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433章

征战五千年-第433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现,在许多大事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加,所以即使是这般重大的决定,布木布泰也可以站出来说话。

“从盛京逃到这里,本想着能躲开明军慢慢恢复实力,没想到他们还是不肯放过我们啊。”岳托叹道,其实他并不知道就算是他死在了盛京城中,李悠还是要派遣大军来在北美大陆上建立据点的,因为李悠知道谁能掌握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谁就将在今后五百年中屹立在世界的顶端。

尽管舍不得这些年创下的基业,可是在陈栩的步步紧逼之下,岳托却不得不带着布木布泰和叶布舒他们以数十万部众缓缓向北美大陆的中部退去;而陈栩似乎也不急着取下岳托的首级,而是不紧不慢的跟在他们身后,等着他们消灭当地的印第安部落,抢走他们的财富、杀光那些不肯屈服的族人之后,正准备歇下来喘口气的时候,才不慌不忙的继续逼上去,逼得岳托不得不再次起身前行,向更东边的地方行去。

就这样,陈栩跟在岳托身后,把岳托当成刀子为大明解决沿路的印第安部落,他则开始扮演好人的角色,收拢印第安人的残部,安置那些被他们抛弃的妇孺,这些妇女可以嫁给那些前来金山淘金的冒险者,而这些儿童则会被收养,跟着这些大明的百姓和士兵长大,到时候他们就是大明的子民了,反正印第安人和大明百姓一样都是黄种人,外貌差距不是很大,再加上没有亲手对他们进行杀戮,反而还在攻打那些毁灭了他们部落的仇人们,想必这些人对大明的抵触也会轻微一些吧?

因为要把岳托他们当刀用,所以陈栩和日后来到北美大陆的将领们一直没有对这个敌人进行赶尽杀绝,而是不断地将他们朝着印第安部落逼过去,逼迫他们去和那些部落进行厮杀;岳托也因此暂时活了下来,一直到十多年后等叶布舒的势力逐渐壮大的时候,才在一次政变中死于叶布舒之手,而后叶布舒继承了大汗的宝座继续喝大明的军队做着这种游戏。

一直到百年之后,等北美大陆上的大明军队越来越多,已经占据了西海岸大部分土地的时候,这些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建奴才死在了大明军队和英吉利殖民者的两面夹击之下,随即大明军队就和英吉利的军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两个国家以北美大陆为战场,展开了漫长的厮杀,最终因为要分心与欧洲事务,英吉利的军队不得不向大明投降认输。

当然,这些都是许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李悠还不知道这些,他正在大明的京师大学堂里和笛卡尔等人观看一具新的机器。

第956章 蒸汽时代

“笛卡尔先生,这就是你们最新改进的蒸汽机?”其实在第一次见到这家伙的时候,李悠硬是忍了好久才没有动手打人,一看到他李悠就想起了当年上中学时被老师逼着学习那些由他开创的公式定理,可是受了不少折磨。

“是的,皇帝陛下,根据您的指导,我们更改了若干细节,现在这具蒸汽机的功率、使用寿命还有成本都已经达到了最基础的要求。”在大明这么长时间,无论是笛卡尔还是伽利略,这些来欧洲的天才们都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了,他们身上也穿着丝绸的大明官服,如果不是肤色、发色等颇有不同,这些人乍看起来似乎和大明的士大夫没什么两样。

“不仅如此,我们还专门把这具蒸汽机运到矿山上,和抽水机连接到一起进行测试,所犯规回来的数据也达到了预期。”其实天才哪里都有,就看有没有合适的成长空间,宋应星的长子宋士慧在原历史中不过是一个农民而已,但是自从他跟着宋应星来到京城,耳濡目染之下也喜欢上了格致之学,并在跟随孙元化、汤若望等人的学习中逐渐体现出天分,经过多年的学习,现在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在许多问题上都能和笛卡尔等欧洲来的科学家进行讨论甚至还能胜之。

