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40章

庶难从命-第40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瑶华微微笑笑。哪里会有那么好的运气,要是之前不将一切都考虑周到了,还能等到别人来帮忙?就算武穆侯没到,府里的家人也要到了,总之八小姐那晚总会有惊无险。

“八小姐这几天也没有别的事,就是二爷房里的夏桃过来找过八小姐一次。”

瑶华睁开眼睛看了初晓一眼。

“翡翠说,夏桃只是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八小姐是想接近弘哥身边的人从而依靠上弘哥?

“再就是八小姐和三房的十小姐确实走得近。”

盘算打得再精,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都会是一场空。

初晓道:“五小姐比这个八小姐又如何?小姐太高看八小姐了。”

瑶华终于叹了一口气,“我总是觉得她们在某些地方十分相像,有时候我都会有错觉。”

两个人正说着话,陈妈妈进了院子。

外面撩开门帘,初晓从屋子里迎了出去,见到陈妈妈急忙行礼,陈妈妈看初晓轻手轻脚的样子,也不敢大声说话,只眯着眼睛一笑,“二小姐在休息?”

初晓点点头,“喝过药,才睡下了。”

陈妈妈道:“这两天可辛苦小姐了,这病才刚好一点,可要仔细伺候。”说着忙让跟她一起过来的丫鬟将手里的东西放下,跟初晓交待道:“这是义承侯蔡夫人和武穆侯府送过来的礼物。”

初晓看看丫鬟们放下的东西,一直红木镶贝喜上眉梢盒子和一盆盆景,盆景上面用块绿色的轻纱覆着看不真切,“义承侯府和武穆侯府都送来了礼物。”

陈妈妈笑容中也带着得意,“可不是嘛,都送了礼物来。”二小姐再嫁去武穆侯府,那就是两个姑爷都有爵位,陶家的将来还能差的了吗?

陈妈妈指着东西吩咐初晓,“这盒子里的东西是武穆侯爷带来的,”又指那盆盆景,“这事义承侯蔡夫人指明了要给小姐的。”

陈妈妈说完话就起身去忙其他事,初晓将她送了出去,走到院子里,陈妈妈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初晓,“你也是个有福气的,跟对了主子。”

初晓怔了一下,陈妈妈走得远了,初晓这才发现自己的脸颊热得像火炭。

初晓回到屋里,陈妈妈的一番话让她有些分心,初晓茫然地站在桌子前,端详那两样东西,半天才终于看出名堂来,不禁惊呼了一声。

立即将那两样东西拿去内室给瑶华看。

瑶华听得初晓进来,挣开眼睛。初晓将那盆景上的丝绸拿下来,让瑶华看,“二小姐你快瞧瞧这是什么?”

瑶华看过去,桌子上放着一盆宝石盆景,红珊瑚做的枝干,翡翠、红宝石做果实,虽然小巧,却无比的精致。

初晓已是满面的喜色,“这是义承侯府蔡夫人指名送给小姐的,我就说蔡夫人对小姐不一般,你看送来这样贵重的东西。”

瑶华从那盆景上挪开视线,落在那红木盒子上,“那件是武穆侯带来的礼物?”

那就是安国公薛廖氏挑选带过来的。

“拿过来让我看看。”

初晓将盒子捧过来,瑶华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堆流苏式珍珠翡翠蝴蝶坠第泪宝石耳饰。两件礼物相比较,义承侯府的贵重许多。

初晓欲言又止,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应该说说,“小姐今天也见到那位武穆侯了,奴婢先前还觉得传言未必是真的,今天一看,那武穆侯的确是……看着有几分的吓人,再说,刚才听太太房里的人说,那个武穆侯来之前,老爷还和太太说,那个建威将军的案子武穆侯没有办好,收受了训斥还丢了差事。有些话不是奴婢该说的,但是奴婢觉得小姐心里也该有个数,小姐这样的身子,将来要是……那可怎么办。”说完又悄悄地去看瑶华的脸色。

瑶华只是淡淡一笑,连个丫头都明白的道理。这些年要是淑华早为赵家开枝散叶,她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变成了一颗废弃的棋子,更不知道府里还会不会这样费心思来给她治病。

瑶华重新闭上眼睛,初晓会意地慢慢走出去。

……锦秀也在跟容华说武穆侯的事。

“大太太屋里的人这样说的,也是初晓问起,我才在一旁偷听了去。”

武穆侯受了训斥还丢了差事?却看不出他有半点受挫的样子。还有心情登门道谢。这样的人,心里究竟都装了些什么。

第五十九章对手(下)

