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七零俏佳人 >

第23章

重生七零俏佳人-第23章

小说: 重生七零俏佳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结婚的公司会考虑,女人恋爱期间,情绪是否会受到情感的波动,影响工作积极性。

结婚未生孩子的女人,公司不要,因为你要休产假,如今产假越来越长,领钱不干活咋行?

生了一个孩子的还要考虑,因为你有可能生二胎。

喜儿当时就很无奈的说了句:“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但即便顶起来了又如何,你依旧要大着肚子生孩子,伺候老公和公婆。”

顾莉雅当时就愣了,因为她自己都还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总觉得结婚生孩子离自己还很遥远,现在正是享受青春,享受自由的日子。

即便是听到村里不同女人的遭遇,依旧没觉得跟自己有多大关系,因为自己肯定不会像她们一样,做一个生孩子干家务的农村妇女。

但喜儿的话,让自己不觉一惊。

将来总要结婚的吧?总要生孩子的吧?

有老公就会有公婆,听她们不停地哭诉婆婆如何在月子期间苛责自己,忍不住汗毛直立。

“喜儿,你说我将来不结婚好不好?”喜儿忍不住白了她一眼。

“你要做个老姑婆啊?然后孤独终老?还是借精生子?”

“你,你,你确定只有八岁?”顾莉雅指着喜儿,像看怪物一样的眼神一下子将喜儿刺醒了。

暗骂自己大意,然后开始找话题圆场。

好在顾同志本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烦恼对于她来说犹如过眼云烟,新鲜的话题立马能转移她的注意力。

喜儿暗地里松了口气,但也真正意识到:“多言必失”的道理。

“好啦!你慢慢坐起来,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顾莉雅抹掉额间的汗水,摘掉口罩,宣布手术结束。

“真的吗?”高三婶子麻药还没过,晕乎乎,但忍不住挣扎着起来朝下面看,在镜子的照影中,碍眼的那一坨终于不见了。

“呜呜呜~~~谢谢顾医生,你就是,我,再生父母!”人没清醒,说话还不利落,但挡不住眼泪淌的顺。

什么叫喜极而泣?这就叫喜极而泣!

“别别别,这是我做医生的本分。这药拿回去煎服,三碗水熬一碗药,隔两天就要来我这检查一次。”

“是是是,顾医生,我,听话。”高三婶子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搬开了,浑身轻松得很,医生说啥都点头。

“还有,尽量吃好些,少下地,你这是旧伤未愈合又添新伤。再不养养,你这身子垮了大罗神仙都救不回来。”顾莉雅觉得自己只能帮到这么多了。

听到这里,高三婶子的眼泡子又湿了。

“别哭,我知道婶子不容易,但身子是自己的,两个女儿还小,将来要靠你呢。”

“是是是,顾医生那我先走了。”说着就要起身下地。

“别,你继续躺着,你现在根本就不能下地,我去叫高三叔,让他来接你回去。”

“啊?我没,不对啊。”

“废话,你麻药没解,人还在晃呢,晚上有你疼的,明天我去给你洗伤口消炎上药。”说完直接解了白大褂,吩咐喜儿在这儿等着,就朝村里跑去。

好在卫生室离她家也不是很远,很快叫来了人。

两个男人,还来了个老太太,不过看面相不太好相处。

“媳妇儿,好啦?”高三叔一来,听说媳妇儿的手术成功,高兴得不行。

拉着自己的弟弟,端了把躺椅就跑来了。

“就这金贵?连地都不能下?”老太太花白的头发挽成髻,穿着清爽,但眼神太沉太冷,让喜儿感觉不好。

“妈,你来啦。顾医生说暂时不能下地,不然我就直接回去了。”歇了会儿,高三婶子也逐渐清醒过来。

“好了就好,好了就好。”高三叔一看就是个憨厚的性子,搓着手,看着自己媳妇儿都不知道说啥好。

只是时不时帮她整整衣领。

“还傻看啥?抬回去啊!”老太太眉毛一挑,发话了。

“对对,媳妇儿你坐稳了,我抬你回去。那,顾医生,药费……”这憨厚的汉子说着说着,就没声了。

“没事儿,我先记着,有钱了给我就行。”顾医生摆摆手,要是看在钱的份儿上,哪会愿意操这心呐。

“那谢谢你啊,顾医生。”这老太太变脸太快了,一到顾医生面前,笑容那叫一个灿烂,但眼睛里却看不到笑意。

“没事儿没事儿,您媳妇儿遭大苦了,近期都不要下床,家里尽可能的多补补吧。不然以后生养都难了。”顾莉雅本来是想提醒她对媳妇儿好点儿,但老太太听在心里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高三叔也知道自己媳妇儿遭大难,但这都是穷闹的呀!想到忍不住叹了口气。

猫妞儿说

感谢书友161107125203126打赏的两只金猪一把桃花扇,猫儿之前承若,书在公众期间,一只金猪加更一章,稍后还有一章~~~~美好的周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但猫儿正穿着吊带热裤码字呢,冬天啥时候才来呢?

