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31章

庶难从命-第131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道:“平日里是十五文钱一升,现在是七十文钱。”

老夫人点点头,“只要有个灾,米粮涨得尤其的快,我记得上次大雨涨了十倍不止,到了年底这粮食又不知道是个什么价格,只有看朝廷怎么安排了。”

三太太听得这个价格脸色一黯道:“七十文确实不贵。”

是不贵,四叔找来的商贾隆正平说,现在米铺虽然没有挂牌卖米,大家公认就是七十文一升。

容华问道:“舅舅那边不知道多少钱能买来。”

三太太似是十分的苦恼,犹豫了一会儿才皱眉道:“也就是这个价格。”

容华道:“七十文一升?”

三太太道:“可不是,已经说好了,明日若是可以就能交钱取米了,这样一来米不买就要失信……”

老夫人叹口气,“容华也是着急买米,若是推了老四找的那家也是要失信的。”

容华微微思量,“实在不行就让四叔父再跑一趟,将那边推了吧,怎么也要用自己家这边的。”

老夫人抬起头看容华,“这样能不能行?”

容华点头。

二太太仔细瞧着容华,没等容华说话,已经接口道:“这怎么行,自己家人总还好说,毕竟没有定下来,四弟好不容易联系好了,总不能就这样算了,再说现在米粮都紧俏,三弟妹娘家买来的米应当不愁卖的。”

三太太诧异地看了二太太一眼。

二太太嘴角浮起一丝笑容。

三太太微微迟疑。

老夫人道:“这样也是好的,老四好不容易张罗来的。”顿了顿看看三太太,“只是不知道你娘家那边好不好做。”

三太太看着二太太勉强笑道:“我去问问,应该是可以的,我弟弟的路子总是广。”

二太太笑道:“这样好了,就都解决了。”说着看向容华,容华也正抬起头看过来。

众人说完话就散了。

三太太过了月亮门径直去了二太太屋里。

二太太将屋里的丫鬟打发下去与三太太说话,“你哪里得来的消息说容华买到了米粮?”

三太太道:“刚才四弟和石传一从外面回来,安排下人明天就去运米粮,我这才让人仔细去打听了,容华已经向人买了米。”边说边去看二太太的表情。

二太太微微思量,“听说你来了,容华松了口气。”

三太太怔了一下,不会就是这样一个理由?

二太太宽解道:“如果大房和四房已经买好了米粮,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放弃了那边,从你这里买?之前我也跟你说过,老四找的人不肯卖米粮给府里,这个消息总是没有错的。”

看着二太太那么肯定,三太太心里渐渐宽慰,“二嫂的意思是?”

二太太冷笑道:“她哪里有什么米粮,不过是在诈我们罢了,你若是上当了,不但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还要念她的好处。”

第一百七十七章错算(下)

三太太虽然心里想过,二太太定是觉得四房帮忙买到粮的消息是假的,可是从二太太嘴里听到这些话仍旧是有些吃惊。

二太太微微一笑道:“你想一想,四房买到米的事怎么就先让人知道了?”

三太太道:“这几日我本来就注意着容华那边用米粮的情形。”

二太太抬起眉毛,“这就是了,容华是知道你心里着急,才会用这个法子,让你知道了她已经有处买粮,慌张中去找她,她却在老夫人房里。你问她米粮的事,就等于让老夫人将整件事都知晓了,她再从中做了人情给你,将你弟弟手里的粮买过来,这样家里人都会夸她懂得顾及自己家的人。”

三太太想想二太太的话果然十分有道理,只是有一点,“我弟弟跟我说,现在米粮的价格的确是七十文钱一升,容华没有买来怎么会知道的那么清楚。”

二太太笑道:“我就说她算的精,就算买不到米粮还能打听不到米加?她将价格都先给你固定住了,你倒匆匆地要将米给她送来。”

三太太听得目瞪口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多,还是二嫂,否则我还真的要将米便宜卖给她了。”

二太太冷笑,“这下她是算计的过头了,明天拿不出米来,怎么和家里交代,老妇人前她又要怎么解释,说是四房没有帮好忙,还是她自己过于大意,随便是哪个理由,这件事她斗不能再接着办下去。”

……

容华回到房里仔细想了一遍,一会儿叫来锦秀,“我和石传一说话的时候屋外都有谁在?”

