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24章

逆明1644-第24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殿下,皇后娘娘说,奴婢二人是殿下的人,不能老在她身边,应该回来好好服侍殿下才对。”两个小丫头声音柔柔的,让人听了心里痒痒,真想干点什么。

扫了两个小丫头俏丽的脸蛋,朱慈烺微微摇了摇头,十四岁的小丫头虽然发育得不错,该凹的地方凹,该翘的地方翘,长得也极为俏丽可人,还是母后在北京城的时候就为他挑选好的‘通房’,母后巴不得他快些将她两收入房中,但两个小丫头毕竟还只是小丫头,实在让他不能提起那放面的兴趣,太有罪恶感了,还得过两年他才能下得去手。

“殿下,多谢您能将奴婢二人来到南京城。”为朱慈烺穿好衣服后,兰香突然小声说道。

“是你们在京城的时候将本太子服侍得好,况且你们可是母后专门给本太子挑选的贴身小丫头,算得上是本太子的人了,将你们带来南京城也是应该的。”朱慈烺淡然的说道。

朱慈烺虽然不在意这件事,但兰香海棠两个小丫头却不这么认为,她们是实实在在的感激朱慈烺,毕竟东宫那么多宫女,许多还是看着朱慈烺长大的,可朱慈烺谁都没带,偏偏带了她两。

不提两个小丫头的小心思,朱慈烺穿好衣服后便坐上銮驾前往金銮殿上早朝。

此时的时间是寅时临近卯时的时候,大约是凌晨四点多的样子,天还没亮,一路上朱慈烺不得不感叹,朱元璋定的这个早朝时间简直是折磨人,太不人道了,他这个太子还好点,凌晨三点多起来就行了,许多大臣却刚过凌晨就要起来了,凌晨三点就要进午门进入皇宫,在金銮殿等候。

“太子殿下驾到!”朱慈烺进入金銮殿。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所有朝臣分成左右两列,全部叩拜在地。

“免礼!”

“谢太子殿下!”所有大臣起身。

朱慈烺看下去,一眼就看到史可法,高宏图,马士英三人,高宏图站在左边最前一个,马士英和史可法站在右边。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赵德全仰着鸭嗓子大喊道。

“启禀太子殿下,臣有本要奏。”出来的是礼部尚书钱谦益。

“殿下,如今登基大典临近,臣奏请殿下提早定好帝号,以免登基大殿之上无帝号可用。”钱谦益说道,其他大臣纷纷附议。

朱慈烺点了点头,问道:“言之有理,诸位以为本太子登基后该用何帝号为好?”

朝堂之上相互议论,好一会高宏图才出来试着说道:“殿下,就号‘弘光’如何?”

朱慈烺微微一愣,弘光帝?这不是福王朱由崧的帝号吗?

“弘光?这是你们给福王定的帝号吧?皇帝换了,帝号却懒得换了,这是何意?”朱慈烺皱着眉头,不满的道。

说实在的,他根本不想用弘光这个帝号,毕竟历史上弘光朝可是一年多就灭亡了,这兆头太不吉利了,用在他头上让他怎么能够舒服。

“这···”底下一片寂静,众朝臣支支吾吾的谁也说不出话来,以前支持福王登基的马士英更是头冒冷汗,害怕朱慈烺突然对他发难。

“臣等惶恐!”马士英率先跪了下来,随即所有朝臣都跟着全部跪了下去。

“行了,起来吧,有事说事,别动不动就跪倒。”看着黑压压跪倒一片的朝臣,朱慈烺甚是无语,看着非常别扭。

马士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站了起来,闭口不言,决心先当一个隐形人。

“不知殿下想用什么帝号?”史可法皱着眉头问道。

朱慈烺想了想,毕竟是给自己用的,很可能跟随自己一辈子,不能草率,想了许久,最后才想到了一个,随即说了出来道。

“就号‘中兴’如何?意寓中兴大明之意!”

“谨遵太子殿下圣谕。”虽然觉得似乎老土了点,但朱慈烺刚才提到福王,这个时候人人害怕当出头鸟,反正是太子殿下自己用,想用什么帝号就用什么帝号吧。

“殿下,臣觉得不妥!中兴之意乃象征天下安定,百姓丰衣足食之意,但如今天下大乱,李自成占据京城,并且随时有可能南下,百姓人心惶惶,如何可见中兴之象?”史可法竟然有不同意见,而且还明目张胆的这么说了出来,明显不给朱慈烺这个太子面子,不仅是不给面子,简直是打脸啊。

朱慈烺黑着脸问道:“史阁老以为本太子要用什么帝号为好?”

