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决战1984 >

第103章

决战1984-第103章

小说: 决战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当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之后元气大伤,而潜伏在十三世达赖喇嘛身边的沙俄间谍德尔智开始发挥作用,在他的影响下,十三世达赖喇嘛开始倾向于“联俄抗英”,通过拉拢西藏上层人士,莫斯科完全有可能不费一刀一枪地控制整个西藏。而作为一个传统的海权国家英国在亚洲中部的影响力远远无法与拥有百万陆军的沙俄相抗衡。

但是可惜此时克里姆林宫已经更换了主人,在迫切希望利用俄罗斯钳制崛起的日本以保全德国在远东势力范围的德皇威廉二世和俄罗斯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的影响之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脑子里涌现出了许多宏伟的计划:他要为俄国拿下满洲,将朝鲜合并于俄国。而中国西北则被作为了一个次要的方向而被忽略了。



第五章:换脑疑云(三)

而上帝在俄罗斯人错过了征服中国最好的机会之后,在百年的轮回之中似乎又变慷慨的起来。今天在俄罗斯帝国科学家帕拉斯起程去发现东方的起点之上,一架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正在遍布于伊尔库茨克市周边的军用机场之上等到着一批又一批哥萨克的后裔借助他们的翅膀,飞向中国的心脏地带。去征服那个代表着文明和财富的国度。

“第二批空降部队已经集结完毕,现在北京方面的我们的‘信号旗’已经成为了今夜我们能否结束这场战争的关键。”站在身为克格勃第一总局局长克留奇科夫上将的身后,马特洛索夫大将不无担心的提醒道。尽管早在行动开始之前,克格勃方面不仅尽遣精锐,更对行动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过了无数次的针对性演练,但是这次任务的特殊性仍令马特洛索夫大将此刻仍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一次克格勃最为精锐的特种部队―“信号旗”所担负的使命是在中国设防严密的首都去绑架其最高领导人之一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事实上在过去的岁月里克格勃也曾承担过几次类似的任务,在布达佩斯克格勃特工便成功的在苏联军队行动之前成功的将以纳吉政府的国防部长帕尔。马列特尔为首的匈牙利将军们控制在苏联驻军司令部之内,并成功逮捕了除了逃往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纳吉之外的几乎几乎最重要的“反革命分子”。不过那次行动是由克格勃主席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将军亲自执行的。

尽管这一幕富有传奇色彩,特别是伪装成苏联顾问的谢罗夫亲手逮捕曾站在“自由战士”一边的布达佩斯市警察局局长尚多尔。科帕奇,并告诉对方自己是克格勃主席,同时亲口许诺说:“我将把你吊死在布达佩斯最高的一棵树上。”但在荡气回肠之气也证明了在贝利亚生后,受到打压的克格勃在海外行动能力方面的确捉襟见肘。

而在捷克斯洛伐克,苏联空军第24集团军的部队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机场,掩护了几百架运送部队和坦克的军用运输机的着陆的同时,杜布切克和捷克斯洛伐克主席团的大多数主要改革家遭到了逮捕,但是逮捕他们的是博古米尔。莫尔纳尔上校指挥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内卫部队。而在接下来的行动之中,克格勃的行动不如苏联军队直接,克格勃的武装小分队只是配合正规军揭露反革命分子,并迫使他们保持中立。

而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似乎都在拷问着克格勃,作为一个严密控制着苏联本土和东欧卫星国的情报组织,他们是否应该具备在先发制人控制一国首脑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跟在苏联陆军的坦克后面去收拾残局。因此从镇压“布拉格之春”开始,克格勃开始尝试组建属于自己的特别武装行动小组。但是对于大多数苏联政治局成员来说,这都是一敏感的禁区。因为谁都知道一旦这些秘密警察拥有了武装力量,那么首先会受到威胁的将可能是克里姆林宫。