武穆侯与赵宣桓相比。

赵宣桓虽然还没有继承爵位,在贵勋子弟中却别有一番的声明,他母亲蔡氏又是大族,又有贵妃这层关系。

武穆侯虽然是侯爷,依照外面的传言,却有为人刻薄又不通人情之嫌。

加上瑶华喜欢的是赵宣桓那样温文尔雅,对谁都笑脸相迎的谦和性格,肯定不会满意武穆侯这门亲事。

不一会儿菁华从三婶那边回来,整个人呢心事重重,话更加不多起来,只坐在一旁看着窗外出神,想来是三婶说了什么话。容华想起自己当年因为和赵宣桓的事,父亲和大太太是怎么样的手段,顿时寒心。

这样过了一晚,众人都是无语,早上起来才梳洗好,陈妈妈又来道:“前面收拾了院子出来,小姐挤在一起总是不好的,大太太让我接十小姐过去住。”

菁华听了脸上顿时露出惨然的笑容,也不说别的,只叫千儿娶收拾东西。

昨天容华探听陈妈妈的口气,大太太对十小姐的态度还是温和的,怎么今天就突然变卦了。

容华跟着菁华进了内室,正不知道要如何说好,菁华转过身来,一双眼睛已经红了,只是强压着嗓子里的那口哽咽,“八姐姐对我的恩情我记住了,只是不要再关我的事了,该去哪里就放我去!”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带着千儿跟陈妈妈去了。

之前整个陶府都顾着善后,好多事没有来得及做,现在府里安下来,终于腾出了手脚。

陈妈妈面上还是一团和气,但是谁都能看出不寻常来。

木槿忍不住悄悄问,“十小姐不会怎么样吧?”

容华摇摇头,一心盼着菁华能顺利渡过难关,但是这些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廖氏如果都没有办法,谁又能去帮菁华。一开始她还以为提早有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用处。

只能等三叔和廖氏去想办法,盼望早日找到那个人,不管那人家世如何只要愿意将菁华娶进门,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容华还没有进屋,老太太屋里的芮青来了。

芮青是老太太屋里的大丫鬟,老太太将她当做最贴心,身边离不了她伺候。前几年大太太提出要将芮青配人的事,芮青宁死不从,老太太也掉了眼泪,便发下话来,谁也不准将芮青看做使唤丫鬟,从此之后,府里没人敢怠慢。

容华作为八小姐进陶府之后从没见过老太太。一来容华的名字还没有记入族谱当中,而来老太太养病期间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老太太那里,平常只允许二小姐瑶华过去。老太太最心疼的就是长房二小姐瑶华,瑶华出生的时候就比平常孩子羸弱,尤其是生下来的头一晚,呼吸微弱,嘴唇青紫。陶家老太太硬是将瑶华抱了整晚,第二天瑶华呕出口痰来才算捡了条命,老太太直说而孙女和她有缘分,更是关爱不断。

瑶华有老太太疼着,大太太就对淑华更要好些。直到这几年,老太太养病,淑华又出了嫁,大太太和瑶华的母女之情才更深了。

容华收回思绪。

老太太这时候为什么会叫芮青来她这里?

因在院子里是见过芮青的,容华自然而然地迎上去,笑着道:“芮青姐姐。”

大丫鬟芮青穿着湖绿色暗纹比甲,头上戴了两朵指腹大小的绢花,长得眉清目秀,笑容平和没有一丝的傲慢,“八小姐这是要折杀我了,”缓缓笑,“平日里老太太那边离不开,我也不经常出来走动,今天好容易得了机会特意揽了这差事。老太太躺卧过来请八小姐过去呢。”

听了这话,容华顿时惊慌,一时之间喃喃地说不出话来。

晚辈突然被素未谋面的长辈传唤,大多是这个样子。

芮青理解容华的心思,不用容华开口询问,已经道:“老太太早就听说八小姐回了府,只是身子骨一直不强健,也就没叫八小姐过去,这几日换了新方子,精神大好了,今儿又看了八小姐抄的经文,忙催促我来叫八小姐过去见一见。”

容华听了这番话似是受宠若惊,“该是我去拜见祖母,现在反倒让祖母唤我过去,真是不应该。”

芮青何尝不知道这里的意思,大太太当家,老太太明是拒客的,谁又能怎么样。八小姐有这番话,可见她是个识礼数的,不像是六小姐,到了老太太屋里就失了分寸,竟然作威作福起来。

