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86章

庶难从命-第86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也笑着上前行礼,“六姐、六姐夫。”

研华提起了大太太的病,孟春之急忙道:“母亲让我带了些补品给岳母。”

研华脸色更加不好看,抬起眼睛看了一眼孟春之,孟春之却像没看到一般,自顾自地说:“母亲说让岳母吃吃,喜欢的话再从铺子里拿。”

研华干脆低下了头。

容华问道:“六姐夫家里还开了这样的铺子?”

孟春之道:“家里早就有这样的铺子,不过以前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顿了顿又道:“除了给岳母,还给老太太也拿了些。”

老太太听得这话,和蔼地一笑,“难为你们事事都想着我。”

容华去看研华的脸色,平日里爱说话的研华紧紧闭着嘴唇,脸上越来越僵硬,再去看孟春之,脸上并没有和研华一样的神色。

孟春之说完这话,看一眼身边的小丫鬟。

小丫鬟急忙下去拿礼物。

芮青从外面端茶进来,看了一眼老太太脸色怪怪的。

老太太一直笑着等孟春之将礼物拿上来。

一盒盒的礼物搬进来将桌子堆满了,远远看去像座小山,除了六小姐夫妇,所有人都多多少少有些惊讶。

未免……实在太多了。

这个样子实在不像是送来礼物。

容华有些微微心惊,看向研华,研华的脸垂的更低了些。

老太太脸上仍旧有笑意,“怎么送给我这么多,你岳母那放下了没有?”

孟春之笑道:“老太太放心吧,岳母那边不比这些少的。”然后看向容华,“不知道八姨喜欢什么,也给八姨准备了礼物。”

原来还有她的,屋子里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容华,就连一直低着头的研华都抬头看了容华一眼。

面对一屋子这样堆积如山的东西,可想而知给她准备的是么,容华微微一笑,“那就谢谢六姐夫了。”

研华脸上闪过浓浓的诧异。

孟春之倒是不客气,“那我就命人给八姨直接送上车了。”

容华没有拒绝,孟春之的脸色比之进屋的时候又好看了许多,起身向老太太、容华等人告罪,“小婿进门的时候看到岳父,见过老太太、岳母就到前面与岳父说说话。”

老太太点头笑了,“去吧!”

孟春之离开,容华也找了借口暂时出去。

老太太看看研华,研华坐在那里比往常都要拘谨很多,尤其是旁边还有那么多的“礼物”,她还从来么见过研华这个样子。

“送我这么多礼物,破费不少。”老太太说着看了一眼芮青。

芮青领会,急忙去下面取了金锭子。

老太太接着道:“你们刚刚成亲,哪里有什么底子,心意领了,东西我也收下,只是你们也要收下我的心意。”说着芮青拿了两个金锭过去。

那金锭似是烫手,研华推了几次,最终还是接了过去,将锭子放起来,重新低下头,眼睛已经红了。

老太太道:“我看六姑爷也很好的,你们小两口只要好好过日子,不要想太多别的,马上就要秋闱了,你要督促他好读书。”

研华点头道:“祖母放心吧,我会与他说的。”

不知道是不是看着那些礼物就不自在,研华站起身找了借口,“我去看看二姐姐。”然后匆匆离开。

研华带着人走远了,老太太叫来芮青,“去打听一下,六姐和六姑爷怎么了?孟家是不是有什么事?”

芮青低声道:“刚才奴婢已经问了一些,大概是六小姐主张进些新货品,结果全都积压了。”

所以才当作礼品送来娘家?孟家这是将所有都择的清,还太小看陶家?不管孟家是什么意思,她都要送那些金锭给研华。

不管孟家是想教训研华一下,让她下次收敛一些,还是想陶家来买研华这次错误,做的都太过了。

如果是前者,孟家见了这些金锭就该有反应,如果是后者……

陶老太太叹口气,让芮青重新换了一盅茶来,然后吩咐芮青,“再去问问清楚。”

芮青点头应了。

容华重新回到老太太屋子里,弘哥也从左翼宗学回来。

本来垂头丧气的弘哥,见到容华立即笑起来,坐在容华身边不停地问东问西。一开始容华生怕老太太不喜欢,没成想老太太倒是十分赞同她和弘哥亲近。

祖孙三人笑着说了会儿话。

老太太与弘哥道:“你八姐姐就是进府晚,又嫁的早,不还真的能帮我一起好好管管你。”

容华知道这是笑话,不禁弯起了嘴唇。

几个人正乐着,芮青进屋在老太太耳边道:“静宜师太来了。”

老太太脸色不禁一变。

静宜师太,就是那个引导了几位大家族小姐带发修行的庵主。

第一百十九章东窗事发(中)

老太太看了看弘哥和容华,没有避着,“她有没有说来做什么?庵主以前可是从没来过我们家里。”

苪青低声道:“庵主说了,是来找二小姐的,二小姐上次在庵里与她说过禅。”

老太太的脸色变了,“二丫头什么时候参禅了?”

