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合理的传说(下) >

第2章

合理的传说(下)-第2章

小说: 合理的传说(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哪?”
“捕鱼去啊!在这吹风可填不饱肚子。”
“我又不会捕鱼。”
“放你在这我怕你跳河。”
“喔。”
“真是的,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要让人担心。”汨罗一边把诗人推上船一边抱怨,“还真是不能放着你不管。”
~f~a~n~j~i~a~n~
从那天开始,汨罗死皮赖脸地住进屈原家,硬是挤在诗人床上睡。屈原起先抱怨过,可是数次未果之后也就任由他去了。
于是一转眼秋去春来,随着秦国大军一路进逼楚都郢都,屈原也一天比一天抑郁。现在,连汨罗的笑语都无法让他振作起来。他想死,时时刻刻都想死。唯一阻止他的,是身旁那个死皮赖脸的年轻人。
又是一个初春的夜晚,木门再度在月色下响起。屈原疑惑地起身应门,他想不透。除了身边的汨罗之外天底下还有谁会在半夜敲他的门?
咿呀门开,月色下是个陌生的蓝衣童子,看到屈原深深一揖。
“拜见屈大夫。”童子说,“我是江家人,奉主母之命传话给主人。”
“江家?”屈原疑惑,“这里没有……”
“找我的。”
诗人回头,原本坐在床上的汨罗已到了他身后。非常少见的,汨罗年轻的脸庞上出现了凝重的表情。
“抱歉,我可能要出去一下。”汨罗出门前还是回头挤出一抹笑容,“别趁这段时间自杀喔!”
汨罗随着那小孩离开了,不过显然离得不够远,对话还是随着风声飘回屈原屋中。基于礼貌诗人不想听,可是又不是不想听就听不到。
“主人四年未归了……大小事无人作主……”
汨罗的回答很小声,听不到。屈原心中起疑,汨罗住进他家也不过数月,何来四年之有?
“主母说,日常琐事可代您管理,可是今年端午祭……”
“你小声点!”
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听不清楚对话,只有细碎的气音。然后,是汨罗愤慨的吼声:“别开玩笑了!为什么我不回去老家伙就得死?!”
童子不知回答了什么,汨罗的怒气有增无减。
“那些人都疯了吗?老家伙是我看过最高强的巫师啊!”
童子不知又说了什么话,夜终于寂静下来,然后汨罗推开门回到屈原屋中。
“抱歉,我必须回家一趟。”年轻人勉强一笑,“家中有事,不能再继续烦你了。”
“明早就走?”
“不,现在。”汨罗苦笑,“不瞒您说,我家在汨罗江。更何况,端午祭典之前还有许多事要办。”
“我了解。”屈原体谅地拍拍汨罗的肩,“巫师一族在祭典前有许多事要准备吧?现在溯流而上还来得及吗?”
“那个,是绝对来得及的……”
汨罗又一长叹,随手收拾起随身细软,然后出门。
“那么,先告辞了。谢谢您这段时日来的照顾。”汨罗向屈原深深一拜,“如果哪天想要找我,就到汨罗江畔呼唤我的名字吧!”
屈原没有问汨罗为何这样就可以找到他,也没问他回不回来,只是默默向年轻的挚友道别。于是泪罗走了,住人的小屋又恢复了寂寥。
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夏。秦国大将白起破郢,楚东迁都陈城。就在汨罗离开后不久,消息传至江南。屈原深感大势已去,悲国悲民之际又加深了厌世之意。他写下最后一篇遗作《怀沙》,决定不再留恋如此乱世。汨罗曾经重新燃起他对人世的依恋,可是星火轻易被扑灭,年轻人走后空荡的小屋把诗人逼向比从前更寒冷的边缘。
生离死别。人世无常,何苦留连?
投江前,屈原来到了汨罗江畔。他觉得该见汨罗最后一面,就算无法向汨罗交代遗言,也要传话让他知道自己的决心。他不愿汨罗回到俩人曾同住的小屋,然后才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也不清楚。也或许……他在期待见到汨罗后能改变什么?
这天刚好是端午,汨罗江水反射正午的艳阳,闪着粼粼波光。江畔祭水神的仪式正开场,装饰华美的龙船停泊在码头旁,巫师在祭坛上舞着,两旁鼓乐和谐。屈原无法在盛装的巫师群中认出汨罗,询问四周围观路人却得到“没听过这个人”的答案。当然,无论如何向江上呼唤,年轻渔夫也都没有摇着扁舟出现。
“那么,如果有一天遇到那个人,请告诉他屈平对不起他,枉费了他苦口婆心。”
最后,屈原只能这样向路人交代,然后离开了祭神会场。
失落而寂寥,又寻故友不着,连祭典的管弦在诗人耳中都像悲乐。即使不悲。也让人意冷。国之将亡,人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祭神拜鬼上,这怎能让人不心如死灰?如果神能经由巫师听取人们的祈愿,谁会来传达忠臣义子的死谏?
