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决战1984 >

第157章

决战1984-第157章

小说: 决战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人民军高层的吴振宇大将不可能不有所耳闻。特别是北日本公安军方面这几个月以来在远东苏联军队的授意之下频繁访问朝鲜,更是引起了吴振宇大将的警觉。

而就在三天之前,已经接近于半隐居状态的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更曾亲自召见包括吴振宇大将在内的军中元老。提出了一个令人颇为值得玩味的问题:朝鲜人民军是否作好了战争的准备?虽然这样的问题更象是一种最高领导人的鞭策。但是在当前的远东局势之下,吴振宇大将却敏锐的嗅出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但是尽管知道金日成想要怎样的回答,但是吴振宇大将当时还是不得不直截了当的告诉自己的领袖:如果是主动进攻的话,朝鲜人民军至少需要1到3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

尽管不中听,但吴振宇大将却知道自己这么说决非虚言避战,虽然在1950年朝鲜人民军曾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大半个韩国,甚至将美国第8集团军也压制在洛东江南的狭小登陆场上。但是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的吴振宇大将却知道朝鲜人民军最初的胜利是建立在大批回国的抗联骨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籍老兵的浴血奋战、建立在苏联所提供的坦克和大炮之上的。当然还有就是对手当时的孱弱。

但事过境迁,今天的朝鲜人民军虽然武器装备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技战术水准却并没有太多的提高。1961年美国策动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便让金日成有相当深的危机感。因此在同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便提出了所谓“独创的国防自卫政策”,制定了包括:全军干部化、全军现代化、全国人民武装化、全国国土要塞化在内的所谓“四大军事路线”。

其中“全军干部化”、“全军现代化”虽然看上去很美,但事实上在朝鲜这样的国家里却很难真正的得以推行。倒是全国人民武装化、全国国土要塞化在中、苏两国大量提供的物资支援之下搞的颇有些声势。因此吴振宇大将深知今天的朝鲜人民军可以说自守有余,攻敌不足。何况如果金日成是想借中苏交兵之际,南下统一半岛,朝鲜人民军凭借着在三八线以北集结的重兵集群还有可能在美军全面介入之前,讨到一点好处。如果是协同苏联军队的进攻,与中国为敌。那么曾经加入过中国共产党的吴振宇大将实在不敢去想象那毁灭性的后果。

从战略层面上来讲,朝鲜人民军地面部队目前的布署呈现向南“前进攻击”的状态,从平壤到元山这一条线以南,集结着朝鲜人民军最为精锐的9个军团,所属60个师、旅级单位,也就是说在停战线以北的100公里范围内,集中着朝鲜人民军陆军为数将近70万人、75%兵力的重兵集团。而在与中国接壤的北部边境,朝鲜人民军地面部队仅有第6、第8这两个步兵军团分别部署在咸镜南道和平安北道一线,即便算上纵深部署的第108机械化军团和425机械化军团可以投入“北进”作战的部队也不过4个军团而已。

虽然名曰军团,但是即便以停战线以北的主力步兵军下辖5个师级单位的步兵师团,1个团级单位战车旅团来计算。朝鲜人民军的军团实际上仅相当于中国陆军的70年代末的步兵军。而所谓的机械化军团更只有271辆坦克的编制,战斗力未必强于中国陆军的坦克师。因此仅以朝鲜人民军现有的兵力和部署吴振宇大将根本没有信心与中国一战,即便是尾随在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强地面部队的苏联陆军之后。

“吴伯伯,父亲知道您和人民军高层的意见。因此嘱托我向您保证,在人民军作好充足的准备之前。我们将静观局势的变化。”但是出乎吴振宇大将之外的是,金正日今天召见自己的目的却并不是要求人民军火速备战,而是传达最高领袖的所谓“保证”。虽然这样的所谓“保证”背后也蕴涵着督促的意味,但是至少让吴振宇大将了解了领袖无意冒险。

“另外,我还想向吴伯伯推荐几个人。”看着吴振宇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金正日继续说道。“您是说朴元熙、金永春、赵明禄、金一哲那几个年轻人吗?”吴振宇将手中的香烟轻轻掐灭在摆放沙发前茶几上的水晶烟灰缸里,继续说道:“其他几个人倒都可以算是人民军年轻一辈之中的干才。但是朴元熙这个人……不可重用!”

