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390章

逆明1644-第390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是他们年年攻打掳掠的对象,也是他们曾经讥笑和不放在眼中的对象,可是现在,反过来了,轮到大明不将他们放在眼里,随意欺辱。

在这样明摆着欺辱的情况下,你让多尔衮这个始终号称雄才大略的王者,让鳌拜等满人将领这些自喻为了荣耀悍不畏死的八旗将领怎么能够人手。

“摄政王,大清的尊严,八旗的荣誉不能丢失,自太祖建立大清,大清何曾受过这样的欺辱,请摄政王率领八旗,必须向大明讨一个公道!”鳌拜等满人将领的理智几乎已经被全部吞噬。

“请摄政王带领八旗,跟明军拼了,以明人的鲜血洗刷大清的耻辱!”

“洗刷大清的耻辱!”

……………………………………………………………………………

几乎所有满人将领都在对多尔衮呼喊着要和大明鱼死网破。

这个时候,济哈尔哪怕同样愤怒,可是刚从大明回来的他,实在是太清楚此刻的大明有多么的强大,为了族群的生存,为了大清能够顺利有再次迈向辉煌的机会,济哈尔觉得自己应该忍受着心里的愤怒和耻辱站出来说话,无论如何也要制止摄政王做出不明智的决策。

济哈尔咬了咬牙站了出来道:“摄政王三思,八旗不能与明军硬拼啊,此次明军仅仅两万大军便击溃驻守布拉哈草原的大清六万铁骑,而明军自身损失不过两千,无不反映今日的明军已经今非昔比,比之当年还要强大得多,实在不是大清能………………”

济哈尔还没有说完,又被鳌拜等主战将领打算了。

“济哈尔,你这个懦弱不堪的软蛋,不配做八旗勇士,更不配做八旗将领,八旗的荣誉和脸面都被你丢尽了,我看你死后,如何向太祖和太宗两位先祖交待………………”鳌拜等许多主战的满人将领愤怒对济哈尔破口大骂。

“好了!嘭……………”多尔衮扫落台案上的东西,黑着一张脸,满含煞气的怒道:“不错,大清的尊严,八旗的荣誉不能丢失,当初父汗能够带着八旗打出荣耀与辉煌,今天,我多尔衮也不能违背父汗的意志,将八旗的尊严彻底丢弃!”

“摄政王……………”济哈尔大惊,还想开口劝说。

多尔衮抬手制止,不让济哈尔继续说下去。

“传本王将令,八旗大军集合,准备出征!”多尔衮咬着牙下令道。

其实,这并非多尔衮完全失去理智,事实上,多尔衮号称雄才大略,岂能看不出大明的目的是为了让大清毫无一丝尊严的妥协低头。

多尔衮知道大明强大,当前实力远远超过大清,大清根本无法跟大明力敌,曾经他想保留一丝尊严的向大明妥协,此时此刻,哪怕大明突破了他的底线,他极度隐忍之后,也更偏向于为了大清的将来向大明毫无一丝尊严的妥协。

只要大清还存在,八旗的荣誉可以丢失,他也坚信自己将来还能带着八旗将荣誉打回来。

然而,明军的做法实在有伤八旗众将的尊严,此刻群情激奋,若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妥协,过于打击他的威望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八旗的士气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哪怕没有尊严,但八旗的士气必须保住,所以,他选择了带领八旗出征。

…………………………………………………………………………………………………………………………………………………………

713。第713章 满人的愤怒与妥协(五)

