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54章

征战五千年-第54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门之前不得喧哗!再有下次,休怪本官将你投入大牢。”一名拱卫皇宫的皇城司官吏出来冷森森的说道,方才他已经知道袁章被黜落、永不录用的结果,对于这样没什么根基、又断了为官之路的学子,他是一点都不会害怕。

“在下这就带他离开!”王清任连忙拖着行尸走肉一般的袁章上了马车,向自己家中行去,一切还得等他的父亲从朝堂上回来再细细打听。

而宣政殿中,殿试继续进行,杨介夫一言之间赶绝了寒门重臣们看好的希望之星,那些寒门重臣又岂肯就此罢休?于是乎,荥阳郑氏的子弟郑清之等世家考生的试卷被他们翻出来一字一句的仔细核对,但凡发现问题就猛烈抨击。

世家一系自然不肯示弱,他们也找出了蜀中苏少游等寒门考生的卷子大肆批驳,一时之间宣政殿上群臣分作两边战得不可开交,将国家好好地抡才大典搞得是乌烟瘴气。

大殿之中,唯有英国公丘元德为首的勋贵一脉巍然不动,静静地站在那里忍着笑意看着自己的对手们产生分裂,他们知道自此以后世家和寒门再也不可能如此亲密无间的合作了,或许接下来就是他们这些勋贵出头的时候了。

闹腾了许久,群臣才在杨介夫和贾澄等人的劝导之下安静下来;李圭御笔点了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而其他名次就以诸考官所报上来的为准,今科殿试,除了袁章之外并未黜落任何一名士子,众多新进士叩谢皇恩的声音从宣政殿传出,一直传到宫门之外。

当皇榜贴出来之后,震动了整个京城,大才子袁章因为一字之失而被黜落的消息迅速传了开来,一时间群情各异,破口大骂杨介夫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

而袁章在回到他暂时居住的王维桢府上之后,一连三日水米未进,将自己独自锁在房中,不知道想些什么。

至于杨介夫这边却不肯就此放过他,“明儿,你去找两个可靠的人手,找到那袁章;读书人大喜大悲之余饮酒过度,而导致失足落水不幸溺死者多矣,你们可要把这位袁大才子照看好了。”

“是,父亲,我这就下去安排!”说罢杨德明出了屋子,片刻之后两道黑影从后面溜出了宰相府,往国子监祭酒王维桢的府上行去。。。。。

第四日凌晨,当王清任推开袁章的房门时,发现那里早已是空无一人,只在桌子上留下了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

第118章 混战

“可汗,那鸿胪寺卿的宅子就在这条巷子里,”王维桢的宅子外面两条街的距离,一队身穿羊皮、髡发扎辫的漠北蛮族缓缓行过。

“一会儿我跟你进去,其他人留在外面保护萨满大人。”被称作可汗的阿鲁不制止了部众的劝阻,用贪婪的目光打量着视野之内这一栋栋华丽的建筑,“我倒要看看掌管大魏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如今我们唐括部已经接近统一草原,接下来该试试和大魏过过招了!”

萨满大人已经说出中原即将大乱,我们唐括部的机会就要来了,只是在进攻之前还得看看大魏的官员是否聪明,他们的士兵是不是勇敢;从入关至今,沿途所见的官员大多贪腐无能,士兵多是瘦弱胆怯;如今到了他们的京城,如果京中的官员和士兵也是这般,那么等回去之后就开始准备起兵。

一行人来到主管诸番入贡的鸿胪寺卿门外,唐括部的使者送上银子,又在门口等了许久才被召唤入内,而唐括部的可汗阿鲁不则扮成使者的随从捧着礼物跟随入内。

唐括部的部众在外面整整等了两个时辰,一直到夜幕降临,使者和阿鲁不才从里面出来,阿鲁不的眼中闪烁着兴奋地光芒,压低嗓音说倒,“成了,那鸿胪寺卿已经答应上书请求再开互市,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用瘦弱的马匹换来足够的兵器了!”

虽然鸿胪寺卿明言互市中严禁交易粮食铁器,可是只要银子给的足,那些黑心的商人自然会帮自己打通关系,而这些银子等自己破关之后迟早都能收回来。

“再在京城停留三日,三日后我们北上返回草原!”阿鲁不想借着这三天的机会多看看这座繁华的城市,或许用不了多久它就属于自己了?

