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29章

庶难从命-第129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没想到容华会将施米的事暂时交给四房。

二太太不禁吃惊,四叔薛崇杰,一个性格温吞一事无成的庶子,从来没为府里办过事,容华竞然敢用他?

怕事的四房两口子也敢将这件事接过来?

二太太心里冷笑。

就算陶容华想在府里找帮手,未免也太轻易了,竞然找上了庶出的四房,三房好歹还有些钱财作底子,四房是一无所有。

心里这样想着表面上却赞同地点点头。

老夫人倒也没说出什么来,“只要你安排妥当就好。”

容华从老夫人屋里出来,锦秀打了伞,容华吩咐,“去四太太院子里。”

容华走过穿堂,听到薛明哲疼得只叫,薛亦宛在旁边道:“话该,谁叫你出去惹事,不疼你几天你才没有记性。”

六小姐像是口不留情,说到最后声音却软下来。

四老爷虽然是庶出,在府里似是也没有什么地位,却将一双儿女养得性格直率,心地单纯善良。

若是她将来有了孩子……容华猛然想起薛明睿细长的眼晴,至少薛明睿不会是一个慈父,想着想着脸顿时一红。

到了门前,四太太已经撩开帘子迎出来。

四太太总是穿着扑素,头上也极少戴许多赤金的饰物,想到容华来,急匆匆地带了一只金蝴蝶,撩开帘子看到容华,发现容华只是戴了璎珞做的簪子,衣裙也不是十分的鲜艳,心里顿时一暖。

两个人到侧室里说话,容华先说了淑华没了的事。

四太太关切地问了几句。

容华道:“一会儿我就要去义承侯府,这边还要四婶帮忙照应着,万一有事就让人去找石传一。”

四太太有些紧张,“这……万一……”

容华忙安慰地笑道“不会有什么事的,只是按之前说好的开始舍米就好。”

四太太道:“可是,咱们家准备的米粮不多,你四叔若是办不好,难以为继可怎么得了。”

容华微微沉思,“四婶应该比我更相信四叔才是,再说到了这个关头,实在不行,我们就只能去求二婶、三婶……”

四太太脸色一变,“绝不能去求她们。”

第一百七十四章当众出糗(中)

容华深深地望了四太太一眼,四太太点点头,“若是求了他们,你以后恐怕就再难为府里办事,这些年府里都是这样,所以我才怕你四叔父办不好。”

四婶能说出这番话已经是很不容易,四叔和四婶在府里向来是很少说话,就是怕会惹到谁,日子更不好过。

光从四婶屋子里的摆设就能看出来,老夫人虽然说将四叔记在名下,但是在府里依然是庶子的名分,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这次四叔父、四婶能来帮忙,她已经满心感激。

容华脸上露出些笑容来,“三婶昨晚已经找到我,说是米粮三日能办好。”

四太太有些诧异,“那……”

容华道:“咱们家里凑出的银钱有限,我想着能多买些米粮就多买些出来,咱们家里又不留下一分的,都是给灾民。”

四太太的目光更加柔和起来,“你这孩子。”容华最难得的是聪明心又善。

容华回到自己屋子里。

冯立昌家的从陶家回来来道:“老太太说了,少夫人有急用,就将庄子上多余的米粮都运来。”

容华心里一闪,抬起头来,“这怎么好。”

冯立昌家的道:“我也是这样说,老夫人说了,又不是给少夫人的,都是要施给灾民的,做些这样的事总是积德行善,平日里也没有刻意做过,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家里又有多余的,不过是举手之劳。”

积德行善。祖母会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淑华的死所以才……

容华略微思量,“祖母的身体怎么样?”

冯立昌家的道:“看起来没有往常硬朗,想来是因为大姑奶奶的事。”顺着话茬说起淑华的事来,“三太太有了身孕,大太太怕那边不干净就没让三太太过去,二太太领着婆子、媳妇去的,大太太依旧卧床,我去请了安,大太太一夜之间瘦了许多,二小姐也病了,家里请了郎中去看,都说是郁结伤及了心肝,恐要调养好些日子。”

大太太一心一意看重淑华,听得这消息定是难以承受,老太太年纪也大了,虽然经的风雨,也难免会……只是,瑶华又病了。

“二小姐什么时候回去的?”

