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94章

逆明1644-第94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另外再组建第五军和第六军,并且将每一个军的人数扩充至两万人,以六个军,一共十二万人应龙军来应对将来满清的第一次南下。

…………………………………………………………

162。第162章 应龙军改组

中兴元年,正月初五,朱慈烺下旨重新改组应龙军,暂时取消炮兵编制,并将每一个军的人数扩充至两万人,同时新组建第五军和第六军。

原本应龙军的编制本应该是一万七千人,其中一万五千人为步兵,两千人为炮兵,奈何火器局迟迟造不出能够野战的火炮,炮兵虽然训练了,但却根本不可能携带现有的红衣大炮上战场,所以四千炮兵一直归牛永胜统领,并未归建。

据朱慈烺估计,李自成最多能撑到这个月底,必然败出陕西,到时候满清占据了黄河以北的所有地区,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最迟今年五月,满清肯定会大规模进攻江南,甚至更早些的话,三月便会南下。

满清可不同于左良玉那帮乌合之众,数月前,左良玉造反,虽然号称有一百五十万大军,但除去虚张声势和那三十几万强征的壮丁,真正的士兵为六十三万人,而这六十三万又最多只有三十万能战之军,剩下的不过是组建不久,缺乏训练的乌合之众,正因为这样,朱慈烺才能如此迅速的击败左良玉。

左良玉跟满清,那是一个天一个地,此时此刻,整个满清算上驻守各地的士兵,麾下已经有了七十万人的大军,这七十万人当中不仅有凶悍不畏死的满人八旗,还有战力比较强大的蒙古铁骑,就算是剩下的汉旗军,常年跟在满清的马屁股后面磨练,战斗力也不容小觑,不是普通大明军队能比。

要说满八旗,为当年努尔哈赤所创,最初只有四万人,但经过了五六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十万人的规模,除去两万配合一些老幼常年镇守关外,关内有大约八万精锐,虽然从入关之后的多场大战下来,满八旗死了大约两万人,但满人在关外有近八十万人口,每一年满清都能补足大约两万满十五岁年龄的新兵,也就是说今年经过补充之后,满八旗照样还能有八万精锐在关内作战,当然,若是多尔衮把十四岁的男丁也一并抽调的话,满八旗组兵十万在关内作战不是难事。

而蒙古人方面,蒙古人早就臣服于满清,整个蒙古草原若是全部抽调的话,能抽调大约二十万蒙古铁骑。

这二十万蒙古铁骑加上最多十万满八旗的话,满清能够动用的满蒙联军骑兵最多三十万人,剩下的便是近四十万的汉八旗,这便是满清七十万军队的由来。

“皇上,北方传来情报,多尔衮近日下达了均田令,打算在所有占领区内重新均田,同时还下达了一条征兵令,要征调四十万汉人青壮充入汉八旗,并承诺将来若是汉八旗士兵有人战死的话,每人可给家属抚恤三十亩良田。”彭程一接到这个消息,便立刻赶来乾清宫禀报给朱慈烺。

因为朱慈烺准备放张魁山出来统领应龙军新组建的其中一个军,所以锦衣卫的事情慢慢交给锦衣卫副指挥使彭程处理。

彭程此人经过了朱慈烺半年时间的考验,基本合格,朱慈烺也就放心将锦衣卫交给他了。

“多尔衮好一招收买人心!”朱慈烺咬了咬牙,面色有些难看了。

北方数省长年战乱,又有许多人逃难到江南,无主之地极多,三十亩良田几乎就是一百五十两银子了,比大明的抚恤还高了数倍,虽然朱慈烺一直知道满清在没有得到江山之前,非常会收买人心,但如此驱使汉人来攻打汉人自己,高明之余,也着实可恶,朱慈烺根本难以忍受。

朱慈烺的心都被揪起来了,非常难受,同时也极为无奈,由于天灾**和常年战乱的原因,大明在北方的民心早已在崇祯时期便损失殆尽,在加上李自成占据北京城之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百姓几乎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让百姓从对大明的失望到对大顺的绝望,又有满清入关之后的一系列收买人心的举措,如今北方百姓民心已经偏向了满清。

这是何其悲哀,自己民族的百姓,却已经不相信自己人了,反倒让关外满清异族得到了他们的民心,除了显示满清的高明之外,更加显示大明和李自成的无能。

然而,异族终究是异族,是不会真心为汉人着想的,一旦让他们感觉到天下已经没有了威胁,他们凶恶的獠牙立刻就会露出来,毕竟历史上的那一幕幕,李自成一死,南明京城一破,之后便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捕人充奴,跑马圈地等等,多少汉人因此被活活逼死,这里面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数十年战乱的死亡。

朱慈烺铁青着脸,拳头紧握,青筋暴起。

满清必然要灭!

