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决战1984 >

第81章

决战1984-第81章

小说: 决战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一大桌酒菜。女儿洋子带着孩子们为外公敬酒。岸信介心有不甘地长叹一声,对女婿安倍晋太郎说:“今后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安倍晋太郎慎重地点了点头。只有6岁的安倍晋三还缠着爸爸问:“外面怎么不扔石头了?”

今天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继承了父亲和岳父政治遗产的安倍晋太郎目前已是自民党内的骨干。虽然1982年首次竞选首相没能够成功。但是在自民党内却已经将他视为了首相―中曾根康弘的接班人。而此刻穿着黑色西服的安倍晋太郎正端着高脚酒杯与大藏大臣竹下登低声耳语着什么。

虽然表面上两个人都满脸堆笑,显得十分的亲密。但是安倍晋三却深知在这表面的笑容之下,这两个被中曾根康弘视为左膀右臂的政客心中却早已各有芥蒂。毕竟围绕着下届首相的竞选,人脉和威望都不相伯仲的安倍晋太郎和竹下登早已是剑拔弩张,几乎已经成为了自民党内公开的秘密。虽然论及家势,缺乏强援的竹下登略输半筹,但是他的年龄却是最大的优势―竹下登比安倍晋太郎年长2个多月,而这2个多月在讲求论资排辈的南日本政坛却往往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说不一定。

安倍晋三小心翼翼的穿过人群,凡是和自己视线相遇的内阁成员、国会议员、财界人士和各类官僚,他都点头致意。虽然踏入政坛不过两年。但是在这短暂的时间,他已经觉得自己形成了双重的人类。如果说善于利用公开的方针和真实的主张就是政治才干的话,那么安倍晋三是有信心去成为一名政治家。但是在所谓开明的民主政治背后却充满着追求金钱和权势的无耻角逐,一切都为这些利害关系所左右,所驱使。

身为外相的秘书,虽然本身的职责是经常向外相建议,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南日本应该采取怎么样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南日本的国家利益和安全。并在实施过程中辅佐外相。但在实际上秘书从事的却是一些与此无关的工作。诸如与各省、厅之间的联络,与在野党讨价还价。甚至还要在最令人望而却步的政府、自民党各派系之间进行秘密交易。因此经常挂在脸上的笑容可掬。已经成为了安倍晋三驾轻就熟的表演了。

“外相的秘书怎么这么晚才来啊!”随着熟悉的声线,虽然已经到了父亲的身边,但是安倍晋三还不得不回过头来。此刻自己父亲同属于自民党福田派的新锐―刚刚从英国回来的小泉纯一郎和参加了蒙特利尔奥运会过的麻生太郎正满脸笑容的注视着自己。

“你应该也知道了吧!北京方面似乎有些麻烦哦!”将手中盛有放着冰块的威士忌举过额头,然后送到嘴边的麻生太郎低声对安倍晋三微笑着说道。和安倍晋三的父亲一样,麻生太郎同样有个势力熏天的岳父―妻子铃木千贺子是前日本首相铃木善幸的三女儿。因此在对外情报方面恐怕要比安倍晋三这个外相秘书更为灵敏也说不一定。

“据说是发生政变了!”作为前防卫厅长官小泉纯也之子,小泉纯一郎虽然目前在政坛还没有什么地位,但是对于远东的军事局势却是格外的关心。“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情报送过来。何况无论发生什么事态,虽然大阪距离北京不远。但是我们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啊!”安倍晋三从身边走过的服务生的盘子里拿过了一个酒杯,当的一声和两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友人碰了一下,随口说道。

当然这无疑是一句遁词而已。虽然在二战期间,日本军部所设立的情报机关大肆的助纣为虐。但是由于战后南日本长期在美国的压制之下,因此并没有自己独立专门从事对外情报搜集、分析的机构。因此除了直接听命于首相的内阁情报调查室之外,外务省的“国际情报总括官组织”利用遍布全球的南日本驻外使领馆,进行情报搜集工作,便成为了南日本国际情报的主要来源。就在安倍晋三今天下班准备离开办公室之时,却突然收到了南日本驻苏联大使馆送来的紧急报告,宣称苏联已经与中国进入战争状态。

