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90章

庶难从命-第90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勉强去劝慰女儿,“你也要保重身子,你素来身子不好,总是流泪哪里得了。你还年轻,将来还有不少路要走。”听到这个,瑶华的眼泪又掉了一回。

母女俩难免互相劝慰。

丫鬟送煎好的药来,瑶华端起药碗,先尝了尝冷热才给大太太吃了,“母亲的药是一定要按时服的,外面的事自有父亲在呢。”说着顿了顿,又将空碗递给丫鬟让她退下,“再说父亲、母亲对五妹妹如何府里上下都能作证的,要不是母亲听了那郎中的话,五妹妹的病不能用棺材殓葬,一定要在空旷的荒地埋了才能好,母亲也就不会将五妹妹埋在乱葬岗附近。”

大太太心里一动。

当年她的确请了郎中来给五丫头看病,之后埋在乱葬岗也没几个人知道,如果按照瑶华说的,埋在了乱莽岗附近。谁又能查个清清楚楚。五丫头死的时候,因为没有大殓,瑶华问起,她就是用这个理由扯谎骗瑶华的,今天经瑶华这样提起,再婉转一说,也并不是不能合理。

大太太看瑶华,只见瑶华皱起眉头,“母亲忘了,五妹妹病的时候,我还问过来看病的郎中,郎中说凡是凶险的病必要用险药来医治,可是五妹妹的身子当日是无法下药的,后来我查过医书,所谓的偏方险药都是有毒性的,会不会是当时郎中下方的时候,用了什么……”

大太太愣了一下,“对啊,这事我怎么忘记了。”立即有了精神,“我马上让人去寻那个给你五妹妹看病的郎中来。”

大太太拍拍瑶华的手,“这些日子都辛苦你了,等过段时间,家里安稳了,我再跟你父亲说说,一定要帮你寻一门好亲事。”

瑶华听得这话,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母亲不要为我操心了,我只想永远地在父亲、母亲身边。”

大太太知道顾瑛的事对瑶华影响不小,便好生劝慰,“你姐姐不是帮你看了门亲?说不定……”

瑶华低头道:“母亲不要想这么多,要好生歇着才能好。”

大太太忽然想起来,“你记不记得你五妹妹身边有几枚印章?”

瑶华稍稍思量,“五妹妹是有几枚,都是做好了就给我看。从不瞒着我的。”

大太太道:“如今顺天府的人说,在那具尸骨旁边发现了一枚印章是你五妹妹的。”

瑶华不由得一惊,荣华死了之后她去过荣华屋子里,看过那些印章,荣华平日里用的那些,并没有觉得少了哪个,除非是有一枚,荣华才刻了不久说是要送人的,莫非是……

大太太道:“用作印的都是尚好的料子,偏京里陶姓人家虽多,能拿到这种籽料的却是少的,这些人家只有我们家没过那样年纪大小的女儿。”

瑶华愣了一会儿却道:“就算印章真的是五妹妹的,却不知哪里是不是有匪盗拿了去,这件证物是做不得的。”

大太太点点头,心里宽解了不少。

瑶华又说了会儿话才从大太太屋里出来走到凉亭里,独自坐了一会儿,想及那枚印章和荣华最可能会给的人,心里不禁一颤,难道是被他知道了?

这若是果然被他知道了会怎么样?

瑶华站起身捏着手帕急匆匆地回到屋子里仔细思量。

……

进宫的时间是有严格限制的,从进宫门起算,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就要从里面出来。容华跟着老夫人拜见了皇太后、皇贵妃,程序不算复杂,只是规规矩矩行了大礼。

皇太后赐坐,容华坐在一旁回话,偶尔敢直视皇太后、皇贵妃,也是方便她们打量自己。

无论是哪位掌权者都是喜欢看到下面的人规规矩矩地听话,偶尔拿出话来试探,下面人也要装作不知,这样才不会背上揣摩上意的罪名。聪明伶俐也只能适当时稍作表现,不能超出”恭顺“这两个宇。容华谨守信条,每一步都做得小心翼翼。

皇太后面目慈爱,立即叫人拿了果子给她吃,“年轻人都喜欢那些奇怪的玩意儿,今天有外面进贡的吃食,你也尝尝。”

容华忙上前谢恩。

皇太后微微一笑,“哀家与和硕公主从小就感情甚笃,在这里你也不用太多规矩。”

容华还是规规矩矩行了礼,只是脸上多了羞涩的笑容。

皇贵妃问道:“可通书画?”