苪青眼睛一缩却不说话。

容华看了眼老太太,老太太一脸的诧异,苪青也是一副不知道怎么办的样子,显然是不知道这件事。

瑶华又要做什么?

老太太道:“她人都来了,我们还能将她挡在门外?她在外面名声也是不错的,她讲的禅想来也是透彻,”说着去看苪青,“你不是平日里总说要听禅,不如就跟着一起过去听听。”

苪青点点头,“那奴婢就去将她请到二小姐院子里。”

苪青出去了,容华也起身告辞,“天色晚了,我改日再回来。”

老太太道:“过几日你父亲生辰就要到了,你母亲身体不好,家里都是你三婶在支应,你们也要常回来帮帮忙,”顿了顿又道:“你六姐送你的礼物……”

容华微微一笑,“我带回去一些送给家里人,刚才锦秀拿给我看了是高丽参。”顿了顿,“剩下的就留在家里,我有用的时候再回来拿。”

老太太露出些笑容,“还是你想的周到。”

容华带着锦秀刚出了老太太院子,就看到研华走翠竹夹道上过来,容华笑着上前道:“六姐。”

研华道:“你这是要去哪儿?”

研华目光闪烁,似是有话想说,容华道:“我正好要去找六姐,跟六姐说一声,我要回去了。”说着从锦秀手里按过两个银锭送到研华手里。

研华不肯接。

容华道:“我们姐妹一场,我还不知道六姐的难处?”若是从前研华决计不会如此。就算是在大太太那边受了委屈,也肯大吵大闹一场,什么时候这样委委屈屈不敢抬头做人?研华平日里虽然总想要压人一头,真正害人的事却没做过什么。

相反的,研华被大太太利用之后就扔去了孟家。

研华抬起头看容华的样子,微微有些恍惚,之前容华进府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她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去看这位八妹妹的,却没想到转眼之间那个委委屈屈无依无靠的八妹妹成了一品诰命夫人。真是云泥之别。

今天的这些礼物,她原本最不好给老太太、大太太,生怕丢了脸面。没想到八妹妹接到礼物是这样的反应,没有讽刺和不愿意,倒让她觉得心里不舒服起来……

“这些礼物没有多少银子,”研华咬咬嘴唇,说着将手里的塞回容华,“孟家自己有店铺卖这些东西,就让我过来送给家里人。”说完这些话又急急忙忙岔开话题,“听说父亲要给二姐退婚?”

既然研华这样坚决,她也不好再劝,容华顺着研华的话茬道:“我也是刚听说的。”

研华叹口气道:“二姐命也是……就怕那顾瑛不肯退婚反咬我们一口。”不知不觉中,多加了一个“也”。

看来这是瑶华的说法,如果顾瑛告陶正安,那就成了陶家要退婚顾瑛恼羞成怒……

那这次那位庵主来,也是瑶华的主意,既让外人知道了瑶华的名声又让老太太觉得她大义,瑶华这是好计谋。

送容华到了二门,研华才忸怩说起,“侯爷有没有跟你提起秋闹的事?”

容华摇摇头,“没有,侯爷回家不说政事的。”

研华胡乱点点头,眼见容华要走,研华又急起来,“八妹妹有空的时候能不能问问。”

问秋闹的事?研华这是什么意思?