锦秀微微一怔,“除了木槿在屋子里,外面就是我、春尧姐、红英、红玉、红梢在一起说说话。”

容华又道:“四婶来的时候呢?”

锦秀道:“也是我们几个。”

锦秀刚想要问原因,容华叹了口气,“你们都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不管以前是在祖母还是大太太跟前,只要在我身边,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将来无论如何都要给你们个妥当的安排。”

锦秀急忙道:“少夫人今天怎么忽然想起这个。”

容华道:“只是有感而发。”

正说着话,春尧从外面回来,容华和春尧进了侧室。

春尧关好了隔扇道:“老妇人身体还算好,少夫人让我送去的补品我都送到了。”

容华点点头。

春尧又道:“那件事也打听好了,舅爷和舅少爷过来是因为宫里的李贵人有喜了。”

李贵人有喜了?

大太太好不容易通过贵妃将侄女送进宫中,这几年却只封了贵人再没消息,没想到这时候有喜了,要知道皇上的妃嫔已经好几年没有大喜传出来,既然宫外的舅舅都已经知晓,想来是消息作准了。

说不定龙颜大悦还有进封的可能。

她还是陶荣华的时候,舅妈领着三表姐经常来到家里,就住在筑香小院里,后来舅舅在京城里置了处三进的院子。

那年她认识赵宣桓的时候,正是大太太给三表姐找了门路,在京里等着被选进宫中,后来听说是有了确切的消息,可惜她没有看到三表姐进宫就……

以前弄不清楚的事,重生之后一下子就弄了明白。

三表姐进宫大太太当年是求了蔡家,只是没想到这位早就被大太太看做能兴家的“贵人”,进宫之后果然就进封了李贵人,再也没有其他消息。

容华不由地想起那天晚上,大太太扔在她身前的那支凤钗,三表姐也在陶家,或许……

稍晚的时候高越回来传话,“水位已经要到之前的最高标线,侯爷的意思明日就要炸堤呢,特让我回来与少夫人说一声。”

只要炸堤泄了洪就该暂告一段落,容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这件事终于要结束了,这几天她担惊受怕的,晚上也睡不沉,经常错觉薛明睿回来了,脚步的声音那么清晰,她就差喊了木槿去开门,仔细一听才知道原来仍旧是风雨。

现在她终于得了确切的消息。

他将堤上的事办好,可是她家里的事……

明天就是交米粮的日子。

不知道府里有多少人要等着她栽这个跟头。

……

二太太、三太太起的都格外的早。

外面的雨仍旧下个不停,天气看似和昨天没什么两样,空气里却有一种让人喜悦的气氛。

二太太让人将玫红刻金丝褙子拿了出来,早早地去给老妇人请安,半路上正好碰到三太太,两个人说了会儿话,笑容满面地进了老夫人院子里。

进了屋,听到石传一在里面回话。

抬眼看到薛夫人、容华、四太太都坐在椅子上。

老夫人身边的丫鬟用美人拳给老夫人捶着腿。

二太太上前行了礼,老夫人招手让二太太坐到身边来。

二太太走过容华,不由地笑了笑。容华果然一大早就将人都搬了过来,无非就是要让人在老夫人面前替她说说好话。

老夫人道:“石家小子,你就将情形都说一说。”

石传一这才正式禀告,“少夫人最后谈定了六十文钱一升。”

二太太、三太太听得仔细,脸色都是一变。

石传一道:“一大早我就安排了人去拉米,现在已经送去了一些到米棚去,不怕中间供给不上中断。”说着从袖子里拿出米粮的账目呈给老夫人,“这是买米的明细,请老夫人过目。”

二太太不可置信地看着石传一手里的账目。

容华真的已经买到了米粮?她明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怎么会……

二太太抬起头,容华正和薛夫人、四太太一起笑着,一双眼睛闪闪发亮。

老夫人笑道:“容华怎么将米价压得这么低,连我都没有想到。”

容华低下头抿嘴微微一笑,“这都是四叔父帮忙,四叔父对这些行情十分的了解。”

四太太忙道:“哪里,都是容华想的办法,到了最后才将价格压下来,这样就能多些米粮施出去。”

