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114章

逆明1644-第114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森在下面,刚才他同样跟随呐喊,激荡得一张俊朗的脸都潮红了,战意沸腾!双眼充满崇敬的遥望朱慈烺的英姿,心驰神往,这便是帝王!这一刻,郑森在不知不觉中彻底被朱慈烺的英姿慑服了,本就满怀忠君爱国思想的他,此刻对朱慈烺的忠诚甚至超过了许多应龙军将领。

“出征!”朱慈烺并没有乘坐车辇,而是登上一匹白色战马,在应龙军五位军长,十镇总兵和郑森等百余位高级将领的拥护下,带领十万应龙军踏出南京城门,往长江边的渡口行去,准备渡江北上。

不少百姓自发护送,民心凝聚!

户部,一个官员的府邸,这名官员呆愣在了那里,心头不断的回荡着刚才那震天的呐喊,久久不能平静,眼中充满了愧疚之色。

“哎!民心军心如此,满人不可能获胜!终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杨开林也是汉人的一份子,怎能当那汉奸,连累家人,遗臭万年。从今日起,还是绝了那个要不得的念头吧!”这名官员原本已经被满清收买,暗中帮忙传递消息,但此时此刻受刚才的影响,当下便起了悔过之心。

不止这名官员,南京城内的所有曾被满清暗中收买的官员,或是良心发现,或是害怕,几乎都起了悔过之心,不敢在暗地里帮满清做事了,一时之间满人在南京城的耳目竟然全部断绝,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敢背满清收买。

长江边上,随着朱慈烺的到来,这里聚集了十万应龙军,二十五万各镇兵马,一共三十五万大军。

江面上飘有无数船只,一名四十余岁,身穿铠甲的大汉来到朱慈烺跟前参拜。

“大明长江水师提督沈景超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皇上!”沈景超站了起来。

朱慈烺打量了沈景超一眼,这个沈景超上次亲征左良玉的时候便见过他一次,看了看江面上的船只,朱慈烺估计大约有千余艘的样子。

原先本来只有四百多艘的,但上次征讨左良玉的时候,缴获了左良玉的两百多艘船,后来为了防备清军南下,长江天堑这道最后的屏障便成了防御的重中之重,经过商议,为了提高水师的战力,朱慈烺曾下旨户部拨款百万两大造船只,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不过,别看大明水师在长江上有一千多艘船只,但这些船只大部分都是小船,真正能出海的最多数十艘,可以当海船远洋的更是十艘都不到,最多算内河舰队,朱慈烺感慨,以后想要将水师发展成为海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大明中兴元年五月五日,皇帝朱慈烺率领三十五万大军渡江北上,准备与满清在江淮决战!

…………………………………………………………………

196。第196章 形势!

“报…………”一名正白旗士兵走了进来。  br》

“启禀摄政王,昨日残明皇帝亲率三十五万大军出南京城,渡过长江北上,其中有十万应龙军,现已行至滁州。”

“好!小皇帝终于来了,真是让本王好等啊!哈哈哈哈,此次残明必灭,天下必是我大清的了。”多尔衮振奋不已,虽然早在两日前他就已经得知小皇帝有亲征的打算,但他并不敢轻举妄动,对济宁城的攻势一直保持在‘不激烈’的状态,就是为了做出一副大清并不是那么强大的模样,生怕小皇帝心里生出惧意,改变打算。虽然以他分析小皇帝性情的情况来看,小皇帝既然在朝堂中有了决策,转变的可能性很小,但他还是谨慎的没有轻举妄动。

现在好了,小皇帝真的亲征带兵来了,三十五万大军,连同现在正在济宁城和江淮各地的人马,大约是五十二万,能有这么多兵马,已经定然便是残明所能抽出的全部人马了,只要他一战将之击溃,残明将再无还手之力!

“恭喜摄政王!贺喜摄政王!大清必胜!”一干将领全部站了起来道贺,仿佛他们已经胜利了一般。

多尔衮点了点头,猛地站了起来:“传令耿精忠!两日内必须将红衣大炮运到济宁城下!”