说话间一队人马从他们身前缓缓行过,领头的那名年轻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阿鲁不的眼睛忍不住眯了起来,以他在草原上征战多年的经验可以看出,这名年轻人似乎有些不简单;待他们走过,阿鲁不叫过一名机灵的部众,“去跟上他们,打听打听他到底是谁!”

“许先生,方才站在鸿胪寺卿门口的是那里来的蛮夷?”李悠也好奇的问道,方才那些人一看就是凶恶善战之辈,比起匈奴的王庭精锐也不差了,若是这些人成为大魏的敌人还真是不好对付啊。

“他们是漠北的唐括部,当年我在边关的时候和他们打过交道。”许光缓缓说道,“我离开边关时,唐括部还是漠北诸部中的一个小部落,听从边关回来的旧友说他们有了一个了不起的头领,带着部众接连吞并了附近的小部落,如今已经是漠北数一数二的大部落了,这次或许是来京城朝贡的?”

朝中党争不断,边关之外强敌窥伺,但愿这大魏能多坚持些日子;李悠又想起了前些日子被黜落的袁章,虽然他对袁章并无好感,但对方的才华还是让他佩服的,如今看到这样一名俊才被朝廷断送了出路,他不禁对朝廷越发的失望了。

嗯?刚想到袁章,他就来了?接着昏黄的灯光,李悠看到袁章正狼狈的向自己这边跑来,衣服上满是鲜血,不停的回头张望着,似乎有人正在后方追赶。这是要赶尽杀绝啊,李悠顿时一个激灵,这些朝廷重臣做的也太过分了?

“小爵爷,此时不宜掺和,我们还是避开?”许光伸手扶住了腰间的长剑,稍微向前半步挡在了李悠身前。

救还是不救?李悠心中激烈的斗争着,如果救了他就意味着要得罪杨介夫,如果不救自己似乎又有些不忍,最终李悠叹了一口气,“先停下,等他们过去了再说。”我就站在这里不动,你如果闯到我的队伍之中我就救你一命,如果你走了其他地方就别怪我坐视不理了。

杨介夫,我和你势不两立!袁章紧咬着牙关飞跑,方才若不是自己被石头绊了一下躲过了身后的闷棍,现在恐怕早就死了?没想到自己刚刚被黜落,杨介夫这边就派出人来追杀自己,这奸相还真是肆无忌惮啊!

前面是谁的人马?袁章看到灯光精神一振,连忙向前冲去,身后紧追的杀手也立即追了上来,一名黑衣人从怀中摸出一枚飞镖对准袁章的后心丢了过去,他知道若是让袁章闯入队伍就糟了,必须在此之前杀了他。

“李悠?”等看清楚了来人,袁章顿时一愣,却看见李悠伸手拔出宝剑向他刺来,袁章顿时大惊,难道他也要落井下石么?

长剑从他肩膀擦过,只听叮的一声,一枚飞镖被格挡在地上,袁章此时才明白李悠方才出剑是救了自己一命。

“皇城司捉拿钦犯,来人不得阻拦!”身后黑衣人的叫声让袁章清醒过来,他表情复杂的向李悠拱拱手,继续向后跑去。

李悠也收起了长剑为追兵让开了去路,只是行走之时稍微慢了些,算是为袁章的逃亡争取到了一点时间;两道黑影从他们身边擦过,飞快的向袁章追去。

袁章此前肩膀中了一剑,至今来不及包扎,此刻血越流越多,身子也越来越软,似乎有些坚持不住了。

踉踉跄跄的拐过一道弯,前面再次出现一队人马,袁章从牙缝里憋出几个字,“救。。。救命。”然后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可汗,是个大魏的书生。”唐括部的使者蹲下来打量一番说道,“不过从他的双手来看,似乎也练过一些武艺,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跑得动,实在是个勇士啊。”

“皇城司捉拿钦犯,来人不得阻拦!”两名黑衣人又开始拿皇城司的名头吓唬人,可是这次那些蛮夷打扮的队伍却一动也不动。

“可汗,咱们到底要不要救他?”唐括部的战士们握住了弯刀,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可汗身上,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些人都会毫不保留的遵从。

~,。

第119章 伍子胥庙

“萨满大人,我需要您的指引。”阿鲁布仓促之间亦不好决定,这次他们来到京城是想促成互市一事,并不想节外生枝,但现在此人已经向自己求援,若是不管不顾丢给别人,这又不符合草原上的规矩,一时间阿鲁布有些两难了。

