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决战1984 >

第37章

决战1984-第37章

小说: 决战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流血,在牺牲的时候,自己负责的正武山要塞一炮都没开,一弹都没发,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的方爱民显然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出气筒。

看着脸部每一块肌肉都在抽动着的方爱民,吴正名政委走上前来,摆了摆手:“好了,方支队长,这边的问题留给旅长处置,你去查看下部队的准备情况。”

恶狠狠的瞪了哆哆嗦嗦着的孙如磐一眼,气哼哼的方爱民低骂了几句,方才转身而去。

“到底怎么回事?”赵江河沉静如水样的目光重重的落在了孙如磐的身上。虽然平时对这个下基层来锻炼的年轻参谋没有太多的话语,但赵江河有时候也知道这个从军校毕业后,一直都是在军区当参谋,除了写得一手的好文章之外,基本也就没什么大才干的年轻人其实说难听点就是个‘不堪大任’的庸才,半年前下到蒙边守备6旅来的时候,赵江河多少就有点意见,也不知道上头是怎么样的,居然将这样的主儿送到蒙边守备6旅来了。

谁都知道‘下基层锻练’无非就是走走过场。甚至旅里的官兵们都知道,旅部的那位孙参谋也就下来走过场的,不出意外通常半年一年之后便是会很自然的来个调职命令,再然后,‘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这位孙参谋便是平步青云。可问题是,赵江河认为送下来锻炼就锻炼呗,哪里去不好,偏偏来边防守备旅,这不是找死吗?

当初为了这个孙如磐,赵江河就说过不少意见话,搞什么最危险、最重要的岗职最容易体现出锻炼的价值那便是屁话,蒙边守备6旅从来都只要硬汉子、好战士,根正苗子红只是其中一点,家庭成分好、政治合格都只是虚头八脑,要的是敢牺牲、有勇气。他娘的听到枪响就紧张,听到炮响就哆嗦,那还来个屁呀。蒙边守备6旅可不要这样的怂货。

可老上级呢,他可倒好,说什么“情何以堪”,讲什么“你赵江河就当人家小孙是下来锻炼,更你学习的,再说这个军区下来的参谋也不是一无是处,会俄文,会写报告,笔杆子好,以后你赵江河需要做的总结什么的文章都让小孙来写嘛。”

他娘的,现在好了,会写报告是吧?笔杆子有能耐是吧?可偏偏胆气儿没能耐,成怂包了,成了人家的俘虏了,还他娘的跑回来给带来了张劝降信。他妈的,想到这些,赵江河的火气就噌的一下冒了上来。不过稍稍舒缓了下情绪,赵江河愣是强压下了自己的火气。

“抬起头来~”看着垂头而立着的年轻参谋,赵江河骤然的拔高了嗓音。

“回答我~到底怎么回事?”看到仍垂首呆立着默不作声的孙如磐,赵江河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虽然竭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恼怒,但怒气还是如同火山样的喷发了。

稍稍拍了拍赵江河的肩膀,吴正名政委走转身来,对着孙如磐微言轻语着的说到:“小孙呐,抬起头来,告诉旅长,到底怎么回事儿,有什么问题可以说清楚嘛。”

轻轻抽泣了两声,噗通一声,孙如磐重重地跪了下来,两行清泪从他的面颊滑落。“旅长,我,我”几乎是挤声而出,孙如磐才从喉咙深处冒出那句“我被俘了~”

“这我知道,我是问你劝降信的事儿。”赵江河哼声到,虽然他的目光中,怒意已经消褪许多,但那森然之气还是让孙如磐感到了针刺样的痛楚。其实孙如磐又何尝不明白这些呢,毕竟当了俘虏,这在中国军队内是极为耻辱的一件事儿。战争中被俘,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一辈子都得背上一个耻辱,别说是继续呆在部队了,就是到了地方上,回到老家,都还得夹着尾巴做人,都得低人一等。而这种奇耻大辱甚至还会让自己身边的所有亲人都因此而蒙羞。

想到这些,孙如磐似乎倒也放开了许多,他缓缓的抬起头来,沉吸了一口气,他不在意那些战友们投来的充满不屑的目光,他也不在意什么了。

“旅长,我是被爆炸的气浪给震晕了的,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敌人那边了。”孙如磐第一次鼓足了勇气,甚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鲜血仿佛在沸腾一样。从半年前来到蒙边守备6旅,他还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孙如磐也知道,大家都将自己当作是‘庸才’、一个来混日子、走过场、等着调职信的‘庸才’,所以平时里,孙如磐多少有那么种做什么事儿都瞻前顾后的感觉,但今天,似乎孙如磐不用再顾忌什么了。