“喳!”一名传令兵快速走出中军大帐。

滁州地界,朱慈烺率领三十五万大军到达此地,预计再有两天便能到达徐州。

山东前线的战报陆续传来。

多铎率领二十万清军在泰安与多尔衮的主力分开后,迅速以极快的速度横扫山东东部各县,莱芜,诸城,烟台,胶州等三十余县在短短数天时间内全部落入满清之手,此刻,多铎正率军往临沂方向进攻,一旦临沂也陷落,整个山东便只剩下济宁城和临近徐州的几个县了。

“如今驻守临沂的是什么谁?有多少兵马?”朱慈烺问道。

“回皇上,驻守临沂的乃是新任淮安总兵姜维,有两万四千人马。”彭程回答道。

锦衣卫密探遍布天下各地,为了时时了解到最新的情报,朱慈烺把锦衣卫指挥使彭程带在身边,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考验,朱慈烺发现彭程此人在搞情报方面很有一手。

“命令姜维至少守住临沂三天。”朱慈烺不希望临沂很快沦陷,但也知道在多铎二十万大军的强大攻势下,临沂能守三天已经不错了,在久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了。

就在朱慈烺率军到达徐州的前一天,朱慈烺的命令传到镇守临沂的姜维手中。

“三天!不容易守啊!”姜维手有些发抖,满嘴发苦。

他早就得知了将要攻打临沂的是满清赫赫有名的豫亲王多铎和二十万清军。对于多铎,姜维打心低里惧怕,要知道,这可是满清堪比多尔衮的名将啊。

“报…………”

“大人,清军先头铁骑已经抵达城下!”一名士兵突然跑了进来禀报道。

“这么快!”姜维心中有些惧怕。

“来人,召集众将,随本总兵上城楼防守!”姜维咬了咬牙,下令道。

虽然惧怕,但姜维还不敢违抗朱慈烺的圣旨,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守三天时间,否则他的身家性命和一家老小可就危险了。

这场决战太重要了,朱慈烺从一开始准备的时候就不敢有任何大意,为了避免有将领敢违抗命令,或是战时反戈,投靠满清,朱慈烺曾下旨,将所有高层将领的一家老小全部暂时迁移到南京城居住,意思很明确,谁要是敢违抗将领,或者与满清勾结,便让其一家老小拿命来偿。

为了大战的胜利,朱慈烺不得不狠下心肠,残忍一点。

当日,多铎率军抵达临沂城下,派人劝降无果后,挥军攻城!

一时之间,城内城外箭雨漫天,清军攻势凌厉,当日便有人攻上城墙,虽然很快就被打了下去,但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仅仅第一日,临沂城内的守军便伤亡超过六千,城墙上都被染成了红色。

姜维脸色有些发白,这样惨重的伤亡,士气会越来越低落,一旦伤亡过半,底下的将士便很可能会崩溃,到时候就算勉强撑上三天的时间,也很难突围出去。

“如何是好啊!”姜维忧心重重。

“总兵大人,小人有一个建议!”一名千总突然对着姜维说道。

“什么建议?”姜维立刻问道。

这名千总看了看左右,并不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凑到姜维耳根旁用只有姜维和他能听见的声音悄悄的说出那个建议。

姜维原本还很感兴趣,但听到后面,陡然一脸铁青,气得一脚就将这名千总踹翻在地。

“混蛋,你竟然想让老子开城投降,让老子去当汉奸!你这不仅是想害老子,你更想要老子一门九族的性命!”姜维指着这名千总破口大骂。

“我看你定是清虏的奸细!来人啊,将这个清虏奸细拖出去斩首!”

当即这名千总便无比惊恐的被拖了下去。

“传令下去!任何人胆敢扰乱军心,杀无赦!”姜维下了严令!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拿一家老小的性命开玩笑,哪怕他战死在这里!

清军攻势猛烈,但临沂守军在姜维的亲自带领下,顽强抵抗,付出了超过七千将士死伤的惨重代价,姜维便守住了临沂第二天,只差最后一天了。

这第二天的伤亡比第一天还要惨重,姜维一脸铁青,神情当中带着些许绝望!

