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567章

逆明1644-第567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继续呆在堑壕里面。

随着最后五百米堑壕的清军全线溃败,明军加速向巴格达城推进。

多尔衮气得一脸铁青,眼睁睁的看着溃败的士兵从城门逃入城内,看着明军不费吹灰之力的攻占最后五百米堑壕群,真正杀到了巴格达城下。

千米堑壕群防御失陷,接下来就是巴格达城之战了,能不能守住巴格达城,是这场决战胜负的关键。

“摄政王,明军马上就要大举进攻巴格达城,请摄政王避开明军的锋芒!”一名正白旗将领对多尔衮请求道。

多尔衮点了点头,跟着这名正白旗将领下了城墙,退到城内后方指挥。

明军真正进攻巴格达城之前,他还能隐蔽在城墙上观战,可一旦明军真正开始大举进攻巴格达城,城墙上必定是明军炮火重点轰击的地方,继续隐蔽在城墙上观战太危险了,做为大清的精神支柱,三军主帅,多尔衮自然不可能冒这样的风险。

当明军杀到城墙下的时候,清军已经炸毁跨越护城河的桥梁,关闭了巴格达的城门。

明军大炮,迫击炮前移,开始对巴格达城进行猛烈的轰击。

“轰轰轰………”一枚又一枚炮弹落入巴格达城内,重点轰击巴格达城的城墙,每时每刻都有清军士兵被从城墙上炸翻下来成为血淋淋的尸体。

巴格达城内一片火海。

巴格达城是中东有数的大城之一,人口多达三十万,战前多尔衮已经疏散了城内的百姓,由清军士兵全面接管,此时城内有二十万清军士兵,而更多的清军士兵部署在巴格达城左右和后方三个方向,随时进入巴格达城支援。

巴格达城的城墙很厚,如果不是直接用大量炸药来炸的话,单靠大炮轰击,短时间内很难轰塌,毕竟巴格达的城墙可是掺了不少多尔衮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弄到的水泥的,况且还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阻碍,巴格达之战不会如穆尔卡拉,亚兹德,伊斯法罕那样那么顺利。

不过,明军不着急,满清将最后的力量都集中在了巴格达城一带,只要这一战再胜利,满清便再无抵抗的实力,顷刻可将其覆灭。

“轰轰轰………”一枚又一枚的炮弹像是不要钱一般的送进巴格达城内,明军似乎有打不完的炮弹,根本不惧消耗。

一天,两天,明军的炮火几乎一刻不停,巴格达城内早已经被炸成了废墟,城墙破烂,部分倒塌,就连护城河有些地方都被倒塌下来的城墙差不多填平了。

然而,明军却并未有马上派遣步兵发动进攻的意思,仍旧在不断轰击巴格达城内。

整整两天两夜的轰击,几十上百万枚炮弹倾泄入城,比城内清军的数量还多好几倍,城内的清军士兵光是被生生炸死的就有十几万,多尔衮不得不几次加派清军士兵进城防守。

明军的炮火程度实在是太猛烈了,整个巴格达城都在震动,到处都是轰隆隆的爆炸声,稍有不慎就会被炸死。

被炸死也就罢了,尸体还有可能被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炸到,最终只被炸成一堆飞得到处都是的碎肉,太凄惨了,所谓的死无全尸也不过如此罢了。

随着轰击的持续,巴格达城的震动一刻未止,城内的清军士兵都麻木了,他们中的许多都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了,神情中充满了恐惧和麻木,脸色灰白,身体发颤。

这样的清军士兵别说士气了,意志早就完全崩溃了,这一会,别说抵抗明军了,怕是只要明军杀进城内,这些清军士兵就能立刻跪倒在地向明军投降。

不是没有清军士兵想过逃出巴格达,可惜除了明军正面进攻的一面,剩下的三面都有重兵,一旦发现有谁没有命令的逃出城外,便会被视作战场叛逃的逃兵,当场斩杀。

…………………………………………………………

1054。第1054章 决战巴格达(三)

“明军到底还有多少炮弹,难道他们的炮弹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两天两夜的轰击,就连多尔衮都麻木了,要知道,明军可是有两千多门大炮在轰击了,坚固的城墙都被炸成了那样,整个巴格达城都成了废墟,没有一座完好的建筑,可明军仍旧还未停止轰击。

