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01章

庶难从命-第101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妈妈也在旁边说:“是啊,与上次老夫人亲手上的香一样呢。”

容华只笑道:“若是老夫人去了,说不定会更好呢。”

老夫人也爱听哄人的话,笑弯了眼睛,“听讲经了?”

容华道:“听了,从来没有听过讲经让人心境也安宁了不少。”说着将手抄的经文拿给老夫人,“这是当时抄的经,特意带回来给老夫人看。”

老夫人伸手接过那经文,看到那整齐的小楷哪有不喜欢的道理,“一会儿得了空我再看一遍。”说了会儿话又让容华去休息。

容华笑着应了,从老夫人屋子里出来回到自己院子里。

小厨房做好了饭食,木槿笑道:“怕夫人不习惯素食,就烧了些汤粥来,还有些点心。”

容华点点头,喝了一碗汤,然后进套间里休息。

觉刚睡了一会儿就听外面有人道:“少夫人刚睡下,稍稍等上一会儿应该也无碍的。”

容华听出锦秀的声音就将锦秀叫了进来,“怎么了?”

锦秀道:“是顺天府尹蒋夫人打发人送帖子来了。”

容华想起蒋夫人请她去堂会的事便将帖子接过来一看,果然是……顺天府的事应该做了大概,明日里去看堂会,虽然不会明着将那案子说出来,但是也表明了态度,只要有薛明睿一层关系在,不会为难陶家。

她只要趁着这个机会,将之前的事想办法弄清楚,再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尽可能地通过这件事得到自己应得的,这才是最关键。

锦秀又道:“冯立昌家的说想要回去看看大太太。”

容华点点头,“让她回去吧!”

锦秀有些担忧,“会不会……”

容华笑笑,“我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她也是个聪明人。”

锦秀应了,下去回了冯立昌家的。

容华又闭了会儿眼睛,锦秀又回到屋子里将容华叫醒,“廖家姨妈来了,夫人让少夫人过去呢。”容华忙起身。

锦秀叫木槿一起进来伺候,两个丫头都心疼容华,“夫人嫁过来之后比在家里还不得闲了。”

容华笑笑,“也没什么累的,不过是去上个香,刚才躺着也睡了会儿。”

木槿道:“什么时候能歇歇就好了。”

锦秀一边给容华穿鞋,“这才哪到哪,夫人还没有管家呢。”

薛家这样一个大家族,真要管起来只怕会从早忙到晚,刚说着话,春尧进来道:“侯爷让拿了东西回来。”

容华看一眼春尧手里的木盒子,“只送了东西?有没有别的话?”

春尧摇摇头,“倒是没有。”

容华打开盒子一看,是几本《图海策》,这种书她虽然没看过,却知道一套书是要好多本的,薛明睿单让人送回来这几本是什么意思?

容华重新梳了发髻,穿了浅橘色衬子,带了木槿去了薛夫人院子里。

进了门,容华一眼就看到薛夫人身边的夫人,和薛夫人模样有几分的相似,细长的眉眼,稍圆的脸盘,脸上挂满了笑容,却比薛夫人看着更能让人亲近,那位夫人身边还坐着一位和她年纪相当,梳了妇人髻的奶奶。

容华向前走了两步,那夫人也站起身笑着道:“这位是武穆候夫人吧?”上前轻巧地行了个礼,没有让容华觉得不好意思,又礼数周全,那位年轻的奶奶也上前行礼,也叫了容华,“武穆侯夫人。”

容华忙回了礼,座上的薛夫人道:“这是我妹妹,你之前没正式见过的,该叫刘姨妈,她身边的是你刘姨妈的女儿,比你年长几岁,应该叫沈姐姐。”

容华正式行了家礼,叫了声“刘姨妈。”叫了沈氏,“沈姐姐。”

沈氏却不敢受,忙先行礼。

刘姨妈一直看着容华的表情,薛少夫人眉目都舒展开来,接人待物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隔阂,和她姐姐安国公夫人大不相同,于是更加亲切起来。

几个人说了会儿话,薛夫人问起沈氏,“记得你母亲说过,沈家去年又领了朝廷下发的那些试种的种子,现在如何了?”沈氏没说话,刘姨妈接下话茬来笑笑,“也没做出什么来。这不又要到了领种子的日子朝廷却有了限制,领过三年的,可能暂时便不能领了。”

薛夫人道:“这话我却是没听说过,我们家里似是领过几次,不过都是朝廷有明文的,后来怎么样了,我也没有过问。”

刘姨妈本来期盼的眼神立即黯淡下来,看了一眼身边的女儿,沈氏目光一缩,微微皱抿起了嘴唇。

刘姨妈这边与薛夫人接着说话,沈氏那边握紧了帕子。

薛夫人道:“就算拿了试种的种子,朝廷给的田补也不高吧?”