容华恭谨地回答:“只是会些皮毛。”

皇贵妃笑道:“可巧,我有幅牡丹图没画完,武穆侯夫人填了剩下的让我瞧瞧。”

容华急忙起身谦虚了几句。

皇贵妃命人将画拿来,容华被请到旁边的屋子里作画。老夫人、皇太后、皇贵妃仍旧坐在一起说话。

容华故意将画精雕细琢一番,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才从屋子里出来。

皇贵妃看了那幅画,酷似蔡夫人的眼晴微微一亮,不禁夸奖了容华一番,“武穆侯夫人这是好画。”

容华又连忙谦虚的行礼,“娘娘己经画好了轮廓,妾只是着色。”

容华坐下来,皇太后、皇贵妃娘娘又都赏了物件,老夫人才带着容华告退。

临行之前,皇贵妃亲切地拉起容华的手,笑着道:“乍一那幅画就觉得你和弘化公主有几分相像,今天见了才发觉品行也有些相似之处。以后要常进宫来坐坐。”

容华点点头又谢恩。

跟着老夫人出了朱红的宫门,容华总算长长地舒口气。

祖孙两个上了马车,老夫人笑着道:“你的书画确实是好的,早先竟是不知道,以前咱们府里没有人画的这样好,送人的礼物都是请人代笔的,以后有了你,我哪里还用去请先生过来。”

容华微微一笑,“老夫人不嫌弃就好。”

老夫人道:“我年轻的时候就爱摆弄这些,来向我讨要的也不少,尤其是我们家族的人,经常要来跟我老婆子要丹青吃,却不想想我一大把年纪了,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这些人不说了,只说外面与我年纪相仿的,你来我住的也少不了这些。”

容华自然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只是大房和老夫人的关系摆在那里,今天早晨薛夫人找她过去又是那样一番话,从宫里回去她还要好好地向薛夫人解释。

纵然是没有依靠老夫人的意思,也要防着二房才好,就算是摆出一副闭门自守的姿态,又会打消了别人觊觎的心思?

二房最看重的可是大房继承而来的爵位。

有多少爵位半途易主的?就算她对薛明睿有信心,须知圣意难测,有很多事都会让人始料未及,她不能毫无准备,以大房现在的情况,如何失了爵位那就是死路一条,就算韬光养晦,也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薛明睿不懂得,薛夫人也不知道争取,她也没有一个可靠的娘家,很多事还需要去把握,将来才能有个好结果。

第一百二十五章昨日盟约(中)

马车行至薛府停下,薛崇义、薛夫人、二太太已经等在府外。

容华先下车,再将薛老夫人扶下来,薛崇义立即上前,自然而然地接替下容华和老夫人高高兴兴说起话来。

二太太也在一旁笑着,“娘不过是进了宫,家里就已经有人坐不住了,恨不得到宫门口去接呢,娘进宫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是有人担心的紧……”说着拿起帕子捂嘴笑,“早知道,娘就应该将他一起带去了,我们家里也好清静。”

老夫人看了一眼薛崇义,露出慈祥的笑容来,“我看这里面最聒噪的就是你了。”

二太太笑得更欢,“瞧瞧,瞧瞧,我说什么来着,怎么都是向着儿子的,我们这些做媳妇的就是命苦。”

薛夫人插不上话,只落在后面跟着,正要抬起头来看别处,容华停下脚步走到她身边。

薛夫人脸上一僵,看到容华脸上露出的笑容,薛夫人心里也有了些暖意。

“刚才路过一家老字号,我给娘买了支簪子。”容华低声道。

老夫人、容华同乘了一辆马车,容华不会自作主张停车买东西,可见是老夫人首肯的。

“好好的给我买那些东西做什么?”

容华笑着道:“娘带着好看。”

薛夫人微微一笑,“你这孩子,穿成这样怎么买东西。”

容华道:“老夫人以前去过那家商铺的,跟车的婆子去看了,正好里面没有什么人,掌柜的将东西拿出来送到马车里给我们看的。”

薛二太太在前面听着,脸色有些阴沉。

几个人到了老夫人屋子里,又在一起用饭,薛崇义命人做了鲈鱼羹来孝敬老夫人。

老夫人吃了笑道:“虽然时节不对,但是吃起来新鲜。”

容华看了一眼笑眯眯的二太太,二房这两天真是不容易,只有薛明霭没有露面讨好老夫人,薛明柏才送了厨子,二叔薛崇义就送上新鲜的鲈鱼,一家人的目光全都盯在老夫人那里,生怕拿不到他们想要的。

吃过了饭,老夫人乏了要休息,众人都散了。

薛夫人带着容华先走了,二太太也找了借口先行一步。薛崇义伺候老夫人进内室休息。

老夫人躺在软榻上,薛崇义拿了杯茶放在矮桌上,陪着老夫人说话,“母亲这次进宫皇太后有没有说什么?”

