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91章

庶难从命-第191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点点头,微微一笑道:“你去办吧!”

锦秀应了下去。

容华吃过早饭,御医请了脉开好了药方,冯立昌家的进屋来道:“陶家那边已经乱成一团,族里的人一早就过去了,正责问大老爷和大太太呢。”

老太太去世之后,陶正安就应该尝到没有人在族里给他撑腰的滋味,更何况老太太临终之前还留下那样的话,陶正安夫妇在陶氏一族里是彻底完了。

冯立昌家的道:“族里人逼着大老爷让出宗长的位置。”昨晚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和几位叔公已经有了这种意思,只是碍于老太太刚没了不好当时就提出来。

果然今天一早就找上了门。

容华道:“我父亲怎么说?”

冯立昌家的低声道:“大老爷在长辈面前也不敢多说话,只是请了七叔公过去帮忙。七叔公的意思是,大老爷这些年也没少为族里的事尽心,这个宗长还算当的妥当。几位叔公就说,大老爷没有孝顺嫡母,才让嫡母含恨而终,不孝是十恶之首,这样的人做了宗长岂不丢陶氏一族的脸面。“

老太太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找了族里的人作证就是要陶正安交出宗长的位置,这样陶正安事发才不至于让陶家脸面上太难看。

陶正安绝不会乖乖地交出手里的权利,毕竟作为一族宗长在族里还能呼风唤雨,族里的产业许多还握在他手里,无论是利益还是权利他都舍不得。

冯立昌家的侧头看着容华。在陶家这么多年,她都没看出大老爷是这样的人,关键时刻可以舍弃身边的任何人来保全自己,“七叔公就说,大老爷在老太太面前没少尽了孝道,男主外女主内若是没有服侍好老太太,那应该是大太太的错。”

容华冷笑一声,陶正安果然又故技重施。之前杀女,现在要休妻不成?

“七叔公说,大太太没有做到媳妇的本分,不配再做陶家的媳妇,大老爷应该休妻。”

几年前在害死她的那个深夜,大太太一定为大老爷的决定感到欣喜,终于能顺理成章地除掉眼中钉,那小小的庶女不声不响地死在她的手下。

她是最后的胜利者,投其所好把握住了丈夫,掌控了整个陶家。

可是她没想到,与虎谋皮最终是什么下场。

她眼睁睁地看着陶正安走到今天,最后也要承担这个后果。这一次她再也笑不起来,再也不能笑话别人的下场,这一次终于轮到了她。

人最愚蠢的是不能自省。明明站在悬崖边,却还笑别人掉下悬崖的惨状。

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冯立昌家的接着道:“族里人还说二小姐失德该怎么办?问大老爷的意见。大老爷辩解说,这件事本和二小姐无关。”

陶正安现在还不能弃掉瑶华这颗棋子,他还要靠着常宁伯府摆平顾瑛的事。

“族里人说,能让老太太说着那样的话,定然有地方做的不得当,再说亲族里无犯法之男,更无再嫁之女,二小姐一女二许又如何解释?族里也不是没有前例,只要许出去的女儿就算没有过门也不能再谈婚事,族里又不是没有家庵可去,却为什么不经族里的长辈,就再谈婚嫁。这样做岂不是要白白连累族里好女儿的清白。”

任瑶华再怎么算计还是和陶正安、大太太一样成了众矢之的。

陶正安该怎么选?大太太好说,不过是一纸休书,瑶华这边是要抱一线希望,还是解决眼前的责难?

容华淡淡地道:“七叔公怎么说?”

冯立昌家的道:“这下子七叔公也没话说了,让大老爷将二小姐叫回来问清楚。族里其他长辈的意见是,这种事也不必再问了,老太太说的再清楚不过,既然老太太说了,二小姐嫁出去之后再也不要回陶家,就依老太太的遗言办,以后二小姐再也不要登娘家大门。”

瑶华一定没想到,她处心积虑嫁去常宁伯府,却换来今天的局面。

失去名声的媳妇,在夫家又会被多重视?弄不好就是下堂妇,再说瑶华和世子还没有圆房,这门亲事可以说做成,也可以说没做成,常宁伯府万一退婚,娘家这边已经拒绝瑶华再登门,瑶华要去哪里?

