
“天保叔!”小保子跑来了,“有一封信要交给你,现在才找到交信机会。” 
“什么信?”天保站起来,“昨天你跟奶奶去小马队驻地,怎么不交给我?” 
“要单独面交,绝对保密。”小保子像个军人似的立正站着,表情很严肃。 
天保问:“谁们写的信?” 
答说:“张道之先生写的,郑斌叔也署了名。” 
天保伸出手去:“拿来!” 
小保子突然来个坐马式动作,右手指指小口袋:“信在这里。你能推得动我,才能拿到信。” 
天保只用三成力推一下,小保子就像一根柱子,动也不动。再看他那张嫩脸,已经憋得发紫了。他惊诧道:“你会运气!快把功散了,时间长了会伤害身体。” 
小保子嘻哈一笑,突地跳到椅上坐下,同时取出信来:“天保叔,我的功夫怎么样?” 
“孩子嘛,功夫当然嫩些。” 
“你也是从孩子过来的呀!” 
“哈哈!让叔看看你,你简直是一件活的艺术品,大自然把童美全给了你,梅家宝贝,一定娇惯得很。” 
“不,我一点也不娇惯。我从五岁上学,小学跳了一级,今年刚读高一,因战事而停学。我爸是黄埔三期的,我奶奶会国术,他们教我练武学军事,每天的功课要安排13小时,跟你小时候一样,可紧张了。” 
“你……”天保看着孩子发愣。从这孩子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少年时期生活的翻版。“又是一个!”他在想,为了民族复兴,总有一些人把一切都献出来,去斗争,拼搏。社会越黑暗,国家越危难,这种人就越多,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中国的历史大概就是由这样的人们一代代推动的!孙中山那一代人已经推走了封建帝制,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终止帝国主义压迫! 
张道之先生信中说,他要去华北当八路,郑斌准备卖地拉队伍。如果梅家奶孙二人能碰见天保,希望天保说服祝娟,一同干新四军去。天保看了信,哈哈大笑: 
“我的张二哥,你真是个糊涂的好人啊!” 
小保子说:“道之先生是大知道分子,不糊涂。” 
天保道:“你是孩子,不懂这些。来,同我谈谈你的军事知识和国术功夫,都有多高的程度。” 
小保子跳起来就跑:“我的任务完成了!欢迎天保叔到路西去,我们梅家也是一家知国而不惜家的怪人。” 
孩子走了,他留在天保耳际那名话久久不能消失:“知国而不惜家的怪人……” 
刘颖拎着一只皮箱,一脚跨进门来:“嗨呀!新朗敞户灯旁待,只盼阿姑快些来。”她放下皮箱,祝娟也跟进来了,在她背上拍一下: 
“嫂嫂苦心天有眼,麒麟送子早投怀。” 
姑嫂联诗,本是玩笑,刘颖脸上却泛起一层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