底下众臣心中暗笑,讽刺史可法不知好歹,太过耿直,竟然想到什么说什么,明显惹怒了太子殿下,将来定没有好果子吃。

朱慈烺的确不怎么舒服,但接下来史可法给他定的年号更是让他差点吐血。

“殿下,臣以为‘绍武’适合殿下。”

“绍武!”朱慈烺语气都不顺了,弘光已经够衰的了,但好歹也活了一年多,而绍武却只有短短一个月,这不是诅咒他是个短命鬼吗?

朱慈烺虽然知道史可法耿直,不会拐弯抹角,有什么说什么,但是这样的人真的不适合在朝堂,至少不适合兵部尚书这般高位,否则不被高宏图等人坑死,也要把他这个太子气死。

“史阁老难道以为本太子不配用‘中兴’这个帝号?意或者觉得本太子没有能力中兴大明,还是诅咒大明不能中兴!”朱慈烺越说越严重,最后更是几顶大帽子扣下来。

史可法已经,连忙拜倒在地:“殿下,微臣不敢!”

“哼!”朱慈烺冷冷一笑:“本太子意已决,你等莫要多言,‘中兴’二字本太子用定了,大明中兴是为必然,本太子相信,天不亡我大明!”

朱慈烺说完,甩袖离去,一路上,朱慈烺想着一定要找个机会把史可法提出朝堂,向史可法这样的人,其实并不适合朝廷上的勾心斗角,反而是做一省巡抚之类的最适合他,这不仅是他不想老是受史可法的气,最主要的是保护他,毕竟在朝堂之上,历来太过耿直的人往往很快就会被其他人坑死。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42。第42章 山东总督史可法

四月十七,北方山东传来紧急军情,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率军八万,一路攻下河间,兵围沧州,沧州即将不保,刘宗敏大军即将进入山东。

这是朱慈烺第二次上早朝。

“殿下,山东传来紧急军情,四月十五,贼首李自成发兵八万,由其手下大将刘宗敏率领兵出霸州,攻打河间,沧州等地,现河间已然失守,沧州也即将不保,贼兵很快便会攻入山东。然山东总兵刘泽清十余日前便被殿下诛杀,山东无大将镇守,危在旦夕啊。还请殿下今早任命新的山东总兵,抵御贼兵。”高宏图出列说道。

“什么?山东总兵刘泽清什么时候被太子殿下诛杀了?”一些朝臣惊讶。

朱慈烺诛杀刘良佐的事情天下皆知,但诛杀刘泽清却是秘密进行的,事后也不过是在聚兵淮安的时候跟马士英高宏图等人以及几镇总兵觉有提及,但那个时候即将攻打淮安,并且刘泽清死都死了,所以没人质疑。

如今高宏图说了出来,许多朝臣才知晓。

“殿下,臣敢问殿下究竟因何诛杀了山东总兵刘泽清?”这是一个御史,御史有权利质问皇帝,此刻质问朱慈烺也没什么不对。

“刘泽清同刘良佐一样密谋造反,大逆不道,自然该诛。”朱慈烺面无表情的说道。反正刘良佐造反是有他跟李自成信件做证据的,造反的罪名早就成事实了,至于刘泽清,死都死了,而且把他跟刘良佐造反的事情拿出来一并说,相信没人会为已经死去的人辩解。

果然,那名御史沉默了,没有在质问朱慈烺,默默的退了回去。毕竟刘良佐造反之事天下皆知,太子殿下既然这样说了,手中应该握有一些证据,况且刘泽清死都死了,为了一个死人过多质问太子殿下,事非常不智。

“山东乃抵御李自成南下的前线,不能无人统领,诸位以为本太子该任命何人为山东总兵为好?”朱慈烺询问道。

所有人眼观鼻,鼻观心,最后高宏图想着后面一人使了个眼色,顿时那人出列禀奏道。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认为陕西总兵高杰有能力调任山东总兵一职。”

这个御史说完,马士英立即眼角一跳,心道东林党竟然提议高杰,莫不是高杰已经暗地里背着他投靠了高宏图,不然高宏图和东林党为何帮他。

可恨!马士英心里有些阴沉,连高杰都背叛他了,看来是认定他马士英就要没落了,墙头草一个,当初真不该收留此人。

“高杰?”朱慈烺有些意动。

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下,但后来投降了朝廷,而且走的时候还顺带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与李自成可以说是仇深似海,不存在投敌的可能,加上其战场经验丰富,从淮安之战就可以看出,他手下兵将的士气只比黄得功稍弱,也算有些才能,若是让他当山东总兵抵御刘宗敏想来不会有任何问题。

突然朱慈烺心中一动,又想起了什么,立刻皱起眉头。

朱慈烺摇了摇头,坚决道:“不行,本太子记得高杰在山西败退南下的时候,其部下曾发生过劫掠百姓一事,本太子还考虑着要治他的罪呢,连自己的部下都管不好,怎么做得了山东一省总兵,担起守卫江南门户的重任!”

