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89章

庶难从命-第189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目光一闪。

看似平常的宴会,里面必定不那么简单。

安亲王爷、庄亲王爷都动了手,就连英亲王就被请了出来,这一次侯爷不再是要韬光养晦,而是真正要试试锋芒了。

这件事过后,英亲王就不再是那个闲散王爷。

容华看看春尧,“一会儿你去找苏长久家的,让苏长久挑选几个家人晚上多在院子里走几趟。”

春尧应了下去。

薛明睿和荣川喝了几杯酒,荣川就笑着去挑桌子上的糕点吃,“从庄亲王眼皮底下抢东西那才叫痛快,兵权他给的,差事也是他派的,他这是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二哥这次可以出头了。”

薛明睿看看荣川,“以后还是称呼他王爷,那些不过是小时候的情分。”

荣川笑了,“别人的话都是其次,我就听三哥的,三哥不让我叫,我以后也不说了。”

薛明睿道:“不要太张扬,能达到目的即可。”

荣川道:“三哥放心吧!”说着去咬那笑靥儿,浓浓的眉毛顿时皱起来,“这也太甜了。”抬起头看薛明睿,薛明睿已经将一块笑靥儿吃了下去。

荣川道:“难不成是祖母让人给做的?还记得三哥小时候爱吃甜食?现在人都这么大了,谁还爱吃这么甜的……”刚要将手里的笑靥儿放下。

话是这样说……薛明睿淡淡地道:“你三嫂做的。”

荣川一怔不情愿地又将手缩了回来,强忍着将笑靥儿吃了。

荣川又想起来,“庄静公主那边三哥去不去?”

薛明睿道:“不去,有你三嫂过去就行了。”

三哥是越来越相信三嫂了。

第二天容华特意早早起来。

薛明睿穿好外褂,“怎么不多睡一会儿,今天还要去宴席。”

容华笑着道:“亦双出门少,一会儿我过去帮帮忙。”

薛明睿微微蹙起眉头,“还有丫鬟呢。”

容华道:“我是嫂子应该尽尽心。”

正说着话,雁翎进屋低声道:“亲家少爷来了。”

弘哥这时候来子,容华心里一颤。

薛明睿伸手拉起容华的手,“别急,问问再说。”

弘哥进了屋,眼睛红红的,见到容华泣不成声。

薛明睿抬起头看春尧,“去让人准备车马,拿府里的牌子叫御医过去陶家,将管事的徐妈妈叫来。”

春尧用袖子擦了眼睛急忙下去安排。

容华强压着眼泪问道:“你怎么出来了?现在怎么样了?”

弘哥抽噎了两声,冷静下来,“昨晚我一直在祖母屋里陪着,祖母睡的多,醒了之后将我当作父亲跟我说以前的事。我觉得不好了让人去找郎中过来,郎中诊了脉也看不出什么。半夜里就不能说话了,今天早晨似是缓过气来,府里的老嬷嬷却说不好了,让父亲通知族里。我急忙过来找姐姐,姐姐快回去瞧瞧,祖母正找你呢。”

容华鼻子一酸,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了下来。

薛明睿默默听着,转头安慰容华,“管事的徐妈妈原是族里过来的老人,经过这些事,一会儿让徐妈妈陪着你先回陶家,我去衙里看看也过去。”

“庄静公主那边……”

薛明睿道:“有母亲跟着去就行了,先顾祖母要紧。”

容华点点头,“我去和老夫人、夫人说一声就走。”

容华去禀了老夫人,忙去薛夫人屋里将事说了一遍。

薛夫人道:“你快回去,别让陶老太太等急了。”

容华看看坐在一旁也陪着红了眼睛的亦双,“还有一件事要跟亦双说。”

薛夫人柔声道:“你们过去说吧!”

容华拉着亦双在侧室里坐下,“去公主府里做客的人不少,听说驸马在前院也请了人。你要小心些,不论去哪里不要落了单,多带几个丫鬟一起过去,我屋里的锦秀是个伶俐的,你带着她。”

薛亦双拉紧容华的手,“我知道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临终遗言(中)

容华和弘哥坐着马车到了陶家。陶二太大王氏、陶三太太廖氏等在垂花门门口。

容华见了二太太不禁一怔。

二太太用帕子擦着眼睛,因长途跋涉整个人有些憔悴,伸手将容华从马车里扶下来,和三太太一起向容华行了礼,这才道:“多亏你二叔父放心不下你祖母,想要回来看看,这才刚进府就听说……”

容华急忙问,“祖母现在怎么样了?”

