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487章

逆明1644-第487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多尔衮发起的第一次灭莫卧儿帝国之战开始,至今已经有将近五年的时间了。

莫卧儿帝国几年加在一起,前后近三百万大军被击溃,而清军方面,同样征召了上百万的莫卧儿印度贱民组成印度旗参战,还有几十万满八旗,仆从骑兵,和波斯旗等等,可以说在这短短近五年的时间,总共四百多万大军在莫卧儿帝国的土地上厮杀攻伐。

而且因为莫卧儿皇帝的不断‘迁都’,将战场带向大半个莫卧儿帝国的领土。

战火的蔓延,不断导致大量莫卧儿各族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四处逃难,无人有心种植粮食,第一次和第二次灭国之战的时候,莫卧儿百姓还勉强支撑,但第三次灭国之战,前后连续大战了一年多不停,交战的地方也是最广的,让莫卧儿帝国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粮食减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除了双方上百万大军不断行军交战践踏的农田,还有百姓躲避战乱,荒废的农田。

更有躲避战乱的百姓成为难民之后,饥饿之下,吃光,偷光路过的一切能够吃的东西,包括粮食苗!不错,就是粮食苗!

上千万饥饿的难民不挑食的,粮食苗至少是没有毒的,能吃的!

双方军队的践踏,战乱,难民等等,多重之下,莫卧儿帝国几千里方圆,当真成为了一片赤地!从大明中兴十六年初开始,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都吃了!开始有大量流离失所的莫卧儿百姓饿死,无人收尸,暴尸荒野。

又是一个雨季,雨水打在腐烂的尸体上,又流淌如河内。

战乱的区域太大了,战乱的血腥程度也太大了,其中还有不下十座被清军屠城的城池。

这些被屠城的城池,虽然后面派来接管的官员下令收尸,但几乎都是草草掩埋,许多尸体只盖了一层薄薄的泥土,雨水之下,无数恶臭混入雨水当中,随着雨水四处流淌。

大明中兴十六年似乎比往年更多雨,从三月开始,雨水便非常的多,两天一下,甚至天天下一会,这个时候,战乱还未结束,依旧四处难民,依旧每时每刻都有饿死,病死的难民倒在路上暴尸荒野,无人掩埋。

终于,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一连一个星期的大太阳,积累的雨水被稀释后,终于掩盖不住的恶臭,甚至连大多数井里的井水都因为雨水的污染,而隐含恶臭。

大量尸体暴尸荒野,连绵大雨之后,又是大太阳,这简直就是瘟疫衍生的前奏啊!

四月底的时候,位于东南部的一个村子,第一起瘟疫爆发了,短短几天时间便席卷五个城池,数万印度人感染瘟疫,而且数量还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到第三天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有感染瘟疫的印度人百姓大量死亡。

恐惧与绝望在随着瘟疫在不断蔓延。

这还没有完,五月初的时候,维杰亚瓦达一带也爆发出一起瘟疫。

当初多尔衮带着清军攻陷维杰亚瓦达城,但那个时候,莫卧儿皇帝已经跑到了南部,多尔衮愤怒之下下令屠城,十余万无辜百姓被杀。

这些尸体先是在城内差不多腐烂,被收拢掩埋之后,也仅仅只盖了薄薄一层泥土,雨季的大雨将泥层冲开,露出里面无数未完全腐烂的尸体,雨水灌满,又流出,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这些被污染的雨水,又污染了更多的水源,先是一些野兽感染了瘟疫,随后又有人感染瘟疫。

也是短短几天的时间内,维杰亚瓦达周围一带,七八个城池的百姓都感染了瘟疫,感染者超过十万,九成的百姓都感染了。

两起瘟疫相加肆虐,威力是恐怖的。

当多尔衮解决孟买一带战事,杀死莫卧儿皇帝,收降剩下的莫卧儿城池,完全吞并莫卧儿帝国的时候,也到了六月中旬,瘟疫已经席卷半个莫卧儿帝国,甚至没有被战火逼急的孟加拉一带百姓也开始大量感染瘟疫。

而孟加拉一带,正是和大明交界之处。

“封锁边境!封锁边境!”得知莫卧儿帝国瘟疫横行,大明当即封锁了边境,击杀一切胆敢混入大明境内的莫卧儿百姓,防止瘟疫蔓延进大明境内。

……………………………………………………………………………

896。第896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六)

如今,已经有数十万,近百万印度人百姓感染了瘟疫,刚刚完成吞并莫卧儿帝国的多尔衮得知此事,也一阵头大,紧急从伊斯法罕征召行医者,莫卧儿境内的行医者也被大量强行征召。

多尔衮严令必须解决瘟疫,他可不希望瘟疫感染到八旗身上。

为了防范瘟疫,多尔衮调集几十万大军,封锁感染瘟疫的城池,将所有感染瘟疫者全部驱赶进封锁的城池内,不允许他们出来,谁敢出来,一缕杀无赦。

这几乎是让那些感染瘟疫的城池自生自灭。

乱了!而且是大乱!

