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354章

庶难从命-第354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小厮道:“小的还要赶回去,奶奶有没有话要小的转告三爷?”

任静初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默默地流眼泪,半晌才道:“你让三爷…保重……身子,将来……平安回京。”

小厮应下,行了礼然后退出去。

青穹忙着卷起纱帘,走到任静初身边,拿起帕子来给任静初擦眼泪,“奶奶这是怎么了?三爷信里说了什么?”

任静初止不住抽噎,“薛明霭让我不要太难过,养好孩子等他回来。”

青穹惊喜道:“这是好事啊。”

是好事,任静初紧攥着信,她从来没想到薛明霭会这样待她,字里行间都是对她的同情和安慰,没有提任何要和休弃她的话,而是告诉她他的俸禄虽然不多,她省着花也足够了。

这是她娘家出事之后,她第一次受到关切,本来冷透的心忽然有了暖意。

青穹出去端了水给任静初净脸,柔软的帕子贴上任静初的脸颊,“奶奶心里也要有个思量,那小厮先去的武穆侯府,还是少夫人让管家亲自将人送来的。”

怪不得之前家里没有半点动静,原来小厮不是直接找到新宅。

青穹低声道:“也多亏如此,否则这事经过了大奶奶还不知道要怎么样。”说着谨慎地看向周围。

钱氏不会那么容易让她拿到东西。

任静初去看包袱里的银子,从前她不会看在眼里的银钱,现在却她全部的指望。任静初摸向腹部,她一定会养好孩子,等薛明霭回来。

青穹道:“等到三爷回来,奶奶一定能要回我们自己的东西。”

现在她已经不抱有这样的希望,任静初拿起薛明霭的信含着眼泪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任静初这一晚睡的格外踏实,清早睁开眼睛,看着穿着一身葱绿的青穹端了水盆进来,不知怎么的她心里豁然亮堂了许多。天气真的开始回暖了。

容华正看身边熟睡的孩子,木槿进屋道:“春尧来给少夫人请安了。”

容华微微一笑,“还说春尧,现在是隆大奶奶。”

春尧在外面屋里听得里面的声音不由地红了脸。

木槿将春尧领进屋,春尧上前给容华行了礼,“奴婢给小少爷做了衣服和鞋子,不知道少夫人能不能用得着。”说着将东西拿给容华看。

“你的针线好,东西做的也细致,”容华笑了笑,“过几日哥儿就能穿了。”

木槿端来锦杌让春尧坐了,春尧和容华闲话家常,春尧话说到中途声音微涩,“我的老子、娘又要认我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风声

春尧的老子、娘从前听说她做下人说什么都不肯认她,而今她嫁了商贾做继室,老子、娘便立即都找上门来。怪不得春尧是这样一幅为难的表情。

春尧犹豫不决,“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听说家中还有几个兄弟,最近两年家境不好。”见了又怕失望,不见又心里放不下。容华暗自叹口气,“隆正平怎么说?”

春尧道:“夫君说,若是我想见就将人接来京里,若是不想见就当做没这回事也就罢了。”

旁观人也只能拿这样的主意。

春尧垂着头看手里的丝帕,“我也不是怨他们不认我,我只是怕……”怕见了之后会更加失望。

容华抬起头看向春充,春尧压抑的眼眸中仍旧带着些许期望,其实春尧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无论老子、娘如何都会见一见,“隆正平不准备带你回南方吗?”

春尧道:“这些日子京里生意忙,可能要过些时日。”容华弯起嘴唇带着安慰的笑意,“那就是了,何必来回折腾,你们回到南方,你若是想见就过去看看,这样更加顺理成章。事情总是这样,不到眼前你是拿不准主意的。”

只要想着不用她现在做决定,春尧就松了口气,“也是,何必来回折腾,多少年也等了,不差这几个月。”

两个人说完这些,春尧忙将听到的事说给容华,“奴婢听说陶六姑奶奶嫁去的孟家,正盘算着卖掉手里的店铺。”隆正平在生意场上,对于这些事自然是耳聪目明。容华道:“有没有让人打听清楚?”

春尧点点头,“若是不做准奴婢也不敢和少夫人说,孟家之前碘当了不少的物件儿,现在要将东西赎出来。索性那两间店铺也不大盈利,就盘算着将店铺卖了。”

孟家典当物件是为了孟春之能考中孝廉,没想到赶上科举舞弊,好在朝廷有意针对庄亲王一党,对花了银钱的考生少了追究,否则孟春之也会被牵连,不过到底是心里有鬼,孟春之连恩科都没有参加。听说了孟家,容华不免就想到研华,“有没有听说六姑奶奶怎么样?”