刘姨妈道:“原本也不是看在田补上,”许多高官、勋贵之家领了种子便是应付朝廷,只用那些种不好东西的薄田、沙田来播种朝廷试种的种子,也不管种子是否能发芽,只是领了田补,这些都是惯例了,“沈家拿了种子一部分确实种在良田上,平日里也是精心伺候田亩的。”

薛夫人点了点头,却又没有旁话。

刘姨妈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垂着头的女儿,似是半天才下了决心,又开口道:“这次来,也是有求于夫人的。”

薛夫人笑道:“都是自家姐妹,能帮上忙的自然会帮忙。”刘姨妈听得懂这话里面的意思,仍旧是说了,“姑爷平日里爱读些书,有些书外面少了好几册,找不到全版,咱们家里的藏书虽然多,却也没有那几册,就想着来问问夫人这边,若是能有,借来看看倒是好了。”

薛夫人还是微微皱了下眉头,“却不知要什么书?”

刘姨妈道:“我也不懂得,”然后看女儿。

沈氏忙抬起头,“《图海策》。”

容华微微一笑,原来是《图海策》。

薛夫人道:“是这种书,明睿那边也不知道有没有。”说着问容华,“明睿的书房不是才整理完?里面可有这样的书?”

刘姨妈忙去看容华。

容华笑笑,“侯爷的书不少,很多都是我不认得的,等侯爷回来我问问,看看能不能找出来。”

虽然听起来也是说的客气话,可是抓住里面的意思一一能不能找出来,与薛夫人话截然不同,并没有推脱的意思,也没有十分的恭谨,似是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刘姨妈和沈氏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刘姨妈道:“那就要劳烦少夫人回来与侯爷说说。”

容华点点头。

刘姨妈和薛夫人在屋子里说话,容华就带了沈氏去外面转转。

沈氏稍稍有些拘谨,“母亲以前来过几次侯府,我却还是第一次来这边。”

薛夫人嫁到薛家这么多年,娘家人却很少到薛府里来。

容华也道:“不要说你,就算我对府里也不是很熟悉呢。”

沈氏听容华的话温和,说的话又不是面子上的,心里又亲近许多。

容华吩咐丫鬟去拿些果子,“我们到前面的亭子里坐坐。”

沈氏笑着应了。

两个人坐着说了括,又互知了闺名。

沈氏长容华三岁,闺名叫赵温雯。

容华道:“以后我就叫你姐姐。”

赵温雯道:“这怎么好呢。”

容华笑道:“自家的姐妹还不是都这样叫的。”

赵温雯又笑了,两个人说了会儿话,说起今天上府里求书的事来,“夫君爱看些杂书,眼见就要到秋闱考了,公公督查的严,只让在书房里吃睡,夫君正好看了那部《图海策》,中间少了几册,才问我能不能去家里看看,若是能借便借来。”

第一百四十章私相授受(下)

年初所有的庄子拨钱是一样多的,种子也是由府里一起来买来交给雇农、佃户们,账面上的银钱也剩不了多少,按理说庄子里有些自留地,等到第一茬菜下来也能有些收入,再就是庄子上养的牲畜、药材、自酿酒等物,除了拿给府里的,其他的也会陆续添补一些。

上次她还算了一笔账,佃户们顺利上缴租子之前,庄子上下人的开销、给雇农的工钱,很快到七月份就要补充,七月正好是第一岔农物下来的时候。

按高金瑞说的,庄子上的农物产量一定是不如从前,但也不会颗粒无收,这样的话也就太过明显了,会让人猜测到种子上去。

只有做得恰到好处,才会让她落个不善管理的名声。

再说老夫人很看重那些雇农,从来不欠他们的工钱,她做得不好就是坏了薛家的名声,那些佃户还指望着这些土地过活。

她手边的银钱本来就捉襟见肘,庄子上还有那么多花销……农物已经耕种上了,她也没有理由让人将辛苦种好的东西铲了重新种上,就算是有理由,好时间不再来,耕种的时间已经错过了。

雇农的工钱是照给的,佃户的租子要看情况,不能让穷苦人家无法生活。

这些钱都要一笔笔地算。

锦秀道:“不然从夫人陪嫁的庄子上倒些银钱出来?”

