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盗墓机密 >

第46章

盗墓机密-第46章

小说: 盗墓机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将装箱入袋的众多宝物,扛的扛,搬的搬,开始往外撤。

就在这边撤时,那边的乾隆墓,柴云升正率领士兵大盗特盗……他和韩大保率部来到裕陵后,手一挥,几十士兵一齐大干。有的登明楼,有的拆砖墙,上上下下,一派忙碌。

第8章夜盗东陵(八)

乾隆皇帝的坟头宝顶很大,像座山岗,除糯米汤浇灌,三合土夯实,还加了铁钉,异常牢固。

柴云升挠着后脑勺,犯了思量,哪里才是进入地宫的入口呢?

韩大保和几十个士兵上窜下跳,四处找寻。

最后,还真走运,月牙城里的门路终于让他们找到了。等TNT炸药的威力一发作,沙石蔽天,声震四野。起先,附近乡民以为是地震,后来,根据军事演习的布告推断,大概是有人在崩皇陵。

等硝烟散尽,柴云升和韩大保高兴地看到,琉璃照壁前炸开了一个大深坑,几个士兵很快就从砖石堆中扒出一条通道。遇到高大厚实的金刚墙,再次装上了TNT。这样,经过几次爆炸,终于打通了通向地宫的入口。

韩大保已宝迷心窍,他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等他顺着斜坡墓道向下爬时,才感觉阴风刺骨,冷气逼人。行至下面,满地宫都是冰冷的积水。他咬着牙,在寒冷刺骨的黑水烂泥中一走一晃,一步一滑。等好不容易走到头,却发现被一道雕有一对菩萨立像的石门拦住。

士兵们急了,撞!

石门被撞开,四大金刚凶神恶煞地瞪视着他们。明堂券里,八个册宝座上的漆金木箱被立刻砸开,宝玺香册,被一抢而光!

接下来,第二道石门、第三道石门,还是被硬撞开的。

到了第四道石门,韩大保犯了难,无论如何,就是撞不开。于是,他干脆一招手,炸!待浓烟散尽,通道打开,士兵们一阵狼嚎,狂舞着火把蜂拥而进……

六具棺椁被利斧劈开,五具尸骨被拖出散乱在泥水中被马靴践踏。一具女尸相当完好,穿戴整齐,被摘冠拔发,搜身脱衣,推倒在污水烂泥里。所葬珍宝,有商周铜鼎,汉玉浮屠,宋瓷瓶壶,金质佛像,玉石,象牙,宝剑,还有一些褪色的名帖名画,古书古扇……

士兵们口里喊着:“有宝不拿,终生后悔!”几十个人装的装,抢的抢,扔的扔……看搜拿的差不多了,韩大保一声令下,引士兵匆匆退出地宫。

再说慈禧墓。

出来地宫后,谭在春集合训话:“弟兄们!此次行动,大获全胜,每个人都卖了力,立了功,回去后,我一定如实向军座汇报。可有一样,所盗宝物,一律交出,日后,绝对每人一份!我把丑话说在这儿,谁若胆敢私藏,哪怕是半颗珠子,我也毙了他!听清了没有?”

“听清了!”众士兵异口同声。

紧接着,众士兵纷纷交出了自己抢来的珍宝。谭在春查看了一下,命秦海全部装到早就准备好的箱子里。然后,一摆手:“撤!”

回到指挥部,谭在春命秦海将盗来的所有珍宝归在一起,派兵严加把守。盗了大半夜的墓,很多士兵已累得直叫,倒头做美梦去了。谭在春徘徊在房间里,心情异常兴奋,是啊,苍天保佑,他策划的夜盗东陵终于成功!他就要带着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回南京和林玉凤团聚,他就要利用这些财宝一雪家仇,重振谭氏家业,他就要和林玉凤一起牵手,远赴美国……总之,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突然,窗外有个人影一闪。他拔出枪:“谁?”

“我,大哥,子厚。”

灯光朦胧,张子厚走了进来,一脸的鬼鬼祟祟。谭在春有些纳闷:“你不在孙殿英身边,跑这儿来干什么?”

