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寻宝美利坚 >

第376章

寻宝美利坚-第376章

小说: 寻宝美利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的关键…”

吕老四继续给李老六科普,而这李老六这时候听得也是津津有味,不断的点头。

“不过宋朝从始至终,这建阳窑的黑釉瓷都不是什么主流的瓷器,只是被当时的贩茶商人,或者是文人雅客,当做是斗茶的茶具来使用。因为当时的人们对鉴赏瓷的喜好,更加偏好颜色淡雅的瓷器,比如天青釉的汝窑,哥窑,官窑等窑口出产的瓷器,要不就是定器。而钧窑之所以能被人们认可,完全是因为他们生产的瓷器,大多都是花盆,水盆之类的实用器。而建阳窑的黑池,从始至终都不曾登上过大雅之堂。后来元朝建国之后,白底青花开始出现,从那时候开始,黑釉瓷更是直接就消失在中国瓷器的历史长河里了…”

吕老四说起这些的时候,也是频频摇头,显然是对那段历史的惋惜。

“吕大哥说的非常对,这种黑釉瓷当时在宋朝没有流行起来,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瓷器烧造出来的瓷器,窑变太过妖艳,这不符合当时人们喜欢素雅的审美观。而导致这种瓷器彻底在中国瓷器历史上消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蒙古入侵。后来蒙古灭亡了南宋,在江南地区大肆烧杀掳掠,这种黑釉瓷是烧造技巧就彻底的断绝了。”

金沐晨又补充说了一句,而这时候这李老六听得也很是入迷,等听到金沐晨说到这里,他更是双眼冒着金星的抬起了头。

“那这么说来,这种黑釉瓷,现在岂不是非常的珍贵?”

金沐晨和吕老四对视了一眼,只能是无奈苦笑摇了摇头,这家伙还真是掉进了钱眼里。

“也可以这么说?这种黑釉瓷,从宋朝之后,在中国古代的瓷器历史上就绝传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保存品相完好的,也就一共只有四只。而真正让这种东西从新发扬光大,并且在历史上得到正名的却是日本人!”

金沐晨接着说道,不过他说到这里的时候,那李老六听得一愣,当听到是日本人让这种东西重见天日,并且还获得世界承认的时候,这家伙的脸色变得尤其的古怪。

“世界上现在一共就只有四只这种完整的黑釉瓷碗,而其中的三只保存在日本。我们国内,目前就只有一只保存在徽省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什么?小日本手里居然又三只?草特么老母的!”

李老六听说这黑釉瓷碗,目前世界上只有四只,而日本人手里居然就有三只的时候,脸色更是变得非常的不愉,最后更是爆了一句粗口,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是一个老愤青。

“是的,没错,因为这种黑釉瓷碗,在我国古代并不是特别受欢迎,而在宋代之后,更是完全绝迹,所以后来的几个朝代,也并没有生产做这种瓷器。当年宋代时期烧造出来的这种黑釉瓷,有两只在宋朝末期战乱的时候,流落到了日本,而这种当时在国内并不受待见的瓷碗,一到了日本,立刻就引起了轰动,成了当时日本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宝物。后来被日本的一代大魔王织田信长收藏,不过最后在本能寺之变当中,被毁掉了一只。剩下的一只则是被织田信长的继任者,德川家康所收藏。再后来这碗在明治时期,被三菱财阀的总裁,岩琦小弥太收藏,之后就一直被放在东京的静嘉堂文库收藏,平时根本就不拿出来示人,哪怕是咱们中国的考古专家去,这帮日本鬼子,都特么不拿出来跟咱看,这东西已经被他们封为国宝了!而且日本人更是给这种碗起了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做‘曜变天目碗’!”

吕老四接着金沐晨的话,继续往下说,说到这里的时候,神色里也是充满了不忿之色。

第637章国恨家仇

这时候可不光是那李老六听得是双眼放光,就连金沐晨这时候也有点瞠目结舌的意思,他也没想到,这吕老四对这方面居然还这么专精。

“吕老板,真是没想到,你对这‘曜变天目碗’,居然还这么了解呢,难怪你正做出这么漂亮的天目碗呢!”

金沐晨随口恭维了一句,没想到这句话,却换来的是吕老四的一声无言的苦笑。

“吉姆老板,你看我年纪有多大?”