因此这一计划一直到了1972年才得以实现,这一年的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举行,这是自罗马奥运会12年后奥运会再次回到欧洲举行。但是这一次奥运会却一波三折。首先是大会开幕前夕,罗得西亚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到来,引起了非洲国家强烈的不满。一些非洲国家宣布,如果允许罗得西亚参赛,非洲则进行集体抵制。因事态愈演愈烈,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举行非常会议。

运动会原订于1972年8月26日至9月10日举行。由于9月5日5名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黑九月”成员袭击奥运村的以色列选手,导致11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遇害。大会被迫停办一天,顺延至9月11日结束。这在奥运会史上是第一次。这一事件发生后,虽然大会仍于9月6日继续举行,但以色列及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因担心安全得不到保证,提前离开了马德里。

针对这一情况,1974年7月日任克格勃第一总局局长的尤里。安德罗波夫在克格勃主席柯尔莫哥洛夫授意之下在克格勃七局组建了代号为“阿尔法”的特种作战小组。不过这支直接隶属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特种部队在组建初期只有30名突击队员。尽管他们都是从克格勃和边防武装部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但是规模决定了这支部队主要是为了应付苏联国内业已出现的恐怖主义苗头,打击劫机、绑架、暗杀、爆炸等恐怖活动,保卫预定于1980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奥运会。

不过经过初建时期的摸索和积累,“阿尔法”特种部队在作战训练和日常管理以及武器装备配备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直到1976年12月,“阿尔法”特种部队队员们才在瑞士初试身手,顺利地用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弗拉基米尔。布科夫斯基交换回智利共产党总书记科尔巴兰。

而1979年8月28日,“阿尔法”特种部队首次参加了作战行动。当时,一名恐怖分子携带炸药闻人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声称如果美国大使馆不派一架专机将其送往国外,就将大使馆炸掉。接到命令后,“阿尔法”特种部队迅速出击,将这名企图外逃的恐怖分子抓获,保住了大使馆的安全。尽管“阿尔法”小组干脆利落的首次行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次低烈度的战斗并不能说明“阿尔法”特种部队已经具备实战能力。

而在1979年12月27日,苏联对阿富汗采取了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奉命调赴战场的“阿尔法”小组参加了强攻战斗。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阿尔法”小组尽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了戒备森严的阿富汗总理府,击毙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府总理阿明。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满足了克格勃主席柯尔莫哥洛夫的要求。

但事实上在强攻达鲁拉曼宫真正唱主角依旧还是阿尔巴特军区麾下的正规军,隶属于苏军总参侦察总局的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在行动中动员12辆T-62型主战坦克、10辆步兵战车、5辆装甲运输车和120名精锐伞兵,与他们相比“阿尔法”小组在整个晚上的战斗之中基本沦为了龙套。即便如此克格勃还付出了牺牲9名队员的代价。

对此克格勃方面不仅感到颜面无存,更对未来将在一些区域大国身上采取类似行动的前景感到空前的忧虑。毕竟阿富汗武装部队上下早已为莫斯科所控制,连总统阿明身边的厨师、医生都是克格勃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尔法”小组仍不能独力完成任务,这多少令克格勃主席柯尔莫哥洛夫感到由衷的不安。

为此1980年8月19日,苏联部长会议和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一支“绝密支队”,专门用于在苏联境外从事秘密特工活动。新的特种部队取名为“信号旗”,对外名称是“苏联克格勃独立训练中心”。番号为35690,这也就意味着此后在苏联境外采取类似的行动将全部由这支编内的特种部队承担。

到1984年初“信号旗”已经发展到1200多人,其中90%的队员是军官。对于那些渴望迈入其门坎的精英,“信号旗”的要求十分苛刻,淘汰率不亚于苏联军队的重点高等院校。入选对象主要来自国家安全机关、空降兵、边防军、中级军事院校优秀毕业学员和优秀年轻军官,年龄限制在22~27岁之间。挑选“信号旗”特种部队队员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外语水平。一般候选人要懂两种他国的语言。其中一门要精通,第二门应能借助词典翻译书面材料。如此一来,一般15~20个候选人之中才能选中1个。

