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14章

庶难从命-第114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让红英找出那件粉紫小八宝交领夏衫来,也不戴多少金饰物,只是选了雅致的璎珞镶宝石簪子和耳饰,带上金镶玉花挑心,又让冯大媳妇重新梳了头,这才拿着礼物坐上了马车到沈家来。

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到别家府里做客,以前是未出阁的小姐,顶多是按礼请个安就坐在一旁听长辈们说话,这一次却要她自己全然应付整个场面。

沈夫人是朝廷诰封的二品夫人,在外有贤惠持家的名声,沈家几位奶奶都出自书香门第,可见沈家还是重文胜过重武。她这一趟要婉转地说明自己的来意,也不一定全然没有把握。

只能期望沈家是表面上废了祖传的治水之功。

容华看着锦秀手里的红漆盒子,若是沈家肯收这份礼,这件事也就成了。

正想着,马车已经进了缎库胡同,容华下了车,沈三奶奶赵温雯和一位穿着深藕色兰花褙子,面目秀丽的妇人已经等在门口。

赵温雯和那位妇人都上来与容华见礼。

赵温雯笑着介绍,“这位是我大嫂。”

容华上前与沈大奶奶、赵温雯回了礼,再仔细端详这位沈家大奶奶,眉宇中有一股的书卷气,长而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明亮的眼睛,嘴唇微微一抿而笑,端的有几分的沉稳。

因是三奶奶赵温雯与容华结交,于是帖子上写的三奶奶的东道,却没想到沈大奶奶也迎了出来。沈家岂会不知道武穆侯最近接了什么差事?容华心里又有了些把握。

沈大奶奶道:“夫人受了些风寒,不然也出来迎武穆侯夫人。”

容华舒展着眉眼笑着看沈大奶奶道:“大奶奶这样说就见外了,怎么好劳动夫人来接呢。”

说话间,大奶奶仔细看了一眼武穆侯夫人,虽然年纪小但是眉目疏朗,气质沉稳,说话间也十分的亲和,似是十分好亲近,怪不得三弟妹嫁过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和武穆侯家有过来往,去了侯府一次就结交了武穆侯夫人。

容华由沈大奶奶、赵温雯领着到了花厅。

沈夫人已经等在那里,见了容华沈夫人上前行礼,容华笑着回了礼,然后坐在座位上和沈夫人说话。

沈夫人问到薛老夫人。

容华笑着道:“来的时候祖母还说让我给夫人带好呢。”沈夫人笑着,“改日我一定去府里拜见老夫人。”

容华又让锦秀将红漆盒子送了上去,沈夫人笑着收了,并未打开来看,只笑着说:“上次温雯回来,就说要请少夫人过来,只是这几日天气不大好,也就没有惊动少夫人。”

容华点点头,微蹙眉头,看着外面才道:“天气不好,总是下雨,却也像是没有下完似的。”

沈夫人拿着茶杯的手微微停顿,“听说侯爷得了监察防务的差事?”

容华道:“可不是。钦天监还说今年雨水格外多,京畿的堤坝……”不由地顿了顿,“侯爷这几日就为这事忙着,老夫人也说,万一有了水患那可不是小事,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受灾。”

沈夫人听得这话也沉下眉目来,似是有什么话想说,却又有些迟疑。

心里想着老三说的话,不知道是多少人因此失了性命。

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半刻就能下的。

沈家两位奶奶都不出声,直等着沈夫人说话。

沈夫人犹豫再三还是道:“也不知道少夫人喜不喜欢看戏,想来想去还是请了班子来热闹热闹。”

容华笑着道:“也是喜欢的。”

众人这才往戏台去看戏。

点了几出不算太热闹的戏,容华与赵温雯坐在一处边看戏边说起话来。

沈夫人这边看了会儿戏,身边的妈妈急匆匆地在沈夫人耳边说了几句话,沈夫人顿时脸色大变,再看向旁边的武穆侯夫人,她怎么也没想到,露出恬静笑容的武穆侯夫人会送来这样的礼物。

第一百五十六章共度风雨(下)

沈夫人身边的妈妈去而复返,在沈夫人耳边说着话,赵温雯也心神不定起来。一边听着容华说话,一边还注意沈夫人那边的动静。

这个时候让大家都学得紧张倒也不好了。容华乱锋一转说起将市面上买到不的藏本重新版印的事来。

赵温雯听了也十分赞同,“其实市面上许多书都是这样才来的,不然哪里能流传这么长的时间。不管是书册还是语录的,终归是教人的,若不给人来看就没有了意思。偏有些人将这些孤本当作的财务不肯拿出来,市面上越是不流传,价格越昂贵,百年世家这样的书能得上几册已是了不起,后代子孙若是都出息那也好了,若是有几个不孝的,要么是变卖成了财务,要么保管不当,以后就也真的没有传世的。”