在父亲前往欢送来访日本的中国国防部长出席宴会的情况之下,自感事态严重的安倍晋三已经以外相的名义向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甚至改革开放之后活跃于中国的各商社发出了全力收集中国、苏联以及周遍国家动态的指令。由于一时无法在军事情报领域有作所为,南日本迅速建立起一个全球经济情报网。南日本在海外的8000余家企业中,有1000余家设有情报机构,每天传递的情报信息量超过6000页。南日本商业间谍搜集情报的手段十分高明。南日本的经济情报人员为大量收集素材,博览众收,有时甚至把一些大饭店的菜单都翻译成日语,作为资料留存。

“在失火现场的人,往往判断不清火将向何处蔓延,而在一定距离之外的人反倒可以看的清楚吧!”小泉纯一郎突然冷笑着说道。顺着他的目光,安倍晋三发现他所望的方向竟然是东北的方向―那是一心高呼着:“打倒财阀政治,解放全日本”的同胞所组成的国家―北日本。



第二章:合纵连横(五)

就在与自己同种同文的敌国―帝制日本(简称帝日)歌舞生平之时,在被称为“北条石垣”的东京隔离墙北侧的高地上。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总监部正坐落在这片被为市谷台郁郁葱葱的树丛之中,在大功率探照灯的映射之下向着四周自命不凡的耸立着。

一辆黑色的“嘎斯3102”型轿车静静的行驶到了正门前停了下来。隶属于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参谋本部第二部的矶部晃一中佐和气的拍了拍司机的肩膀,然后微笑的走下车去。“要是现在发生战争的话,帝日和米国海军的战舰估计根本就不用瞄准,只要对着这个巨大光柱开火就可以了吧!”从军事的角度来看,矶部晃一大佐实在很难忍受这种将指挥中枢设立在敌方炮火射程之下的愚蠢行径。但是他个人的抱怨又有什么作用呢?毕竟在这所古老的大楼里积淀了日本军队太多的历史,而这份沉重是无论什么理由也无法搬移的啊。

在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总监部的门口两侧各矗立着一排神情严肃的卫兵,隶属与第1特?警卫队的士兵手上戴着红色的袖章警惕的注视着走向大门的矶部晃一中佐。一个佩带着中尉肩章的军官伸手接过了矶部递过去的特别通行证,将他通行证上的照片和本人再三比对之后,才赔笑着说道:“这是规定,所以……”。

“我知道!大家在学校里都读过德田总书记和卫兵的故事!”矶部露出无所谓的微笑,回答道。他口中的德田总书记指的是有着“民主日本之父”称号的德田球一。虽然在民主日本关于德田球一总书记在参加某次会议时被新来的卫兵拦阻,然后出示证件,卫兵惶恐,总书记豁达原谅并提出褒奖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是矶部却深知那不过是名为“列宁与卫兵”这个童话故事的日本版本而已。

从某种程度来说德田球一的确可以说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但是缔造今天的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伟大工程却与他关系不大。事实上当苏联红军在北海道和佐渡岛登陆之时,德田球一总书记还在日本帝国陆军的特别监狱之中高呼:“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要失败”。而在出狱之后,这位被整整监禁了18年的日本共产党元勋也没有得到了莫斯科的多少嘉许。

1946年2月召开的日本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德田球一提出“和平统一”论,认为在美、苏对日本分区占领的前提下,仍可以通过和平、民主方式统一全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遭到苏联政府以及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公开批评。就连德田球一所主办的《赤旗》报也被苏联占领军勒令停刊整顿,搞的德田球一在内的日共高层好不尴尬。

1951年10月,以德田球一为首的一派召开第五次全国协议会,通过了《五一年纲领》和武装斗争方针之后,日共才重新得宠。不过此刻由于长期牢狱生活德田球一的身体已近油尽灯枯。两年之后便在莫斯科患脑溢血抢救无效病逝。真正将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带入正轨的是他的继任者―曾经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的宫本显治。

