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寻宝美利坚 >

第214章

寻宝美利坚-第214章

小说: 寻宝美利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有我国确切的开始文献或者说文字记录时代,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在四千多年前,也就是夏朝的开始。

但是夏朝人,其实是不玩玉的,即便有玩。也非常少,到目前为止,就只有在现代的河北发现过,夏朝的古玉。

而我国真正开始玩玉的朝代,应该是从商朝开始的,而且商朝巫教兴盛。很多玉器都是以当时巫师所使用的法器的形式存在的,很多玉器雕刻的形状,就是当年巫师可以定制的形状。

而这些玉器,即便现在国内大大小小上千家博物馆加起来,拢共收藏的也就不过那么几百件而已。而且这些玉器,在国内的古玩圈子里,那几乎就和青铜器一样,绝对属于雷区。

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禁制流通的,你唐宋明清时期的古玉随便玩,而商代的古玉,只要你碰。那就违法,就是触雷,如果有人举报。那抓进去是妥妥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玉器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和科考意义,因为那个时代的文字,大多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的,想要破译那些文字,简直难比登天。

可是如果破译这玉器上的符号。那相对就比较简单了,而且说不定没破译一段玉器上的符号图案。就能多了解一些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所以正因为这些玉器有着非同一般的考古。和历史意义,这些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的地位才显得格外的重要。

不像后世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玉,那时候的玉,大多都是装饰品,是文人雅士的小玩物,装饰和把玩的作用更加重要,已经没有太多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了,所以国家才会允许那个时期的玉器,在市面上流通。

看着眼前这书架上的一排排商代古玉,金沐晨感觉自己的脑子都麻了,这特么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且不说这些玉器品相,和质量怎么样,光说这保罗。辛格的眼光,还真是不错,因为从这些玉器所闪耀的珠光宝气上来看,这些玉基本都是珍品,错不了了。

金沐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只青玉雕刻的牛头,金沐晨一看这个,就知道这是商代玉器的典型代表作,巫师专用的法器。

当时的巫师在通灵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就是这种玉质牛头作为法器,而且商朝人也很信这个,所以在国内发现的商代玉器,和青铜器上,经常能够看到牛头的体现。

所以这牛头就是商代玉器的典型代表作!

而这牛头边上,还有一只玉虎,雕刻的同样是惟妙惟肖,尤其在虎尾,和虎头上的雕工,就很是能见功夫,器型也是不大,一个巴掌就能握得住那种,另外一边,还有一只玉龟,雕工也同样非常出色,哪怕是那玉龟的脖颈和背壳,都雕的一清二楚,可以看得出当时雕刻这几件玉器的时候,琢玉的师傅是很费心思。

这几件东西,肯定不是平常的巫师能用得起的宝贝,肯定是当时的大巫才能用的宝贝,这一点光是看器型和雕工就能判断的出来。

因为商朝的时期,还是青铜时代,那时候还没有铁,铜很软,不能琢玉,所以琢玉的师傅,一般都使用坚硬的木棍,沾着玛瑙粉,或者水晶粉,在玉器上面一点点的挫,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制作一件玉器出来。

而眼前的这三件不大的玉器,做工如此精美,这在当年那个时代,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金沐晨掏出一只高倍放大镜,仔细的查看那玉牛头,玉龟,玉虎上面花纹纹路的周边,果然发现有大量的不规则的磨痕。

看到这些磨痕,金沐晨基本就可以断定,这些玉器,肯定是商代大巫所用的法器无误了。

能够使用这样精美法器的大巫,那身份肯定是相当了不得,最起码也得是当年个国师才能使用,也就是当时商王都得讨好的人。

要知道那年头巫师的地位可不算低,因为他们不光能装神弄鬼的通灵,还会不少巫医之术,也就是靠跳大神,或者做点假药救人。

在那么个蒙昧的年代,能救人的,那就是神仙,所以就连商王有时候都不敢得罪这样的大巫。

那这样身份的人,用过的玉器,那还简单的了么?