老夫人闭上眼睛养身,好半天才睁开眼睛叹口气,“皇贵妃一直在,我们也没时间说些别的。”

薛崇义顿时有了几分的失望。这些年若不是有老夫人通过宫里把握风向,他的官哪里会做的这样顺风顺水。

皇太后是圣上的生母,最是了解圣上的脾性,一般皇太后说的话都错不了。

老夫人道:“文武百官谁也不能妄议立储,这是圣上训斥过的。”

薛崇义道:“话虽这样说,圣上说的是妄议,再说这话已经说了几年,现在的情形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这段时间圣上又让术士炼制金石丹药……可想而知……”

老夫人沉下脸,“这些话只是在外面听听,却不好从你嘴里说出来,要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薛崇义急忙道:“母亲说的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这个话题上碰了钉子。

“那皇太后有没有说,圣上摆驾陪都,哪位皇子留下监国?”

老夫人叹口气,“皇太后倒是说安亲王身子不适,也不知道能不能随驾。”

薛崇义听得这话立即欣喜,“儿子也听说了,正要准备一份大礼给安亲王送去呢。”

老夫人看了一眼薛崇义,“礼重不重倒是不打紧,只要心意到了。”

薛崇义笑道:“母亲哪里知道,安亲王府这几日门庭若市,儿子瞧着常礼不多,都是重礼,这时候还不有所表示,恐怕将来……那就晚了。”

老夫人道:“这些事我也不大懂,你就看着办吧!”

薛崇义欢欢喜喜地应承,然后退了下去。

……

回到屋子里薛二太太已经等得不耐烦,打发了屋子里的丫鬟出去,一直追着问,“到底怎么说的?你快跟我说说。”

薛崇义这才将老夫人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

薛二太太笑道:“我就知道明柏打听的事没错,不然怎么就催促你去问,这下可好了,大房因苏锡尧的事与安亲王弄得不冷不热,我们想办法靠上这棵大树,将来还怕没有荫泽?”

薛崇义望着娇妻,张开嘴也笑起来。

薛二太太道:“还有一件喜事要跟你说。”

薛崇义忙侧耳过来听。

薛二太太得意洋洋地坐在椅子上,薛崇义忙去倒了茶过来递给二太太。

二太太这才满意地抿嘴笑了,“我告诉你,我又请了保山去常宁伯家里,这一次常宁伯夫人没有马上拒绝。”

薛崇义道:“这样说,这亲事能成了?”说着伸出手来在胸前揉搓,笑容更是一直延伸到眼底,“我们家的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啊!”

二太太端起茶碗,长长的指甲微微一抖,“你也要给我挣个诰命回来,黄嘴丫都没褪尽还敢穿着华服招摇过市,岂不知那身衣服哪里是人人都穿好看的。”

薛崇义急忙在一旁赔笑。

……

容华将新买来的簪子给薛夫人戴上,旁边的顾妈妈笑着道:“少夫人就是会买东西,夫人戴着这簪子真漂亮。”

薛夫人脸上有了些许笑容。

让屋子里的下人们都退下,薛夫人重新正起脸问容华,“买簪子的银钱是谁的?”

容华弯下腰从镜子里笑着道:“娘放心,是媳妇拿的银钱。”

薛夫人这才点点头,想及今天的事,“你虽然说的有几分的道理,”却不愿意对二太太今天的作为说太多,“可是自古以来长幼有序,继承爵位的都是长房长子,二房就算算计再多也不能坏了规矩。我们不能因为二房如何,就失了本分,也学着她们奸恶起来。”

容华垂头道:“娘说的对,媳妇万万不敢有许多想法,”说着又抬起头直直地看向薛夫人的眼晴,“媳妇只是想一家人和睦幸福地过日子,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

薛夫人又笑起来,眼角都弯成一条线,“你这孩子,也是个心地善良的。”

她说的也是实话。她确实只想要一家人生活的幸福、和睦,重做了一回人就更知道生命的宝贵,已经有了两次人生,为什么不能期盼得到更多的幸福?可是这也许不代表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