老夫人亲和地笑道:“老四从来没做过什么,我还当他没有喜欢的,这样看来,他对铺子上的事还是上心的。”

四太太笑道:“他不过是平日里认识几个朋友。”

老夫人看向二太太,“你瞧瞧容华也是个能干的孩子,将来你要多教教她,家里的事也叫交代她多做一些。”

二太太紧紧攥起手帕,心窝一热几乎说不出话。

老夫人故意努努嘴笑,“你瞧瞧,你二婶还不愿意教你呢,还不沏茶来给你二婶喝了。”

容华笑着站起身,从香玉手里接过茶递给二太太。

二太太伸手接过茶碗,嘴角扬起一丝笑容,低头喝了口茶,却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呛进了气管,顿时咳嗽起来。

第一百七十八章依靠(上)

众人在老夫人屋子里吃了午饭,这才各自散了。

老夫人习惯饭后吃点消食茶,李妈妈将茶端来伺候老夫人吃了,老夫人道:“是明睿让人带回来的消息?”

李妈妈道:“也不大清楚,侯爷身边的小厮倒是回来了几回。”

老夫人将茶碗递给李妈妈,“如果是明睿让人回来提前跟容华说要炸堤的事,让容华想办法压了米价,这两个孩子倒是齐心。”

李妈妈道:“别的不知道,这几日天气湿凉,侯爷让济医堂的送了几次药膏子给少夫人。”

老夫人愣了愣,“明睿这孩子在堤上,怎么还能顾及到这么多,朝廷派了那么多人跟着,生怕他会一不小心出了什么事,他还想着家里,真是胡闹……”说到最后倒是宽解了,“不过他们新婚燕尔,容华这些日子又为家里做了这么多事,明睿在外面,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顶着,实在不容易,做的比我想的还要好,再说他们都是年轻人,互相牵挂着也能理解。”

李妈妈笑道:“老夫人说的是,少夫人这段时间也是不容易的。”

老夫人长出一口气,“我没想到,老四倒办了不小的事,如果就这样,老四两口子有些事干那也好的。”

李妈妈笑道:“这些日子老夫人没少劳神,现在这些事都落定了,老夫人也能好好休息。”

老夫人有深意地一笑,“我想要休息,还早着呢。”

……

容华在四太太屋子里坐下,四太太这才松了口气,“我还真怕他不答应,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就将米粮运了过来。”

容华抿嘴微微一笑,“我们给的价格不低,四叔和他的关系在那里,能交下我们他何乐不为呢。”

四太太看了容华一眼,目光中露出赞赏来,“还是你能拿得住,就要这个价格,这些米粮。”

容华道:“商贾以诚信为本,既然他跟我说了实话。”隆正平说,因京里米粮高价,许多地方的米粮正运过来,到时候米粮价格必然会低下来,让她不如再等两日,只要有人挂牌售米,他也按照那个价格给她,可是她要的就是时间,“这边受了灾,许多人要谋求的就是这个利。”常宁伯家又大肆买米,让京里的米粮一下子稀缺,现在看似市场大好,等到大批的米粮一到就不是这个情形了。

常宁伯府现在收米价格压得又低,特别是用手里多家米铺施压,京城里的商贾要么是早就靠上去,要么就是像隆正平一样看不惯这些,远远地躲开。

这几日她和四叔父没少谈及这件事,渐渐明白了商贾说的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时机。

“我看了好多书,也问了侯爷,若是别的地方朝廷开仓放赈要层层批复,真正开仓的时候就要等上好久,京城和别的地方不同,朝廷批复下来会比其他地方快的多,再说这次的水患,及时炸堤泄洪会缓解灾情,隆正平衡量一下就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出手最合适。”

四太太笑道:“他还惦念冬天庄子上出的菜会不会卖给他。”

从知道隆正平不会轻易将米粮卖给她,到今天早晨隆正平派人将米粮送来,中间经历了不少的波折,让她也失望过,最终还是没有放弃。

本来应该是同心同德的为家里将这件事做好,二婶和三婶却别有心思,为了看她的笑话,二婶、三婶在老夫人面前已经善解人意地提议将三婶娘家的米粮另寻出路卖掉,这样也好,大家在老夫人面前都说了清楚,不管三婶娘家的米粮最终会如何,都不能再怪在她头上。

……

工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