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困而知之 >

第67章

困而知之-第67章

小说: 困而知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晓凯听了之后立即历诉苏建华方方面面的工作成绩,然后,他发表了看法:考虑到目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经贸工作始终是卢东的重头戏,因此,建华是最佳人选;而苏建华则表示愿尊重区领导做出的任何决定。在返回途中,苏建华对陆晓凯表示:其实这个位置你比我更合适,无论从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各方面的关系和群众的期盼来说,你陆晓凯都比我略高一筹;再说,近二年来我的家庭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有离开卢东的想法,想远走他乡。听了这话,陆晓凯表示:除非你的精神有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想要离开卢东、离开海西的;果真如此,那么,你更应该得到这个位置,起点高了,必将有助于今后的发展。
如果说这样的互诉多少含有一些水份,但仍然是双方心情愉快的谈话的话,那么,第二天,卢东莫名其妙地传出的有关六中发生教科书质量问题以及相关人员违纪问题则令陆晓凯大跌眼镜。何以如此?这本是一件司空见惯、不足挂齿的小事。他本想调查一番之后在教育局范围内处理完事。然而,不到半天,这事便弄得满“区”风雨,而现在他却不得不根据区委的要求派出调查组并自兼组长开始他啼笑皆非的调查工作。接着便有经贸方面的人告诉他,这事与苏建华的属下有关,是不是在关键时刻故意揭你陆晓凯的短。他能不相信这种可能性吗!于是,他一面对教科书问题进行调查,一面又对那个煽风点火的家伙进行核实,最终,他发现这家伙还真是苏建华的一位手下,而且,这人与自己的关系也相当不错,是一位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这让他更加气愤,他打苏建华电话,苏建华答曰自己不知此事而且正准备出差,回来再说;他再一调查,却发现苏建华确实得了个出国的差事,但却找借口留了下来。于是,在人们看来他俩变得心照不宣、貌合神离。但接下来的事情一定轮到苏建华啼笑皆非了,因为,几天之后市里的批复下来了,根据卢东提议,陆晓凯、苏建华同时升任卢东区副区长宣布时陆晓凯的名字在前面。这之后,派到六中的调查组被他立即无条件撤回,更别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市领导宣布完毕后,苏国庆私下说:谁都想在卢东工作、谁都想任副区长,因此,因人设岗是最佳方案,要不然无法解决问题;市里的一名副书记则对陆晓凯说:多一名副区长,卢东的工作不是更好开展吗。
不到一年,苏建华的离婚判决下来了;恰恰此时,苏建华原来的一名得力手下因经济问题身陷囹圄,而且,苏建华本人亦牵涉其中。陆晓凯没忘苏建华制造的“教科书”风波,他多次想亲自对苏建华说说教科书的事,但当他看到苏建华的神情从极度亢奋一下跌入迷茫,看到他憔悴不堪的样子,他再也无心提及此事,而且,他还不愿承认“教科书”风波一定与苏建华有关。他认为,此时再提只能表明自己心胸狭窄,有落井下石之嫌,唯一的结果只会加深隔阂,何况,这也违背自己的主观意愿;不仅如此,他觉得一路顺风的苏建华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碰上坎坷、挫折,作为朋友、同事无论如何应该主动帮助,而不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于是,陆晓凯主动约请苏建华,在一番安慰之后,他单刀直入,“因此,我认为自家的门不是那么好看护的,我们都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和素质。苏区长,值此内外交困之际,兄弟我送你一个锦囊,何不趁毛发未伤之际,践你之初衷,远走他乡,换换环境。建华,审查已经结束,我听说了,你没问题!”
“如果你想奚落一通,我不阻拦。请便!若非,请说具体些,我愿洗耳恭听。”苏建华无可奈何只有强打精神。
“建华,你是德才兼备的干部,支边不失为首选!”
“真可谓一箭双雕。为什么要我到这么远的地方去!我走了,几年之后就没有人与你竞争区长宝座了,心狠手辣。难怪石挥说:人都是王八蛋。”
“建华,我陆晓凯是不是王八蛋,你我说了不算。但是,从你的脸面上我看得出你对生活缺乏信心,我没其他意思。”
“晓凯,我还是要谢谢你,无论如何,你是第一个主动与我联系的人,我理解你的兄弟情意。其实,我有没有问题、审查不审查都无关紧要,之所以我今天有这个让你见笑的样子是因为我搞不懂为什么所有的人都不是昨日的面孔。陆副区长,就算我有问题,也绝对没有大问题。我真是搞不懂!”