老太太去世之后,瑶华再没有了退路,只要常宁伯府容不下她,她就只有死路一条。

冯立昌家的顿了顿又道:“说不定一会儿大老爷和大太太会打发人来叫少夫人回去,好让少夫人在族里长辈面前说些好话。”

陶正安的算盘是打错了。再怎么样她都不会替他说半句好话。陶正安若是知道她就是那个死去的陶荣华,一定不会将最后的希望放在她身上。

“二小姐知道消息了吗?”

冯立昌家的道:“我瞧见二小姐的陪房回去打听消息,二小姐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

容华微微一笑,这样再好不过。

第二百五十七章休妻弃女(中)

遣去陶家的婆子终于将消息带了回来,瑶华坐在椅子上听着婆子将情形说了一遍,听到后面她的心渐渐不受控制地乱跳起来,瑶华强压着慌乱,低声问,“母亲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那婆子沮丧地道:“大太太本来就病着,听得这样的话晕了过去。”

翡翠在一旁急道,“这可怎么办才好。”

瑶华想去拿茶,手刚伸过去,指尖一缩又收回来。

婆子道:“陈妈妈说先去给舅爷、舅太太那边回话,让舅老爷出面说说,大太太这些年操持家里在外面也素有声名,老太太的病本来就重,临终前说的话怎么能就信了,若是这样府里上上下下岂不是都有罪过。”

陈妈妈这话说的虽然在理,可是祖母请来族里的长辈在旁边佐征,不是旁人一句就能决定什么的,关键是看几位长辈的态度。

瑶华第一次感觉到慌张。

婆子道:“奴婢听到家里人说,不然找找八姑奶奶,八姑奶奶说不定能在族里替大太太说上话。八姑奶奶虽然是出嫁的女儿,总有诰命在身,族里长辈说不定会顾及薛家的脸面,毕竟这是家丑,真正闹起来薛家声名也跟着受累。”婆子说着目光一闪,劝说道:“奶奶也可以让人去找找八姑奶奶,让八姑奶奶替您出头。”

陶容华不过是记在大太太名下,到底会不会为大太太出头谁也说不准。瑶华撂起帕子,她能肯定的是,陶容华绝对不会帮她。从陶容华进府开始,她就感觉到陶容华对她的敌视和疏离,她边防备着陶容华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没想到有一天还是逃不过陶容华的设计。

就因为她是嫡女,陶容华是庶出。

瑶华想着眼睛红起来,“大姐的事八妹妹都没插手,更何况是我。向来都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众人都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奶奶和八姑奶奶毕竟不是一个母亲生养的。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瑶华一时也没有了话,只吩咐那婆子,“再回去打听着,有什么新消息就回来禀告。”

婆子躬身道:“奶奶放心吧。”

那婆子走了,湘竹给瑶华换了杯热茶上前劝慰,“不然让人去找世子过来,让世子想想办法,奶奶是因为这门亲事才被娘家人这样为难,奶奶又没有半点的过错,要不是成亲三日之后才能回娘家,老太太病重奶奶岂有不回去的道理,今天回门家里也没人来接,更说出不准登门的话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奶奶这门亲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奶奶自己做不得主,就算族里怪罪也怪罪不到奶奶头上。”

翡翠在旁边鼓起了脸颊,“说的是,只要让世子硬气一些,那些脏的污的就泼不到奶奶身上。族里人这样说分明是受了人挑唆。”

只是说了几句话,瑶华眼角就已经湿润,湘竹拿了迎枕让瑶华靠上去,瑶华闭上了眼睛。

她出嫁第二天老太太就没了,没等老太太出殡族里人就闹起来,不但闹的家里不安宁,这把火还烧到了她身上。

出嫁之前祖母就已经找来了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她也想过祖母去世族里人必定不肯罢休,可是利益当前争夺的应该是宗长之位,她这个已经出嫁的女儿的事毕竟微不足道就会被遮掩过去。

谁承想还会被族里的人提出来。

现在谁能帮她在族里说句话?父亲连母亲都能休,又怎么会保下她。到了关键时刻会不会毫不犹豫地将她舍弃掉。

世子对外宣称病重,这时候怎么可能站出来替她说话。她刚嫁过来,在这个家里地位岌岌可危,更多的人是站在一旁看她的笑话,有谁能真正为她着想。

以前祖母、母亲、大姐都能帮她,现在祖母、大姐都没了,母亲也自身难保……这样想着,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顿时起了一身的冷汗。