虽然国内现在是禁制有人玩商代的玉器,可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玉,已经是喜欢到了骨子里,所以尽管国家明令禁止这玩意在市面上流通,但其实还是有人会在暗地里收藏的。

毕竟这东西和没有群众基础的青铜器不一样,而国家一般也都是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只要闹得不是太大,不上拍,就民不举,官不究。

所以这样的玉器,在国内还是很有市场的,而且价格还不低,就这样三件,随随便便上千万都是有可能的。

别看这几件玉器的质地不如中国人传颂的和田玉,雕工更是和清朝巅峰时期的玉器没法比,但是它的历史地位摆在那里,就奠定了他在国内黑市上的地位。

这是中国玉器的老祖宗,所以价格也老鼻子贵了。

这样大小的清代玉器,哪怕是羊脂白玉,名家雕刻,能买个几十万也就顶了天了,就算有皇帝,或者名人用过的加成,也就几百万到顶了。

可眼前这么几枚,别看雕工粗糙,别看玉质不佳,可只要你拿出去,肯定就有无数人拎着几百万的现钞,跟你求购,原因无他,人家的江湖地位摆在那呢!

那啥也别说了,直接收了吧,反正都是两万美元一件!

方伯看到金沐晨把那几件玉往手里拿的布口袋那么一划拉,当时嘴角都抽了,抬手就给了他一个板栗:“你倒是轻点啊!磕着碰着可怎么办?”

金沐晨只能歪歪嘴,应付过去,这时候他的精神头可全都放到眼前这些玉器上了。

这保罗。辛格中国古董专家的名号,果然不是白叫的,你看看咱们在国内搜罗几件商代玉器,那不知道得到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去挖多少个坑,挖多少人家的祖坟。

可特么,人家这就摆了整整一书架额!

各种各样的玉器品种,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国内有的人家这里都有,国内没有的,人家这里一样有。

除了那三样商代玉器的典型代表,金沐晨还看到了另外几样代表,比如商代的玉戈,玉斧,玉刀,玉质的钺,玉铲,玉锛,这些都是兵器和工具的代表。

那个年代因为主要的金属制器是青铜器,而青铜器又比较软,所以为了追求更硬的效果,人们会使用玉器来制作一些兵器和工具。

当然这样的兵器和工具,可不是普通人家能用的,那个年代,就算是质地较软的青铜器,都还没有普及到普通百姓家呢,更何况这样的玉质兵器和工具?

所以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当时的王公贵族们用的,这一点从这些兵器和工具上,居然还特么带着非常精美漂亮的花纹就能判断出来。

一般人家连普通的青铜菜刀都买不起,那特么还有心思在玉质兵器和工具上刻花啊?

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玉器,比如玉琮,玉圭、玉璜、玉兔、玉柄形器、玉筒形器等等,光是这些就已经不下百件了,金沐晨看到这些东西,感觉自己都已经快哭了。

他的态度是,一个都不能少,可如果全拿走,这就过百件的限额了,可后面还有十几个朝代的与其代表作在等着自己呢?这可咋办啊?

第399章取舍两难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啦!

这特么可都是宝贝啊,光是这商朝的玉器,这老头就收藏了这么多,而且根据在边上喋喋不休的那个戴维讲,他爷爷光是玉器收藏就有五千多件。

这到底怎么办?哪些该拿?哪些应该舍弃?金沐晨感觉自己头都大了。

面对这样跳楼大甩卖的机会,可是却发现不是因为自己的钱不够,也不是因为甩卖的东西不够好,而最让他蛋疼的居然是商家特么的搞出一个限购政策来。

而且还是根本没办法绕过去的限购令,这就很麻烦了。

戴维现在跳楼大甩卖,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如果自己要是要求再多一点,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都打包带走,那可就太难为人家了。

毕竟戴维就是个对福瑞尔&赛克勒博物馆心怀不满的普通人,他可没有把他爷爷所有的宝贝,全都打包清光,然后亡命天涯的大胆之徒。

他现在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心中的不忿,就是想给那家博物馆添点堵而已。

如果自己的要求在多一点的话,以这家伙的胆量,说不定就崩溃当场,把自己和方伯赶出去了。

金沐晨和方伯大概商量了一下,看看这么多的宝贝到底该怎么选,这保罗。辛格的毕生收藏还真不是盖的,而且这老头明显是非常珍爱玉器这一种,这一点从他这毕生藏品里玉器的数量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只限购一百件,这该怎么办?这些东西。我看都是不错,后面那些明清时期的玉器,我看也有不少精品呢?”