容华摇摇头,陪嫁庄子上的人她没一个信任的,若是用了陪嫁庄子上的银钱,大太太那边就会什么都知晓。再怎么样,薛家的事都不该让外面人知道。

锦秀道:“可惜了那些物件,都是十分贵重的,却不能变成银钱来解燃眉之急。”

说到这个,容华顿时眼前一亮。

容华这边正说着话,薛三太太上门来。

薛三太太穿着蟹青色金丝金银花褙子,杏红牡丹花裙,头上带了玉桃碧玺桃心,让丫鬟跟着捧了个红木镶贝的盒子,风风光光地进了院子。

容华让丫鬟打帘,自己也迎出来。看到容华,薛三太太尖瘦的脸上有了笑容,进到屋子里还没来得及说别的,先看了容华在靴子上绣的花样,直夸赞,“真是个细心的,我还没看过在靴子内里也绣上花样的。”

绣在外面是给别人看的,在里面绣上一圈,自己穿的时候都会觉得赏心悦目,侯爷偶尔外面公干,万一脱换靴子也能分出和别人的不同来,外面深暗的颜色,看到里面的花纹时,心里自然会有些不同来。

总之是一暗一明,一冷一暖地衬着,十分的贴合,十分的相称。

三太太仔细抚摸了一下,然后侧头看容华,没想到二侄媳妇心思这样的巧。

凡事不一定都要做在明面上。

容华将三太太请坐下,三太太兴致勃勃地要看容华屋子里的布置,“府里都换了夏纱,你也换了,”说着在容华屋子里走了一圈,看了新上的青纱,“我屋子里得了一匹上好的纱料,正好用来做帘子,我看一会儿让人给你拿来一块用了。”

容华微微笑了,“让三婶惦记着了。”

三太太又看了一眼容华屋子里的摆设,有好几件皇太后的赏赐都摆在了百宝阁上。

三太太目光在百宝阁上往返几次,然后热心肠地拉着容华坐下来,“我是新得了个玩意儿就拿来给你。”说着让丫鬟将红木盒子拿过来打开,三太太亲手从里面取出东西,打开一看是柄羽毛累丝金线绣牡丹折扇。

三太太笑道:“难得的这样精巧的扇子,看这颜色正好适合你,就给你拿了来。”

大太太将扇子递给容华看了,容华拿在手里仔细端详,想起在宫中看到皇贵妃娘娘的折扇,也是和这个相仿的。

这扇子的贵重可想而知了。

三太太和容华说了会儿话,“若是有什么事要帮忙,就跟我说,能帮上的我一定会帮着,”顿了顿又道:“一开始都是难的,后面就好了。”

薛夫人没有和她说过这样贴心的话,精明如二太太也没有这样的亲切、语重心长。

容华点点头。

三太太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容华回到屋子里又去看那柄扇子,将扇子打开,微微一扇传出一股香风来。

三太太的弟弟在京里开了几家店铺,以三太太在别人面前的说法,这些店铺是靠的她弟弟自己才开起来的,店铺的生意也不算好,只是勉强糊口。

木槿道:“这些日子在府里,发现三房的舅爷经常到府里来,今天三太太是回了娘家。”

这就是了,三太太的话自然不是真的,三房那边不像二房和老夫人走得近,宫中的银子、老夫人的梯己都不少给,三房那边似是没有什么固定的外来收入,三太太每次出手却这样的大方……三房一定是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来源。

容华这边想着,三太太回到屋子里,让丫鬟们上了一壶好茶。

邢长远家的将丫鬟们打发下去,这才悄悄地在三太太耳边道:“少夫人派到庄子上的陪房回来了。”

三太太笑道:“我想着也差不多了,不然我也不会给二侄媳妇带了礼物回来。”

邢长远家的道:“少夫人怎么说?”

三太太道:“她就算有这个心也不能冒冒失失地跟我说,恐怕还要在她那边走动几趟,与她再亲近一些,才能等到她走投无路的时候,向我讨个主意。不然庄子上出了事,大嫂那边她是指望不上的,难道去求二嫂?我送她那么贵重的扇子,她就能不好奇?再说,谁看到好东西能不动心?特别是年纪小的人,怎么能把握的住。”

说着,三太太微微一笑,“不着急,一步步都是按照我想的发展,”抿嘴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