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剪不断的乡愁 >

第21章

剪不断的乡愁-第21章

小说: 剪不断的乡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话来形容他们的房子;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什么叫照壁?”我插
嘴,“什么叫转阁楼?”

    “哎!”小冯又叹气:“除非你亲自去看,我们是说不清楚的。还有,大理有四样最出
名的东西!”

    “哪四样?”我急急追问。

    “风、花、雪、月!”我惊异地睁大了眼睛。风、花、雪、月!怎会有一个地方出产
雪、花、雪、月?我的表情一定很困惑,小冯立即向我解释:“大理有上关和下关两个地
名,上关全是花,人人种花,家家种花。下关因为地处风口,所以又名风城,风特别大。至
于苍山十九峰,峰头上终年积雪。而耳海,是个波平如镜,一点也没受到污染的湖泊,水色
碧绿,苍山的倒影,全在洱海中。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大理有两句名言来形容当地风景:
‘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映耳海月!’”

    我听得简直呆住了,心里兴奋无比!这出产风花雪月的地方,有白族人的地方,怎能不
去!我和鑫涛交换了一个视线,不约而同地说:“去,去大理!一定要去大理!”

    “如果你们要去大理,”小冯计算着:“路上来回就要两天,再在大理住两天或三天,
那么,你们就没时间去桂林了!”

    “桂林和大理怎么能比?”邬湘接口:“桂林受盛名之累,游人不断,每天都是人山人
海,商业气息浓厚。而大理,地处边疆,很少游人,又安静,又朴实,又有民族色彩。再
说,你们以后游桂林的机会多得很,游大理,就除非你们再来云南,所以,二者选其一,当
然选大理!”

    哇!小冯和邬湘,真有说服力,我还没接口,承赉忽然一拍大腿,非常神勇地说:“就
这么决定了,我们去大理,放弃桂林!可以,”他顿了顿,看着小冯:“我们十七日要回香
港,如果放弃桂林,我们从哪里去香港?”“太简单了!”小冯说:“昆明有直飞香港的班
机,十九日,你们按原订的日子,从昆明直飞香港就行了!”

    “哇,太好了!”我高兴得叫了起来:“我就怕跑的地方太多,又玩得不痛快!这样安
排实在太好了!桂林就留给下一次吧!就这么决定!”“就这么决定!”金涛接口。
剪不断的乡愁31/42

    “就这么决定!”承赉接口。

    “可是。”我看着承赉,有些犹豫地说:“初霞会不会同意呀?”“这叫‘缺席表
决’!”承赉扬着眉毛,坚定地说着。原来这位老兄,一旦离开夫人的视线,就“神勇”得
不得了。“谁教她缺席呢?现在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别忙别忙,”我说:“火车上有四个人呢,不算小数,杨洁一路安排,我们一路改计
划,现在又取消了桂林,她非把我掐死不可!”“杨洁没关系!”邬湘笑着说:“她到了云
南,也得听我的!我绝不让她掐死你!”“反正,”鑫涛有力地说:“我们就这样决定
了!”

    “对!”承赉更有力接了一个字。

    就这样,我们才到昆明,就把以后的行程全改掉了。当初几、杨洁、李蕙、扬扬赶到昆
明,我们一宣布之后,初霞当场傻住,杨洁愣了半天,才哎哟一声说:“这比我当年带球
队,出国东征西讨都难多了,球队一出去就是几十人,几十个人的意见,还没他们几个人
多!真是变化多端,神秘莫测!”我笑,鑫涛笑,承赉笑,邬湘、小张、小冯、老鲁大家
笑。初霞看了我们老半天,终于明白“大局已定”,她一跺脚说:“不得了!还有好多出版
社啊。都约好了,要在桂林和你见面!”“打个电报通知他们我不去了!”我说。

    “啊呀!”初霞又一跺脚:“还有一个欧阳呢!”

    “顺便打个电报给欧阳吧!”我说:“本来他就没有必要跑到桂林去采访我!他早就在
长江上采访过了!”

    初霞再看看我们每一个人,回头对杨洁说:

    “你赶快去通知接火车的人,去取消火车票,还要改订你们回程的日期和飞机票……我
赶快去拟电报稿!”

    杨洁一面点头,一面笑,一面叹气,然后说了句:

    “我看我也不必带队了,我就在这儿接招应变吧!”