第四十四章 高会计的身份(金猪加更2)

其实高三叔内心还有一个不愿承认的事实:没儿子闹的。

生养是淮北媳妇应尽的义务,由此义务获得名正言顺当儿媳妇儿的权利。

这个女人屁股大很能生,生很多儿子,哪怕她满年四季不干活,哪怕做得鞋左右脚不分,哪怕袖子嘎巴的能擦着火柴,也是个合格的儿媳妇儿。

反之,如果光生女儿,那女人就有了缺点。

如果连个肉芽都生不出来,哪怕她擀的面再长,纺的线再细,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但这些心酸,哪个女人没有?

凄凄惨惨戚戚,又能如何?

日子依旧像流水,该咋过咋过!

转眼就是新年,过年前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分红。

过年在乡下人心目中的位置,比城里人的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加起来还要重要。

要割肉,要打酒,要买待客纸烟、哄娃娃的鞭炮、写对联的红纸、美人头年画,还有人家要娶媳妇儿嫁女儿;

再不济,也得换两张糊窗户的麻纸……

土地生长五谷,土地不生长这些,这些又不兴赊账要靠钱买。

要说现在谁家最忙,估计是高会计家。

从秋后就要开始算账,前几日高俊和姐姐高仙儿逮着空来喜儿家完。

喜儿随口问了一句:“你爸现在在忙什么呀?”

然后高仙儿立马端坐,捡根树枝当笔。

“会计,我担了高瞎子家七担茅粪,队里种菜用的。四担稀的,净是水,给算三等;三担稠的,茅坑底子上的,算二等吧。”

担粪的高海身上散发着最新鲜的粪坑味道,高仙儿说现在鼻子下还有呢。

喜儿笑得打跌,高仙儿又立马端坐。

“会计,小三儿家猪跑玉米地去里,老母猪带俩猪娃。”

高仙儿见喜儿眼露不解,忙解释:“意思是留个底,分红的时候要扣公分的。”

看来家庭熏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啊,瞧这小姑娘,一五一十说得头头是道。

“我老爹现在烦着呢,每天嘴里无时无刻不在嘀咕,有时候连我和弟弟说话都听不见。”

“都嘀咕啥啊?”

“去洪河当民工开回的完工证,媳妇儿计划生育的补贴工,给检查工作的市委副书记管饭借用老苗家的半瓶子油,三升白面,秋后得补钱……”

喜儿听得瞠目结舌,她老爹可管着四个大队,光这每天的琐事儿都能烦死个人。

高仙儿说她们家现在台历上,书皮上,纸烟盒上,废信封上,报纸边边儿上,有时候胳膊上全都是她老爸的字迹。

家里不时有人来,哪儿逮着方便的就写哪儿。

前两天高俊刚挨揍了,因为拉粑粑拿了他老爸一张纸擦屁股了,据说后来屁股都揍肿了。

喜儿很好奇,她爸做会计难道是新手?咋会这么没章法呢?

因为她前世就是学会计的,虽然只学了一年就重生到这里,但最基本的财会知识还是会的呀!

“你老爸以前做啥的?”喜儿问道。

“不懂,反正每天就会写很多很多的字,家里老多老多书了。”

文学作者?不对啊,如果是文学工作者怎么会一下来就干这工作呢?

书?

“你们从以前的家里搬来的?”