容华道,“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赵温雯红了脸,“也不是我,是夫君和公公经常说起的。”说着脸上有一丝笑容,“上次借书的事,夫君再三让我谢过少夫人。”

容华抿起嘴唇笑笑,“版印书的事姐夫懂不懂?我还想找了牢靠的人托付几本书呢。”

赵温雯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来,却不含糊,“妹妹若是放心,那自然是……”

她之前了不是没打听过,沈家版印过几次独本的藏书,沈家大房又经营着书局,对这事再清楚不过。

容华与赵温雯这样说着话,不知不觉又亲近了几分。

这样下来,赵温雯脸上倒有了难色,按理说容华和她的亲近,许多话她都不该瞒着容华,只是这样重要的事就连老爷都一时难下决定,其实她心里也怕……毕竟掌管河道,防务的差事是十分凶险的,万一出差错,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就像沈家前朝时的结果。

可是夫君偏对这件事又十分的上心。家里很多人都劝不住,老爷也发过几次脾气,前段时间听说这次监察京缁防务的是武穆候,老爷还说,“难得还有谁是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的,武穆候就是一个,可惜身边人也没有一个懂得水务的,谁都知道京缁防务的弊端,主管防务的官员哪个不是家财万贯,可想而知防务被他们吃空成什么样子。谁都不愿意接这样的差事,谁都怕惹一身的麻烦……”

夫君就说了:“我们家是百年治水世家,倒是懂得水务,还不是一样怕麻烦怕被牵连获罪。”

这话将沈老爷气得差点就动用了家法,只骂夫君是个不孝子。

赵温雯看着容华温和的笑容,手指攥着帕子微微一扭,还是道:“候爷有没有跟妹妹说起堤上的事?”

容华道:“说过,可是我哪里懂得许多,现在只要一下雨我心里就会紧张的不得了,也没有别的法子。”

赵温雯转过头去看沈夫了,大嫂正倒了茶给夫人。

……

沈夫人接过茶来,将事情简单地与大媳妇说了,这个素养来当作是臂膀的大媳妇,也是一脸惊讶地看着她,“照娘这样说,候府一会儿应该提出条件,不可能会这样轻易地送上这样一份礼。”

这样的东西不会没有什么说法就送上来。沈夫人再去看武穆候夫人陶氏,武穆候夫人的样子就像是全然不知一般,明明是担忧候爷却也没有轻易就向她提起要沈家帮忙的事,若不是她问起,武穆候夫人说不定连候爷办防务的差事也不会提起。

送东西来的正主那么镇定,秀丽的脸庞,明亮的眼睛,从容的微笑,相比较而言她们沈家却都惊慌起来,作为东道却还不如邀请来的客人沉稳。

沈夫人的目光不停地变幻渐渐安定下来,武穆候夫人才多大的年岁,将来……男人在外面,女人虽然管理的是内宅,但是内宅不平安,外面也难有什么好结果,薛家娶了一个好媳妇。

看过了戏,沈家又留容华用了饭,容华才向沈夫人告辞。

临走之前沈家送了回礼,沈夫人将容华送到垂花门,才笑首道:“我家老三一直说想要去拜会候爷。”

容华听得这话,眼睛顿时一亮,脸上也真正露出笑容。

容华上了车,马车缓缓向前行,锦秀低声道:“沈家的回礼都是锦缎。”

容华听到锦缎两个字微微笑了。明明是雪中送炭,却隐晦地说是锦上添花,沈家这是答应了帮忙。

请动沈家费了不少的周折,薛明睿在外面花费了大工夫不说,若是赵温雯求书不成,或是她和越温雯没能亲近起来,或是老夫人没将这礼物拿出来让她送去沈家,恐怕今天的事还不会这样轻易成了。

沈家开始能让赵温雯到候府来借书,也是试探的意思,一是看看候府的情况,二是试探候付的态度,还好她每一步都走的顺利,加上沈家也确实是名门世家,人心正也极好相处。

容华长长地吸口气,老夫人何时知道薛明睿要请沈家帮忙又何时拿到沈家先人写的《治水方略》?沈家前朝获罪,这样的书籍也明令不得传世,沈家自己都没能保留下一部完整的,如今这本书重新回到沈家人手里,虽然不是沈家先人的底本,沈家人也算是在祖先百前有了个交待。于是沈夫人知道容华拿来的是这本书如何能不惊慌?