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瑶华正想着,湘竹撩开帘子道:“世子来了。”

瑶华支起身子要起来,着看门口那双黑白皂靴顿时改了主意,伸手将发簪稍稍做的松软,等到任延凤进了屋,瑶华这才咬着牙起身,没等任延凤说话就支持不住颓然倒下来。

瑶华刚又要伸出手来支撑,手已经被人先握住,“你不舒服就不要起来。”

听到这样温暖、关切的话语,瑶华忍不住掉了眼泪,“世子来了,我怎么还能躺着。”

任延凤蹙起眉头,“没事,没事,我也是怕你不舒服过来看你的。”

瑶华眼泪又掉下来,哭到痛处气息不继喉咙一痒用帕子捂住嘴咳嗽不停。

任延凤见佳人娇弱无力的样子更为心疼,“都是我不好,不是我想出这样的法子,也不会让你连祖母最后一面前没见到。”

瑶华抽泣个不停,说话也断断续续起来,“御医看诊说今年是无碍的,不然我怎么也不肯出嫁,祖母真是白疼我一回,也不怪族里人会这样说我。”

任延凤忙道:“你家里的事我都听说了,原和你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借口罢了,再说岳父应当会替你争句话的,我们俩的婚事是光明正大的,一定要说错,那也是我的错,怎么和你有关系。”

瑶华依然哭个不停,巴掌大的俏脸上梨花带雨,惹人怜爱。

任延凤道:“我现在不便出去,却可以让人去跟岳父说说,让岳父想法子替你说话,怎么也要将你这件事遮过去。”说着将瑶华揽在怀里。

瑶华哭泣的声音才渐渐小了。

父亲将她嫁来常宁伯府也是想要靠着常宁伯的关系平了顾瑛的案子。只要父亲对这件事还抱有一线希望,就不会舍弃她。

……

容华去老夫人屋里说起老太太的丧事,“今天要封材。”

老夫人点点头,“那就早些回去吧,晚了不见最后一面总是不好的,别让家里人等急了,”说着担忧地看容华,“御医开的方子用了没有?”

容华恭敬地道:“用了,您就放心吧。”

老夫人点了点头,“若是要在家留住,就遣人回来说一声,好让人送被褥过去。明睿晚上回来还是让他过去,你一个人在那边总是不舒服的。”

老夫人是听说了什么。怕族里的人难为到她头上。

容华抬起头来,老夫人满目怜爱。

“我知道你也不容易,都是为了这个家,那边有亏欠只能慢慢补偿了。”

老夫人说的是陶正安被顾瑛案子牵连的事,当日薛崇义态度咄咄逼人,她已经站明了立场。

在人前总要让人看出她在担忧娘家。容华似被老夫人说中了心事,低头颔首,“祖母面前总是尽了孝,”说着顿了顿,“还有件事要向老夫人禀告。”

老夫人微微一笑,“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帮衬的。”

容华这才开口,“祖母身边有几个丫头和陪房,我想着祖母没了,怎么也要将他们妥善安置了,我陪嫁庄子上还缺人手,能不能就让他们过来,也不用进府办事,只要留在庄子上……”

老夫人道:“我当是多大的事。这些你自己定下就好,也不必都去庄子上,有你能用的就让他们进府里办事,若是超了定制再行安排。”

按照定制她院子里人手一直不够,老夫人等答应这样安排再好不过,这也是信任她才同意她在府里安排娘家的人。

说完话,容华从老夫人房里出来。

牛婆子刚来禀告车马已经安排妥当,冯立昌家的就进来道:“少夫人,陶家的二太太来了。”

容华点点头,“快将二婶请进来。”

冯立昌家的去请王氏,牛婆子吩咐丫鬟们将拿去陶家的东西装上马车。

王氏进了屋,容华和王氏在侧室里坐下来。

锦秀端了茶上来,王氏没喝一口就开口道:“族里让我帮着大伯操持老太太的丧事。”

也就是说大太太彻底被晾在一旁。

容华道:“族里怎么说母亲的事?”

王氏皱起眉头道:“只是咬住了大嫂不孝的事,一时也难松口,还有瑶华的婚事……”

真正煽动族人来责怪陶正安、大太太和瑶华的必定是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一部分原因是老太太的遗言,另一部分原因是陶正安占着族里宗长的位置。

其实只要陶正安将罪过都揽在自己身上,主动让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