张子厚苦恼地摇摇头:“哥,别提了,孙老殿是个老狐狸,他哪会放心你呀,他让我来监视你。”

“哦。”谭在春点点头,这似乎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示意张子厚坐下。

此刻,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张子厚说:“大哥,既然我也来了,我想溜进地宫去多少捡几样宝贝,你也知道,我本来就是个盗。”

谭在春怕张子厚单独进地宫会被人发现,引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就断然不允。可张子厚坚持要去。

谭在春没法,只好说:“你是我兄弟,我的宝就是你的宝,你不用再去冒这个险。”说完,他实在是困了,也就没再管张子厚,躺到床上沉沉睡去。

第9章夜盗东陵(九)

张子厚看谭在春沉沉睡去,急忙拿起一把手电,悄悄溜出指挥部,一个人幽灵似的钻进了慈禧地宫。借着微弱的手电光,他开始在碎棺木与破衣物之间找寻士兵们抢夺时遗落的珍珠。一阵阴风吹过,他看了一眼躺在棺盖上的慈禧的尸体,身子不由得一阵颤抖。慈禧手搭在赤条条的上身,长发披散,一双眼似睁似闭,望着眼前这个孤单的盗墓者。

张子厚头皮直发乍,浑身冒出一层鸡皮疙瘩。一低头,他有了重大发现,在慈禧的身子下面竟还有不少没被摘净的珍珠。他顾不上挨个摘,狠劲扯了一把,然后快速跑出地宫。回到指挥部,他的一颗心几乎要从嗓子眼跳出来。巨大的惊恐,让他颤栗不已!

天亮后,几个师的人马继续在陵区内四处搜寻目标,到了晚上,继续盗掘。

7月10日夜,几辆汽车自马伸桥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部开出,直奔马兰峪。孙殿英亲自来验收了。

当孙殿英目睹一箱一箱的大批的奇珍异宝,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揉了揉眼,又打了自己一耳光,看看左右,这才相信不是在梦里。他心里一阵狂喜,这一件件宝贝,全归我孙老殿了,全归我孙大麻子了!

“吹灭马灯!”他命令道。

几盏马灯熄灭,屋里照样亮堂,奇妙神异的五彩霞光,在闪耀,在波动,宛若仙境。孙殿英爆发出阵阵极度的得意的笑。

“好样的!干得漂亮!都是我的好兄弟!”孙殿英拍拍这个的肩,拍拍那个的胸,满脸的大麻子直放光。他指挥士兵,“把这些装箱,那些装车。开拔!”

五大箱最好的奇珍异宝,塞进了孙殿英的汽车。所盗宝物,乱七八糟的,整整装了几十军车。趁着夜色,一支亦兵亦匪的队伍,悄悄向远处行进……

明争暗斗

第1章明争暗斗(一)

古人云,钱多了你会睡不着觉,此话,千真万确!

孙殿英虽然发了一大笔横财,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毕竟,做贼心虚。每日里,他瞅着一箱子一箱子的奇珍异宝,开始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要害他,就连何成飞送给他的一个西洋俊妞和一个东洋美女,他也隐约觉得,这两个尤物一定是洋人安插在他身边的卧底,说不定哪时哪刻,她们就会联合起来,割下他的头,带一些珍宝逃走。

这一天,孙殿英的一个在第三师卧底的亲信跑来告诉他,说第三师的副师长赵瑶昆在跟他的部下讲,说孙殿英接受谭在春的建议,假借炸陵盗宝充实军饷,其实完全是为了满足个人对金钱的私欲和对政治的野心。

消息确定后,孙殿英极为不悦,他联想到赵瑶昆曾当过吴佩孚的参谋长,不比他拉杆子起家的弟兄,如今这家伙又言行出格,必定早晚和他对着干,如不及早杀之,必有后患。于是,他唤来三师一团团长金义山,低声告诉了他一个除去赵瑶昆的好办法。

一天,金义山约赵瑶昆骑马到山中游玩,路上,金义山趁赵瑶昆纵马不备,从其身后突然开枪将赵击落马下。

事后,孙殿英为了掩人耳目,开会说,赵副师长因山中纵马,不慎摔死,望大家节哀。而金义山,因暗杀有功,被孙殿英迅速提升为第三师副师长,并让其专责制造毒品这一肥职。但魔鬼也有胆怯时,孙殿英冷静下来后,怕金义山有朝一日说出此事,招来手下群起而攻之,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悄悄派人去阎锡山那里告黑状,说他有个不听话的属下正在阎大帅的地盘上制贩毒品。阎锡山闻听,也未多想,立刻派人去把金义山抓来,还没等金义山开口申辩,就下令将其枪毙!按他说法,他痛恨毒品!