“皇上有旨,应龙军改组,招募新兵六万人!”南京城到处张贴皇榜,衙差大街小巷敲锣打鼓。

得益于应龙军的威名,募兵极为迅速,不到十天便招募到的足额的新兵。

因为各军都需要一些骨干,以及训练的教头,而应龙军只有第一军和第二军以及牛永胜的四千炮兵营是以前的老兵,这些应龙军老兵不仅熟悉训练,同样熟悉战法,所以骨干和教头都只能从第一军和第二军以及牛永胜的四千炮兵营里面抽调。

但第一军正在山东前线与清兵对峙,炮兵营训练过打炮,出于某些考虑,炮兵营除了改建成第六军外,也一个都没有被抽调,所以非常不巧的只有周曹的第二军满足了条件,很快便被从中抽调了大半的老兵出去,差点没把周曹心痛死。

第五军的军长自然是由张魁山担任,而第六军由于朱慈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便便宜了牛永胜,不过牛永胜到底资历太浅,官级品阶只有从三品。

六个军长,只有第三军黄得功有靖南伯的封号,并晋级正二品武官品阶,第五军张魁山虽然是从锦衣卫调任的,但他却是跟随朱慈烺时间最长的‘老人’,最得朱慈烺信任,而且锦衣卫指挥使本就位高权重,虽然调任,但也不能降级,所以张魁山也晋级为从二品武官。其余的第一军纪锋,第二军周曹,第四军阎应元这三个都是正三品,只有第六军的牛永胜是从三品,但牛永胜已经很满足了,他原本只不过是一介普通平民罢了,现在才仅仅半年时间,功劳都没立多少就成了一军之长,已经不知道招惹了多少人眼红。

六万新兵统一训练,等基础训练完毕之后才分配到各军。

应龙军改组之后,如火如荼的开始训练,争取在三月前形成初步战力,若是能训练到五月,则基本小成。

…………………………………………………………

163。第163章 应龙军的弱点

这日,朱慈烺带领带领李岩和红娘子夫妇前来应龙军营巡视。

六万新兵被分成了一个个小组训练,站军姿,齐步,正步,跑步越野等等十几个训练科目。

“皇上,名震天下的应龙军便是经过这样训练出来的吗?”红娘子好奇的朝朱慈烺问道。

此时红娘子已经换回了女装,一身红色紧身戎装勾勒出玲珑的曲线,巾帼英姿,配上本就貌美的容颜,真是勾人摄魄。朱慈烺第一眼看到红娘子这一身戎装的时候,就被惊艳到了,当时就不得不再次感叹李岩艳福不浅。

“不错,红娘子女将军可看出了什么?”朱慈烺笑着反问道。

红娘子仔细观察应龙军士兵的训练,皱着秀眉思索了一阵后,灵动的眼睛一亮,美貌的脸上带着惊喜的笑意,转而看向朱慈烺回答刚才的问题。

“回皇上,其实这些动作看似简单无比,实则都另有玄机,就拿这站军姿来说,能锻炼耐性;跑步能锻炼体力;齐步也能锻炼团体;其他项目也无不围绕耐性体力和团体这三大类来训练,如此训练出来的士兵,耐性坚韧,体力强大,又能团结一致,几乎便是无敌之军的邹形。”

朱慈烺点了点头,心里微微震动,有些佩服起红娘子来了,不愧是能以一女子之身成为李自成麾下最精锐的一营人马之一,红娘子的才能确实能堪比黎州秦良玉。

“听闻此等训练方法乃皇上独创,皇上不仅是皇上,更是天下无人能比的奇才,红娘子佩服。”红娘子眼睛发亮,看着朱慈烺露出敬佩。

“那是自然,朕一直认为朕乃天降的大明中兴之主,英明过人,将来必能开创不世功业。”朱慈烺大言不惭的点了点头道。

红娘子声音清脆动人,这些项目虽然是朱慈烺盗版的,但朱慈烺听得红娘子这般夸奖,也觉得浑身舒坦。

“皇上真不会谦虚!”红娘子掩嘴一笑,犹如万花齐放,勾魂摄魄。

朱慈烺的脸微微发红,心脏砰砰砰加速,赶紧错开眼神,正好对着李岩的方向。

“李岩,朕警告你,让你娘子少在朕面前这样发笑,否则朕一定治你的罪!”朱慈烺恶狠狠的说道。

“是,皇上,臣遵旨!”李岩一愣之后,无奈一笑,领旨道。

“知道就好。”朱慈烺翻了翻白眼,加快脚步,不理这夫妻二人。

李岩和红娘子双双落在后面,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有着笑意,连忙加快脚步跟上去。

