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286章

征战五千年-第286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现在也该到对墨家进行彻底改变的时候了?顾将子心中涌起了这样的想法,这是墨家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不能因为矩子的原因而错过了。

“我在钱塘的时候看过了宝船赏火炮的试射,的确威力无比。”此前在嘉州止看了陆地试射,水上开炮这还是李悠第一次见过,从射击的水平来看,虽然还比不上郑和的那些手下,但是应付起现在这个世界的敌人来却是手到擒来。

“多谢太尉大人夸赞。”顾将子将李悠引到一处戒备森严的所在,取出几支造型各有不同的火铳拿给李悠,“这是太尉大人北上讨伐北虏之后小老儿带人打造的火铳样品,还有最后几支也在这几天就可以打造完毕,还请太尉大人先行测试给出意见。”

这几支火铳大多都带着一根火绳,仅有一两支是燧发枪,看来打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不过作为这个世界的第一批火铳,这些样品已经足够出色了。

李悠和顾将子带着几名试射手来到隐秘的靶场之上,每支火铳都进行了不用距离的试射,可以看出燧发枪的成功率现在还远远比不上火绳枪,顾将子在一边解释道,“关键是打火的弹簧片不好打造,所需的钢材要求太高,不过小老儿现在也响了不少办法,都用在了那几支尚未打造好的样品上,再过些日子就可以拿出来进行测试了,到时候还请太尉大人前来查看。”

“顾先生果然手艺精湛。”李悠忍不住赞道,这些火绳枪虽然还比不上戚家军所用,但是已经很接近了,更何况还有那些让他都感到惊讶的燧发枪,“这些日子就辛苦顾先生了,等样品完成之后我一定前来观看试射。”

说不定在钱骅的水师完成海上训练之前,顾将子就能拿出成熟的样品,到时候可以考虑先装备一批加入到对越王水师的作战中去,在战场上检验这些火铳的威力,如果表现还能让人满意,而且单价不会过高的话,或许就可以考虑建立一支专门的火铳队了。

当然这样的纯粹的火铳部队还没办法担任独立作战的重任,那么打造大车仿照岳飞的车阵就成了李悠最好的选择,在和戚家军并肩作战许久之后,李悠对此并不陌生。

631。第630章 细作(100月票加更)

“如今天下诸国,越王、蜀王皆不足为惧,唯有嘉州李悠方是我大元心腹大患。”河南道原来的齐王府中,袁章高坐上首,和下方的宇文宜生、陈静庵缓缓说道,“如今我等吃下河南道尚需时间,暂且无暇顾及李悠,但若是放任不管,等他攻下江南东道,就能独占半壁江山,再想收拾他可就难了。”

“可如今河南道烽烟四起,将士们为剿灭这些乱贼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一时间怕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啊。”陈静庵紧锁眉头,阿鲁布虽然给京城补充了兵力,可是一来蜀王的数万大军依然对京城虎视眈眈,二来罗世绩的兵马锁住了他们南下的要道,三来京畿道周围也多有义军出没,短时间之内拿嘉州军几乎毫无办法。

“李悠用兵如神,若想在战场上击败他们着实不易。”就算是以袁章的自傲,也不得不承认李悠在兵法上的造诣果然不俗,“不过嘉州军并非没有缺点,李悠现在毕竟是福王的臣子,按照大魏朝廷一贯的作风,怕是早就有人对他独掌大权不满了,这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上好的机会,若是能想办法离间一二,或许用不着我们下手,那嘉州就会陷入内乱。”

“福王封地本非嘉州,李悠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方才将福王移至嘉州,着嘉州早被他们李家经营了两百余年,想在这里生事怕是不易啊。”宇文宜生略有迟疑。

“今日的嘉州已经大有不同。”袁章定定神道,“数年前的嘉州乃是李家的一家之地,但自从福王南下,各地名士老臣纷纷来投,加之此前开科取士,又是一批读书人步入朝堂,纵使以李悠的本事,也没办法只手遮天吧?总有那些忠于福王、不愿让他独掌朝纲之人。”

说到这里袁章不仅有些嫉妒,为何嘉州开科取士就会有那么多人赶考?而大元兴办科举却是应者寥寥?就算是高中的那些读书人,也多有弃官南逃的;一想到这里袁章就忍不住叹息,嘉州朝廷之中颇有隐患,大元又何尝是一块铁板呢?好在他现在已经处置了大萨满和薛阇干等人,想必能够好一些吧?

