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湖边彷徨 >

第7章

湖边彷徨-第7章

小说: 湖边彷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达到极致的境地。
清脆高亮的朗读声震荡着教室,震颤着校园,打破了清净幽凉的一大早。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时在于晨。”
如此大好时光,理应由此激扬的情调来消磨。
大家襟危端坐,手中都捧着一本维系命运的贤书。正如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两耳清静如风,又生活在和平年代,“能读好书,应该读好书”是他们的天职。
贾剑平坐在教室的中间位置上,全神贯注地饱读着一首首名家之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怀古惜今之诗,是诗人精忠报国,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豪丈凯歌。抒发了作者的一腔豪情,也抒发了一腔悲愤之情。实属无奈之中的无奈。
这首“强弓”之诗正中剑平下怀,他非常欣赏作者的文采,也非常艳羡作者的美中之气。他也要心怀国度,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增添徇丽的一笔。
他翻了一页,一首李商隐的七言绝句映入眼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离愁别绪的爱情“诺曼底”史诗,语言挥洒自如,巧妙天工,形式出神入化,可谓是上上乘之作,美中没有一点不足之气,无一丝瑕疵。它是超脱尘世的悲壮之美,让人读而不厌,读而难舍。曲终掩卷,尤有回肠荡气,余韵绕粱之味。剑平虽已臻熟百遍,但读来仍是脍炙上口。
贾剑平富有诗情画意地继续朗诵着,这朗诵不是简单的背,而是完全沉浸在作者所设的意境中,这意境幽深、难测,这意境让人似懂非懂、若即若离,这意境犹似山珍海味,让人细嚼慢咽,一点点地去品味中华文明。
读诗,是为了吸收文化精髓,是为了享受,更是为了高考。一,能从诗中得到别具一格、身临其境的思想、文采美。二,能为高考的顺利进行增添辉煌的一笔。由于高考试题类型的变革,诗词的比重有加大之势,它在全部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分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它,犹似猛虎添翼。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文学涵养高,更能反映一个人驾御文化的超凡脱俗的能力。可见诗略见一斑。对待诗,首先要背得滚瓜烂熟,再者,要会适时分析,适景而议,把作者的观点、思想与自己的理解能力相结合,大加评论,但要论到点子上,论到轴心上,也不是读几篇、背几篇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这需要放长线钓大鱼的本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亦步亦趋的过程。
在前排背着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背着一条条漂浮着人类始祖历史的长河,背着一座座宏伟挺拔之势、布满人类足迹的高山的是齐雯雯。她热爱祖国的寸寸土地,她也喜欢世界各处的文物古迹。那是人们体力与智力的造化、结晶,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精灵。没有它们,人就无立足之地,更不用谈别的了……
她一看到地理,就有一种亲切感,整个身心都被吸引去了。地理中的条条块块,一个个标记,一点点的痕迹都布满在她的脑海中。一切的一切把她给覆盖了,淹没了。她在书中品味着美味佳肴,向往着世外桃源的佳境。
她姣好、洁白、细腻的脸颊泛出丝丝微笑,披肩的黑亮长发在窗户吹进的微风中嘶嘶作响,仿佛蚕在啃食桑叶,舞动媚人,甜甜的娇柔之音让人垂涎三尺。
他们都在大海中激泳而进,同一个起跑线,不同的起跑速度,有的人被甩到了千里之外,有的人则是领头羊,但倍受着惊涛骇浪的苦苦煎熬。
“有心者事竟成……”学习犹如种地,要适时令节气而耕种,还要把功夫下到平时,施肥、锄草、拔苗、浇水样样不可或缺,这都是通向收获门径的必经之路,离开他们,不是事倍功半,就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还要克服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狭义之辞,这是一些人无奈中的解脱之辞,可谓之借口。要光不要快,又有多大意思呢?靠临时抱佛脚的人成不了大器,必定被时代潮流所湮没,被历史的车轮踏过,留在前世因缘之中。