对于朱慈烺这个皇帝,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李岩和红娘子便基本上摸清楚了朱慈烺的性情,只要不过分,不越过红线,绝对好说话,开玩笑都可以,所以在朱慈烺面前,李岩和红娘子基本上都能很轻松,也知道这样一个现在大明能有这样皇帝,绝对是天下万民之福,夫妻二人早已坚定决心辅佐朱慈烺。

“皇上,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李岩在朱慈烺身旁说道。

“你说。”朱慈烺淡然道。

“皇上,臣观应龙军以往的战法,发现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李岩注意朱慈烺的脸色。

“朕知道,说说你的看法。”朱慈烺点了点头,面色如常的说道。

“臣觉得,应龙军之战法,人数太过扎堆密集,进攻移动速度也过慢,这几样都是致命的缺点。前几次大战想必是因为敌军从来未曾遇到过,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才能屡战屡胜,但若是不想办法转变这些缺点,将来敌军必然想到应对的办法,到时候应龙军在与之对阵,很可能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李岩分析得很明确,应龙军前几次大战几乎都是因为出其不意才获得大胜。

红娘子也在一旁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一点她也已经想到,如今由她夫君李岩先说了出来。

朱慈烺并不忌讳这点,说道:“这些其实朕都知道,应龙军最初组建之时,按照朕的设想,应以野战大炮配合使用,才是完美。只不过火器局迟迟没能造出合适跟随大军野战的大炮,不过应该也快了,在不影响射程和威力的情况下,火器局已经能将红衣大炮的重量减至一千五百斤,若是能减至五六百斤的话,便可达到标准,到时候应龙军才是真正的攻无不克之军。”

其实若是不要求达到红衣大炮的射程和威力的话,火器局已经能造出千斤以下的大炮了,只不过同样达不到野战的要求。

李岩沉吟了一下又道:“皇上,其实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应龙军配备的火器虽然威力强大,可火器都有一个通病,若是遇到雨季阴雨天气的话,火器几乎不可生存,到时候应龙军怕是连普通大军也不如。”

李岩看过应龙军的燧发枪,虽然应龙军的燧发枪放置燧石和火药的地方做了一个铜盖遮挡,能遮挡雨水不至于淋湿里面的弹药,但雨水还可以从枪口处渗透,就算用油纸暂时将枪口包住,可也最多只能打一枪,想在下雨天的时候重新上弹,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确实是最致命的缺点。”朱慈烺微微一叹,其实经过了这几场大战下来,应龙军的弱点早就暴露无遗,满清能以几万人的兵力跟大明斗了几十年,也不是傻子,多尔衮此时此刻怕是已经在研究应对应龙军的办法了,而且据朱慈烺设想,多尔衮很可能会选择进入雨季的时候南下,到时候阴雨天气多,更加将应龙军的致命弱点暴露,这也是为什么朱慈烺觉得满清很可能会最迟选择在五月份的时候南下的原因,因为五月份的江南正式进入了雨季。

“枪若是不能响了,应龙军还有刺刀,相信应龙军的士兵就算白刃厮杀,一样不弱于满清八旗,就算拿我们的血肉去填,朕也拼死满清等所有贼子。”朱慈烺眼中铁血之色一闪,无比坚定的说道。

其实要不是应龙军还存在有这么多缺点,朱慈烺何以需要如此紧急的训练十二万人之多的应龙军士兵,五万人都够打到关外了。

想到此,朱慈烺越发觉得不久后与满清的第一战的艰难,按照满清现在增加招募四十万汉旗军来算,到时候满蒙铁骑加上汉旗军,怕是最少也得有七十万以上的清军,比历史上多了两倍有余,朱慈烺感觉压力巨大。

李岩和红娘子相对沉默,他们看得出,朱慈烺一直拿满清当做心腹大患,所作所为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