“多尔衮……………”是当今大清皇帝福临的生母孝庄太后大玉儿来了。

因为当初跟随多尔衮在清真寺皈依了清真,做为女子的孝庄太后不得不穿着清真服装,还用面纱蒙面。

做为大清皇帝的生母,做为大清的太后,又以太后的身份嫁给了多尔衮,大玉儿的身份极为特殊,布拉哈草原传来的消息也有一份送到了她的手中。

以孝庄太后的聪慧,她很轻易的就猜出了众八旗将领的反应,虽然她没有看到明军最后送来的那封信件,但心里的担忧促使她来了。

刚来到这里,她便听到多尔衮准备出兵的命令。

“参见太后!”鳌拜等众满人将领对孝庄太后参拜道。

孝庄太后走到旁边,正好拿起那封明军最后送来的信件,匆匆扫视一眼后,当即大惊,以她的聪慧,一瞬间便明了了大明的目的,更想到了多尔衮刚才为什么命令八旗出兵。

孝庄太后是女子,尊严和荣誉看得没有多尔衮和众满人将领重,八旗的士气和大清的存亡在她心里更是分得清轻重。

“多尔衮…………………”孝庄太后正想说些什么,然而,多尔衮却先一步抓住了孝庄太后的手。

“大玉儿,相信我,我绝不会做出影响大清存亡的事情,你在伊斯法罕等着我回来。”多尔衮说着,双目仅仅的瞪着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能从多尔衮的神情中看到真诚和理智,最终孝庄太后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来,当前,多尔衮已经是她最后的依靠,也是福临的依靠,她选择了彻底相信多尔衮,相信多尔衮依旧是理智的,不会真的拿大清的存亡来开玩笑。

“都各自下去准备吧!”多尔衮安抚了孝庄太后之后,对着鳌拜等八旗将领说道。

“喳!”众八旗将领一齐领命。

济哈尔在退出去之前,有些欲言又止,但他悄悄看了一眼孝庄太后之后,咬了咬牙,最终什么都没有说也去准备去了。

满八旗几乎全部集结,当初便有七万满八旗,灭亡波斯帝国的时候,多尔衮出动了六万,死伤大约一万四千人,满八旗随即从七万减少到五万六千人。

“出征!”战马嘶鸣,最后,多尔衮只留六千满八旗和一万仆从骑兵留守伊斯法罕,另外五万满八旗和八万仆从骑兵全部出动,联合九万波斯旗步兵,共二十二万大军出征。

多尔衮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大清的生存,为了大清再次走向辉煌,他终究还是选择了隐忍,之所以还带着大军出征,不仅是要安抚众八旗将领的情绪,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保住八旗的士气,为此他选择了先和明军打一仗,哪怕冒着八旗损失巨大的风险他也要这么做。

原本多尔衮只打算带着骑兵去的,不过波斯帝国才刚刚打下来几个月,为了安全起见,他将大部分波斯旗也带走了。

正当多尔衮带着清军赶往布拉哈草原的同时,大明境内,在朱慈踉的圣旨下,从蒙古调来的一支正规军也来到了新疆,暂时归纪锋统领,新疆原本就有两个正规军驻扎,现在加上从蒙古调来的这一支,大明与满清边境已经聚集了三个大明正规军,近六万铁骑。

随着给予满人的时间渐渐临近,纪锋决定带着新疆内所有大明正规军,共五万八千铁骑再一次杀入布拉哈草原。

大明中兴八年,十一月十六日,纪锋等明军铁骑和多尔衮等清军交战于布拉哈草原。

大战猛烈,靠着三个正规军联合在一起的强大,明军一下子就将多尔衮等二十余万清军压着打。

激烈的大战一直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几乎所有的满八旗将领都杀得浑身浴血,然而,在明军的步枪和手榴弹的连续打击下,再加上明军正规军士兵同样悍不畏死拼杀下,满八旗的损失是惨重的,死伤已经超过一万。

仆从骑兵和波斯旗步兵甚至直接被明军的强大吓呆了,被明军铁骑来回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打得他们混乱不堪,几近溃不成军。

虽然满八旗伤亡惨重,但被打得更加凄惨数倍的仆从骑兵和波斯旗步兵依旧为满八旗的悍不畏死折服,从心里更加认同满人对他们的统治。

另一方面,多尔衮心在滴血,果然,明军比之当年更加强大了,不说整个大明,哪怕今日的不到六万明军他也没有把握战胜。

这一刻,多尔衮深感无力。

最终,多尔衮在这个时候妥协了,派人去向明军罢战,承诺大清将去帝号,称臣大明,并且今后年年派遣使臣向大明进贡。

“哼,满人也有今天!”纪锋冷笑了一声,讥讽道。

“呜………………”退兵的号角吹向。

“呜………………”明军方面同样吹向退兵的号角。

双方士兵开始停止交战,各自退出战场。

“摄政王,这是为何……………”鳌拜,伦崮等满八旗将领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不错,为了大清的存亡,本王已经向明军将领承诺,大清去帝号,向大明称臣,年年向大明进贡!”多尔衮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摄政王,八旗还没有败,八旗还能战啊,怎么能向大明妥协,大清的尊严,八旗的荣誉何在!”一些满人将领哭诉道。

“是尊严和荣誉重要还是大清的存亡,族人的存亡重要!本王要你们记住今日的耻辱,终有一日,本王会带着你们讨回来的,大清无敌!”多尔衮一脸愤怒的说完后,大喊了一声道。

打这场仗主要是为了留住八旗的士气和血性,也是为了让八旗上下深刻的记住今日的耻辱,多尔衮可谓煞费苦心。

“是奴才们无能,大清无敌!”