“那你怎么不去死,还跑回来给人家送劝降信,你真他妈的有脸,丢人的玩意儿。”满洲里国境守备队长-钱援朝的大嗓门吼得整个指挥所内所有人都楞在那里。

“去死?”孙如磐不屑的挑挑头:“跑回来送信?我孙如磐还没那么孬种~”

“旅长,之所以我没有去死,还跑回来,不是为了给你送这份狗屁劝降信,旅长,我在昏沉中,听到苏联军官的交谈,他们的近卫坦克师此时应该已经绕道我们的侧后了。”

赵江河的面色骤然一变:“什么?近卫坦克师?”要塞指挥所内的所有人都因为旅长重复的这句话而寂静了下来,甚至就连之前还气得恨不得掏枪枪毙了孙如磐的钱援朝也倒抽了口气。尽管苏军包抄侧翼并不意外,可偏偏是敌人在进攻开始之后的十多个小时才投入了这支力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满洲里正面的进攻其实只是一记虚拳。意味着整个蒙边守备6旅想要依靠筑垒区来迟滞苏军的进攻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了。

“在哪里?”赵江河疾步走到沙盘前,大声的询问到。

“三叉河一线,旅长,敌人应该奔着扎赉诺尔、小孤山一线去的。”孙如磐淡淡的说道,对于他来说,自己的使命已经完结了,让旅长知道这个消息已经足够了。

小孤山,扎赉诺尔南九公里处,海拔三百米。站在山上视野极为开阔,四周绿草如茵,扎赉诺尔城区面貌一览无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31年,日军侵入满洲里、扎赉诺尔后,为防御苏军进攻,在这座山上建有三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其中最大的一座约有一百多平方米,三座碉堡现保存基本完好,那边几乎没所有什么作战兵力的防御。看着沙盘上的小孤山,赵江河意识到现在的问题已经被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了。

前出警戒阵地小尤沿山已经实现,成为了第一个被苏联方面拔除的阵地,也许正是由于小尤沿山的顺利突破,苏联方面可能认为正武山和加纳山方面并不足为虑,他们并没有全面投入到正武山、加纳山的进攻,而是以航、炮火力持续进行压制,以坦克掩护推进,向满洲里城城区实施全面突击,而这也才是赵江河之前一直想要的。满洲里做终日激战,虽然至此时,大部分城区已经几乎沦陷,但基本目的对于赵江河来说,是达到了。

苏军应该并不清楚正武和加纳两山的具体火力部署情况,这也并不了解两座要塞有威力巨大的要塞炮的存在,也许他们只是以为这里这是一个普通的要塞区,不管怎么样,这已经足够了,这对赵江河来说足够了。但问题是,如果现在的情况真的是一个近卫坦克师从三叉河一线实施了迂回,直奔小孤山,那便是意味着整个蒙边守备6旅的防御计划都成了一纸空文。

正在沉思中的的赵江河抬头看了看依然跪着的孙如磐,又看了看政委,挥挥手说到:“先将他送到禁闭室吧,具体怎么处置以后再说吧。”

无论是吴正名政委还是钱援朝都意识到,这个时候旅长已是无心追究孙参谋的被俘这事儿了。孙如磐为什么被俘、为什么又带着劝降信回来,是想趁机通报情况,因为苏联人没想到他们放回来送劝降信的孙如磐会是精通俄语,完全听明白了他们的讲话。

“不,旅长~”说话的是孙如磐。就在所有人一愣神的工夫,谁也没看清这个年轻的参谋是怎么样站起身来,并飞快地从身后站着的警卫战士的枪套中抽出手枪的。

“放下枪,放下枪~”看着用枪顶着自己下巴的孙如磐,所有人都呆了。赵江河更是厉声而喝到:“放下手里的枪,你这是干什么?”