巴格达城遭遇明军整整两天两夜猛烈轰击,为了自身的安全,多尔衮早就从城内迁移到了后方。

此时此刻,多尔衮心里充满了压抑,哪怕在后方防御,没有直接在城中挨炸的清军士兵,看到明军如此大手笔的不断轰击巴格达城,生生将巴格达城变成了废墟还在轰击,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士气低落,满含恐惧。

不得不说,明军还未让步兵开始全面进攻,光是这两天两夜接连不断的猛烈轰击,就已经将一百多万清军打击的意志紧蹙,军心不稳,濒临崩溃。

可以想象,只要明军步兵开始大规模进攻,别说城内挨了两天两夜炸的清军士兵了,就是巴格达左右两侧和后方没有挨炸的上百万清军光是看巴格达的惨状也没有了多少抵抗的士气。

多尔衮不蠢,显然看出了这一点,显得忧心忡忡,心里更是隐隐有些无力和绝望了。

现在他才知道,明军的强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想,大清哪怕获得了新式火药和底火技术,成功仿制了步枪和新式大炮,哪怕拥兵两百万,想要抵抗大明的大举进攻而保住大清不灭,仍旧是太难太难了!

事实上,多尔衮和清军士兵不知道的是,大明用在巴格达城消耗的炮弹不过是大明近十年的库存,大明只是将巴格达城当作是旧炮弹的倾泄之地,所以才不要钱似的朝巴格达城砸,哪怕巴格达城早已经被炸成了废墟,里面的清军士兵也早已经被炸得意志崩溃,也没有停止。

自大明中兴二十七年攻占美洲大陆之后,大明已经有九年多的时间没有打仗了,库存的炮弹堪称海量,哪怕两千多门大炮对巴格达城两天两夜不间断的轰击,也没有用掉一半的库存,更多的炮弹还在源源不断的从大明境内运来,也不知道满清能不能支撑得到大明将库存的旧炮弹消耗完毕。

看情况,怕是不太可能。

不管怎么样,这样剧烈的轰击,大明自身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只是压得多尔衮和清军喘不过气来罢了。

“嗯?”这时,巴格达城的炮声突然密集聚集在一个方向,那是——…城墙!

“该死的,明军马上就要杀入巴格达城了!”多尔衮猛然一惊,死死的咬了咬牙。

“轰轰轰…………”果然,巴格达的城墙,明军突然不再轰击城内任何一处,而将所有炮火集中在对巴格达城墙的轰击上。

火光笼罩整个残破的城墙,每一枚炮弹的炸开都带起大量砖石碎片。

原本经过两天两夜的时间,哪怕巴格达的城墙更高更厚,还添加了不少的水泥,也顶不住了,部分崩塌,现如今又突然遭受明军两千多门大炮集中轰击,顷刻间,巴格达城还残存的城墙几乎顷刻间倒塌。

倒塌下来的砖石砸入护城河当中,将许多段护城河直接填平。

轰塌了城墙之后,明军炮火又继续向巴格达城内延伸炮击了一轮,紧接着炮声戛然而止。

“进攻!”成千上万的明军士兵开始端着步枪,轻机枪冲向巴格达城,准备清剿城内的清军,攻取巴格达城。迫击炮,重机枪紧随其后,也加入清剿巴格达城内清军当中。

城内已经是一片废物,不过还有足足十几万清军,但这些清军大多是多尔衮派进城内充当炮灰的冷兵器清军,明军杀进来之后,他们麻木的几乎不做任何抵抗便投降了明军。

没有遭遇什么抵抗,明军极其迅速的往城内深处推进。

当明军占领小半个巴格达的时候,大量拥有步枪的清军精锐才冲了出来迎击明军,这是多尔衮发现城内炮声停止后,马上派进城内支援的清军。

随着明军开始派遣步兵进入巴格达城内,而清军源源不断的从后方入城支援,双方围绕着城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巴格达会战渐渐进入最激烈的程度。

明军两千余门大炮两天两夜的轰击,城内建筑几乎被完全摧毁,整个城内都是一片弥漫着血腥臭味的废墟,清军士兵能依靠来阻击明军的掩体太少了,只能靠着数量来填。

“咚!咚!咚!”十几门迫击炮曲射,直接将一队数百人的清军步枪军炸散。

轻重机枪和步枪再密集射击,顿时将这队清军步枪军打得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啪啪啪………”清军士兵也用手中的步枪对进攻的明军射击。