入选之后的学员要在克格勃系统的侦察学院或克格勃的军官进修班重新进行特种教育培训。之后所有成员开始进行4个阶段职业技能培训。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队员全副武装地进行10~15公里的越野和急行军,穿越茫茫原始森林和沼泽地带,要求队员在充满腐烂尸体、水蛇、尖桩和陷阱的泥水中,克服极度恐惧心理,勇敢地前进。

第二阶段为生存和耐力训练。队员在漫无边际的荒野里就地取食谋生,还要在有敌人追击的情况下巧妙地隐蔽自己。第三阶段为特殊条件下的行动训练。训练中心完全按照某些国家的地形地貌、主要城镇以及风土人情等进行设计,就连街名也与那个国家一模一样。第四阶段为实战训练。射击训练要求做到百发百中,会驾驶各种战斗车辆以及了解和使用外国武器装备。同时“信号旗”队员还要训练使用小型定向性爆炸装置,会用简单材料自制炸弹。队员们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型号的电台,灵活地传递信息,进行截收和监听等。

尽管训练周期理论上应长达5年,但事实上为了保证这支特种部队可以迅速形成战力,并富有实战经验。克格勃第一总局从1982年开始便将其派往战场,阿富汗的每一个省都有它的行动小组。此外“信号旗”还奉命在古巴、叙利亚、越南、莫桑比克、安哥拉、尼加拉瓜等地执行过机密的敌后行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彩排,真正的大戏还要留到北京去上演。



第五章:换脑疑云(四)

“最重要的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领袖的生命安全,我们可以死但是不可以错。”在阴暗的下水道里,一个无比庄严的声音在许正阳的脑海里回响着。那是他受命加入中央警卫师第一天师长对他们的训诫。可刚才那电光火石般的激烈交火之中,他没有象战友们那样选择从容的面对死亡,而是选择了后退。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以错”。

这是一次计划之外的出行,对于一个早已在政治上早已死亡的老战友之女邀请自己参加其毕业典礼的来信,绝大多数政治家都会作出同样的反应―请自己的秘书以自己的名义写一封回信,告诉对方虽然自己有心前往,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日理万机,实在分身乏术。希望对方能够谅解,随后再摆出长辈的架子,教育对方应该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投身到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时代洪流之中。如果再周到一点,也无非是请自己的秘书亲自把信送去,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但是向来亲民爱民的总书记却选择了亲自前往,对于这一次出行,中央警卫局方面并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毕竟行动范围在北京市内,何况北医大距离中南海又不远。因此尽管出于对领导人的安全考虑。按照惯例,中央警卫局依旧派出由中央警卫团第七大队―干部队第三分队担任总书记的随身警卫。

中央领导人的出国访问或基层单位调查,保卫工作一般情况下分为三层,最外围是当地的的公安民警或驻军。而在领导人活动的小区域内是当地的特种警卫部队―在国内是省公安厅直属中队或省武警部队负责,在国外则当然是由当地的特警部队来警卫。而始终跟随并保卫领导安全的第三层则是中央警卫局第七大队的警卫人员。

但是总书记自上任以来为了能与群众直接交流,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历来都主张轻车简从,特别反对出行时前呼后拥,戒备森严,搞成浩浩荡荡的车队。为此他不知对身边工作人员发了多少脾气:你们干嘛要把我搞成这个样子呢?这是给我帮倒忙嘛!你们知不知道,让我脱离群众那才是真正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总书记甚至率先提倡坐大巴出外考察,到省里有时候布置好的地方他也不去了,临时决定去某个没有准备的乡镇村寨考察。他还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要设法努力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而总书记一次次要求尽量缩小影响,这也为保卫工作出了不小的难题。根据要求国家领导人出行,中央警卫局需要身边从一百五十米至三千多米的范围内的建立多层警戒线。而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之后,中央警卫局更曾详细分析了肯尼迪总统遇害的整个过程。因此特别加强了道路桥梁,主要建筑物和制高点等的警戒工作,并在主要建筑物和制高点配备阻击手。

而这一次自然也不能例外。早在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