春尧道:“六姑奶奶倒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

研华拉拢关系不成反而让孟家损失了大笔银钱,照孟大太太的性子,研华该是被孟家禁足了吧。虽然研华动了歪脑筋有错,孟家也是脱不开干系,算起来都是利字当头。

两个人说着话锦秀进来道:“陶二太太过来看少夫人想到王氏容华脸上露出愉快的笑容,“快请进来。”

春尧站起身去撩帘子请陶二太太进了门,然后向陶二太太请安。陶二太太笑着拉了春尧,“这才多少时候不见,出落的这样漂亮,看来隆家的水土也是养人的。

春充听得这话膘红了脸。

陶二太太看到容华笑意更浓,“本是要过两日再来听说你奶水不好,不是有说法喝了娘家的汤,奶水也会跟着有了,我就让人熬了汤盅一异常过来。”

容华不觉莞尔,屋子里的嬷嬷是说过,她并没放在心上,没想到陶二太太得了消息倒送了来。

陶二太太低头顾着去看容华身边的哥儿,嘴边的笑容越来越明显,转头看看容华爽利地笑起来,“哥儿长得不像你,像侯爷。”

容华顺着陶二太太的目光看过去,抿嘴笑道:“我怎么没看出来。”

“你日日对着他们父子如何能看清,”陶二太太满眼欢喜,“我就说你有福气,生下这样的哥儿,侯爷一定疼紧了,头一个孩子最宝贝。”

第一次当上母亲的感觉她是永远都忘不了,她将大部分心思都系在孩子身上。

“取了名字没有?”

“没有,”容华的声音柔和,“侯爷和我还没想好。”陶二太太很有感触地点头,“那是自然,长子为嗣,将来还要继承家业,什么都要格外在意。”

所以长子备受关爱可是身上的担子也重。

容华还没有出月子,陶二太太不好坐的时间太长,很快提到了研华,“六姑奶奶回了趟陶家,话里话外想要和我借银钱,听说六姑爷的身子不怎么好。”

容华有些诧异,刚才听春尧说孟家要卖店铺,她还以为孟家是为了从当铺赎东西,“二婶去孟家看过了?”

陶二太太点点头,“孟家请了好几个郎中去看都没有用,孟大太太的意思要用些好药,大概是因秋闱又急又怕才起的病,可怜了小小年纪,研华哭得像个泪人,我瞧着也不忍心,孟大太太说.早知道会这样就不逼六姑爷去考功名了。”

家里的支柱突然倒了,研华一定会惊慌,容华眉目微凝,“研华要借多少银钱?”

陶二太太道:“只跟我借了二百两,我和你二叔父凑了给她,”说着有些为难地看着容华,“研华问我等你出了月子会不会过来,看样子她也想要来。”

陶二太太是觉得说出这话,倒是给她出了难题,所以才会为难。研华的作为不怎么好,可是从上次被她训斥了之后,研华再没有其他举动。她更多的是反感研华的愚笨,而不是她的狠毒。再说拿些银钱和药材也是举手之劳,她不会眼睁睁地瞧着不帮忙,容华抬起头道:“明日我让人拿了牌子托太医院的御医去孟家看看,若是需要药材我们府里倒是有些。”

容华好在对所有事不会一概而论,否则早就和陶家断了往来,研华行事不稳当可毕竟年纪还小,她从中劝慰说不得研华会改观。她也是从年轻时过来的,刚嫁进陶家她也做了不少错事,愚笨的人总是会犯错,只要不是瑶华那样一心算计着害人,倒也不是无药可救,“这次去了孟家我也和研华说了,让她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她再打歪心思我第一个不答应。姑爷能考个功名自然好,没有功名以孟家的情况也不至于亏了她。”话是这样就看研华受不受教了。

陶二太太等着厨房热了汤给容华喝了这才离开。

一转眼到了薛家小少爷满月。

容华终于可以下床。红玉拿了桃红撒花妆花对襟褙子给容华换上。

红玉笑着道:“这才一个月,少夫人就能穿从前的衣服了。”容华低头看着平整的小腹,她也觉得诧异,没想到恢复的这样好,也不枉这一个月药水不断。

收拾妥当,容华抱了孩子去老夫人房里。

老夫人靠在罗汉床上正听薛夫人说笑,“明睿说取个‘祺’字我觉得也还不错,薛承棋,念起来也满顺口,能叫得出去。容华说,寿考维祺,但愿这个孩子能让老夫人吉祥安康。”

老夫人慈祥地笑了,“难得这两个孩子想着我,就叫祺哥吧!”