这吕老四突然这么一问,金沐晨还真是一愣,他也没想到吕老四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你姥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丫以为你是个大美女吗?如果你是个漂亮女人的话,那老子到时愿意猜一猜你的年龄,可你一个糙老爷们,让我猜个屁啊?

不过这话,他可不能当着人家的面说,只好强自打起精神,开始打量起这吕老四的外表。

在一细看,这吕老四头发花白,脸色也不太好,眼角处都是皱纹,两只露在外面的手,更是满手的老茧的模样,这幅德行,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刚刚洗脚上地的农民。

以他对农村人年龄的判断,他估摸着这吕老四怎么也得有五十多了,不过当着人家的面,他可不好这么说,只是勉强挤出一丝微笑。

“吕大哥怎么看也就四十五六,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

猜一个女人的年龄的时候,男人们都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八十的老太太都可以说成十八,可是面对这么一个满脸褶子的糙老爷们,金沐晨就算在昧着良心,也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睁着眼睛说瞎话,只好硬生生在自己估摸的实际年龄上减了十岁。

可是这吕老四听了这话,却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才抬头看着金沐晨说道:“吉姆先生你可真是个好人,实话和你说。我今年才不过三十六!”

“什么?”

听着吕老四报上实际年龄,金沐晨吓得差点没跳起来,你这实际年龄和你这外形差距也太大了吧。

他是见过不少年少老成的人,可是却也没一个老成的比这家伙还厉害的,难不成这家伙就是传说中的未老先衰?

可是只看外形的话,这家伙确实是很显老,但是那一双转动时,时不时会精光四射的眸子。却在提醒着人们,这家伙的年龄,确实不像他外形所展现的那么老。

金沐晨无言的扭过头看了那和这吕老四称兄道弟的李老六一眼,这李老六的年龄可做的不假,怎么着也得有五十左右了,可他却说他是这这吕老四一起从小玩到大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老六这时候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冲着金沐晨说道:“这小子其实是我一个远房的表弟,小时候才举家迁回到我们这,那时候我学习不好,还和他一起上过小学呢…”

说到这金沐晨也就明白了。感情这李老六小时候是个留级大王,不过这些他到是不怎么关心,他更关心的是这吕正国。这家伙身上好像有很多故事,而且是和这曜变天目碗有关的故事。

“其实我的祖籍是在闽南,不过我们家是豫南李家当年的一个分支,但是在宋朝的时候,就迁到了闽南。后来就在当地扎了根。在没分家之前,我们其实就是一直从事制瓷行业的,后来我们祖辈的分支到了闽南之后,依旧从事这个行当。后来就在建阳窑那边工作,我不是吹牛。现在流传名声很响亮的曜变天目碗,其实就是当年我们家的祖辈参与烧造出来的。”

吕正国说这番话的时候。金沐晨听得很认真,他也看得出来这吕正国并没有说假话。

毕竟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就明确这记载着几次中国古代南方的开发史。

其实在唐宋之前,中国的南方还就是一片蛮荒地带,茂密的森林,外加上多雨的季节,以及河流众多,让那个时候的南方是一排瘴气纵横,并不适合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

而真正得到开发,要从汉朝之后的五胡乱华时代开始说起,那时候大量的胡人入侵中原,导致汉族百姓大量的死亡,很多人在那个时代开始不得不向南迁徙,从哪时候就促成了南方地区的第一次大开发。

后来唐朝灭亡之后,也是一样,五代十国的战乱,再次造成了大量的汉族百姓的南迁,包括后来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政权的成立,几乎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会伴随着大量的老百姓向南迁徙。

而这些百姓的迁徙造成的后果可不光是人口的流动,还带去了当时北方各种先进的工艺技术,尤其是在制瓷方面。

宋代的时候,中国的制瓷行业的中心,几乎都在北方,尤其是集中在豫南省一代,当时的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钧窑,都是在北方的地头,尤其是在豫南省的境内。

而后来北宋朝廷灭亡之后,大量的工人逃到了南方,带去了现金的制瓷工艺,这才造就了后来瓷都的发展和辉煌,顺带着在闽南省也诞生了几个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瓷窑。

比如盛产白瓷的泉州窑,还有这盛产黑釉瓷的建阳窑,就都是那个时候兴盛起来的。

这吕正国的先人,显然就是当年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的制瓷工人之一,后来还在建阳窑那边参加过这黑釉瓷碗的研发和制造。