像宋士慧这样新涌现出来的年轻科学家并不只有这一位,比如他的弟弟宋士意也呈现出了不弱于他的天分,还有孙元化手下精于枪炮设计的戴苍,如果李悠回到现代去翻翻史书就能惊讶的发现,这位戴苍先生的儿子就是一代武器制造天才,曾经发明了连珠铳和子母炮的戴梓,不过在这个世界,发明连发火器的荣誉已经被戴苍抢先一步拿到手了。

此外还有精通光学的杭州人陈天衢,善于制造天文仪器的薄珏;天文地理、光学机械方面都卓有建树的桐城人方以智,他在吸取了笛卡尔等西方科学家的知识后,又经过李悠的点播,制造出了大明第一架显微镜;而显微镜的发明又让早早就跟随在李悠身边的名医傅青主有了用武之地,他利用显微镜大大的推动了中华医术的进步,如今的名声已经盖过了李时珍,甚至可以与历史上的孙思邈、张仲景等人想比,当然这并不是说李时珍对医学的贡献就要比这俩人差一些,而是他的《本草纲目》在此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今这部典籍已经在傅青主的主持下进行了重编,并且刊行天下,料想不久之后李时珍的名字就会成为大明乃至全世界每一位医者都要为之敬仰的存在。

像这样的年轻科学家不断涌现,让大明在科学上的发展已经渐渐赶上并且超过了西方,毕竟在这个时代大明和西方的科学差距还并不算大;而在这些科学家里最让李悠感到惊讶的却是黄宗羲,本来在另一个世界中,黄宗羲会以经学家、史学界和思想家的身份留名后世,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著作,以及“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等颇有见地的主张,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和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而在这个世界上,黄宗羲却放弃了对儒家典籍的研读,而倾心于对科学技术的钻研,并且在数学、天文、物理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得到了宋应星、孙元化和汤若望、笛卡尔等人的一致称赞,认为他必将成为年青一代科学家中的佼佼者。

对此,李悠在惊讶过后大为欣喜,因为黄宗羲的父亲可是进士出身,像这样书香门第的年轻人都会心向科学,那就意味着大明百姓的思想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显然是有益的;当然,想要促进大明的发展,光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破还是不够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应该来一场如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这样的改革,不过还好,方以智、黄宗羲虽然抛弃哲学改学格致,可大明依旧有张岱、王夫之、顾炎武、朱舜水等人开始对儒学进行批判分析,试图总结出更符事物发展规律的社会学说,李悠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灌输了一些后世的思想,希望能够对大明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在社会学说上帮助张岱等人取得了进步,提出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学说;而在自然科学上,李悠也拿出了不少东西,今天笛卡尔和宋士慧拿出来的蒸汽机就是其中的一样,虽然他们已经预测到了一些这样机械的光辉前途,但是绝没有李悠认识的那么透彻。

“这是一件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伟大发明,等这件东西的伟大作用显现出来的时候,所有参与设计蒸汽机的功臣都将获得朕的特别奖励。”李悠按捺住激动地心情说道,等蒸汽机遍布大明的时候,大明必将成为这个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说,笛卡尔、宋士慧等人的功绩甚至要比卢象升、满桂这些战功赫赫的武将还要大,那么封他们一个爵位也是理所应当的。

“好了,朕已经清楚了这具机械目前的能力,你们不可自满,尚需继续前先钻研,研究蒸汽机在工坊、在矿山、在战舰上的不同用处。。。。。。”对他们好生勉励一番之后,李悠离开了这里返回皇宫之中。

因为他刚刚接到消息,一支从南洋返回的战舰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终于找到了李悠想要的东西,正满载着这些东西向津门港驶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抵达津门,将这样东西带给大明的无数百姓了。

第957章 金坷垃

“去将宋先生叫来,和朕一起前往津门港应集资额这支船队。”李悠吩咐道,这次船队带回来的东西虽然不起眼,但是他却是知道这件东西的威力,而宋应星则是能最大化的将这件东西作用发挥出来的人了,所以应该让他在第一时间见到。