1933年,年仅25岁的宫本便出任日本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长。同年5月,当野吕荣太郎当选为最高领袖时,宫本就被推选为日共中央委员。以如此年轻的年纪,如此短的时间,在党内连晋三级,宫本的能力和才智可见一斑。1933年底,宫本显治因从事街头联络活动,被特别高等警察逮捕,被判以无期徒刑。直到日本战败,宫本显治才得以出狱。

12年的狱中生活,并未磨灭宫本的信仰和斗争意志。战后日本共产党在苏联的扶植之下获得政权,宫本便在党内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建工作。在1945年12月的日共四大上,宫本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从此他一路擢升,出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央机关部部长,以及中央机关报编委会负责人。1958年7月日共七大上,宫本当选为日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长达12年之久。1970年以后,他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长,直到1982年才由不破哲三接替。

宫本显治领导日本共产党的24年,正是北日本国内及全球政治风云深刻变幻的一段时期。因此在宫本本人身上,也体现了集权和励图变革的矛盾和统一。宫本刚出任总书记时,日本共产党虽然已经放弃了“极左”路线。但在民主集中制式的马列主义政党特有的铁的纪律下,宫本仍在党内树立了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威。而在他的领导之下,北日本也逐渐走出战后的萧条,并逐渐完成了自身的工业化进程。

不过和德田球一一样,宫本显治也始终无法摆脱莫斯科对北日本的控制。虽然1961年,宫本显治在制定新的党纲时,曾指出“日本现阶段的革命是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垄断资本统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试图否定暴力革命。但是在苏联方面的压力下,他还是不得不重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主义,并具有普遍意义”。

中尉向矶部问明了去处之后,便向部下使了个眼色,一个卫兵立即拨通了一旁电话机上的号码盘,面对着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总监部大厅正对着大门的德田球一、宫本显治以及现任总书记不破哲三的大幅画像。矶部多少有些想笑,身为一名军人他从来不相信所谓的民主革命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前进方向。也正因为如此,公安军总监部与北日本政府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毕竟公安军的成立与日本共产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今天的公安军总监部便是昔日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所在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指挥中枢。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清算日本战争罪行的庭审现场也就在这里。不过昔日东京审判的被告席,如今已被改成了战犯们的“自白区”。在最靠近窗帘的一排,摆放着当年各级军官的军服。其中便包括有战败时引咎自杀的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和陆军元帅杉山元的军服。和军服并排放置的,则是旧日本陆军的遗物,比如“陆军教程”、“满鲜旅游纪念照”,还有“满洲国皇帝访日帝证书”等。

虽然无论是阿南惟几的“一击媾和论”还是杉山元所统帅的第一总军奋战都未能最终挽救日本帝国战败的命运。但是旧日本帝国的陆、海军却用各自的方式在覆灭的边缘保全了自己。今天的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便是昔日帝国陆军的直系后裔。

事实上矶部也已经很久没有来到这里。自从绝迹于市谷台以来,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两年了。如今这座昔日只是公安军行政办公中心的大楼里,还同时设立了公安军中央指挥部和情报本部,和曾经懈怠的气氛迥然不同,此刻建筑物里似乎到处都充满了紧张的空气。

毕竟虽然战火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大陆燃烧着,但是作为苏联远东军队的仆从,北日本公安军同样无法置身事外。也正因为如此,对出入的人员均实行严密的监视。矶部注意到正从天花板上窥视着自己的电视摄象机,便条件反射般的悄悄把脸背了过去。中尉伸出戴着白色手套的手,将特别通行证交还给了矶部。随后敬了一个军礼说道:“请乘坐二号电梯,到地下二层。”

除了地表建筑之外,昔日为了防卫美英盟军的轰炸,大本营陆军部在市谷台的地下建设了多达五层的地下堡垒,而在冷战时代,日本民主主义共和国公安军更对原有设施进一步进行了扩建和加固,最终建成了据守可以经受核打击的指挥中枢。在通往这久违了的地下迷宫的电梯里,矶部同样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