    我们又大笑起来了。旅行中,就有那么多想象不到的变化,也因为这些变化,才让我们
的旅程,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戏剧性。不止旅行如此,人生也是这样的。二十六、迷人
的“昆明”

    昆明市确实是个满有特色的都市,街道宽敞整齐,街旁都有绿树浓阴。天气凉爽宜人、
风和日丽。站在昆明市的街头,注视来往行人,也是一大乐趣。因为云南地处边陲,有二十
几种不同的少数民族。所以,常会看到各种民族,穿着他们自己的传统的服装,有些像台湾
的山地人,颜色都非常艳丽。常以白色为基本色,宽大的袖口和裙摆,镶上好几条大红或宝
蓝的镶边。腰上再配以颜色艳丽的三角巾,和镶满亮片的帽子。我离开云南的时候,还特地
买了一件“撒尼族”的服装回来作纪念。昆明除了离市区较远的石林、阿庐古洞……等名胜
外,在市内和近郊,还有著名的西山龙门、太华寺、华亭寺、筑竹寺等大庙翠湖公园及昙华
寺等花园,还有整个为铜所铸造的金殿,及有自然涌泉的黑龙潭。当然,还有个著名的大观
楼。这些地方,要一一玩起来,就需要好几天,我们在小冯和邬湘的取舍下,选择了大观
楼、昙华寺、西山龙门、华亭寺和金殿。到最后,金殿仍然因没时间不够而放弃了。

    大观楼除了有三层的楼外,还有长廊水榭,假山庭院,完全是个古典的花园。楼内楼
外,有许多古今题咏,其中最有名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孙髯翁先生,居然作了一副对
联,长达一百八十个字,是中国最长的一副对联。其实,大观楼南临滇池,遥望西山,风景
非常优美。花园内又繁花似锦,亭台处处,实在是个漫步谈心的好所在。但是,由于这位孙
髯翁先生的长联太出名了,大家都只顾着去找对联。找到了对联,又费了好大的劲去念对
联。一百八十个字的对联,随你怎么念,也无法“一气呵成”。念得我头晕脑胀,脖子酸育
(一直抬着头),始终没把那副对联念完。

    昙华寺虽然名字中有个寺字,却有园无寺。和大观楼的格局比起来,气魄小多了。但,
这儿是个好几进的花园,换言之,花园中还套着花园。园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和竹子。至于长
长的回廊,回廊上的小花窗。矮矮的围墙,墙上的小圆门。以及小湖、拱桥、假山、亭
子……这些中国式的庭园建筑,简直稀松平常,处处可见。我这次从北京到昆明,一路参观
各地名胜古迹,这才知道,楼台亭阁,花廊水榭,并不是故宫的特产,也不是苏州的特产,
它是整个中国的特产。

    西山龙门,是我们在离开昆明的最后一天,才抽出时间去的。这龙门,确实是个奇迹,
和前面两个以庭园楼台取胜的地方完全不同。前面两个地方会让你心胸舒坦,这儿,却会让
你震撼。据说,不去石林,不算到过云南,不去龙门,不算到过昆明。可见石林与龙门两个
地方,在云南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龙门,在西山山巅。要上这西山山巅,就要走一条登山栈道,这条栈道,完全是从石壁
上用人工凿出来的,狭窄得只容一个人上下,据说凿了七十二年才完工。有人用七十二年的
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光秃秃的石壁上,凿出这样一条工程浩大的栈道,简直不可
思议。但,最让人惊讶不已的,还是这条栈道顶端的石室“达天阁”。这达天阁整间石室,
是从山壁上雕刻斧凿出来的。里面的魁星,也是从整块石壁上凿出来的,魁星手中还拿着一
支神笔。据说,石匠朱家阁用了八年的时间,才把这石室和魁星从石壁上雕出来,当雕到最
后这支神笔时,却一不小心把笔雕断了。这朱家阁痛心极了,竟从龙门的悬崖上一跃而下,
跳崖自尽。所以,现在这支神笔是另外雕了装上去,而非原来的山壁之石。天下有这么疯狂
执著的石匠,才有我们后人可以攀登瞻仰的龙门。

    龙门的山下,就有好几个寺庙,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华亭寺,里面的五百尊罗
汉,像浮雕般占着整面的墙,表情举止,都略带夸张,有的手臂伸了好几丈。和我们在武汉
归元寺看的五百尊罗汉,大异其趣。