不少感染瘟疫者,绝望之下反抗,但面临他们的只能是被弓箭射杀,有些城池被封闭后,里面的百姓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死者越来越多,感染瘟疫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全部感染瘟疫,成为一座死城。

然而,祸不单行!

几年大战,交战的范围太广了,被杀死的莫卧儿士兵,以及被战火波及惨遭屠杀的无辜莫卧儿百姓太多了。

六月底的时候,第三起瘟疫也爆发了,这次是孟买一带!

那里刚刚结束大战,死去的士兵和无辜百姓同样有将近二十万,大量尸体被草草掩埋,在雨水中被冲出来,渐渐也形成了一个瘟疫源。

孟买一带,方圆二百余里,超过十万百姓快速被感染。

恐慌的百姓害怕也如其他发生瘟疫的地方一样,被封闭在城池内自生自灭,一个个纷纷跑出城外躲避,以至于这第三起瘟疫扩散的速度比前两起都要快得多。

“瘟疫!瘟疫!”多尔衮咬着牙,一脸铁青。

其实吧,战争过后出现瘟疫的事情,在历史上一点都不少见。

就以中原王朝为例,为什么每一次王朝更替,十几年的战争过后,原先的人口都是减半再减半,以至于新立的王朝连原先王朝三分之一的人口都不到。

除了直接被战争杀死的,更多的是因为战乱,造成难民无数,田地荒芜,粮食产量减少,产出的少量粮食,养不起原先那么多的人口,生生饿死的百姓更多。还有就是瘟疫,往往一场瘟疫下来,少则十几万,多则过百万百姓死亡。

瘟疫造成的混乱不亚于战乱,同样令无数百姓恐慌,无心种地,又一次饿死大量的百姓。只不过这个时候,因为瘟疫的爆发,暴尸荒野的尸体得到谨慎处置,所以没有引发新的瘟疫。

原先莫卧儿帝国的领土,七成左右的领土都蔓延着瘟疫,要不是多尔衮下令清军封锁波斯与莫卧儿之间交界的印度河,瘟疫还有可能蔓延进满清的波斯境内。

瘟疫横行,无法避免,多尔衮已经将大部分满八旗撤回了印度河西岸的大清波斯境内,但他自己没有回去,依然留在了莫卧儿帝国境内,指挥征召的医者尽可能的扑灭瘟疫。

他可不希望自己近五年时间,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莫卧儿帝国最后因为瘟疫而被毁灭,那样岂不是白白辛苦一场。

为了大清的将来,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瘟疫必须扑灭。

多尔衮征召了更多波斯旗和印度旗组成军队,追杀那些感染瘟疫,却四处乱窜的印度人百姓,将他们驱赶进固定的城池内,统一看管和治疗,其实还是变相的让那些感染瘟疫的人自生自灭,防止瘟疫继续扩散,毕竟瘟疫不是那么容易治疗的。

哪怕在当今世界,医疗水平始终处于世界最领先位置的大明,对付起瘟疫来,同样无比吃力。

很多时候,当治疗瘟疫的药物被找到的时候,感染瘟疫的区域已经快成死域了。

封闭感染瘟疫的城池,是最残酷,同样也是最有效限制瘟疫继续蔓延的有效方法,不过,终究感染的人数太多了,不可能全部被封闭起来,瘟疫同样在不断蔓延,只不过蔓延的速度被大大的降低了下来罢了。

多尔衮在轰轰烈烈的抵抗瘟疫,希望尽可能的保住新攻下来的莫卧儿帝国的人口,最终,这场抵御瘟疫的大战持续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直到冬季来临,空气干燥,适合瘟疫的气候完全消失。