“姐姐先回去,我进屋换了衣裳马上就过去给祖母请安。”容华话说到最后,对芮青已经有了感激的笑意,又让木槿拿了一柄团扇子出来,芮青素来喜欢这些东西,东西只是奇巧也说不上贵重,八小姐的心意又推辞不掉,只能笑着收下了。

容华回到屋子里,丫鬟们顿时忙碌起来,这是她以八小姐的身份第一次见祖母,容华让木槿将箱笼打开,老太太的喜好她虽然不清楚,仔细一想也错不了什么,长辈都不喜欢那些张扬的颜色,色调却也不能太冷会让人看起来不大随和。

就选了那件鹅黄色碎花交领褙子,脸上也只是淡淡施了脂粉,起身往老太太那边去。

锦秀、木槿立即跟了上来,容华想了想,留下了木槿,“你今天身子不舒服就不要跟我去了,让翡翠跟着吧!”

木槿微微诧异,看了一眼容华,见容华冲她点头,心里立即便明了,低声道:“是。”立即到屋子里叫了翡翠出来。

翡翠还在屋子里嗑瓜子,没想到八小姐会叫她,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跟了过去。

虽然是老太太静养的院子,修葺的也十分讲究,院子中央是双寿石,旁边种植翠竹。外面有牌匾上写着“寿天伦”,两侧挂着宫灯,容华走进院子,正有两个丫鬟等在门口,见到容华立即迎上来行礼,“八小姐来了,老太太在屋里等着呢。”说着便引容华进屋。

那两个小丫鬟走到屋门口,撩开帘子让容华进去,锦秀、翡翠跟在容华身后,谁知容华进屋之后,门口的丫鬟便伸出手臂轻轻拦上,“两位姐姐不如跟我们一起到那边坐坐吧!”

容华心里一沉,竟然是要将她身边的人都支开。

锦秀还好只是投过来一抹担心的目光,翡翠就要发作,刚张开嘴,就被锦秀狠狠地拉了一下。

丫鬟重新放下帘子,容华稳了稳心神,身后已经传来芮青的声音,“八小姐快进来。”容华笑笑转过头来。

八小姐被芮青引了进来,陶老太太仔细看过去,八小姐看起来十分的拘谨,怯生生地抬起头看了一眼,立即跪了下来,行的是大礼。

陶老太太不禁满意地点头,她有意没有让丫鬟将软垫放上,就是要看看这位八孙女到底会如何,难得她没有一点的犹疑。

心里也对比起来,六孙女也是好长日子不见了的,接她过来那日,丫鬟们准备了软垫,四姨娘又提醒,她这才跪下来。

陶老太太伸出手来,“快起来快起来,看你,这地上冰凉的,如何使得。”

芮青忙上前将容华扶起来。

陶老太太又仔细端详了容华一番,“这长相多俊俏,都怪你老子,不早早将你领进府里,偏在外面受了这么多年的罪。”

容华只能恭谨柔顺的笑,再看看屋子里,丫鬟端上茶来也退了下去,屋子里的这几个人,想必是无论说了什么,外面都不会知道。

容华坐下来,陶老太太又关心地问了她许多,容华都一一答了,陶老太太也满意地点头,让人感觉这第一次会面真的是长辈的关怀。

“要是什么地方不周到的,你就来跟我说。”

容华忙说,一切都好。

陶老太太这才叹了口气,“我这两日身上刚好了些,府里又出了这种事。”

终于说道正题上,容华不禁警惕起来。

“听说那晚上你也受了些惊吓。”

她救了三房的事想必早就传开了,祖母这样拐弯抹角地来问她,到底是想问些什么?心里想着,嘴上也道:“幸好家人赶来,只是有惊无险。”

陶老太太慈祥地一笑,“我听说你救了你三婶,还有安国公夫人,难得你这样小的年纪,真是不简单。”

容华忙低眉顺目,老太太提起那晚的事,她边露出些害怕来,“本来是四姨娘带我过去的,可是……我虽然害怕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三婶……”

陶老太太听了容华的话,再看容华的模样,点点头,叹息一声,“真是难为你了。”

听到了夸奖,容华的脸不禁涨红了。

老太太似是想到了什么,“你说,是你四姨娘带你过去的?后来你四姨娘去了哪里?”

容华看了一眼陶老太太和芮青。陶老太太脸上看不出什么来,可是一旁的芮青却盯着她目光一动不动,仔细认真地听。原来症结是在这里,找她来是盘问四姨娘的事,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