孙如磐笑了,这是所有人第一次看到这个下基层来走过场的‘庸才’第一次露出会心的笑容。很灿烂,也很阳光,甚至充斥着欣然之意。

“旅长,我知道,决无被俘之中国军人,更无投降之共和国军人。”孙如磐淡淡的笑着:“我看到了朱胜利支队长和第3守备队的同志们的壮烈牺牲,我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旅长,我绝不会让蒙边守备6旅的光荣被我玷污,更不会让这支英雄的部队因我而蒙羞。”

“再见了,诸位亲爱的战友~”笑笑着的孙如磐在这样一句道别中,轻叩下扳机。

砰~飞洒的热血四溅,墙壁上挂悬着的八一军旗上溅起点点鲜红,这面自南昌起义以来,就不断被热血所浸染着的战旗此时更是显得那样的鲜红、鲜红。



第四章:顿河长刀(七)

“中国人还没有答复?”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副师长-卡林洛夫上校皱了皱眉头。

“唔,我想他们也不会这么快给予答复的~”政委-伊万科维奇上校摇摇头,远处的满洲里城还在响彻着阵阵的枪炮声,那是中国人最后的抵抗,也是近卫摩步第11师最后在肃清那些中国军队的抵抗,要不了多久,满洲里城就会落入在伟大苏维埃军队的手中。

“哼哼,我想众人不得不去慎重考虑的吧~”师长-伊洛巴维奇少将不无得意着。

集团军司令员-波尔塔夫同志在之前说得是再清楚不过了,第36集团军负责夺取满洲里方面投入的兵力为近卫摩步第11师,以这个摩步师的兵力实施正面攻击。在后续部队陆续抵达边境并作展开计划之前,近卫坦克第5师从三叉河方面直扑三道河后方的铁路编组站,从而达到一举突破满洲筑垒区的作战目的。

整整一天以来,近卫摩步第11师团投入以一个加强摩步团正面强攻满洲里市区,并以师属炮兵全力压制小尤沿山要塞区,从而仅仅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夺得了小尤沿山,继而基本掌控了满洲里城的主动,甚至不到十二个小时,便是完全获得了战争的基本主动。

但是伊洛巴维奇少将显然忽视了一个重点,那便是小尤沿山要塞区其实仅仅是满洲里守备区作为前伸的一个警戒阵地,防御力量其实并不强。

不过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忽略掉了正武山、加纳山两要塞的根本所在。从战争开始到现在,整整十二个小时,正武、加纳两要塞始终都没有暴露出自己的火力,130毫米加农、300毫米要塞炮全都始终没有露面。

而正是要塞炮火的没有展开,苏军在以少量兵力尝试夺取正武山的时候,才更是忽略掉了正武、加纳两要塞的实际重要意义。因为虽然夺取正武山未果,但苏军在进攻中未发现正武山方面有重型远程炮火,因此近卫摩步第11师只是在正武山要塞方向投入了少量兵力,试图孤立围困正武山,而师主力则是全部投入满洲里争夺。

之前正武、加纳两要塞的沉默显然是造成了苏军轻视正武山方向的麻痹大意,因为赵江河旅长很清楚的指导,小尤沿山虽然是是满洲里前沿的屏障,也进行了部分要塞化,但是由于距离边境太近等原因并没有太过于坚固,也没有投入大量兵力和防御火力。

而小尤沿山本身的价值也就在于凭护正武山和满洲里城的方向,或者说只是一个前伸警戒哨阵地而已。之所以赵江河在小尤沿山遭到苏军猛烈进攻的时候,还依然下令两要塞的炮兵力量必须保持沉默,没有命令绝不可擅自行动,也正是因为一旦要塞火力展开,则苏军肯定会把攻击方向转向夺取正武山,而不是满洲里城的方向。而且要塞火力一旦轻易展开,那肯定是会使得要塞方面承受苏军以极为猛烈的航空火力压制,从而使得防御作战计划完全无法实施,更不要说是在筑垒区给予苏军以重创了。

而满洲里筑垒区的防御结构又使得近卫摩步第11师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他们认为按照两翼支撑点的布局,打破满洲里是必选,只有首先控制了处于在正武、加纳两山要塞之间的满洲里城,才能够切断正武山和加纳山之间的联系。并打通滨州铁路线。

建于1898-1901年的滨洲铁路,系原东清铁路的西部干线,故亦称之为西部线。这条铁路线旧称中东铁路,是1896年帝俄与清帝国订立合同,名为‘中俄合办’,实为帝俄经营的重要铁路线。全线自哈尔滨站起,向西偏北行进,经肇东、安达、龙凤、大庆、让湖路、泰康、昂昂溪等站由成吉思汗站进入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再经扎兰屯、博克图、牙克石、免渡河、海拉尔、扎赉诺尔,到达满洲里站。

铁路经昂榆联络线与四平-齐齐哈尔的平齐线相连;在沟口站与博克图-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