不仅是想到高杰流寇的品性,最主要的是朱慈烺害怕高杰将来可能会叛变清军,毕竟历史上高杰也曾如左良玉刘泽清等人一般拥兵自重,头有反骨,虽然跟李自成有仇不可能叛变到李自成那里去,但对于清兵就难说了。

毕竟,按照时间清兵大约再有半个月就要入关了,到时候清兵才是最威胁山东的大敌。

听到朱慈烺一语,高宏图等人心头巨震,想不通朱慈烺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就连他们也是无意中才知道高杰南下的时候曾有过派兵劫掠百姓的事,太子刚到南京怎么就知道了,莫不是在来南京的路上听说的?

“总之,高杰是不行的,山东既然乃是抵御李自成贼兵的最前线,必须要从朝中派去一名镇得住的大臣前往总督山东事务才行。”朱慈烺缓缓说道,心里隐隐已经有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殿下要派朝中大臣去总督山东事务?”高宏图小心问道。

“不错,本太子会从你们内阁大学士里面选一人前往山东担任总督,并兼任总兵一职,统筹抵御贼兵的事务,也为朝廷将来的北伐做好准备。”

听朱慈烺这么一说,内阁几位阁老心里均都不由得咯噔了一下,这可是一个苦差事,况且一旦去了山东就等于离开了朝廷,明着可能是有所晋升,但对于内阁大臣而言却跟流放无异,谁会去啊,况且还是这样一个太子殿下即将登基的时候,几个内阁大学士一个个心里紧张不已,暗暗祈祷太子殿下可千万不要选中自己,都想留下来参加登基大典。

此时的内阁有六位大学士,均为各六部尚书兼任。

“敢问殿下想派那位阁老前去?”马士英这个时候出列道。

高宏图暗骂一声老狐狸,因为一般在这种时候,第一个站出去询问的,几乎不会被选中,他本想出列,却不想被马士英这个老狐狸抢先了一步。

朱慈烺扫视几位内阁大学士,突然目光定在兵部尚书史可法身上说道:“史阁老身为兵部尚书,定然深知兵事,就由史阁老前去山东担任总督一职如何?”

“臣,愿意!臣谢太子殿下恩典!”史可法深吸了一口气出列谢恩道。被朱慈烺亲自点名,他就算不想去也不行了,毕竟装病什么的招数他史可法可使不出来。

当即,史可法被派往山东担任总督的事就此被定了下来。

见选中的是史可法,高宏图等人均松了一口气。不过心里也微微一紧,以为太子殿下是因为昨日史可法说话太直白惹怒了太子殿下的缘故。

出了朝堂,东林党几位大佬走在一起。

“高老,太子殿下的心胸似乎并不怎么宽广啊,看来今后我们说话要有所小心才是。”钱谦益位列礼部尚书,与高宏图一样是东林党大佬,同样位列内阁。

六部尚书如今是吏部尚书高宏图,兵部尚书史可法,礼部尚书钱谦益,刑部尚书马士英,户部尚书姜曰广,工部尚书章宗义。其中高宏图,钱谦益,姜曰广三人为东林党,马士英和章宗义为曾经的阉党余孽,崇祯年间被贬到南京,如今靠着新朝建立,相互抱团对抗东林党。

高宏图叹了口气道:“钱老多虑了,大明历代帝王,又有哪个是心胸宽广的,想想崇祯一朝,几乎月月要换阁臣,我等就算哪天离开了内阁也是正常的,让人补上去便可。”

“不错,只要是我东林党占据高位,一样能辅佐太子殿下中兴大明。”姜曰广赞同道。

东林党的人占据了大半的朝堂,高宏图等人并不惧怕,真到了紧要关头,仅号召所有东林党人辞官就能够压服皇帝。

另一方面,马士英和章宗义走在一起,二人心情沉重,相互不言,他们原先都是支持福王的主力,加上刘良佐造反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