“自从拿下河南道之后,朝廷之中多有贵人派遣使者前来索要玩物。”就在袁章的思绪飘飞到大元内政的时候,宇文宜生又说出了一个坏消息,“如此看来朝中那些贵人怕是日渐沉迷于大魏的繁华,不知早先的雄心壮志可还在否?若是长久下去,我北国铁骑怕是也要日渐衰弱,还何谈一统天下呢?”

是啊,不仅有大萨满那样固执旧俗不肯改革的顽固派,还有贪恋享受、雄心消沉的享乐派,那些久在漠北苦寒之地的部族首领们昔日那曾见识过多少大魏的享受做派?这刚刚占据龙城,又有从京城中劫掠来的诸多享受之物,终日纵情美酒,怕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理手中的政事了,就连自己派回龙城催促粮草和援兵的使者也是废了好大力气方才找到负责此事的贵人,还送上了颇多贿赂才得到了应有的粮草,至于援兵却是久久不见踪影,这岂不是和当初的大魏一模一样?

一想到这些袁章的额头就冒出一层冷汗,自己在这里处心积虑琢磨嘉州方面的破绽,不想身后的大元却也是浑身的漏洞啊,他长叹一声道,“此辈如此鼠目寸光,实在是让人心寒。”

“国师慎言。”宇文宜生连忙喝止,如今这大厅之中还有伺候的护卫、仆役呢,要是他们将这些话泄露出去,恐怕龙城之中又有人不高兴了,就算是袁章深受阿鲁不信任,可如今他远在河南道无法分辨,天长日久下去,再小的裂缝也会变大。

“你们下去吧。”袁章将那些人赶了出去,厅中只剩下了他们三人,袁章没有看到的是退下的护卫之中,有一人下值之后悄悄离开了王府,转入旁边的一处府邸之中。

“国师的身份与那些部族贵人颇有不同,而且又重用我等这般大魏降臣,我等固然感激不尽,但这对国师却并非好事。”陈静庵也劝道,“今后但有议事还是多请些领兵的将领参加,就算。。。就算是做个见证以示清白也是好的,如果每次都是我们这些人闭门商议,怕是有人该胡思乱想了。”若论起行军打仗,袁章远在陈静庵之上,但说起这些鬼蜮的门道来,陈静庵抵得上十个袁章。

“他们难道不用领兵打仗么?再说了这些事情和他们有何关系?”袁章的脾气依旧有些固执,纵然知道陈静庵说得有道理,但也不愿意做这些违背自己性情的事。

“好了,还是说一说该如何离间嘉州君臣关系吧,宇文先生,你看派谁去嘉州合适?”将宇文宜生和陈静庵还要劝说,袁章举手喝止,将话题引到正事上来。

二人都摸清楚了袁章的脾气,知道此时再加劝说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也就不再进言,转而琢磨起南下细作的人选来,思索片刻后宇文宜生抚须道,“国师,这一人选怕是要从其他地方寻来才好,绝不能是已经归顺朝廷的魏臣。”

“你是说京城?”袁章也觉得如果从北元挑选大魏降臣南下未免有些惹人注意,反倒是从许时雍那里找人目标要小一些。

“正是,下官有一挚友名曰齐会之,在许时雍手下担任礼部侍郎一职,可惜他与许时雍、杨德明颇有旧怨,因而不得重用,若是国师大人有意,下官可修书一封请他过来,此人诗书经义娴熟,文名远播,和嘉州那些文官也多有旧谊,负责此事再合适不过了。”宇文宜生拿出了自己的人选。

“可是创出了‘齐体’书法的齐会之?我倒是也有所耳闻,只可惜上次围困京城之时没能找到他,我还颇有些遗憾。”袁章也听过此人的名字,对这个人选他十分满意,“书信来往有些慢了,还是宇文先生亲自走一遭吧。”

632。第631章 齐会之南逃

“下官遵命。”宇文宜生起身拱手答道,他知道事情紧急不敢耽误,除了齐王府就回到住处收拾行囊,带上几名随从装作游学的文士打扮向京城行去;若是以前从河南道进入京城最近的路途是向西穿过都畿道进入京畿道,然后北上到达京城,可是现在都畿道已经被李悠所占据,像一枚楔子一样楔入河南道和京畿道之间,断开了两地的联系,宇文宜生就只能绕路向北,从河东道绕一个大圈子前往京城。