二太太道:“吃了药精神好了一些,正等着你呢。”

容华、弘哥和二太太、三太太一起进了屋,老太太房里已经站满了人,大太太被人搀扶着站在一旁,老太太正和二叔陶正谦说话。

老太太声音微弱,声音还算清晰,拉着陶正谦的手,“亏你回来看我,我才能享上你的福。”

陶正谦已经带了哭腔,“儿子没出息,一直让母亲担心。”

老太太叹口气,“我就要走了,也没有给你留下什么,都说好儿不祖业产,以后就看你自己的了。”

陶正谦已经泣不成声,“母亲这些年养育儿子的恩情,儿子没有回报半分。”

老太太目光慈祥起来,“你素日不爱说话,我当你是个胆小的,没想心里竟有些思量,原本是捐个小官,你做的好起来才有这样的机会,万不能错过了。”

陶正谦正色道:“母亲放心,儿子必当努力。”

老太太点点头,“可是有一样。我们陶家毕竟是诗书世家,祖上也有贤名在,不管是做什么都要想着祖宗,不可做出让族里蒙羞的事来。”

后面的陶正安听得这话浑身一抖,忙在一旁劝慰道:“母亲歇一会儿。”转身从大姨娘手里端了参汤,“儿子服侍母亲喝碗汤。”

老太太眼睛也不抬只摇头,“我有时间歇着。”

陶正安脸一僵,只得将参汤还给大姨娘。

大太太脸上更是难看,老太太病重到现在还没有叫陶正安和她上前说话。

还是二太太王氏先上前,“娘,八姑奶奶回来了。”

老太太侧头忙向人群里看,容华上并来,老太太让容华坐在床边,“回来就好。”正要说什么,只听婆子进来禀告,“族里来人了。”

屋子里众人听了忙出迎。

陶正安出了院子,见到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和族里的叔公上前行礼。

年长的叔公只是冷着脸,三老太太也面色不善,二老太太徐徐开了口,“你母亲怎么样了?”

陶正安道:“精神比昨晚好了许多。”

几个人进了屋,先去老太太床边说话。

剩下人在下面小声抽噎,过一会儿春尧领了御医进来看脉。

御医诊了一回只向众人摇头,低声道:“老太太脉气不好,要防着了。”说着开了简单的药方。

二老太太看了,只见方子上写了人参、麦冬、丹参、赤芍等几味药,都是补心气的,没什么大用,知道御医也是无计可施。

御医走了。

老太太又想起来容华来,伸手招到跟前,“你虽然不是男儿,你母亲有了你也算为我们家挣了光彩。”说着看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和几位叔公。

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几个人点点头。

老太太这是在族人面前为容华证了身份。长者有言在先,以后谁也不能再随便提起容华是庶出的身份。

大太太握着陈妈妈的手顿时收紧了,外室生的庶女却在族人面前赚了这么大的脸面,不但要记在她名下,日后还不准他人妄议。正经的嫡女在族人面前都没这般抬举。

老太太道:“我也没什么可给你的,”顿了顿抬起眼睛看向人群里,“弘哥呢,让弘哥过来。”

听到老太太叫弘哥,大太太眼睛中露出一线希望来,终究是儿子、孙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总不能让他们在族人面前丢尽脸面。

弘哥上前去,老太太看看容华,“按理说你的出嫁的女儿,夫家的事最重,可是弘哥也没少受你照顾,日后难免还要托你。”

陶正安看向族里人,尴尬地笑道:“母亲放心,儿子必定好好教他。”哪里有放着儿子不托托孙女的道理。

老太太却似没听见。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陶正安身上,陶正安脸上一紧,面色如同被冰水浸过般。

老太太拉住弘哥的手,“你要争气才好。”

弘哥点点头。

老太太又看容华,“别的东西我也不给你,只是你曾祖母给过我们一人一个妆奁,你拿去吧!”说着看看芮青,芮青忙进内室去捧来,老太太点点头,“打开让她们看看,也没有什么常物,只是给八丫头留个念。”

芮青打开妆奁,果然没有任何东西。

陶正安低着头攥紧了拳头,冷汗不断地冒出来,湿透了重衣。老太太将一个空的妆奁送给孙女,让族人看了还以为老太太临终之前身无长物。老太太这是要在族人面前打他的耳光。

老太太说了许多话,一时之间又紧起来。

二老太太忙道:“快去将板子请出来给老太太看了,让老太太放心。”