送走了吴振宇大将之后,金正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仰着头似乎有些疲倦的样子,突然说道:“一切果然和你预料的一样啊!”随着他那嘶哑的声线。位于他办公桌一角的一扇暗门悄然打开。时任朝鲜人民军的第820战车军团军团长的朴元熙上将一脸无奈的从门后走了出来。

“这条老狗,他还真当自己是谁啊!你之前所提出的扩军计划要抓紧时间去办。装备方面父亲会向苏联人去要,你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北部地区扩编出4个步兵军团的部队以便向中国人摊牌。”金正日一改方才的恭顺,声色俱厉的说道。“南方的国土总有一天会得以的统一的。但是要规复北方的疆域,错过了这一次机会,我们恐怕又将等上千年。”朴元熙上将一边点头,一边不为察觉的露出了一丝奸笑。');

第四章:合纵连横(五)

相比自己在河内并不简陋的官邸,出生于越南中北部广治省的现任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黎笋更喜欢位于越南南部的西贡,今天叫胡志明市的统一宫。这个多少有些离经背道的喜好,有很复杂的成因。毕竟入主这座前南越总统―吴庭艳的府邸曾是黎笋大半生的追求,在巨大的白色豪宅里,黎笋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身为一个胜利者和征服者的快感。

当然现任苏联驻越南总军事顾问―原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克利夫达上将更喜欢颇具热带风情,美女如云的胡志明市,而不是闷热潮湿的河内,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黎笋经常在统一宫下榻的原因之一。不得不承认,作为昔日南越总统的居所,统一宫内的确拥有着满足一个国家领导人日常所需的一切设施。在这座26米高的建筑物里,豪华的贵宾厅、宴会厅、国务办公室和内阁室都具有开敞宽大的空间;娱乐室内有台球桌、电影院,顶层露台居然还有直升飞机场!而吴庭艳在官邸受袭击之后,在其地下修建的大型防空掩体内,更设置有战略室、通讯联络室、地图室等重要的战时指挥场所。

正是在这里黎笋和他的追随者们指定了鲸吞邻国―柬埔寨,踏出了建立所谓的“印支联邦”的第一步。那一次行动从军事角度来看,无疑是完美的。在集中了18个不满编师共20多万正规部队的情况之下,越南军队分兵5路在短短20天内便击溃了金边方面所动员起来的24个师,12万人。一举攻占了柬埔寨首都及70%以上的国土。将一度掌握全国政权的柬埔寨民主党及其领袖―波尔布特再次赶回了西北和西南山区。

但是从政治层面上来讲,这次战争却终结了越南自南北统一之后难得的发展机遇。柬埔寨民主党虽然被赶出了金边,但是那里的人民同样不欢迎越南。从1981年之后由柬埔寨民主党所领导民主柬埔寨国民军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摆脱被动防御。而柬埔寨民主党领导人也多少对过去“极左”的执政纲领进行了反思,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宗教政策上,作出了重大调整,最终重新赢得了部分民心。

虽然越南政府为了巩固其对柬埔寨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在战场上加紧进行“清剿”和“扫荡”的同时,更大力扶植金边的亲越政权,向柬埔寨大批移民,封锁柬、泰边境,希望采用各种手段削弱柬埔寨的抵抗力量。但是随着1982年7月以西哈努克亲王为主席的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成立。战场上的力量对比正越来越不利于越南方面。

由柬埔寨前政府总理乔森潘领导的民柬国民军、前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组建并领导的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以及前首相宋双领导下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三方摒弃分歧联合抗越南之后。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不断以西部山地为依托,以游击战的模式袭扰越军,迅速收复一些失地。随着抗越力量逐步发展,并针对越南军队的作战特点,柬埔寨三方抗越力量适时将战线由柬泰边境发展到内地,由山地发展到平原,甚至直到金边及其附近地区。以柬泰边境地区为一线,5、6号公路沿线地区为一线,金边地区为一线的三线作战局面开始形成,使柬抗越形势大为改观。与此相反,驻柬埔寨越南军队的处境却越来越困难,甚至进退维艰。

