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征战五千年 >

第185章

征战五千年-第185章

小说: 征战五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李悠笃定的说道,而且张果和此前接触福王的计划并无矛盾;以李悠对张果的看法,即使天下大乱他也不会另择明主投奔,依旧会对大魏的朝廷保持忠诚,而福王刚好可以成为收服张果的借口,试问遍布大魏各处的宗室之中,还有谁比福王和当今皇帝血脉更近,更有资格继任皇位的呢?

第二日一早,张果的河东讨贼军和李悠的嘉州军几乎同时从睡梦中醒来,开始收拾帐篷准备再次出发,然后一队商人出现在了张果大营的门口。

“大人,这或许是嘉州伯昨日所说的那些商人。”罗世绩的心情略微有些复杂,他隐约地已经猜出这是李悠给张果的支援,只不过是借了商人的幌子好避过朝廷的非议,如此年纪就有这般城府,想来此人所图不小,若是由着大人和对方亲近似乎颇有不妥之处,可是眼下营中真的快断粮了,即使感到京城,以大人和太尉府、兵部的关系怕是也很难从京城弄到足够的粮食,这让他劝解的话无法说出口。

反观秦士信就没这么多想法了,一听到或许能弄到粮食,他当即高兴起来,“哈哈,我看那嘉州伯身后的潘将军就是一员好汉,能收复这般好汉的人定非小气之辈,昨日你还怪我话多,今日人家就把粮食送来了。”秦士信把这些商人当成了自己昨日求援的功劳。

“让他们进来吧,问问粮食的价钱,只是如今咱们营中的银两也不多了,不知道能买多少啊。”张果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办法看着将士们饿肚子,由于北虏南下加之近两年来的天灾人祸,如今周围的粮食已经从一两银子两石涨到了五两银子一石,他们剿灭乱贼的缴获和兵部发下来的微薄军饷加起来还不足万两,想要养活三万大军实在是力有未逮。

不多时,一名笑容憨厚的商人被领了进来,他先向张果行过大礼,然后起身说道,“小人本是河东人士,多亏大人方才让小人的家人得以保全,如今听闻大人领兵进京勤王,小的无以为报,只有送来些许粮食还望能缓解大人一时之急。”

张果本想询问他和李悠的关系,却被这一番李悠堵了回去,只能摇头说道,“尔等行商也是不易,本官自然不会白拿你们的粮食,只是如今营中用度尚不宽裕,还望先生能稍微便宜些许。”就算到了此时,他依旧不肯平白拿人东西。

张果的回答让这名商人大吃一惊,他经商多年,见惯了敲骨吸髓的官吏,却从未见过张果这般连送上门来的东西都不收的官员,想起昨日李悠的叮嘱,他再次深深一礼说道,“大人高风亮节实在是让小人佩服,既如此小人就斗胆向大人报价了;小人此次带来了粮食万石,愿以五钱银子一石售与大人。”

“一两银子两石?”张果和罗世绩交换了个眼色,这个价格远远出乎他们的预料,他们本想着有李悠的面子,这些商人或许给个低价卖上二两银子一石他们就打算咬牙买上几千石,没想到对方给出的价格竟然和丰年一般。

“这位先生,这个价格您恐怕是要亏本的吧?”罗世绩忍不住问道。

“罗机宜,参谋赞画、筹划钱粮您是行家,可若论起行商来却是我等要更精明些,这些粮食是小人去年备下的,收上来的时候才三钱银子一石,如今卖五钱银子小人依旧有赚头。再说了大人对我有如此恩情,稍微给大人些优惠也是应该的。”商人一脸的真长,办好这件事,他就可以去嘉州从范蠡那里得到工坊所制造的精巧工具,这里面的利润比粮食高多了,所以他这波生意真的不亏。

河东讨贼军的将士已经半饥不饱的好几天了,张果稍微谦让数次,还是接受了对方的好意,拿出数千两银子买下了这些粮食,商人欣喜地离去,罗世绩则跟着他一道前去交割粮食,等忙完回来他的脸色颇为怪异,“大人,这次粮食的数目不对。”

“怎么?缺斤短两了?”秦士信忽得站了起来,这就要去找他们的麻烦。

“不是,是多了五百石。”罗世绩连忙把他拉住。

“这是怎么回事?”张果问道。

“那商人说他向来以诚信经营,为避免缺斤短两,故而在运送粮食的时候多备了一些损耗,如今既然平安运到大营之中,这些损耗就归于我等;这些本来就属于这一笔生意,所以让我不要推辞。”罗世绩解释道。

