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9章

庶难从命-第19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到了最后,落得阴阳相隔。

现在又有了和她这般相像的在眼前……

赵宣桓看着容华,话语中带着些深意,“往西边走有个小院,里面种着几株红海棠,正好开了花,你折了几枝拿去给我母亲。”

陶八小姐眼睛中闪动着聪慧神采,他便也不点破。

“我先出去,你一会儿再出来。”

容华点点头。

赵宣桓这才离开。

赵宣桓刚走一小会儿,木槿急匆匆跑了进来。

容华问,“外面有没有人?”

木槿摇摇头,“都被一个婆子领走了。”

容华长出一口气,“刚才有没有人看到你?”

木槿道:“刚才看到来人,我心里着急却也不敢出声,我知道如果她们看到我也知道小姐也在这里。”

容华点点头,她这步棋行的极为凶险,要不是到了这个关头,她也不会……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

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有人敢来查看,她要赶紧离开,便带着木槿往西边走去。

蔡夫人带着客人到了跨院中的花厅,说了会儿话,还不见几位小姐回来,不由诧异,“怎么叫了她们去叫,反而都没影儿了,别真是找错了路。”

二奶奶嘴角一僵,笑着道:“几个婆子丫鬟都跟着呢,错不了,想必是小姐们下棋入了神。”

蔡夫人目光一转,又笑起来,“年轻人有他们的玩法,有我们在她们就不受用。”

詹二太太想是这话因她两个女儿才有的,忙也赔笑,“说的是,那两个丫头一直惦记着侯府那套暖玉做的棋子,今儿好不容易拿着玩,一时之间定不肯放手。”这事真是奇了,就算几位小姐不回来,刚才那些跟着的丫鬟婆子也没回来一个。

詹二太太转身欲叫身边的丫鬟再去找,正好看到两个女儿边说话边走进来,却不见贾三小姐和陶八小姐的影子。

詹二太太忙迎过去,压低声音问,“你们贾家姐姐和陶家妹妹呢?”

两位小姐被说得一愣,互相看看,其中一个悄声回母亲道:“不是二奶奶领着她们去园子里玩了么?”

这话的意思,是没见到贾三小姐、陶八小姐。

詹二太太微微思量知道这其中定是有了什么蹊跷,却不说破,只是遮掩,“你们也真是,姐妹们玩就罢了,怎么不一起回来。”

两位小姐看看母亲颇有深意的目光,乖巧地道:“只是走在后面,想必一会儿也就到了。”说着便进了花厅。

蔡夫人笑盈盈地伸手让两位小姐过来坐,也不问贾三小姐、陶八小姐,“棋下的怎么样?你母亲说你们喜欢那暖玉的棋子,怎么不和我说?等晚些走的时候,将那棋拿上便是了。”

两位小姐笑着道:“谢谢大娘。”

蔡夫人和两位小姐说了会儿话,抬起头叫二奶奶,“去看看宴席准备的怎么样了?”

二奶奶半天不见妹妹,早已经心急如焚,又寻不到借口出去,好不容易听到蔡夫人叫她,她急忙应了,匆匆地赶了出去。

到了门口,正与蔡夫人身边丁贵家的擦身而过。

二奶奶看丁贵家的脸色,便知这里面有事,又不好叫住她来问。

丁贵家的斜看了她一眼,二奶奶心里一慌,不禁后悔,今天不该和她妹妹说那些话,不料她妹妹平日里看起来稳妥,却是个藏不住事的。二奶奶回过头看一眼,正好撞上陶家大太太凌厉的目光,脚下一软,顿时趔趄几步。

这场戏唱到如今地步,谁都不是糊涂人。

丁贵家的在蔡夫人耳边说了两句。

大家正猜测里面是些什么话。

蔡夫人已经笑着说出来,“这种事还用得着来问我?那些个洋玩意儿在座的夫人没有一个忌讳的。既然是侯爷让人送回来的,就洗好了摆到桌子上,等一会儿开宴了,我们自然尝尝去。”

丁贵家笑道:“那些个洋果子长得怪模怪样,我也不敢随便就拿了上去,所以来请示太太。”

蔡夫人笑,“让她们去弄,人手不够的你自去安排,只要不耽误我们的宴席……”

丁贵家的领命下去。

蔡夫人仍是谈笑风生,大太太也似没事般与她一起说,几位夫人旁边附和,气氛又欢愉起来。

说话的空儿,大太太似笑非笑看了一眼淑华。贾三小姐和容华迟迟未来定是有什么事,明明已经有人来禀告,蔡夫人却不露声色,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思忖间,大太太一抬眼看到了容华。