当然以国力和军力而论,越南政府要一举扑灭“民柬联合”并非难事,但关键的是为了建立所谓的“印支联邦”。河内当局已经和昔日的“同志加兄弟”反目成仇。虽然为黎笋成功在莫斯科和勃列日涅夫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赢得了苏联方面的大力支援,但同时却也将自己绑在了苏联的战车之上。

在越南当局大规模驱逐华侨,不断制造中越边境流血事件之后。1979年2月17凌晨,经过30到35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中国陆军终于越过了1460公里长的边界线进入越南国内,虽然边境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和气候因素均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但是2月19日中国军队还是占领老街,3月2日攻克高平,3月4日夷平谅山,一举控制了越南境内纵深30到50公里范围内的20座城镇。

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之下,黎笋只能将前线军事指挥权移交给苏联军事指挥顾问团团长―苏联国防部第一副总监奥巴图罗夫大将。因为只有依靠从莫斯科军区经第比利斯空运来一个由68人组成的通讯连,苏联军事顾问团和越军总参谋部才嫩够依靠安全可靠的通讯联络,通过已下到前线的苏联顾问掌握住战区部队,下达战斗指令。

而为了保卫河内,越南军队不得不星夜用火车和安―12型军用运输机从柬埔寨撤回一个军的兵力。而正是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之下,越南南方西部高原山区成立了福尔洛民族阵线反政府武装;撤到泰柬边境的柬埔寨民主党6个师又重新集结进行反攻;而在象山山脉和柬埔寨南方的磅逊港,波尔布特的部队也同样死灰复燃。

虽然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便宣布“有组织有计划的”的撤军,到3月18日在越南境内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对于黎笋和越南政府而言,战争却远未结束。虽然河内可以大言不惭的宣布是自己打败的“入侵者”,毕竟中国军人的流血牺牲并未打开河内的城门,甚至没有夺走一寸越南的领土。但是黎笋政府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经过兵火的浩劫,越南北部短期之内没有一座城市具备成为北上进攻中国前进基地的能力,甚至在未来的战争之中也很可能是无法设防的。

也正因为如此,越南一方面必须将更多的精锐部队留驻国内,而无法向柬埔寨、老挝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扩张去建立什么“印支联邦”。更必须将防线前推,夺取中越边境战略位置险要的老山、者阴山和法卡山以作为己方国土的前哨和要塞。但是正是这些山峦,最终成为了流尽越南士兵鲜血的“伤心岭”。就在不到半个月之前,苏联驻越南总军事顾问―克利夫达上将与越南国防部、越北二军区连续几天召开秘密会议,指定了代号为“84-MB-北光”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其实并没有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无非是从河内、老街、高平、凉山等地所驻守的精锐之师―316A师、356师、1师、炮三师、炮18旅、特工团、坦克团、工兵团等单位调集8个团,共18000余人的兵力,在周密的准备和实兵协同演练之后,于1984年7月12日向中国军队所控制老山地区发起大规模全线进攻,一举夺回这一战略制高点。

事过境迁,连黎笋自己也说不清楚,一向自诩“知兵”的他为什么会草率的批注这一以计划指定地―河口省北光村命名的疯狂计划。因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不但充满了苏联式的教条和疯狂,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动员如此庞大的兵力即便夺取了老山地区然后怎么办?越南军队不可能以8个精锐团级作战单位在老山坚守,狭窄的地形也无法将如此之多的部队有效的展开。那么即使侥幸进攻得手,部队也会在山顶成为中国军队猛烈炮火下的牺牲品。

但是事实上这一计划最终还是实施了。应该说越南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还是值得嘉许的。在总攻之前,中国军队曾以两个炮连在阵地前300米处进行火力侦察,两轮炮击,当场便击毙越南军队尖刀突击队两名营长,一线部队伤亡惨重,但越南陆军轻伤员无一呻吟,重伤员致死不动,失去指挥的部队蛰伏如前,不慌乱,不暴露,无线电静默,纪律和素质令人敬佩,颇有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