容华进了屋,老夫人的目光立即落在容华怀里的祺哥身上,放下手里的佛珠伸出手臂来,“快让我瞧瞧。”

容华小心翼翼地将祺哥交给老夫人,老夫人笑着逗祺哥,祺哥睁着大大的眼睛不知道在瞧什么,不一会儿露出笑容来。老夫人笑得开怀,“咱们祺哥冲着我笑,看来我还能多活几日。”

薛夫人怕老夫人抱着累,要上前接祺哥,老夫人道:“用不着你来抱,等我累了自然放下了。”

容华笑道:“娘是怕祺哥劳累老夫人。”

老夫人头也不抬,“不妨事,一会儿府里要开宴,你们先前面去忙,祺哥就在我这里,一会儿宾客齐了再抱出去。”容华应了出去安排宴席。

老夫人逗着祺哥,“容华怀了孕越来越漂亮,我还以为要生个姐儿,没想到容华这样争气,现在薛家后继有人,我也可以去见驸马了。”

李妈妈听着面上一紧,不觉暗自哽咽,“老夫人别这样说。”

老夫人不再提这些,“我记得箱子里还有一块紫玉,拿出来和着金给祺哥做个项圈。”

李妈妈尽量露出笑容,“好,小少爷皮肤白,带着紫玉稳重又漂亮。”

说完话,李妈妈正要给老夫人端茶喝,抬头看到容华去而复返。

容华向李妈妈点点头,李妈妈打发屋子里的小丫鬟出去。“老夫人,刚才余管事说,侯爷几个被留在宫里一时半刻回不来了。”

容华眉头微蹙,却表情沉稳,“宫外守卫严了,京营里却静寂无声。”皇上养病月余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老夫人将怀里的祺哥交给李妈妈,“宫里大事,要么整个京师紧张,要么异常静寂。皇上前留了什么人?”

容华摇摇头,“现在还不太清楚,只是听说有内阁大学士陈良语。”

老夫人道:“就是那个曾被流放去尚阳堡的大学士?”陈良语她听薛明睿提起过,是大周朝有名的冤案,大周朝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被诬陷收藏反诗,这几年陈良语一案才被平反,皇上又重新任用他为内阁大学士。

老夫人道:“陈良语是正直、忠贞之辈,皇上留着他必然是有大事。”

第四百七十四章驾崩(上)

容华道:“侯爷虽然没回来,宴席还要照摆下去,我想着原本准备的烟火就不要放了,免得太过招摇。”若是就不办宴席会让外面看出端倪,仿佛他们薛家时刻打听着宫里的动静,这时候只能取中庸之道才会更安全。老夫人沉思了片刻,“我病了就不出去了,你将祺哥带给外面宾客瞧瞧也就是了。”借着老夫人的病将宴席办的简单倒也是法子,只是……容华有些犹疑,“委屈了老夫人。”

老夫人微阖眼睛,“这时候有什么委屈的,我本来也是行将就木,这时候能帮上是好的。”

说到生死,容华也不免目光闪躲,低下头来。

老夫人挥挥手,“好了,你下去安排吧,有什么消息让人来回禀。”

容华点头,“老夫人好好养神,宫里半刻也不会有消息。”说完话让奶子抱着祺哥一起出了屋。

老夫人捻起手里的佛珠吩咐李妈妈,“将檀香点起来。”

李妈妈亲手去端香炉摆在紫檀高几上,很快屋子里充满了檀香的味道。老夫人闭着眼睛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先皇驾崩,宫中生变,她目送着驸马出门,没想到就成了生离死别。她对不起驸马和宣王,先皇曾有手谕给她,万一宫中有变让驸马拿着手谕去京营调集兵马,谁知道皇上很快登基,打了宣王一个措手不及,若是她真的让驸马调兵,就会引起同室操戈,她更怕万一失利薛家上下性命不保,于是她劝说驸马臣服皇上,谁知道驸马表面应允,却瞒着她帮着宣王争抢皇位。

他们夫妻从未有隔阂,却在这件事上各怀心事,她一时疏忽酿成了终身之憾。所以这时候她宁愿明睿和容华夫妻同心,就算失利薛家满门黄泉路上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