马车刚拐进西城胡同,天色一下子暗下来,外面跟车的婆子道“少夫人,可能要下雨了。”

说来说来的急雨,刚刚暗下的天空忽然之前被雨水照的发白,眨眼功夫地上就积了水,虽然准备了雨具,外面的人还来不及穿上就被淋了透湿。

婆子道,“到了垂花门,奴婢先下去命人过来接应,准备好了少夫人再下车,小心着了凉。”

锦秀在车里替容华应了。

马车停下来,不一会功夫果然传来许多脚步声,婆子,媳妇们将雨具撑好,又有红英迎出来送上一双红香羊皮小靴,一顶葡萄青小尾纹斗篷,鹅黄的菱子。容华在车厢里穿妥当了才下车来,容华脚刚落在地上,容华身边的锦秀侧头恰好看见有人急匆匆地赶来,仔细盯了一眼原来是陈妈妈。

陈妈妈出来的时候没有带雨具,这雨下得又大又急,她一时没来得及躲避,顿时被淋得好不狼狈,见候府门前有马车停下来,又有婆子,媳妇好大的架势,先是锦秀下了车,才将穿着葡萄青斗蓬的少夫人接下来。

陈妈妈一时上前说话又恐狼狈失了礼数,站在旁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好在容华听了锦秀的话,转过头来看陈妈妈道:“先随我进去再说吧。”

陈妈妈连忙应承。

锦秀让家人递了把伞给陈妈妈,陈妈妈将伞撑开,这才顾得上抹了把脸。

容华和锦秀,红英已经在婆子,媳妇簇拥下进了府,虽然下面的婆子用伞遮掩的仔细,容华一路上仍旧被雨打湿了衣衫,进了房门,春荛已经命人拿好了干净的衣衫和热水,春荛,锦秀将容华身上的斗蓬脱下来递给红英,又拿了柔软的巾子擦干容华脸上的雨水。

容华吩咐红玉,“去看看有没有陈妈妈的衣服,拿一套干净的给陈妈妈换了。”

陈妈妈谢了容华由红玉领着去了鹿顶的房子。

容华换了靴子进了内室,春荛道:“让人在净房里准备了热水。”

容华点点头,不知道是不是被雨淋了,身上感觉到有股凉气,尤其是下腹隐隐地疼痛。

容华进了净房一看,果然是迟迟不来的月事到了,知道自己没有怀孕,心里微有一些轻松,她刚刚嫁进来,许多事都没有安排好,这时候有了身孕恐是要更加费神,再说有了身孕就不能随意走动,养胎十月……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

再经上次宫中御医进府诊断,她心里多多少少有一些不安。

女人但凡嫁了人,谁不想一举得男隐固自己的地位,谁又知道天意如何,容华闭上了眼睛,凡事都不要刻意,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春荛连忙让小厨房去炒食盐,葱白和生姜,又准备小布袋。

锦秀换好衣服出来,听春荛一说,顿晨皱起眉头,“这可怎么好,本来就迟了,少夫人又爱腹痛,偏这时候淋了雨。”

春荛道:“不管怎么样,先装上生姜,食盐敷一敷,不行再请郎中来看。”说话间,小厨房已经将布袋拿了来,又端上一碗红糖水。

红英将脏衣服拿下去,陈妈妈趁机看了一眼,又见厨房的媳妇子端上了红糖水和小布袋就知道是容华的小日子来了。

陈妈妈向容华请了安,锦秀搬了小杌子与她坐下,陈妈妈这才笑着道:“用热水汇汇脚也是顶用的。”

容华点点头笑了,又向窗外看了一眼。

陈妈妈道:“少夫人年纪小不知道,看样子这雨下起来一时半刻是不会停了的,我记得还是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天气,当时听父母说,这样说来说来的雨一下起来就要下好几日,后来那雨果然一连下了七八日,不过当时京畿附近堤坝也都没有事的。”

陈妈妈这是在开解她。

虽然都是连绵几天的大雨,可是次次又不是全都一样的。不然那些掌管防务的官员如何能坐的那么稳,就是因为有先例在的,可是这些年京畿的堤坝成什么样子?他们却又不想了,不然薛明睿也不会回来说那样的话。

只能看沈家到底有什么对策。

说完了这些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