“噗!噗………”一些倒霉的明军士兵被击中倒地。

清军步枪队哪怕武器配置远远落后于明军,但凭借着手中步枪的射程,倒是也能杀伤一些明军的,倒是那些被派进城内的冷兵器清军就惨了,面对明军,他们纯粹只是为了吸引子弹,消耗明军弹药的炮灰,除了这个,他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而清军步枪军虽然能够杀伤一些明军士兵,可是他们与明军的损失比例却到达十几比一,照这样下去,恐怕四十余万清军步枪军耗尽,都无法杀伤超过三万明军。

到底清军士兵不仅仅只是武器配置远远落后于明军,士气和意志同样远远落后于明军,面对明军,许多清军士兵的双腿直接在打颤,如果不是后方满人逼着,他们能直接一触即溃。

随着明军越来越多进入巴格达城内,多尔衮也不断派遣更多的清军步枪军和冷兵器军入城,双方围绕着城内的争夺慢慢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毫无疑问,清军的数量或许更多,但明军的综合实力却是清军的数倍以上,清军被打得节节败退,这样的势头无法改变,哪怕多尔衮派多少清军入城支援都改变不了。

多尔衮在愤怒,在咆哮,斩杀一名又一名畏战败退的清军将领,由其以印度旗将领居多。

只可惜,仍旧不能改变什么。

又下令斩杀一名前线溃败的印度旗步枪军将领,多尔衮自己都已经麻木了,渐渐感觉到无力。

咬着牙,多尔衮看向东南方,那里是大清印度行省所在的方向,有三千多万的印度人口,由于前往印度的路途早已被明军阻断,多尔衮已经不知道印度的情况了,但那里有他安排的后手,他的左膀右臂之一的济哈尔在统御印度,能够在他与明军决战的时候动用,原先他是对这个后手寄予一定的期望的,只是随着明军的强大一次又一次出乎他的意料,他已经无法确定这个后手能不能发挥作用了。

“至少,还是应该能发挥一些作用吧!”多尔衮暗暗祈祷道。

不管怎么样,现在他没有任何办法,只盼着有什么可以左右战局的变故出现吧,要不然的话大清可真的就要完了!

……………………………………………………………………………………………

1055。第1055章 多尔衮的后手?

印度河北岸,奎达城。

这里是连接布拉哈戈壁草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原是莫卧儿帝国的重镇,只要出奎达城向北,就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布拉哈草原。

明军虽然占领了布拉哈草原,并一路向西推进,但却因为印度不是满清核心所在,所以明军一直没有将视线放在这个方向上。

而这便是统领印度的济哈尔的机会。

早在明军开始全面进攻大清之前,多尔衮便派了麾下左膀右臂之一的济哈尔秘密统领印度,那个时候多尔衮就已经考虑到了印度的位置不在大明进攻的主要方向上,所以留了这个后手。

印度三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域,乃是大清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地方,占大清总人口的一半还多,而且印度人因为种姓制度的缘故,非常好管理,几乎无论怎么剥削都不会反抗一般。

印度二十年前刚刚被清军完全攻占的时候,是有三千七百万人口的。

不过清军当时与奥斯曼帝国展开十年之战,年年都抽调大量的印度青壮参战,以至于印度人口不仅十年没有任何增长,反而下降到了三千六百万的地步。

吞并奥斯曼帝国之后,大清又面临大明的威胁,不得不继续抽调更多的印度人口疯狂的组建军队,以及从事劳役生产枪炮弹药等等,又一次让印度人口近十年没有任何增长,继续下降。

而今印度人口除去正在巴格达交战的,和后方做后勤支援的,在印度境内的人口大约还有三千四百万。

当然,依旧还是不少,其中青壮也还有不少。

济哈尔听从多尔衮的命令,统领印度之后,继续不断征集印度青壮组建印度旗新军,现如今,济哈尔手中又有了二十五万新组建的印度旗清军。

而这二十五万新组建的印度旗清军和济哈尔原本便带来的三千满八旗,从数量上来看,绝对是一支看上去并不弱的力量。

明军已经兵临巴格达第三天了,以明军的强大,不知道摄政王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济哈尔皱着眉头,极为担忧。

明军突破伊斯法罕防线,正在进攻巴格达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济哈尔耳中,按照多尔衮原先的指示,他要在大清与大明在巴格达决战的时候,率领麾下这支新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