“皇城司乃是大魏的要害部门,他们追捕的逃犯必定曾经在大魏犯下大罪,阿鲁布,来日你若是想进入中原,正需要中原人的帮助,大魏朝廷的敌人就是唐括部的朋友。”没想到黑衣人喊出的皇城司却成了他们的催命符,“现在附近并没有其他人,咱们做得干净些就不会有人知道是我们救了他,影响不到互市的事情。”

“我知道了。”阿鲁布示意他们放下弯刀,将袁章送了出去,那两名黑衣人不懂唐括部的话,还以为他们摄于皇城司的威名而屈服,大摇大摆的就迎了上去,;谁知到了跟前骤变突生,阿鲁布飞快的拔出弯刀捅了过去,唐括部的其他人也一拥而上,迅速将此两人了结。

“把他们的尸体丢到马车上,一会儿找个僻静地方处理了去。”阿鲁布命人将袁章扶起,为他简单的收拾了下伤口,队伍重新开始缓缓前行。

第二日,等了一夜也没见到派出的杀手回来,杨德明不禁有些着急了,连忙派出手下的人马四处搜寻,却发现不仅是这两名杀手,连带着袁章也失去了踪迹。

而袁章的消失在京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果按照杨介夫之前所指示的伪作成醉酒后溺水而死还好说一些,但是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顿时让人猜测纷纭;而英国公丘元德算是抓住了机会,于是乎杨介夫为报私仇而派人杀死了袁章的流言在京中传播开来。

莫非这袁章真的是死于那两名黑衣人之手?哎,看他的样子伤势的确有些严重,如果是死在这些人手里或许也在情理之中吧?可如果我是杨介夫的话,即使要杀人也会伪装成意外而死的样子,独霸朝堂十余年的老狐狸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李悠一时间也有些想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他根本没想到那些漠北的蛮夷会出手相助。

至于朝堂之上更是热闹,如今勋贵一脉在朝堂上的势力被打压的够呛,寒门和世家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他们彼此之前因为之前分赃不均而积累的矛盾借着这件事彻底爆发开来,寒门一系弹劾宰相杨介夫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飘来。

而李圭因为大礼仪一事对寒门和世家多有不满,因此也不出言制止,任由他们两派在朝堂上的吵得昏天黑地。丘元德则在暗地里纠结勋贵一系的力量试图寻找合适的机会发动反击,一时之间大魏的中枢机构一片混乱,朝堂上的高官们只顾着争吵,各地方请求赈灾的奏折无人搭理,各地方的官员更是借此机会大肆敛财,大魏百姓的日子愈加艰难起来。

而这一切暂时对李悠还没有多少影响,他依旧是每天去国子监读书习武,有假期了同交好的同学一起去游玩一番,偶尔还借着丹青的帮助和周南在私下见上一面,虽然不能拉手逛街,但是说说话也觉得不错。

三日后,在银子的帮助下,来自漠北的唐括部终于和大魏朝廷达成了在边关开设互市的协议,双方约定唐括部用马匹来换取大魏的丝绸、茶叶等物;大魏对出关的商品有着严苛的规定,但是具体到执行层面就不好说了,那些豪商身后要么站着世家大族,要么有朝廷重臣的支持,主持互市的官员哪敢违逆他们的意图。

阿鲁布带着手下的人马缓缓出城,他在城外深深地望了京城一眼,用不了多久我还会回到这里来的,只是那时候我可就不再是大魏的客人,而是这座城池的主人了。

行到京城之外十余里处,阿鲁布出声问道,“那个人还没有醒么?”

“可汗,他受伤太重了,这几天都是靠我们给喂些马奶才能活命,不过他的身体不错,用了萨满大人的草药之后,现在伤口已经开始慢慢愈合了!”担任这支使团使者的乌烈答道,“萨满大人说了,大概今天晚上他就能醒了。”

“嗯,等他醒了我们就加快速度,看上去此人好像得罪了什么了不起的家伙,咱们还是早些回到草原上才是。”阿鲁布点头答道。

唐括部的队伍一路向北,累了就在马背上稍微眯一会儿,饿了就喝上一袋马奶酒、嚼点肉干,一路马不停蹄的向北行去,一直到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时才停下马步。

“可汗,前面有座破庙,我们就去那里休息一晚吧?”在前方探路的乌烈回来禀报道。

“嗯,吃过饭后早些歇息,你值守前半夜,我带人值守后半夜。”纵使知道一路上并无敌人,阿鲁布还是不肯放松戒备。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