那一泓碧绿的潭水,可是映照着青天?
“屈大夫投江了!”
消息如同号哭般传开时,祭典正进行到最高潮。祭典的主角江神降临在主祭巫师的身上,对众人传达着旨意。噩耗打断了回音袅袅的神语,整个祭典会场突然混乱了起来,细碎的消息如风声般传开。不少人群丢下祭典往江边跑,更多的人开始哭泣和咒骂。
“安静!”
荒乱中,主祭巫师一声怒喝镇住了人群,随手抄起台上祭品、旌旗拔空飞起。在惊呼声中巫师停在江心,凌空飘浮着。
“汨罗江水听令!”巫师似乎在包肉竹叶上写了些什么,“即刻止流!”
随着包着竹叶的祭肉落水,奇迹似的情形发生了。原本滔滔不绝西流的汨罗江水,突然像冻结了般凝住,宛如一片厚冰。
接着巫师抓起一把糯米,猛力洒往江中。他大喝:“虾兵蟹将!速寻此人!”
语音方落,整条汨罗江都吵杂了起来,仿佛有无数的生物在窜动、交谈。岸上人们不由地捂起耳朵,巫师却毫不在意,心有所悟地往江岸某侧笔直飞去。
“勒令!破水!”
如同意图刺杀水中猛兽一般,巫师手持黄旗直插水中。人们屏息了,静止的江水竟以旗竿为中心分开,瞬间出现一个空洞。而旗子悬空直立在原本河面的位置,巫师在破水瞬间失去所有精力般落下,只能紧抓住旗子以免跌死。
原本艳阳高照的五月天突然涌起密密云层,轰隆雷声劈开了天空。明明还是正午,突然天色就有如傍晚般阴暗,并在瞬间下起了滂沱大雨。
过了不久,终于都找到避雨处的人们在惊骇中发现江水又合拢了,并且开始流动。一切水相恢复平静,只有那旗竿竖立水面上,勉强让大巫师不致溺毙。几艘比较大胆的龙船摇桨向前,捞起了巫师和旗竿。而巫师得救的那一瞬间,是痛哭的。
“大人、大人,您还好吧?”桨手这样问着。
“我很好。”主祭巫师抹去脸上的雨和泪,“不是我在哭,是汨罗江在哭。”
如果这时的人能潜水,他们就会看到江底发生的悲剧。一尾白龙正缓缓下潜,以江底某物为中心盘旋而下。江底沉着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大石用粗绳绑在他的腰际,让冰冷尸身无法上浮。黑暗的江底,屈原的衣袍和白发随波摇曳,宛如迎风摆动着。
而如果有人能通阴阳,便能看到大石上坐着一抹幽魂,赫然正是三闾大夫屈原。而四周,围着各式鱼虾小将,和被鱼虾挡开的两个鬼差。
“你终于来了。”屈原的魂魄笑望白龙。
“为什么……为什么你还是要寻死?”白龙哭泣着,转眼化为白衣青年。
“我说过了,这世间无我归处。”屈原说。
“难道……难道我还不够吗?”汨罗一把搂住诗人魂魄痛哭,“为什么你就非得寻死?我不是说,这江水也是浊的吗?何苦脏了自己?”
“你的部下告诉我了……我早该知道,你是条美丽的龙。”
屈原抚着龙神的黑发,轻轻地笑了,“既然你不是人,那为什么总希望我活着?”
“不管凡人的生命多短,总是活着的。活着,就会产生变化。”汨罗的眼泪溶成一抹清流。“可是凡人死了,鬼魂就不会再产生变化……”
“别哭了,汨罗江神。”屈原魂魄安慰着龙神,“我不值得你流泪。”
“哪不值得?”
“不值得。”
“值得。”
“不值得。”
“值得。”
“不值得。”
“值得。”
“不值得。”
“值得!我说值得就是值得!”
“……”
不知为何,四周的鱼虾鬼差似乎都在掩嘴偷笑,汨罗江神恼怒地推开屈原,往四周一瞪,止住整片窃笑。
“你为什么从不问我的身份?”汨罗问。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苦涩的笑,“早有感觉你不是凡人,如果你要瞒着我,我宁可相信。”
“你……”汨罗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在江底闪闪放光。
“别哭了,那我就在这江里陪你,不老也不死,这样不好吗?”屈原安慰地拍拍汨罗肩膀。“这样不是正好吗?”