“这可这可”张果的脸色也变得异常精彩,朝廷的官员在那边想方设法的调高漂没的比例,而这些商人却为了避免顾客损失主动加上损耗,两相比较,朝廷官员的节操简直就掉得一干二净了,这让他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未完待续。)

第408章 围城

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阿鲁布就从自己的王帐中出来,登上高高的望楼,贪婪地望着前方那座天空之下最恢宏、最繁华的城市,每到此时他的心中就涌起无比炙热的火焰,一想到这样一座伟大的城市即将屈服于他的马蹄之下,他就激动地难以自已。

距离上次卑言屈膝地向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官员们哀求开通互市方才多久?自己就带着二十万大军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里,阿鲁布觉得这简直就像是梦幻一般不可思议;当然,让他稍微有些遗憾的是大军来到城墙之下已经快一个月了,他那智慧过人的国师却让冉没有发布攻城的号令,而只是不断地派出一队队的人马肃清各地赶来的勤王军,并不停搜集工匠按照他所绘制的图纸打造攻城器械。

不过出于对袁章的信任,他并未就此提出疑问,他此前从未想过漠北诸部能如此轻松的击败大魏的数十万大军,攻到对方的都城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袁章带来的变化,那么这一次他依旧相信对方不会让自己失望,或许只需要稍加等待,这座巨大的城市就会归他所有。

“大可汗,今日的军议就要开始了!”正在他陷入幻想的时候,望楼之下一名王帐亲卫在下方大声喊道,将他从梦幻中唤醒。

“好,我这就下去!”醒转过来的阿鲁布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从望楼上下来,带着亲兵进入议事的大帐,而此时袁章、大萨满以及部落中的万夫长都已经就坐,他们愉快的交流着近期的收获,帐篷之中不断响起欢笑声,和死气沉沉的京城城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漠北的勇士们,你们昨日又杀死了多少大魏的士兵?”阿鲁布来到帐篷上首的虎皮椅子上坐下,笑呵呵的发问。

“昨日遵从大可汗和国师大人的命令去南方迎击勤王军,谁知道那些南人刚见到我们的大旗就四散而逃,辛苦半天才抓回来数百士兵,好还他们逃跑的时候没顾得上带走粮食兵器,不然这次可就亏本了。”耶鲁部的耶鲁翰大笑着回答,因为他率先出头的缘故获得了阿鲁布的信任,从其他部落中抽出数千勇士加入他的麾下,如今他已经从漠北一名不起眼的部落首领成为阿鲁布麾下最受宠信的万夫长了。

“昨日沿着京城西方的大道追击数十里,击溃勤王军三万,缴获粮草数百石,兵器无数。”另一位万夫长普速完接着回答。

大帐之中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分守京城四方的万夫长们纷纷汇报着自己昨日的战果,和前几日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胜利,然而却没有多少缴获。

“大可汗,如今军中的粮草不多了,若再不攻城,恐怕粮食就不够吃了。”等万夫长们汇报完战果,负责军需粮草的夷列刺板着面孔说出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他是阿鲁布妻子那边的亲戚,自幼跟随萨满学习文字,是漠北少有的能读书识数之人。

“国师,依你的看法,如今是否可以开始攻城了?”阿鲁布说完,帐中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袁章身上,他们都听说过这座伟大城市的传说,现在眼看着它就在面前,却碍于他的命令迟迟不能入城,让这些人心中倍感煎熬。

“大魏的士兵们不敢和我们野战,但站在城墙上往下丢石头的勇气还是有的。”袁章似乎没看到他们眼神中的渴望一般,淡淡的说道,“漠北的勇士们不擅长攻城,加之诸多器械尚未打造完毕,现在还不是攻城的时候。”

“可如今军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这些日子以来缴获越来越少,国师大人此前又严令我们不许骚扰龙城的百姓,要是再这么等下去,粮食从哪里来?”夷列刺不甘心的问道,说起来这大帐之中最嫉妒袁章的或许就是他了,若不是袁章,现在被人称呼为国师的舍他其谁?