冯立昌家的道:“大姑奶奶没了,二小姐就从义承侯府回来了。”说着压低了声音,“府里都在议论赵家,说赵家草草了了大姑奶奶的事,对二小姐也多有怠慢。”

她走的时候,蔡夫人对瑶华还是一脸的满意,心里似是有了什么打算,怎么淑华没了蔡夫人的态度就一落千丈?莫非瑶华做了什么让蔡夫人不满意的?若是瑶华果然受了挫,能安宁一阵子倒也好了。

冯立昌家的笑道:“少夫人这几日正愁米粮,这下子好了,咱们也能宽裕一些。”

容华点点头,她所差的就是米铺正式挂牌之前这几日的米粮,没想到祖母先帮忙救了急。冯立昌家的下去,容华让人备了车,带着锦秀往义承侯府去,容华吩咐让人绕路过南城,顺便看看第一日施米准备的如何了。

马车到了半路上,跟车的牛婆子不由地惊讶了一声,转身扣响了车厢门,“少夫人你瞧瞧,有人和咱们一起施米。”

容华听得这话,将车厢的帘子撩开,只见远处人影绰绰排起了长龙。

容华微微一惊,“石传一应该在前面不远,将他叫过来问问是谁家在施米。”

不一会儿石传一冒着雨来道:“之前也没有,就是今天忽然之间搭起了棚子,刚才我去看过,是常宁伯府的。”

常宁伯府,竟然和她选了同一天。

“多加些冰块。”任延凤进了屋,大大的眼睛里有几分的不耐,迫不及待地让人除了雨具,自己解开领扣长吸一口气。

丫鬟取了冰块搬进屋子,任延凤站在盆子旁边,脸上的表情才微微舒展开来。

任四小姐进到屋子里,看到那一大盆的冰块,不由地道:

“什么天气,怎么让哥哥热成这样?”

任延凤眉宇一展,一边将身上的官服脱下来一边说:“妹妹有所不知,这堤上真不是人待的,整个人都要泡在水里,这两天可是苦了我,好不容易今儿下面孝顺了一锅肉驱寒,谁知道吃了就热起来。”

任四小姐杏核眼一眯,“人家天天在堤坝上的怎么不说苦,哥哥才去了两天就整天挂在嘴边。”

任延凤道:“那些人咱们不能比,都是风吹雨打惯了,皮糙肉厚。”

任四小姐被逗得抿嘴一笑,想起武穆侯薛明睿,又不便提起,也就作罢,仍是看了看任延凤,“哥哥今天回来的怎么这样早?”

任延凤不以为然地笑道:“为了个炸堤的差事,从京营调了人过去,本就小题大做,哪里有什么事,不过是看着他们忙碌,我们便是闲在的。”

任四小姐道:“别以为我不知道政事,是父亲将你从堤上调下来了,不然你哪里敢回来歇着。”

任延凤上前一步请妹妹坐下,又让人端了上好的龙井,等到四妹妹喝的满意了,这才开口,“妹妹消息灵通何苦消遣我,这政事枯燥乏味,妹妹听起来也没意思。”

任四小姐冷哼一声,她这个哥哥一问到政事,比父亲的嘴更严。哥哥好不容易让父亲将他从堤上调下来,莫非是看出堤上会出什么事?所以借口躲避?

任延凤说着露出笑容来,“妹妹帮我打听的事如何了?我心里焦急的很,听说义承侯府大奶奶没了,她心里一定不舒服,这大半天过去了,妹妹也有了消息罢?”

任四小姐放下茶碗,故意沉下脸,“我托哥哥问的事如何了?哥哥也不说却倒先问起我来了。”

任延凤听得立即一笑,“施米刚刚开始,上面哪里能立即就有了消息,还要等上两日,不过听父亲说,赈灾的章程朝廷已经在议,圣上有意让安亲王爷办理,到时候王爷哪里能事事躬亲,想必世子爷少不了要帮着办事,到时候……”

任四小姐听得这话微微一笑,脸红了,“我也不是要怎么样,只是争口气罢了。

任延凤忙赔笑道:“妹妹说的是,京城里那么多闺秀,谁能想到妹妹前面,可见妹妹是聪明、善良又识大体。”

任四小姐抿嘴一笑却不说话,任延凤禁不住又央求。

任四小姐才道:“下这么大的雨,我还要找个借口让人送东西过去看情况。”

任延凤忙道:“妹妹辛苦了。”

任四小姐这才叹口气,“她是病倒了。听说哭成了个泪人,茶不思饭不想。”

任延凤急得站起身,“这可怎么好,早知道她和赵大奶奶是最亲近的,赵大奶奶出了事,她一定会心焦。”