这些过往种种,都在吕正国的娓娓道来中,展现在金沐晨的面前。

“其实这黑釉瓷碗,起源应该是起源直赣西省的吉州窑斗笠碗,当时烧造这种玩主要就是面对普通老百姓和那种干力气活的工人的。当时因为南宋经济已经发展成了出口主导的外向型经济,而当时出口的最重要的货物就是瓷器,所以当时制瓷工厂在南方有很多。于是在工厂周边就开始出现了很多配套的生活区域,比如茶馆,饭馆等等,而当时因为这些服务行业主要面对的都是那些从窑厂里上工的粗人,所以这种胎质粗糙坚硬的碗就流行了起来。再到后来斗茶之风兴起,在闽南一带的建阳窑,就利用这钟碗的造型,在使用乌泥胎,也就是含铁量非常高的泥胎来烧制,于是就有了这种黑釉瓷碗的诞生。而这钟碗因为寒铁量高,而且烧造的时候不好把控窑温,再加上各家窑厂烧造这种瓷碗的时间周期也不同,所以就造成这种碗烧出来之后,碗口内部会有各种各样的诱变。而当时这些诱变,咱们国内的玩瓷行家可是给他们起了很多不同的名字,比如兔毫碗,鹧鸪斑碗,油滴碗等等,后来因为名气越来越大,还一度被当成贡品,进献给当时的南宋皇帝呢!”

看来这吕正国还真没吹牛,他对这曜变天目碗的了解,比金沐晨可真是深刻的多,金沐晨只知道这碗很名贵,可也不知道关于这碗,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来历呢。

“当年我家祖辈就参与烧造过这钟碗,后来宋朝灭亡之后,这钟碗也就不流行了,我们家人也没有在烧造过这钟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改开之后。在上世纪1970年代末,咱们和日本建了交,那之后不久就有一些日本人来到我家乡的附近,开始招人四处打听,还有没有这种黑釉瓷碗,当时知道这钟碗的人并不多。但不知道这帮日本人通过什么手段,就找到了我家门上。那时候我爷爷因为这帮日本友人的到来,还很是高兴,结果被这帮日本人忽悠了几句,就带着他们去找当年烧造这黑釉瓷碗的老窑,结果那帮日本人找到了老窑之后,还花钱让我爷爷帮忙挖,我爷爷也不明就里,就带着我叔叔和我爸去挖,还真挖出来不少这黑釉瓷碗的碎片,结果那帮日本人没花几个钱就把那些碎片都骗走了…”

听那吕正国说到这里,金沐晨基本就已经猜到了这故事接下来的结尾了。

老吕家的人拿了日本人给的百十来块钱还挺高兴,毕竟那时候百十来块钱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已经是一笔天大的巨款了。

可哪想到几年之后,日本人就在各种媒体上公布了,他们国内收藏的曜变天目碗的数量,其中还有几只是新修复的曜变天目碗。

而日本人这么一宣传,这时候咱们中国人才知道,原来咱们中国老祖宗留下的瓷器里,居然还有一种这样类型的宝贝。

而那吕正国的爷爷当时也看到了这么一条消息,在看那报纸上的照片,这才发现那些修复好的曜变天目碗,不正是当年自己带着儿子们从地下挖出来的吗?

好嘛?当年日本人骗走这些碎瓷片的时候才不过花了百来块人民币,可是现在这些经过修复的曜变天目碗的价格,已经叫到上百万美元了,可却依旧是有价无市。

这样的结果,让吕家人如何能接受?所以从那时候吕家人和日本人就结下了国恨家仇!

第638章被下了套

自己老祖宗埋藏在地下千百年的宝贝啊?

可特么居然就被那些日本人花了百十来块钱给忽悠走了,人家一转手,就能给弄成世界级古董文物,顶级珍品,这姓吕的一家人,则成了整件事的背景板,别人脚下的垫脚石,这样的事情,吕家的老爷子是无可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没几天就积郁成疾,然后也就一个多月就含恨而终了。

老爷子一死,这吕家人是彻底把日本人给恨上了。

结果更坏的事情还在后面,日本人到处宣扬他们的国宝‘曜变天目碗’的事迹和传说,可是咱们这边的古董文物专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