“龙城如今已经为大可汗所有,龙城百姓也就成了大可汗的子民,岂有劫掠自家子民的道理?”袁章先反驳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关于粮食不用担心,谁后就会有人给咱们送上来,诸位依旧回去耐心地等候吧,用不了多久京城就会被咱们攻下。”

“二十万人所需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夷列刺不甘心的说道,此前他也曾对袁章多加试探,却都被对方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只是这次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出袁章打算如何解决粮食的问题,哪些勤王军本身就是穷光蛋,而周围的城池村庄都被他们抢的差不多了,袁章又严令他们不准骚扰百姓,只能去抢劫官员富户,收获远不足大军所需。

“既然国师说了不用担心粮食,那么你们就不用操心了,都下去依照国师的命令行事吧!”阿鲁布不等袁章说话,就主动站出来替他解决了问题,一声令下众人纷纷站了起来,向他行过礼后退出了大帐。

等到帐篷之中只剩下他们二人的时候,阿鲁布忍不住好奇问道,“国师究竟打算从哪里弄到粮食?”

“大可汗,如今周围粮食最多的地方在哪里?”袁章反问道。

阿鲁布顺着帐篷的大门向外望,映入眼帘的正是京城高耸的城墙,他若有所思地答道,“这附近粮食最多的地方恐怕就是京城了!”

“正是如此,大可汗请放心,京城的粮食足以满足二十万大军之所需。”袁章自信满满的答道。

阿鲁布顿时迷茫了,方才不是说现在还不到攻城的时候么?不攻城他们就进不了京城,而进不了京城如何弄到京城中的粮食?或许看出了他的疑惑,袁章揭晓了谜底,“在下自有办法让大魏的官员们乖乖地把粮食送出城来。”

说罢袁章起身缓缓走到大帐门口,叫过一名亲兵吩咐道,“去,将大营外面的大魏使者带进来,本国师想要见见他们。”(未完待续。)

第409章 城中百态

自从漠北诸部围城之后,大魏的朝堂之上越发的静默了,往日里吵得不可开交的群臣此时都纷纷闭上了嘴巴,因为他们知道如何通过争吵为自己活着自己所属的势力赢得利益,却完全不知道如何让围住京城的数十万大军退去。

但是北虏大军并不会因为他们的静默而自动退去,这该商量的办法还是要商量的,在太后焦急的催促之下,文武百官开始商量着各种办法,派出使者和城外的北虏接触,试探看看是不是有议和的希望,号令天下赶来京城勤王,亦或是。。。。。。看看有没有办法从大军围困之中逃出一条生路。

二十万大军围城已经有一个月,而他们始终没有商量出什么结果来,只是看着北虏并没有马上攻城的打算,于是连忙喝令城头上的守军不得主动挑衅,为此甚至还斩杀了一名不小心触动机关发射了投石机的士兵,将他的首级传遍京城四方城墙,以警告众士卒。

然而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没有让北虏满意的退去,反而激怒了京中的士子,前次会试的诸多不公已经让众士子积累了滔天的怒火,如今有做出这般屈辱的举动,不仅是这些士子,就连京中的百姓也为太尉府和兵部的这项命令而感到愤怒。

群情激奋之下,京中的士子和百姓们再次涌到丹凤门外,敲响了登闻鼓,要求严惩袁汝夔和王季和;先前他们无视北虏的威胁,没有做好防御工作,致使北虏大军直入京城之下,如今大难临头了竟然还不组织京中禁军守城,反而勒令士兵不得主动攻击,难道这是要将京城拱手送人么?一想到北虏入京后他们将会遭遇的可怕下场,这些人就对袁汝夔等人恨之入骨,纷纷加入到丹凤门外的队伍之中。

这次聚集的人数比上次更是多了十倍都不止,为了保住自身的安危,群臣纷纷和袁汝夔、王季和划分界限,此前和他们有恩怨的朝臣更是落井下石,送上一封封的弹劾奏折,给他们安上了一条又一条的罪名。

终于在百姓围住丹凤门三日后,太后承受不住压力将他二人抛弃,以昏聩误国为由将他二人押出午门处斩,同时恢复了陈少阳等人的功名并予以嘉奖;至此,京中百姓的心思稍安,但大魏依旧没有找到退兵的办法。

不得已之下杨介夫提出了两条对策,首先让丘尚俭暂掌太尉府,统领京中禁军,组织防御事宜,事到如今他也顾不得和勋贵们的恩怨,找遍京城也就只有丘尚俭等寥寥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