大太太让陈妈妈搀扶着亲自出去请板子。

婆子们将板子搬出来,陶正谦忙过去瞧。

那板子存了些年,却依旧如新,现在已经挂好了里子,众人看到这种情形都凄凄地掉了眼泪。

过一会儿老太太复醒了过来,睁开眼睛道:“难为你们都在这等着。”

老太太看到容华又嘱咐起来,“一切要以夫家为重,你究竟是长媳。”

容华点头。

老太太又想起瑶华来,“最可恨的是瑶华,我白疼了她一回,匆忙地出嫁了不说,现在又不能回来,本以为她能替我争些气,却白白让我难受,这样的孩子真是坑害爹娘。”

大太太听得这话如同浑身被火烧,胸口一闷喘不过气来,半晌才哆哆嗦嗦地道:

“瑶华也是没办法,刚出嫁不好就回来。”

老太太冷哼一声,“事到如今有什么好说?她既然已经嫁了出去,我自当没有她这个孙女,也不用让人去告诉她,她走的时候我也没送,就是要互不相见才是清净。以后你们也记着我的话,不孝子孙留着也无用。”

大太太腿一软跪下来,“娘,这都是媳妇的错,瑶华也是奉了父母之命。”

老太太铁着脸,“自然是你的错,我带她在身边这些年用了多少心血,却眼见着我不中用了,一个个都显出真心来,岂不知我是什么心思,哪肯死的太快,耽搁了她的事。”

众人皆知这话里的意思,再加上瑶华出嫁之前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已经亲眼见过。老太太病发的这样快,和身边长大的孙女离不开干系。

众目睽睽之下,陶正安、大太太脸面上再也挂不住。

老太太说完话,喘了一口气躺在床上,空张嘴不能再言语,只是攥着容华的手不肯松开。

二老太太道:“我们去旁边坐一会儿,让嫂子歇歇。”二老太太这样说大家不敢异议,陆续去了侧室里,大太太跪在地上不肯起来,陶正安也站在一旁一动不动。

直到人走的差不多了,三老太太才走到大太太身边冷冷地道:“大媳妇还在这里做什么?旁边歇歇吧!”

大太太这才被人搀扶着站起来。

二老太太临走之前嘱咐容华,“让你祖母闭会儿眼睛,一会儿醒了就将准备的药给你祖母吃了,听听你祖母还有什么话。”

屋子里只剩下容华和老太太,老太太果然闭上眼睛睡了一会儿,醒来后芮青已经将药和好,容华将药喂给老太太吃了。

老太太慢慢张开嘴,“我本来不想让瑶华嫁出去,谁知道她却不肯悔改,既然是她自己挑选的路,就让她去吧。”本来暗淡无光的眼睛忽然亮起来,指指妆奁,“你回去看看,里面有张当票,你去将东西赎出来。”

容华点头应了。

老太太道:“你父亲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他这些年失了良心早该有个结果。侯爷好不容易有今天的局面,若是因此被连累,你这辈子在夫家也抬不起头来。”

这样温蔼的声音让容华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容华握着老太太的手,眼泪掉在老太太的手臂上,容华用手去摩挲那泪水。

老太太道:“只要能在夫家站稳脚比什么都好。侯爷也没有纳妾,将来生下世子你也就不用愁了。你大姐是个没福气的,她的事错在你父母,与别人无怨。你二姐嫁去常宁伯府,常宁伯世子没有长情,为人又不正派,早晚……”

容华点点头。

老太太道:“只别叫你父母,其他人一个个进来吧,我再见见。”

容华起身去侧室,大家按次序进来与老太太说了话。

陶正安、大太太不见老太太传唤正忐忑不安,到了最后老太太仍叫容华、弘哥进屋。

老太太靠在迎枕上,容华上前站在老太太身边等了半天,老太太才睁开眼睛,用极其微弱的声音道:“我刚才看到你们祖父了,他站在前面等着我过去呢,只是看来看去不见你五姐姐来接我,她定是怨我不肯来见,我走也不能安心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临终遗言(下)

容华一怔,没想到老太太这时候会想起她来。

她重新回到陶府面对这些熟悉的人和物,只想过让那些害她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罪,从没曾想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