容华拿着几枝嫣红的海棠花,从外面走进来,整个人就像是从画儿里出来的一般,带着几分大家闺秀的优雅,提着裙摆款款上了台阶。

花厅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陶家八小姐身上。

陶家八小姐折了海棠回来,众人皆是意外,尤其是淑华,脸色惊得煞白,容华怎么偏偏折了几枝海棠花回来?谁不知道那海棠花蔡夫人十分宝贵,每年修剪都是小心翼翼的,到了花期任凭它开得再娇艳,也绝没有人敢动上一下。

容华不明就里,竟然就……那些跟着她的丫鬟、婆子又去了哪里?怎么都不提点一下?

淑华忙看向蔡夫人。

蔡夫人脸色几番变化,终露出了亲近的笑容,“这几日我听说海棠花开了,还没来得及让人去折,可好,八小姐帮我折回来了。”说着便叫身边的丫鬟取青花五彩花斛来,将海棠花插上。

蔡夫人盯着那海棠花看了半天,又笑着看容华,“八小姐知道海棠花有什么意思?”

容华摇摇头。

蔡夫人眉眼难得柔软下来,似有深意,缓缓道:“这海棠还有番深意的。”却不说破。

容华重新坐回大太太身边。

二奶奶姐妹到现在还没有踪影。

容华听着众人说话,总觉得有一道目光无时无刻不在打量着自己,容华心里知道是蔡夫人。

蔡夫人这番打量她,定是与那海棠花有关,诗书她是没少读的,又怎么不知道,这海棠有着游子思乡的深意。

赵宣桓给她这套衣服的时候说过,蔡夫人最伤心的事其中一件就是她远嫁的妹妹弘化公主。赵宣桓偏说她身上有些和弘化公主相像的地方,蔡夫人见到了定会欢喜,不知道蔡夫人会不会因为这个改变将她嫁去尚书府的想法。

又等了好一会儿,二奶奶姐妹终于回到花厅。

一进来二奶奶就对蔡夫人道:“我当是她做什么去了,原来是半路上丢了耳坠子,生怕回去没法交代,幸亏找了回来。”

容华看过去,众人都找不到的东西,而今可不是回到了贾三小姐的耳朵上。

贾三小姐抬起头看到一旁坐着的容华,顿时目光一缩,露出几分心虚来。

蔡夫人似是埋怨,“你这孩子也是,丢了东西怎么不派人来说一声,好多叫几个人去帮你找?”

二奶奶不等贾三小姐说话,笑吟吟地道:“她还不是怕惊扰了府里的贵客。”

蔡夫人微收下颌,平易近人的笑了,“这孩子就是心善。”

容华听到大太太似是冷哼了声,转过脸去,却看到大太太慈祥温和的笑容,“贾三小姐一看就是个乖巧的,懂分寸又识大体,想来二奶奶也没少教她。”

大太太的话字字如针,一旁的二奶奶顿时浑身不自在起来。

幸亏这时候丫鬟来报,“宴席已经准备好了。”

第二十八章惊心(下)

众人站起来去宴席不提。

宴席结束,赏花灯的时候蔡夫人忽然想起来,“家里有几朵样式好的堆花,快拿出来给小姐们。”

丫鬟们捧来一个个珊瑚描金的盒子,便是要送众小姐的礼物。

贾三小姐,二房的小姐们都拿了,丫鬟将装堆花的盒子送到容华跟前,蔡夫人又笑着交代,“再拿两支,带给陶家六小姐。”

丫鬟忙将盒子打开,又添了两支花进去。

蔡夫人笑着向旁边的夫人们夸奖研华,“陶家几位小姐个个长得可人,尤其是六小姐,我一见就喜欢,可惜今日亲家太太没有将她带来。”

大太太笑着接口道:“研华这两天身子不大好,所以就没领她过来。”

蔡夫人忙关心,“六小姐生病了?可有什么大碍?”

大太太道:“也没什么,只是受了些风寒。”

蔡夫人点点头,“那就好,下一次亲家太太来,一定要将六小姐带来。”说到这里蔡夫人又道:“也赶巧了,陈夫人今天带来了许多滋补的,我也见花献佛,给亲家太太拿去一些,也好分与府里的小姐们。”

陈夫人在一旁笑着道:“这样甚好。”

花灯的种类繁多,许多是容华以前没见过的样式,容华在花灯中穿梭。

那两位与蔡家有通家之好的夫人在一旁悄悄说:“做了这么多灯出来,想来那件事是真的了?”