“心狠手辣也好,兄弟情意也罢,建华,听其自然。我奉劝你,真的落难之后再去评价心狠手辣、兄弟情意,何况你我毛发无损。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应该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道理。我也如此,我只想多一个朋友。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着难,特别是在名利面前你我都很难把握分寸。”陆晓凯想了想之后还是冒出了一句。“尽管报告中你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对这事你至少有管理责任,或者是疏于管理,抑或是被别人抓住了把柄严不起来,硬不下手。善良的人们也会这样理解的。”
“我原本是想到近一些的地方,你提醒了我,主意不错,也容易达到目的。你放心,我一定要走。你好好干。有好消息请及时告诉我,也算我们朋友一场。”苏建华无不感叹。
可笑的是,苏建华在黄土高坡干了三年没有等来陆晓凯的“好消息”,却是三年后的陆晓凯成了卢东区代区长苏建华的副职陆晓凯的代区长职务不翼而飞,他又成了常务副区长。当刘少岛秘书将消息告诉陆晓凯时,他正在一个研讨会的现场,与会人员当时便觉察到陆晓凯有出乎意料的激动,几位亲近的属下立即毫无掩饰地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并投来祝贺的目光。陆晓凯哭笑不得,他不得不中途退席,他像一个输光了本钱的赌徒突暴双眼快速回到办公室,把刚上任不久的王志敏吓得像个木偶似的直愣愣地插在门口。当他几分钟之后控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时,他还是不失风度地给苏建华打了电话,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尽管这个近乎于十拿九稳的“卢东区区长”现在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不过,这时的陆晓凯不仅皮肤白嫩、行为斯文,而且根基牢固、羽翼已丰,与市委、市府和苏国庆又都有特殊关系,尽管是苏建华来卢东任代区长,但他仍然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在为苏建华接风的晚宴上,他兴趣盎然,看得出他对苏建华出任区长心悦诚服。
“我有这样的感觉,换任何人到卢东当区长,卢东人都会产生猴子下山摘桃子的感觉,现在,建华来卢东,各位就放心了。建华,看你的样子,像是经过浴血奋战后突出重围的英雄好汉;可我听人说,西北三年,你闲庭信步、运筹帏幄、风流可圈、儒雅可点,好在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如何,你是雅俗共赏,硕果累累。你是卢东的骄傲。建华,今朝凯旋而归,令乡人刮目相看,想必感慨颇多。我想,若能与建华兄同乐一番,各位一定不胜荣幸。”看着又黑又瘦的苏建华,主管工业的吴副区长不乏敬意。
“你我共事多年,彼此了解,今日再会,我觉得你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吴区长,但愿今后你的报表不要像你的话语随意夸张。谢谢吴区长。”此话亦表苏建华之心情。
“建华,说说,说说三年的感想。”苏国庆提议。
“国庆书记,今朝能回卢东,感慨颇多,总结起来三句话:锦囊一计,风沙当榻星为被;两袖清风,穷庙偶出富方丈;河上三载,媳妇巧织终成婆。”苏建华有板有眼,正襟危坐。“陆区长,卢东的发展日新月异,想必你老兄既艰苦卓绝又豪情万丈!我倒是想听听陆区长,我们的晓凯同志有何感想!”
陆晓凯真想说一句:他妈的,欺人太甚!
来之前,苏国庆特意到陆晓凯办公室去了一趟。“晓凯,新加坡商贸团晚上回请,我想,你代表卢东区政府出面应酬一下。代表团内有些人对你印象很深,他们都想和你聊聊。你准备准备。”苏国庆说完就要走。
“慢,慢,真是这事,你一个电话就行。小庆,我代区长的日子到门了,再去,恐怕名不正言不顺。再说,为建华接风,我陆晓凯不去,人们会怎么看我!卢东、海西怎么看我!难道你苏国庆不觉得接风宴少了陆晓凯必将大失风景吗!”
“这有什么,小题大做,看什么看。晓凯,就这样定了。”苏国庆担心的就是这点,因此,他特意到陆晓凯办公室,但此时他却装出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轻松说道。
“苏书记,无论如何,接风宴我陆晓凯非去不可。”
“你越来越固执了,这不是给你一个台阶吗!”