“大清无敌!”

…………………………………………………………………………………………………

满八旗上下大喊,一瞬间,原本就极为团结的满八旗更加团结了,同时他们心里还憋着一口期,这无形中在今后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士气和战斗力。

远方,纪锋等明军撤兵的途中听到了满人的呐喊。

满人的挣扎并没有让纪锋的内心有丝毫波动,纪锋冷笑道:“哼,大清无敌?满人还真有脸喊出来。要不是皇上有旨,要不是携带的物资有限,今日就能灭了所有满八旗,生擒多尔衮!”

纪锋不是说笑,大明三个正规军铁骑,几乎是野战无敌的存在,纪锋原先并没有料到多尔衮敢尽起大军在布拉哈草原和他们交战,大明之所以不好灭亡当前的满清,前提是满人不与大明军队正面交战,而大明需要一步一步的进攻,这无疑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援,而跨越万里之遥从中原内地向边境运送足够灭亡满清的物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过,若是满人如今天这般尽起大军和大明在野外决战,大明灭满清轻而易举,就算如今,留着满人也不过是朱慈踉的战略所需罢了。

一场大战,明军打服了清军,可谓大胜而归,反观清军,不仅损兵数万,还得到了无比的耻辱,满八旗上下都被这个耻辱压得喘不过气来。

多尔衮没有带着大军回归伊斯法罕,而是转道东南,直指莫卧儿帝国。

十一月十九日,多尔衮带着十万铁骑,近八万波斯旗步兵时隔三个多月,再一次攻入莫卧儿帝国境内大肆屠戮莫卧儿帝国百姓,四日之内,连破莫卧儿帝国二十余座城池,掳掠上上千万两财物和数十万莫卧儿人口而归。

多尔衮明显将明军带给他们的耻辱转嫁给了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十一月二十五日,满清在伊斯法罕宣布去帝号,从帝国改称王国,福临称大清王国国王,多尔衮则改为王父摄政王,同时多尔衮派使臣向大明正式上表称臣纳贡,并且与大明洽谈交换二十万满人俘虏的事情。

大明接受满清的称臣后,专门让工部制造了一枚大明大清王国玺印让满人使臣带回伊斯法罕,同时,朱慈踉下旨同意满人用一亿两白银换取在大明境内的二十余万俘虏。

十二月,位于陕西境内黄河两岸的二十余万满人俘虏开始前往新疆大明与满清边界。

十二月底,一亿两白银运到南京城,大明百姓欢呼。

………………………………………………………………………………………………………………………………………………

714。第714章 中兴九年

在大明动兵欺压满清的同时,大明日报也在同步报道此事。

从第一军两万铁骑第一次杀入满清布拉哈草原,击溃清军六万骑兵,掳掠八万人口,八十余万牛羊马匹而归,自身仅损失两千余人。

再到第二次,三个军五万八千大明铁骑再一次杀入满清布拉哈草原,在草原临近中央位置与多尔衮二十二万清军激战,一战击杀清军近四万,逼得多尔衮不得不当场臣服,主动提出去帝号,向大明称臣,并年年进贡。

两场大战下来,无不是大明军队数量远远低于清军,可是两场大战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辉煌战果,大明百姓的民族自信心几乎爆棚。

“嘿嘿,鞑子也有今天!”有南京街头的百姓幸灾乐祸的道。

“不错,当初鞑子掳掠我大明,杀我大明百姓,欺辱我大明,而今轮到我们大明去掳掠他们,杀他们的人,欺辱他们了!”另一名百姓也幸灾乐祸的道。

“主动去帝号,称臣进贡,算他们识相,不然大明铁骑必然能彻底灭了他们!”

……………………………………………………………

百姓们的议论,大多是解气和嘲讽。

朝廷内,文武百官同样议论,大明兵威势不可挡,什么满人宵小,胆敢抵抗大明铁骑,也唯有灰飞烟灭。

大明以绝对强势的举动,向大明百姓,大明文武百官宣示大明的强大,宣示当初欺压大明的满清鞑子不过如此,当初满清带给大明的耻辱尽数还给了满清。

大明百姓和文武官员对满清最后一丝忌惮和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