金沐晨小声的问方伯到,方伯的回答则很简单。

“挑年代早的拿!毕竟这些年代靠前的玉器,我们国内也不算很多。而且这些玉器,可不像后代的玉器。明清时期的玉器,尤其是清朝的玉器,虽然是中国封建时期玉器发展的巅峰之作,但是那时候的玉器,很多都是文人骚客们的玩物。或者是装饰品,古玩的意义更多一些。而这商周时期的玉器,则有着更多的考古意义,历史意义更多一些,说不定某一件玉器上面的雕刻图案。破译出来之后,就关联到一些历史事件,或者能够弥补我国考古科研某一方面的空白…”

方伯这么一说,金沐晨就懂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关注那些用料精良,雕工精美的观赏把玩型的玉器。

而是更加关注这些,看似用料一般。雕工也没法和明清时期玉器相比,但是却具有更过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玉器。

这样做就不光是为了钱。而更多的是为了一种历史使命了。

啥也别说了,这绝对是咱们这些玩古董的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于是两人分工合作,专门从那些商代的玉器里面挑选精品出来,这一挑可是把金沐晨给给更加的震撼了一番。

之前他看那些商代的玉器,因为数量太多,所以有些走马观花的意思。可是现在有了这么一个从大几百件的商代玉器里选择精品的过程,则更是刷新的他对上古先贤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认识。

那些大巫使用的法器,自是不必多说。肯定要拿下,还有那些玉斧,玉刀,等兵器工具什么的,也得收好。

接下来就是一些涉及到当代人生活情绪的玉器,比如一些装饰用的玉璧,玉琮,玉圭、玉璜、等挑到后面,更让金沐晨大吃一惊的是,他居然在那堆玉器里面发现了一只玉质的挖耳勺。

您没看错,就是一只玉质的挖耳勺,和现代大批量生产的铁质挖耳勺形式差不多的玉质挖耳勺,只不过在把柄的地方是雕刻琢磨成了圆形的把柄,至于前段则是一模一样。

等看到这只玉质的挖耳勺的时候,金沐晨算是彻底对当年的老祖宗们折服了,要知道那可是三千多年前啊!

那时候的人都已经知道使用挖耳勺了,而且还做的这么精细?如果不是今天亲眼所见,他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国际玩笑?

因为在他的概念里,那个年代的人们,大多不是还穿着兽皮,茹毛饮血呢吗?

看来自己真是太小瞧古代先贤了,算了啥也别说了,赶紧先把这只挖耳勺收起来吧?

在那样一个年代,能用得起这样一只挖耳勺的人,想必身份肯定不会太简单,恐怕就连普通的贵族,想用这样的挖耳勺都不够格。

很快这商代的精品玉器,他们就收集了大概五六十件,这还是两人强忍着,控制数量,才收集了这么多。

这五六十件的玉器,要是拿到国内,随便一件,在黑市上恐怕都得是几百近千万的价格,如果要是明面上,你根本就别谈价,要不然国家的铁拳分分钟就回到你家查水表,带你回局里喝茶谈话。

在往后面就是周代的玉器了,这个朝代的东西,这老头也收集了不少。

金沐晨就看中了好几个装饰性的腰带扣,一个圆形的,外面雕刻的花纹很漂亮,而且质地也比之前收集的商代玉器要好得多。

还有几块形状比较奇怪,金沐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描述,只能说最直观的感受,这腰带扣的形状,就和那些变形金刚的标志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

他拿起几个在手边把玩了一会儿,感觉非常喜欢,还试着往自己的腰带上扣了一个,结果被方伯一巴掌拍到了手上。

“早让你小子好好学学关于古玉方面的知识,现在抓瞎了吧?这不是普通的腰带扣,而是剑扣!”

方伯这么一说,金沐晨才明白过来,难怪之前看着几个带扣感觉那么奇怪呢?感情人家这不是装饰用的腰带扣啊,而是更有实用效果的剑扣。

所谓剑扣,就是古人的宝剑入鞘之后,想要别再腰带上,但是如果直接把宝剑从腋下腰带处斜插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