前次跟随大军行进还不觉得什么,这次小股人马上路不断遇到流寇、土匪、义军乃至北元兵马的骚扰,田间土地荒芜极多,进入村镇但见十室九空,多有门户大开而无人居住之所,宇文宜生见此不禁连连摇头,此前大魏朝政虽然腐败,但百姓总还有一丝活路,可如今北元大军和各方势力四处混战,这百姓的日子却是终于过不下去了。

更让宇文宜生无语的是,本来官兵该是保护百姓的一方,但是在河南道和河东道却是不同,这里的义军也好,被逼落草为寇的土匪也好,和附近村庄的百姓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不好过分骚扰百姓,反倒是那些漠北来的官兵,动辄屠戮村镇、烧杀劫掠,弄的百姓苦不堪言,义军和土匪也因此人数越来越多。

“哎,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古之人实不欺我啊。”宇文宜生忍不住长叹道,他自己一路行来也是饱受折磨,不断有流寇、官兵拦路,好在义军对读书人多有尊敬,而官兵又有袁章给的令符可以打发,这才平平安安的到达了京城。

来到京城,宇文宜生没有急着直接去拜访,他现在这幅模样上门未免太过失礼,先去京城一名故旧家中住下,沐浴更衣重新收拾一番,等到第二日方才去齐会之的府上送上拜帖。

到了下午,齐会之从朝堂上下值回府,习惯性的问了一句,“今日府上可有什么事?”他这也是下意识,如今天下诸国之中,就数许时雍的楚国最为风雨飘摇,纵使他乃是朝廷高官,也一向少有人前来拜会。

“都是些前来向老爷求字的。”也就齐会之以书法扬名,还有些附庸风雅之辈上门拜访,不过比起当初李圭在位时却又差得远了,人都说字如其人,如今齐会之投靠伪朝已经失了文人风骨,那么这字不求也罢。

说完管家递上一堆名帖,想了想从下方抽出一张放到上面,“今日来访的都是些熟人,唯独这位虚中先生未曾听闻过。”

“虚中先生?”齐会之愣了下,稍一思索就猜出了来者的身份,“嗯?他不是在河南道么?怎么来了京城?而且如此谨慎?还用了这个少为人知的别号?”

虚中乃是宇文宜生昔日用过的别号,不过用了没多久就改了,齐会之也是当初和他有过一段来往方才知晓,他奇怪的是依照北元和楚国如今的关系,像宇文宜生这样在北元身居高位的大臣到访,恐怕许时雍和杨德明都要亲自迎接,为何自己却没有听见动静呢?

想必此行另有所谋,故而才不宜生张吧?齐会之本想亲自前去宇文宜生的住处拜访,可是一想到这个原因又坐下了,他吩咐道,“你去将这位虚中先生请到府上来,我在书房等他,今日的其他客人就不见了,让他们回去吧。”

“是,老奴遵命。”管家略感诧异,不由得暗暗猜测对方究竟是什么来历,竟然能让自家主人如此看重?他不敢耽搁,立刻派遣得力人手按照拜帖中所留地址找到了宇文宜生,半个时辰后,宇文宜生就进了齐会之的书房。

“果然是宇文贤弟啊,贤弟不是跟随国师大人在河南道么?怎么突然来了京城?”见到宇文宜生到来,齐会之赶紧站起来迎接。

“此事一言难尽。”宇文宜生瞧了一眼左右伺候的书童奴婢,齐会之心下了然,将他们通通赶出书房,另派管家在书房之外守着,只留下他俩秘密商议。

“小弟此次前来,确实有意见大事要拜托齐兄。”见四下无人,宇文宜生缓缓开口,将当日和袁章、陈静庵在齐王府中商议的结果统统说了出来。

数日后,京城突然传来一个大消息,赫赫有名的齐会之齐大人突然从许时雍的朝堂上消失了,连续数日不见他上朝,有没有收到告病文书,等许时雍派人来到齐会之府上查看时才发现,齐会之已经和他的家眷消失数日,府上只留下那些惶恐不安的仆役。

消息传到宫中,许时雍和杨德明相视苦笑,自从耶鲁翰大军被李悠所灭之后,楚国挂印而逃的官员是越来越多了,只是像齐会之这般身居高位的还是第一次。

“罢了,不必去理会。”许时雍也无形纠结此事,就连追赶的人马都懒得派出,依旧返回后宫用美酒歌舞让自己忘却这些烦恼。

十日后,一队车马来到都畿道和京畿道的边界,在嘉州军的关卡前停了下来,一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