“我知道你的想法。谢谢你。说白了,卢东任何一位副区长只要肯吃这份清苦,肯出这趟长差,回来弄个区长干干都是正常的,应该的,名正言顺的。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不足以说明本质。何况,建华确实吃了不少苦。”
“晓凯,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你从代区长回任副区长,这是很多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的。这是问题的关键!万一有人在建华面前吃你的豆腐,我怕你受不了。”
“我妈刚来了电话,她老人家要我最好回六中去。”
“别人都说你硬让煮熟悉的鸭子飞跑了,你陆晓凯竟还有功夫开玩笑。无论于公于私我都替你难过。”
“小庆,你是不是担心我去了会搅场子,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如果是,那么,你就太了解我了!我必须去!”
“那好,我另外安排,这边你要捧场,最起码不能扫兴。”
“我陆晓凯诚心诚意,光明磊落。我去,本身就是捧场。也好叫大家看看我陆晓凯是怎样的人。”
虽说有所准备,但此时陆晓凯心里还是咯噔一下,看来无论如何避不了,得回话。“苏区长,该说的话我在电话中都说了。艰苦卓绝不敢当,但是,我们在座的都遇上了一个可以大显身手、有所作为的年代,我们都脚踏实地干了一回。我非常自信,今天在座的都豪情万丈。此外,我认为,你若不回海西,正赶上中央的西部开发政策,你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进步。我看你应该来一个西部开发感想。”
“陆区长,今天大家陪建华高高兴兴,对不上来罚酒一杯。”苏国庆扫了一眼陆晓凯。意思是说,你既然来了就必须作答。
“行,罚就罚一杯。”陆晓凯举起杯子。
“慢,慢,慢,哎,我说苏书记,你们姓苏的怎么回事,是不是穿一条裤子。现在不是唐伯虎点秋香的年代,喝花酒呢。对什么对,晓凯,我敬你一杯,我们喝酒。”吴区长不由分说碰了陆晓凯的杯子。
“陆区长,无所谓,我是说着笑的,大家高兴吗。”苏建华举起杯子。“我陪一杯。”
陆晓凯就是陆晓凯,你苏建华想让我,我还不想领情呢,卢东三年,我陆晓凯没输你苏建华。“苏区长,几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庆书记、老区长的正确领导下,通力合作,精诚团结,大家干得心情舒畅,没有感受那是不可能的。我的感受也是三句话:明月二分,似醉非醉与狼舞;君子三戒,凡人自吟牧羊曲;江下四秋,天山漫步必成行。”尽管陆晓凯一字一句,但也是一气呵成。
“这横批当为各有千秋。好,好,好。”苏国庆立马接了一句。
“这几年建华吃了不少苦,但总算保了一方平安,给卢东挣足了面子,昨日的苦是为了今天的甜,现在是苦尽甘来的时候;晓凯呢,为卢东的发展出了不少的汗,立了大功,这是我们卢东的共识,要继续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晓凯代了三个月区长,我个人的看法是工作很有特色。”这位那壶不开提那壶的是调任市政法委的前任区长,他哈哈大笑,接着说:“其实,晓凯是一名才智出众的高手,我对此深有感触,我想国庆书记一定也有同感。嗨,我还没老,但我要说句不该说的话。晓凯呀,此处不用爷自有用爷处,走着瞧吧,看看谁是矮子,谁是大个,谁是熊蛋,谁是骏马。好了,不提了。建华,晓凯,你们二位都是学理的,对子出得不好,对得也不怎么顺,就是横批好,各有千秋。今后,你们的对子还要苏书记多润色,要不分彼此,精诚合作,不辱使命,为卢东的明天添砖加瓦。我保证在政法委的岗位上为各位保驾护航。”
在此后的时间里,刘少岛暗里袒护陆晓凯,苏国庆、苏建华有意无意地由着陆晓凯,因此,在职权之内陆晓凯天马行空,唯我独尊。正当他觉得自己的成绩可令刘少岛、苏国庆骄傲,能为卢东的发展增辉添光时,金蓉却将复兴医院的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给他;而他则似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干了近六年的副区长,他才开始回顾这段经历,他才考虑明天。这就是陆晓凯的精神和作为义无反顾。他非常理解那些个看重一张A4纸命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