“敢问陛下,这支舰队带回来的究竟是什么宝物?”王承恩现在对李悠已经比较熟悉了,他知道询问这种事情并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同时他也的确有些好奇,以前陈光福的舰队从倭国运回来大量黄金的时候也不见陛下这么激动啊?难道是从海外仙岛寻回来的仙药,能够让人长生不老?可是这样的话难道不是应该让傅山先生陪同么?怎么会选择宋应星。

“哈哈,的确是一件宝物,到时候你看了就知道。”李悠却是不想泄露,不多时宋应星被带到宫中,李悠随即率领人马启程赶往津门,这一举动也引起了许多朝中重臣的猜测,他们和王承恩一样充满好奇,这次舰队带回来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然而等这件东西出现在王承恩等人面前的时候,他们却大大的失望了,只见这样东西看起来丝毫也不起眼,就像是一块块白色、淡黄或棕色的土块,还散发着种种异味,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是宝物的样子。

但宋应星和李悠却是一脸的欣喜,宋应星取下一小块碾碎后放在手里自己的观察,“陛下,这就是您所说的鸟粪石?”

“正是,此物由鸟类、蝙蝠和海豹的粪便和尸体堆积之后,在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成,如果撒在田地中,将大大提高农田的产量;当然究竟该如何添加,以及添加多少,这些就需要宋先生仔细研究了,一旦此物的作用被挖掘出来,则我大明的百姓可远离饥饿之困。”李悠说道,鸟粪石的主要产地为秘鲁和下加利福尼亚沿岸各岛屿,以及非洲大量聚居鸬鹚、鹈鹕和塘鹅的地区,在东南亚的一些岛屿上也有分布,鸟粪石中富含氮、磷酸盐、钾等营养物质,可以极大的促进土地增产。

“当然,除了研究这些之外,宋先生也应该分析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让这鸟粪石能有如此大的用处。”现在可以尽量挖掘鸟粪石来充当肥料,可这些天然的鸟粪石总有用完的一天,而且鸟粪石的分布大多偏远,只能照顾到近处的田地,想要让整个大明的百姓都享受到这项福利,还得研究出人工合成的化肥才行,当然这需要漫长的过程,不过提前做些准备总是好的,将来总有能够用到的时候。

“微臣遵旨,此乃莫大的功德,微臣定会尽心竭力将此事办好。”宋应星应道,话匣子谷堆农业生产都非常重视,宋应星一想起李悠曾经给他描述过得美好前景,就觉得这些鸟粪石真得要比黄金珍贵,黄金这东西说到底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但是这鸟粪石却可以给大明百姓带来更多的粮食,让更多的人远离饥饿之苦,却要有用多了。

随即,这支船队所运载的鸟粪石全部卸了下来,运到京城郊外宋应星主管的田庄之中,宋应星立刻率领团队对鸟粪石的作用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且很快取得了进展,总结出了最为合理的鸟粪石用量,以及各种农作物在使用了鸟粪石之后的增加产量,给大规模推广鸟粪石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

决定粮食产量的几大要素有土壤、气候、温度、种子、耕种方法等等,其中气候和温度都无法控制,但是其他几项却能进行调整,如今是小冰河期,温度大大下降,大明各地的粮食产量都在下降,虽然李悠让宋应星主持推广了土豆、番薯还有从北美大陆带回来的玉米等物,但这依旧不能满足大明百姓之所需。

从南洋各地购买粮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只能照顾到沿海的一些州县,而无论是北美大陆还是澳大利亚的开拓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明本土依旧是百姓们生活的主要区域,那么利用鸟粪石来增加粮食的产量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当然,鸟粪石所带来的并非全是好处,如果将此物扩散开来,同样的土地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固然是好事,可这也会带来人口的增加、大量佃户被地主解雇等诸多问题,但这对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拓展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却是有好处的,只有将这些人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才能给工坊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北美大陆的拓展中来。

“陛下,经过微臣以及农学院中其他学子教授的研究,这鸟粪石的确能增加粮食的产量,具体增加的数据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