而当瘟疫完全消除的时候,已经有不下七百万印度百姓死于瘟疫,上百座城池成为死城。

然而,瘟疫虽然过去了,但一年的时间也这么过去了,瘟疫之乱,又让无数莫卧儿百姓惶恐不安之下,无心种地,瘟疫才刚过又是饥荒,哪怕多尔衮尽可能的调集粮草救援,也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当大明中兴十七年到来的时候,莫卧儿帝国再一次发生了尸横遍野的惨剧,饿死者不下数百万。

一场为期数年的灭国战乱,瘟疫和饥荒,几次造成大规模尸横遍野的惨剧。

当印度境内完全平静下来的时候,原先颠峰时期,九千万的人口,极为繁华富庶的大片疆域,如今已经无可避免的凋零,人口减半不止,仅剩不到三千七百万人口了。

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多尔衮等清军入侵,三次发动大规模灭国之战,最终灭亡了庞大的莫卧儿帝国,也同样让这一片疆域的百姓遭受到了沉重的苦难,人口减少五千四百万,极度残酷和恐怖。

接下来,多尔衮继续消化平静下来的印度。

虽然此刻的印度,人口锐减,与多尔衮当初的设想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再怎么样,不也还有将近三千七百万的人口吗,更何况,印度耕地众多,经营好了,至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

吞并了莫卧儿帝国的满清也进入了一段时间的休整,消耗这片新攻下来的庞大疆域,逐步增强实力,最终达到多尔衮的终极目标,对抗大明,与大明平起平坐,进而击败大明,重现当初大清的辉煌,统治中原。

相信为了这个终极目标,多尔衮不会停止发展,恢复实力时候,他九成还会将目光投向满清西边的另一个强盛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身上,免不了又是一番虎豹相争。

大明,南京城。

莫卧儿帝国各方面的消息接连不断的传来,被朱慈踉掌握。

…………………………………………………………

897。第897章 中兴二十三年(一)

“呵呵,十年大规模战乱,又是瘟疫,又是饥荒,莫卧儿帝国竟然还能剩下将近三千七百万的人口,还是有些多了呢!不过多尔衮也算努力,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朱慈踉意有所指的笑道。

这些年,他之所以一直没有理会多尔衮满清的发展,除了已经不将多尔衮和满清放在眼里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留着多尔衮和满清在中东一带肆虐。

他一直相信多尔衮这个人,凭着多尔衮的性格,一定会做出很多他想看到的事情,果然,中东被多尔衮肆虐得够呛,波斯人血流成河,莫卧儿帝国和九千万印度人民百姓同样被多尔衮肆虐得够呛,一样血流成河。

而这些,都是他想看到,而多尔衮已经如他所想的做了出来的事情,让他都不得不为多尔衮赞一个。

底下,李岩也跟着露出一丝笑容。

“皇上雄才伟略,无人能及,大明不费一兵一卒,不用承担天和,就让多尔衮和满清把大明希望看到的事情都做了!”李岩恭维道。

朱慈踉罢了罢手:“不能这么说,朕没有那么厉害,朕也从来就没有设计什么,更没有直接参与,一切都是多尔衮和满清为了发展所造成的。而且,一个旧王朝的衰落和一个新王朝的崛起,这些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

说完,朱慈踉双眼微微眯了眯,虽然多尔衮几乎已经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大明已经不需要多尔衮和满清继续做什么了,不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多尔衮和满清不自己作死,主动挑衅大明,他都没有出兵攻灭多尔衮和满清的打算。

莫卧儿帝国灭亡了,满清吞并了莫卧儿帝国所有的领土,实力大增,不过相信多尔衮也还没有到就敢将利剑指向大明的时候,因为多尔衮很清楚大明的强大,很清楚他现在也还远远不是大明的对手,所以多尔衮不敢。

满清的西面不是还有一个奥斯曼帝国吗,就让多尔衮继续和奥斯曼帝国争斗一番吧。

待大明继续强大,完全消化这些年攻占的领土,并成功研发出无线电,大明才将开启另一段开疆拓土的路程,届时,必然石破天惊,令整个世界都要颤抖。

从中兴十三年开始,大明一脚踏入电力时代,并且让科技院启动了对无线电的研发。

无线电的研发或许并不容易,不过朱慈踉始终坚信,只要理论正确,方向正确,在经过大量的实验,任何科技都是可以研发的,历史上,欧洲研发了二十多年便研发出来了,而今大明科技院,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论和方向,并且有无限的资金和资源做为依靠,相信最多十年的时间就能够研发成功。

现如今已经是大明中兴十七年了,还有六年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