消息传回,孙殿英很得意,通过这两次堪称绝妙的杀人灭口,他的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感觉稍稍安定下来。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你的阴谋有多么机巧多么神秘,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有关东陵被盗和两位师长不明不白的死,当地一些打柴的农夫开始从一些士兵那里悄悄听到。结合前面的军事演习,他们很快到东陵实地察看得到证实。随后,消息传出,国人震惊,舆论哗然。人们均被这一惊天盗案震惊了!毋庸置疑,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它给这个本来就已多灾多难的国家,又增添了一些恐慌。

一时间,孙大麻子成了社会舆论的中心人物,静卧在北国山峦的清东陵,也成了世人注目的焦点,各种各样的报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传言,甚嚣尘上。一个个小报记者,东奔西跑,采访,猎奇,绞尽脑汁使其写出的东西更具有吸引性、刺激性、爆炸性。

与此同时,国外的几家媒体也嗅到了这千载难逢的爆炸性新闻,他们均以最快的速度,转发了有关中国清东陵被盗的消息。

上海《申报》主笔在闻听东陵被盗后,立刻在该报头版登载大盗孙殿英之所为,并发表社论加以谴责。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此次盗墓的第一策划人竟曾是他属下和好友的谭在春。媒体的刀剑,几乎全部集中到了孙殿英身上,谭在春虽是盗墓总指挥,但从街头巷尾议论看,都说他是军人,军人就得以服从军命为天职,换言之,在人们的眼里,谭在春只是奉命行事,其本人未必愿意盗东陵。

出现这种效果,完全在谭在春的意料之中,也是他所期望看到的。

然而,就在东陵盗案开始在全国各地传播,在天津张园,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正终日惆怅满腹,借酒浇愁,是啊,大清国毕竟没了啊,轮到他这儿没了皇位,自然是心痛!此年,年轻的溥仪面色黄白,身材瘦长,但英俊的外表下,依然张扬着昔日皇权的威仪。这天,他刚饮了半瓶洋酒,头有些晕,还没等他躺到沙发上,窗前一棵树上的几只知了却在不停地吵闹,仿佛是有什么大事要告诉他。

街上,骄阳似火,烤得柏油路滚烫,让人踩上去脚有些疼。几个日本驻天津总领事派来的日籍警官一边擦汗,一边来回巡视,乌黑的马路上,印满了贪婪者的似要踩破人头颅的痕迹。不远处,几棵垂柳,半死不活,像是要为谁默哀。

第2章明争暗斗(二)

一阵微风吹过,溥仪感觉周身略有舒服,于是,他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窗口,想呼吸一下新的空气。可是,突然间,他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原先院子里负责日夜巡逻的日本兵不见了,他感觉奇怪,揣测,大概是都去找新从东京来的窑姐了吧?

张园,是清代两湖统制张彪所建,占地约1。33公顷。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包围紫禁城,溥仪被迫放弃皇位,狼狈出宫。从此,在日本人的保护下,仓皇逃到天津,不久,他被日本人安排在这里避难。虽说避难有些委屈他这位末代皇帝,可端谁的碗就得受谁管。从此,溥仪忍气吞声,开始了他的寄人篱下的避难生活。

突然,从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少年的轰笑。

“快看!那就是那个被人赶出宫的皇帝!”

“在哪儿?我看看,哦,那就是皇帝啊,怎么像个白痴!”

窗口,溥仪的脸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一种奇耻大辱掠过心头。

转身,刚要走回沙发,就听有人匆匆跑上来:“皇上,您的师傅陈宝琛和一些大臣有要事面奏。”别看是避难,溥仪一刻也没忘了他的皇帝威仪,他一摆手:“传!”就在等陈宝琛和一些大臣上来的这会儿,他顺手从身边的茶几上拿起了一份当天的报纸,他已多日不关心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国情民意了,再说他看了也如同草民,白看,左右不了什么。不过,今天他要让大臣们看看,他这个皇帝是“勤政”的,所以,他这会儿拿起报,装装样子,也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就在他的目光落到报纸上的一刹那,“东陵盗案”几个大字迅速映入他的眼帘。立时,他震惊得酒意全无,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心神不定,再看时,这次,在一片不敢往下设想的惶恐中,他清楚地看到:本报快讯:“乾隆、慈禧二陵被盗,尸骨狼藉,所葬之宝,洗劫一空……”

看到这儿,溥仪的周身血液上涌,大吐了一口鲜血,一头栽到沙发上,昏死过去。等他苏醒过来,身边围满了大臣、亲眷、奴仆……他望着他们,目光呆滞,好像突然发生的一切,让他陷入了一个迷惑的世界。他望着老迈的师傅陈宝琛,忽然大梦惊醒似地四处去抓那张只读了几行的报纸。但那张几乎要了他命的报纸,已不知被哪位大臣藏了起来。

“报纸!我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