研华将头发掖在耳后。

“你姐夫能考中,就是怕取不了前几名。”

容华仔细看研华的表情,笑道:“姐姐是多虑了,以六姐夫的才华一定没问题的,再说秋闹那是男人的事,那些靠读书的事我们哪里懂得,不是京都有什么书院是很好的?实在不行让姐夫里面进去读。”

研华的脸色尴尬起来,“说的是,我也是随便问问。”

容华上了马车。

难不成孟家还想通过别的关系中举?不然怎么会让研华回来问这样的话?孟家还是个书香门第怎么会有这种心思。

容华回到薛府,径直进屋里换家服。

春尧跟进了内室,锦秀就留在外面。

“怎么了?”容华边换衣服边问。

春尧道:“夫人刚回娘家,一个粗使婆子去府里西边小院里晾家服,不经意发现井里似是有个人飘着,就叫了人去看。”

容华虽然早已经猜中结果,心里难免还是一沉。

春尧道:“捞出来一看是三爷屋里的曼儿,已经死了几天,这才飘上来。”

这曼儿是一尸两命,虽然说是因为不合规矩,人命却有什么区别?常宁伯府的大奶奶也是红颜命薄好歹死后请人好好安葬,这曼儿,容华想到二太太的性子,平日里薛二太太看似是个心直口快又好相处的爽快人,其实却不然。

春尧说到这里心有戚戚,“曼儿没有亲人,是府里牙婆倒卖的死契,二太太屋里的人就去了常宁伯家里通禀了二太太,一会儿二太太屋里的任妈妈先回来,让人拿席子卷了曼儿出去埋了。”

果然是她想的这般。

前脚刚用席子卷了,后脚三少爷就赶了回来,说什么也不肯依,定要让人重新买棺木好生安葬,任妈妈上前劝了几句,不知道怎么的就被三少爷骂了。

还是老夫人派人来说,“好歹也是服侍一场,有主仆情意在,再说曼儿是因为伺候小少爷不得当,这才想不开投的井,可见也是个痴心的,就买了棺木好好安葬了吧!”

“于是买了上好的棺木,三少爷让人将曼儿喜欢的物件儿一起放进棺木里,丫鬟们进去收拾,却不料放进的东西有一块玉佩是老夫人去年除夕送给府里少爷、小姐的。”

“二太太正好从常宁伯府里回来,听说这个就径直去将那块玉佩取了出来,命人将棺木里面的一应物件全拿出去扔了。”

“二太太说,一个偷东西的丫头,还给她什么东西,岂不是助长了她,日后如何管教其他人。”

老夫人赐给少爷、小姐的东西,大家人手一件,任谁看了都会认得,就算是真去偷,谁又会去偷这种东西,想来是薛明霭送给曼儿的。

将长者所赐之物送给身边的丫头,这种事让老夫人知道会如何?可怜了曼儿,先是枉死,后又被冤。

身前死后都是因为三爷薛明霭。

春尧又道:“都说家里以前是隔段日子就要对下人的东西盘点的,二太太说,以后旧例还是要照行。”

没想到曼儿的死还牵扯出这样的事。二太太真是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春尧看了看容华,”说不定咱们院子里也要照着这个规矩做。”

那是肯定的,不然要恢复旧例做什么?

既然是盘点,就说不定会有什么东西被翻出来。

容华换好了衣服,去给老夫人请安。薛夫人、二太太都在那边。

老夫人见到容华笑道:“今天可都到我这里聚齐了,大家也不要走了,就在我这里用饭,将老二、老三、老四、和孩子们都叫过来,我这里新得了一个厨子,还是明柏请来的,我也不能藏私,大家都尝尝看看手艺可好。”

众人都笑了。

容华看看二太太,二太太笑意最深,老夫人没提薛明霭的事,又夸了薛明柏,没有半点生二房气的意思。

二太太道:”不光是手艺好,不然也就不会那么周折将她请来,还会外面看不到的菜式,会将花朵做成膏呢,做成的圆子用荷叶的模子戚了,像露珠一样,我只是听明柏说了,还没见过,今天就要托老夫人的福尝一尝了。”

老夫人笑道:”你这张嘴啊,是谁也比不上的,黑的也能让你说成白的。要说福气,我也是借了明柏的光,你养了一个好儿子。”

薛二太太半扬着眉毛,“先是您得了一个好孙子,我才算是养了个好儿子,这里面的关系却不能乱了,不然怎么见他孝敬祖母,不见他来孝敬母。”

老夫人又笑了。

丫鬟刚去请的老爷、少爷、小姐们陆续进到屋子里,听到薛二太太逗得老夫人不停地笑,也都没有了其他话,围绕了二太太的话题说起来。

薛明霭的事就算正式揭了过去。老夫人都不在意的事,谁又会没眼色的去提。

饭前饭后二太太都时不时地提起薛明柏,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