任四小姐道:“可不是,让人听着心酸,赵大奶奶病重一直是她在身边侍候,她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又要照顾姐姐又要照顾母亲,家里还有个年事已高的祖母,怎么能不病倒。”

“以前还有赵大奶奶照顾她,现在赵大奶奶没了,八小姐虽然是一品诰命夫人,却和她不是一母同胞,又怎么能真心诚意地帮她。”

听四妹妹说起陶八小姐,任延凤顿时想起那个来吊唁妻子时穿着素色褙子的美人,可惜自持是诰命夫人一脸傲气,少了份温婉。

任延凤笑一声道:“都是暂时的,很多事有今天没明天,薛明睿在堤坝上,虽然有京营的人护着……也不见得能从堤上下来。”说完想了想叹口气,“我这边空担心她却又没办法帮忙。”

任四小姐笑道:“别在我面前愁眉苦脸,谁不知道你的办法最多。”

任延凤笑道:“还要妹妹帮忙才是。”

……

容华吊唁完淑华被弘哥拉住说了好阵子话。

弘哥年纪还小,被淑华的事刺激到了,担心起容华来,恐怕容华在薛府受了委屈。

容华好一阵安抚,弘哥才放下心来。

容华从义承侯府里出来,石传一已经在门口等候,容华上了马车,马车向前走,石传一在车外坐下来恭敬地回话,“都说是常宁伯四小姐在施米,京里的米庄多是将米卖给常宁伯家的,怪不得我们买不到。”石传一顿了顿,“我们是不是要想办法?”

没想到任四小姐倒成了施米的大户,上一次温泉河的事顿时回到她脑子里,任四小姐并不是什么良善的人,施米恐怕是另有所图吧,既然是这样,何必跟她争个上下,“都是施米,做的是善事,我们尽我们的力,用不着与别人攀比。”

石传一微微一愣,倒是他想的太多了。

容华低头思量,“你觉得常宁伯家要施多少米粮出来?”

石传一道:“我们盖了两个棚子,常宁伯家里却是四五个棚子都在施米,照这样下去肯定要比我们多很多。”

要是更多那就好了,现在的情形不怕她施米多,就怕她施米少。不过看常宁伯家这个架势,是一定要争出个什么来,她只要在一旁看着,关键的时刻……

容华忽然想起四小姐留错诗的事来,这一次四小姐不要两手皆空才好。

第一百七十五章当众出糗(下)

弘哥将容华送走重新回到孝堂,弘哥刚走,就有婆子从角落里走出来,匆匆忙忙地去给前院的罗贵报信,罗贵仔细地将婆子的话听了一遍。

那婆子说的详细。

“亲家少爷说:二姐回去不知道说了姐姐什么话,我出来的时候听母亲话里有责怪姐不帮忙的意思,当年要不是二姐害你,哪里有大姐嫁过来……”那婆子顿了顿,“亲家少爷说到这里被武穆侯夫人训斥了一句,亲家少爷似是觉得失言,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罗贵问道:“就是刚才送武穆侯夫人离开的时候?”

那婆子压低了暗,“是。”笑弯了眉毛,一脸自信,“这我还能听错?虽然我是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却能将原话说个清楚。”

罗贵点点头,这话里的内容他听不大明白。可能不过是姐弟之间的闲聊,或是这婆子听错了。武穆侯夫人和大奶奶嫁进赵家怎么能联系起来?

那婆子笑道:“罗管事发达了,别忘了我家那口子的差事就行了。”

罗贵一声轻笑,“我还没将功折罪呢,就凭这样一句话你还妄想着发达?”

那婆子只在一旁赔笑,“亲家少爷确实很少说话,武穆侯夫人来了,才说了两句,我可是跟了一天才听来的。”

罗贵在弘哥上左翼宗学的时候就得了差事,要跟着弘哥身边暗中照应着。虽然弘哥是亲家的少爷,罗贵也许没有十分放在心上,结果弘哥在左翼宗学上打了架,罗贵回来也被赵宣桓责怪,虽然赵宣桓没见罗贵如何却很少再派罗贵差事,罗贵始终觉得是跟这件事有关,于是但凡有遇到亲家少爷的时候,罗贵都会小心注意着,想着若是有发现能将功折罪起来。

罗贵打发了婆子,径直去寻赵宣桓。

赵宣桓在屋子里正跟蔡夫人说话。

蔡夫人竖起眉毛,将手上的茶杯扔在矮桌上,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盘问起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