“嗯嗯,我们以前住在南京,光书就搬了整整一大卡车,有这么这么多。”高仙儿拿胳膊比了比,不行,实在太多了,反正那一卡车就光拉书了。

两个小女孩儿你来我往,聊得也还愉快,高会计的身份喜儿也算明白个大概。

高仙儿爷爷是个很睿智的老头,眼看时局不对,自家儿子和媳妇儿三天两头被拉出去批斗。

这天晚上,高氏夫妇难得一齐回家,高老头召开家庭会议。

用红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圈,然后指着那个地方说:“这里是淮北,就是咱们要去的地方。”

要求主动下放是唯一获得解放的机会,这两件事一开始就是挂钩的。

两天后,高家就来了一伙儿人,在高家门前敲锣打鼓,高呼口号。

高仙儿形容:他们穿着绿衣服,腰间束着人造革皮带,有几张面孔依稀有些熟悉。

一年前这些人也来过一次,上次是来揪斗自己父母的。

他们振臂高呼,喧嚣声响彻整个楼道,还撕下他们家门框两侧已经泛白的红纸标语,刷上浆糊,贴上崭新的标语。

仙儿说,内容已经从“打倒”、“炮轰”、“火烧”、“油煎”变成了“热烈欢送”和“光荣下放”了。

喜儿心里忍不住感叹,这小女孩儿看来因为这场劫难反而认识了不少新字,新词吧?

然后家里开始如火如荼的开展包扎工作,仙儿的衣橱,书桌全部都用草绳密密地捆绑起来了。

上面还挂着一些白色的小布片,上面无一例外,用毛笔写着:“淮北高石庄—高祥苗青”。

前面是他们下放的目的地,后面是仙儿爸妈的名字。

也就是说,他们和喜儿家一样是下放。

不同的是,一个是主动下放,一个是被动下放。

这是同路不同命,而且是一个天一个地。

被动下放是被剥夺一切,包括自有,未来,财富,地位,人格,尊严。

但主动下放则是带薪的,他们依旧是城市户口,而且还有油粮供应,每个月高会计都要骑自行车数次往返镇上的公社和高石庄。

从公社的粮站驮回米面、菜油,顺带购买一些高石庄没有的生活必需品。

仙儿说这自行车是妈以前在南京工作时,每天上下班用的,不过如今已经被老爸征用。

主动下放,他们家还会有一笔安家费。

据喜儿后来考证,政策规定:下放家属的安家费是按照人均八十元发放的;

另外建房所需的劳力是无偿的,由当地生产队按公分计酬,也就是说由生产队集体负担。

不像张青家盖房子,要包吃,还要出小工费和技术工人的费用。

也就是说,仙儿他们家光安家费就有四百块。

妈呀!天文数字啊~~~

喜儿对仙儿家升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很想去他们家看看大卡车的书,还有据说当时轰动整个生产队,唯一盖瓦片有玻璃大窗户的房子是啥样!

还有一个人喜儿也很好奇,就是仙儿的爷爷,这位睿智的老人。

在关键时刻,能够带着全家脱离灾难的老人。

不过据仙儿说,爷爷很宅,每天除了在院子里溜达,基本上都在房间看书,写字,很少出来走动。

估计跟自家爷爷差不离多少,文人骨子里的清高,是很难走出那个院子,和每天滚泥巴地的农民聊到一块儿的。

猫妞儿说

今天就这四章,明天应该至少有三章,依旧是从早上七点零五分开始更新~~

第四十五章 高仙儿生病

年关看着越来越近,就在喜儿琢磨是年后去,还是年前去找小伙伴的时候,顾莉雅这家伙就来了。

“走,姐今天带你走大户去。”

喜儿愕然,啥意思?

顾不得喜儿手上的花儿只绣了一半,径直拉起她就走。

“你要带我去哪里啊?”

“会卫生室拿药箱。”

“有人生病了?生病了找你这个顾医生啊,找我干啥?”喜儿纳闷儿了。

“你的小伙伴生病了,你不应该去探望一下?”

“高仙儿?她怎么了?”

喜儿急了,虽说想着去她家看看,但并不想通过这种方式啊。

“没事儿,要是病得厉害,我还有心思过来找你?估计是昨晚蹬被子着凉了。”

顾莉雅换上白大褂,背上红十字医药箱,看上去也有模有样。

看来真是人靠衣装啊!

难道真是进村太少了,这条路竟然没走过?

感觉都已经出了高氏祖宅的范围了,“他们住哪儿啊?”

“快了,后面有一片竹林,他们的宅基地就批在竹林的前面。”拽了拽红十字医药箱,指着前面不远的一片黄绿色。

再翠的绿也敌不过严寒和霜冻!

也就只有青竹,还能在白雪皑皑的天地保留那一点点希望的色彩。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排排像鱼鳞片一样的灰色瓦片,平直的屋脊显得整个屋顶看上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