“你也真会选时间,偏偏挑在我没空救你的时候跳江。”龙神一抹眼泪,似乎没听到屈原说的话,有点恼怒地抱怨起来,“我没跟你说什么时候回去,你就不会在原地等我吗?找不到我,你就不会等一下?”
“我……”
“这个时候忙都忙死了,跟你鬼混四年,江里积了水鬼水妖一大堆,不然我干嘛回来?”汨罗几乎气得大骂,“好不容易快要忙完,祭典结束就可以回去,你给我投江!你可知道,侍奉我多年的大巫师来不及让我离开,直接借我身体救你,差点被我这样搞死?”
“好好,对不起,那我就化为水鬼在江里陪你谢罪好了。”屈原安抚地说。
“不行,不准。”汨罗断然拒绝,“你不准成为水鬼,你给我转世投胎去。”
“为什么?”屈原莫名其妙。
“因为死人只会积聚不祥之气,最后化为妖物。”不知为何,龙神似乎一字一句难以出口。“所以你必须走,我不要如此妖物在我江中。”
“汨罗……”
“够了!我受够你的抱怨了!说也说不听的凡人!”白色身影转身背对那抹幽魂,“你走吧!我不要再看到你!”
“你……”
“带他走!”龙神对鬼差下令,接着喝令一旁部属,“赶他们走!不要再让我看到这个人!”
虾兵蟹将对鬼差一致鞠躬致歉,接着让出了道路。两个鬼差终于上前套上锁链,催促屈原离开。
“等一下,拜托。”屈原离去前,回头望着那熟悉的背影,“如果你方便的话,是否能派一些小鱼小虾回去我的故乡,给我姐姐报个信?”
“笑话!”龙神依旧背对诗人和鬼差,语气颤抖着,“为什么我必须要帮凡人做这做那?你作梦吧你!”
于是屈原的魂魄走了,进入水神无法管辖的阴曹地府。所以他没看到,就在他消失之后,龙神用身上配剑斩断了系着屈原和大石的粗绳,转眼化成白色大鱼。百里水路,对水神来说只是咫尺而已。
岸上楚人的招魂歌声中,白鱼摇曳长尾、舒缩他的鳍,顶起了屈原的尸身。水路艰险,但水底没有暗流胆敢侵袭,江面也没有狂风勃起浪头阻挠。
从汨罗江起,白鱼载着屈原下过他们相遇的湘水、接着入洞庭。洞庭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白鱼无暇而且无心留连,只顾载着诗人前行。出湖口,白鱼入长江,将斑斑点点湘妃的泪竹抛在后头,就如同每一个被他疾风似抛下的景色一般。
然后他溯流而上,蜿蜒千里。过公安,渡江陵,略过夷陵宜昌,终于到达了长江北岸那个屈原归不得的故乡。
屈原的姐姐在洗衣江畔发现白鱼送回的尸体,因此传开了各式传说。而江南人记得了当年巫师欲救屈原的咒语,年年五月五以竹叶包肉、糯米投入江中。
可惜龙神来不及救起投江的诗人,粽子也浮不起不存在的尸身。屈原的遗作传开了,人们一代代传着投江的故事,如同人们保留了划船抢旗的仪式。可是时代巨轮向前推展,死人再也无法唤回。
公元前二二三年,秦灭楚;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天下;公元前二零六年,项羽、刘邦推新楚王灭秦。历史不断向前走,永远不会回头。可是乡野村夫口中保留了这个传说,世世代代文人吟咏着楚辞,流传这种固执又不知变通的忠义。更有人说,屈原精神构成了中华文化最精髓的一部分。
“看,我就说。过了几甲子总有人会了解你的吧!”
据说泪罗江畔,直到今日还会在深夜听到这样的抱怨。
据说,那是个年轻男子清亮的嗓音。
☆☆凡间独家录入★★☆☆33扫描平平校对★★
“你今天的故事好像特别感性耶?”
很捧场的,故事讲完辛艾仁不是处于睡眠状态。年轻兽医早已清醒,靠在床头半坐翻看着一本厚厚的《楚辞鉴赏》。
“毕竟是讲屈原的故事嘛!”白灵舔舔嘴唇,“讲他的故事没有这种程度的感性和雕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中华五千年文化啊!”
“其实只是你昨天看了这本书,现学现卖对吧?”辛艾仁翻过书页,推推眼镜,投给白狐好笑的一瞥。
“这是侮辱!”白狐跳起来,“讲得好像我活了四百年,昨天才念过楚辞一样!”
“我可没那么说,是你作贼心虚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