    在昆明,我们除了游山玩水以外,还拜访了云南著名的国画大师袁晓岑。袁老师住在一
栋古老的宅子里,要经过一段昆明的老街,才能到老师的住宅。那些老街非常狭窄,车子进
不去,曲曲折折,标标准准的小弄小巷,两边是饶有古趣的小巷人家。我不住对承赉说:
“这昆明的小梧桐,比北京的小梧桐还有味道。”

    邬湘和小冯不知道“小梧桐”的典故,杨洁和初霞却又笑个不停。经过好多“小梧
桐”,和无数古拙的小木门,就看到袁老师夫妇,站在小院子的门外,等待着我们。

    袁老师清癯儒雅,一股艺术家的气质。师母温柔热情,对我们殷勤招待,如待故人。我
们一走进那绿竹婆娑的小院落,就觉得神清气爽,眼前一亮。鑫涛立刻就被窗台上的几件铜
雕给震慑住了。他忍不住就拿起相机,疯狂地给那些雕塑拍照,一面喃喃地说:“这么好的
雕刻,居然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放在院子里,实在太委屈了!应该有间展览室,把它们收藏展
览出来才对!”

    鑫涛连声道可惜,袁老师却一点也不在乎。把我们迎进小小的客厅,奉茶以后,又让进
小小的书房。原来,袁老师长于画孔雀和各类飞禽,在云南大大有名。我们住的金品饭店,
就有袁老师的作品。此时,当我们正惊讶于案头上的几件精工铜雕,和墙上的几幅艺术佳作
时,袁老师已取出一幅预先画好的图来,对我说:

    “知道你要来,我们太高兴了,所以,我画了这幅‘月朦胧,鸟朦胧’送给你!”我接
过来,不禁又惊又喜,图中,有一对依偎的鸟儿,有一轮明月,还有几个飞翔闪烁的萤火虫
呢!我们大家看画,看铜雕,忙着摄影,忙着表达敬佩之忱……袁老师一高兴,又送了我一
幅孔雀,也送了初霞夫妇一张“小鸭”。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尤其鑫涛,他对雕塑的兴趣浓
厚,看到袁老师雕的“举杯邀明月”塑像,认为传神极了,把李白那豪迈洒脱、飘逸出尘之
概,全塑造了出来。当他又看到袁老师一件“矿工们”的巨铸之后,就对袁老师更加佩服得
五体投地了。

    说来也巧,我们这次的大陆行,第一站是北京,最后一站是昆明,在这一头一尾的两个
城市中,都见到了让我们心悦诚服的艺术家。剪不断的乡愁32/42
二十七、令人惊叹的“石林”

    我们终于到了石林。来石林之前,我和鑫涛,看了许多有关石林的资料,我们知道昆明
附近,有个“石林”,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但是,真正的“石
林”,到底有多么奇妙,据小冯说;我们是连“想象”都无法“想象”的!

    真的,这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方,也是个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地方!其壮丽、雄
伟、辽阔、奇异……简直让文字变得无能!我想,连画家和摄影家也无法捕捉它。因为任何
画家和摄影家都只能取局部的形象,而石林的壮观,绝非一两个钟头或画面所能表达。要体
会它的壮丽,只有身历其境,等你身历其境,会不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脚下走过的,身
边耸立着的……那各种奇峰怪石,连绵不断。这才憬然醒悟“鬼斧神工”四个字,其来有
自!真不知是几千千几万万年前,天降神兵,会搬来这么几千千几万万块巨石,让它们堆砌
耸立在这辽阔的路南彝族的平原上,变成一片苍苍茫茫、嵯嵯峨峨的巨石森林,让后世的几
千千几万万民众不断地瞻仰,不断地惊叹!我们去石林!是经过小冯仔细安排的,早上九时
出发,小冯和邬湘陪我们去。等上了面包车,我们才知道,小张和老鲁已经另外开一辆车,
比我们早出发两小时,去预先安排我们的食宿及一切。因为我们还要玩阿庐古洞和乃古石
林,所以要在石林住两夜。上了车,大家一路嘻嘻哈哈。邬湘、杨洁、李蕙都是当年篮球国
手,这次因为我,大家又重聚一“车’,当然有聊不完的话题。小冯忙着向我们介绍云南种
种;大理的风花雪月不提了,丽江的雪峰冰山终年不化,雪地上开满雪莲。西双版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