高三的莘莘学子们已经经过了不少风风雨雨,“吃了不少堑,也长了不少智。”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不算太薄的“帐本”。不平凡的三年,在平凡中度过,有些美好时光随风雨而飘逝,有些时光被紧紧抓住,朔造了一个个历史舞台的精英。
他们在山洪海泄中扬帆而进,任凭狂风巨浪的为所欲为。
现在,前面迎接他们的是高考——一个十几年如一日,奋斗不已、慢慢靠近的努力目标……
太阳慢慢升起了,停靠在东山的头顶。一片片银丝白光洒向大地,洒向万物新生命。为花草树木注射着爱得光露,也为高三的学子们照亮了前方——不懈奋斗的前方,胜利的前方。
时间如流水,时间如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快的词语数不胜数、举不胜举。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宝贵的无形的时间擦肩而过,匆匆而别。
上午的第四节课在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每个同学都表露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压抑情绪。虽是平静地坐着,但焦躁的心却火热的难以控制。
四十级二十班的教室中迷漫了一层使人几乎窒息的阴云。
冯国龙东瞧西望,他是个坐不住屁股的“瘦猴”,平时就喜欢看热闹,更爱身临其境地走一遭。别人都爱耍他,因为他是“瘦猴”,只要是猴就让人耍的,大家抓住此把柄,奚落他一回又一回,他只是当作“热闹”嬉笑而过。
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刺耳的铃声从走廊中传来。
“班主任来了!”有人在不经意间小声地叫了一下。
此声一出,立即奏效。班里顿刻鸦雀无声,一对对有神的大眼睛注视着前方。连平时捣鬼的杨淑亮,也神情专注起来了。
班主任杨新民一手托着一大摞卷子,另一手拿着几个粉笔头压在上面,累喘吁吁地跨上了讲台。
“大家上午好!”杨老师开口了。
“老师好!”
一如既往的问候语宣告结束。
杨老师戴着一副宽大眼镜,两个小眼眯成一条缝。微笑着,打量着同学们。他心里非常明白,同学们正焦急地等着语文试卷的考试结果。
“这次统一考试,同学们都发挥的不错,我非常满意……”他有意地瞥了瞥班里的那几位成绩好的同学,也在无意间匆匆斜视了一下几位不怎么样的学生,“有两位同学非常值得表扬,他们考得太好了,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就是……”杨老师的夸词喋喋不休,两个名字最后还是没叫出来。
杨萧神情绵绵地陶醉在了这个两人之中,心想:“不是我才怪呢?刚才老师的微微一笑就是对我的信任、夸奖,这是最好的证明。”
黄耀辉一听:“那肯定是我无疑了,平时我都是数一数二的,从没坐过第三把交椅!”沉醉在了自得其乐中。
不等老师念到名字,同学们欢腾愉悦的气氛猛然高涨。杂无声息的教室陷入雷鸣般的火热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惊奇地用眼光寻觅着那个同学?最后,他们的目光停留在杨萧与黄耀辉身上。不可置疑,只有他们势均力敌的两位才能得到如此殊荣。杨萧与黄耀辉却没为之所动,目不转睛地看着杨老师。
但他们掩饰不住内心激动的火花。
“那就是贾剑平与齐雯雯两位同学。”杨老师舒展着双臂字斟句酌地挥洒而出。
同学们听得耳痴目呆,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也可顺利转化为可能的。
在贾剑平与齐雯雯看来,是毋容置疑的可能。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杨萧与黄耀辉被排挤出“龙椅”,简直到了怒发冲冠,气急败坏的地步。
老师看出了同学们半信半疑的目光,又赶紧补充到:“他们是你们学习的榜样,有功夫铁棒也能磨成针,你们很多人都缺乏这种毅力与勇气。别人的成功看来微不足道,但拿到自己身上又分文不值。总之,贾剑平取得了全级第一名,齐雯雯取得了我们班第二名,都是不容置疑的。”老师以一种绝对的口吻肯定了他们两位的胜利成果,也否定了那些居心叵测,任意造谣,不怀好意的人的不良意图。
同学们听得目瞪口呆:“一个全级第一,一个班级第二,难道爱情这样厉害,这样有力?”他们不了解啊!
平时不显眼的他们俩,今日却以惊人的步伐奔在了那些高傲人们的前头,又何尝得不平凡?
贾剑平与齐雯雯相视而笑,这笑里含着多少艰难路程的辛酸,多少日日夜夜的秉烛拼搏。这分量是重的,这成果是惊人的!