“这么多灯,不可能是做了放在侯府里的。贵妃娘娘的喜好,蔡夫人是最清楚的,难免有些事由她来做。”

“这样看来,日子八成是定了。”

两位夫人又压低了声音。

容华只听到了几个字,“贵妃……省亲……”

容华眼睛忽然一亮,贵妃省亲。

大太太一边看花灯一边往前走,渐离开人群,淑华也跟了过来,大太太看着灯上的花样,细木支成的骨架,绢纱上面的花鸟人物描得十分精细,“府上是要有贵客来了?”

淑华道:“也不是府里,这些花灯是要拿到婆婆娘家的。”

大太太心里一亮,“这么说贵妃省亲的事是真的了?”

淑华点点头,“虽说没有正式说,瞅着府里忙活的样子,似的准了。”

大太太道:“怎么忽然之间这时候安排省亲?”

淑华低声道:“上次听婆婆和蔡家人说,圣上的身体似乎并不大好。”

大太太一凛,脸上有几分的惧意,生怕别人听见,斥了淑华一句,“这种话不得乱说。”

淑华道:“也就是母亲问起我才说的。”

大太太又问起,“你八妹妹折了海棠回来,我看你脸色似是不对。”

淑华想到这个,难免又一阵紧张,“那海棠是弘化公主嫁人之前在婆婆娘家园子里种下的,弘化公主没了,婆婆就让人从娘家挪了两棵海棠过来,平日里照顾的精细,谁也不敢碰的。”

大太太倒没想到还有这一层。

看完花灯,义承侯府才将客人们送走,蔡夫人送出垂花门,侯府依旧安排了轿子,大太太执意推却,“不用那么麻烦,我和容华一起乘车就好了。”

蔡夫人见大太太口气坚决,也就随了她,“等拿了东西……改天再让大奶奶回去看您。”

蔡夫人特意提起给瑶华的那味药,大太太笑容中流露出感激来。

淑华上前一步欲扶大太太上马车,大太太却拍拍淑华的手,叫了容华过来,容华扶着大太太上了马车。

马车离开侯府,大太太静静坐在车里,好半天才问容华,“怎么想起来折了几枝海棠花?”也不向容华问及贾三小姐丢耳坠子那件事。

容华拿起马车里的垫子给大太太垫在腰后,“帮贾三小姐找耳坠子,就走到那边,看着海棠开得好顺手折了两枝,折了也就后悔了,知道这是在侯府,不是自己家。”

大太太叹口气,“毕竟是个孩子,还有几分玩性儿,以后多多注意就是了。”

容华颌首道:“是。”

大太太在马车里闭上眼睛,似是要睡着了。

容华急忙叫来随行的粗使丫鬟,告诉后面车里的冬蕊,将大太太的银鼠披风递过来。

冬蕊下了车,亲手将银鼠披风递给容华,容华又将披风仔细地盖在大太太身上。

马车停在陶府门口,容华伺候大太太下了车,陈妈妈已经在垂花门前等候。

进了院子,大太太转身和蔼地交代容华,“从侯府带回来的东西让丫鬟拿到你那里去。研华那份明天你打发人送一下,你也辛苦了,早些休息。”

最后一句话,算是对她的肯定?容华柔顺地道:“是。”

大太太回到屋里,让丫鬟们伺候了换下衣装穿上随身的儒袄,这才进了碧纱橱。

陈妈妈吩咐丫鬟们都退下,又留下冬蕊在外间,然后到碧纱橱里回话,“老爷遣了身边的人回来,说要告诉太太知道,二房、三房昨日已经动身来京里。”

大太太算了算,“这么说大约有四五天的光景就能到?”

陈妈妈笑道:“可不是,还是太太想得周到,早让人收拾出那两处院子,要不,按往年计算还有些日子呢。”

大太太思量了一下,“屋子里要多添些家具、摆件儿,不够用的话从我屋里调,三太太第一次过来,不能怠慢了。”

陈妈妈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早已经有所准备,急忙将其中的物件调动向大太太说了,大太太甚是满意,“你办事我素来放心,还要安排几个得力的丫鬟婆子过去,人选你来挑,都要信得过的。”

陈妈妈又点头,上前几步给大太太揉肩膀,好半天才说:“太太这趟去侯府,事情可还都顺利?”

大太太微露出戏谑的表情,“王家遣人来相看,哪能说出什么不满意?尚书府里那么多妾,不见得个个都有正当来路,”说到这里,顿了顿,“也就是这几年,论起先皇高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