仅仅两天时间而已啊,就让他麾下的将士伤亡了一万三千余人,这样的伤亡太重了,将士们的士气明显一天比一天低落,而清军的攻势绝不止于此,明日清军很可能会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势,而如今他的手下,算上轻伤没有失去战斗力的,他最多还有一万两千人可用。

从人数上看似撑过明日不成问题,可剩下的这万余人的士气根本不允许,姜维隐隐有预感,不用清军发动更猛烈的攻势,明日只要在死伤三四千人,全部伤亡达到七成,剩下的将士便会崩溃。

怎么办!姜维无比丧气,若不尽快想出一个办法出来,明日他很可能便要交代在这里了。

………………………………………………………

197。第197章 多铎的恐慌(一)

士气啊!该怎么样提升剩余将士们的士气。

姜维有些绝望的看着乌云遍布的天空,上一场大雨虽然在两天前就下停了,但天空依然阴暗,并没有阳光出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再下下来。

很快,天色便彻底漆黑了下来,由于夜晚攻城多有不便,多铎并没有命令将士冒着漆黑的夜色攻城。

双方将士都抓紧时间休息,准备明日的大战。

清军大营灯火通明,从城墙上看去,可以看到一队队士气高昂的清军士兵在来回巡营,二十万大军的军营,延绵近十里,在城墙上差点一眼看不到边,令人心生恐惧!

带领士兵大战了一天,姜维疲惫不堪,趁着夜晚清军不攻城,回到府内休息。

虽然疲惫,但姜维忧心明日的战局,并没有半点睡意!

这时,一名参将突然紧急的前来找姜维。

“总兵大人,情况不妙!刚才有十几名士兵私自离营逃跑,被抓到的时候,他们身上的兵服竟然变成了普通百姓的衣服,经过审问,他们是想当逃兵!”

“竟有此事!”姜维气得一拳打在案台上,同时心里无比绝望,明日还没有到来,剩余将士们的士气就低落到了这个程度,连逃兵都出现了。

“总兵大人!这该怎么办才好?”这名参将问道。照他的意思,自然是杀无赦!用他们的人头震慑其他人,毕竟逃兵的影响太严重了,若是不加以制止,很可能明日不用清军攻城,城内的士兵便自己崩溃了。

“难道我姜维就没有活路了吗!”姜维瘫坐在椅子上,无比绝望,对明日在守住一天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就算让他现在带领着这些没有半点士气的残兵连夜弃城突围,他也没有信心能带着他们,逃过满清铁骑的追击。

突然,姜维的眼睛定格在案台上的一份大明日报上,上面有一个大大的标题,‘驱除鞑虏,还我河山……………’是关于朱慈烺带军亲征那日,在皇宫对着十万应龙军将士的演讲,在清军到达临沂城下的前一刻才送到这里,总共只有一百份。

姜维记得,好像还专门有一个命令,要把皇上的演讲宣传给底下的将士。

由于清军的抵达,姜维当时并没有来得及观看。

姜维心情绝望之下,皱着眉头将那份大明日报拿了起来观看,越看姜维便越是震惊,最后演变成振奋,双手颤抖,神情如炬,似乎看到了希望一般。

“哈哈哈哈,有希望!有希望了!”姜维大笑。

“总兵大人,您这是………………”那名参将奇怪的问道。

本来他正等着姜维下令处斩那十几名士兵,却见姜维突然拿起一份大明日报就着灯光观看了起来,甚是纳闷,此刻看到姜维这个表情,当即好奇不已。

“你也看看便知!”姜维激动的将手中的大明日报递给这名参将。

这名参将非常奇怪,好在他也是识字的,当即细细观看了起来。

同姜维刚才一方,这名参将越看越震惊,最后无比激动道:“皇上竟然亲率数十万大军亲征了,对清虏的一番斥责和言语,更是振奋人心啊,让我汉人血性大起!若我等亿万汉人同心协力,鞑虏何足惧哉!”

“不错,若是能将这些宣传给将士们,必然能激起将士们的血性!让将士们士气大振!明日再守住临沂一天有望,突围彻底同样有望了!”能不死没有人想死,姜维更不想死,任何一个能活命的机会他都不会放弃。

当晚,姜维下令找来百名识字的将领,把这份大明日报上的内容,特别是皇帝的那番讲话宣传给剩余的守城将士们听,果然引起了一片震动,将士们心潮澎湃!许多人热血沸腾!

次日清晨,天色还在朦胧之际,姜维赶在清军攻城之前老在城楼上,对着所有守城的将士们呐喊。

“将士们,数日前,皇上已经带领我大明虎狼之师北上来与清虏决战了!皇上说得不错,鞑虏虽然凶残,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全体将士团结一致,必能在皇上的带领下击败清虏,收复河山!我们的妻女家人不容清虏践踏!本总兵相信,任何人都不想做清虏的奴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