“付出终有回报。”
冯国龙急出生智,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占一下剑平的便宜。“去酒吧喝酒,这可以商量?去高级餐馆搓上一顿,这也不无可以?去网吧上个通宵,也好玩呢?”他在心中为自己筹划着。把听课权当作了耳旁风!
杨老师谈吐自如地评讲着试卷,中间时常夹杂着表扬剑平的话语。“什么有新意呢?什么有独创呢?什么眼界开阔呢?……”好语累积一箩筐。
其他同学听得如痴如醉,仅冯先生开了“小夜车”,属于例外。就连嗜小说如命的徐万天帅哥也改了旧习,打起了“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旗号。面对高考,他们理应如此,应该借鉴一切有利于自己发挥才能的因素。这些因素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放过,坐失良机!
周六下午,天阴晴难测,太阳也懒得和大地见面了,藏于黑云之后安逸地睡去了,仅有丝丝微风还欢快地吹着。永封湖倒显得格外热闹。游客们络绎不绝地慕名而来,见缝插针,整个岸边、湖心小岛均是人山人海。这也许应归功于今天凉爽的天气。把游客乃至足不出户的居民也调了过来。
永封塔坐落于湖心小岛上,虽建于久远的宋、元年代,但仍英姿婆娑的永驻小岛。湖心小岛通向岸边的是铁链木板桥,两根粗黑的铁链与杨木板承受着人们无情的践踏。岸边进口处是一个奇形异状、呲牙咧嘴的怪兽:麒麟。据传说:孔子西游大野泽而发现,后来,这片土地就被命名为今天的巨野,也是今天的麒麟之乡。
湖水轻轻地触打着堤岸,柳树轻轻地拂动着发丝,在水波上一次一次的梳洗,焉如一个美丽的少女在嬉水或在打扮自己的容颜。
剑平牵着雯雯的芊芊细手正在柳数成荫的岸边小道上散步。一年多的相处,磨练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他们的爱情是顺利的,并且在学业上也筹造了一个个奇迹。爱情幸福的雯雯还刻骨铭心地记着一段话——这段话虽不是剑平创造出来的,但她依旧沉浸在了那样的爱情圣火中。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片段又在她耳边响起:“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他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不离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地来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他们分开了!”
他们的爱情虽没经历过外界的风风雨雨、长途跋涉,但却是牢固、稳定的,至今也没有出现一丝裂痕!
剑平却在为高考而忧虑,为他们两个的未来而作打算:“我们两个的学习处在不同的阶层上,万一相差过多,如何是好?……不过也没多大关系,真不行,就让其中一个委屈一下,以达到求全的目的!那未来呢?上了大学或是有了工作,其中一人变心,那可怎么办?这可不能不考虑!但是,我又非常确信——谁也不会对不起对方,应该向对方负责!”他又认为自己多虑了。
两个人默无声息地向前走着。
青青的草坪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青香味,湖边也飘荡着腥腥的鱼水味,鱼龙混杂,也不是多么不舒心,但倒能感觉到大自然原有的风貌与气息。
前面的小广场上,人群开始骚动,并且越聚越多。一层一层的围了开去,不知中间是干什么的?一对对大眼睛不偏不倚地注视着人群中部。
由于好奇心强,雯雯没打一声招呼,便撒腿跑向这边来凑热闹了。剑平也紧随其后。雯雯在剑平的开道下,才好不容易地挤到了中间位置上。中部空地上的场景才一目了然。原来是卖艺的,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打扮的非常古典化,手拿一把宝剑正在练武术,站在一旁的是位四五十岁的山东高大汉子,脸上的络腮胡子长长的,犹似梁山泊上的李逵。
一刹那间,少女转了一下身,才看清了她的样貌:不是“碧月羞花”的美女,也是“仙女下凡”。她的剑法如同一种舞蹈,娇柔媚人。吸引得人们的眼球都快挤了出来。掌声伴随着笑脸经久不息!
雯雯情不自禁地一边拍掌,一边高喊:“真棒,真厉害!”
但是,到了后来,也许是少女练累了吧!也许是后边的不怎么熟悉吧!在一个高难度的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