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开国太后纪事 >

第317章

开国太后纪事-第317章

小说: 开国太后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倒是庆幸,当初陛下被仁圣皇太后给收养了。

孙潜话音刚落,那几名护送他进京的护卫,便直接上前,架起秦屠夫等人,就要往门外走去。

“放肆,你敢,我要杀了你……”秦大宝像疯狗似地挣扎着,向孙潜怒吼道。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你们不要命了吗?信不信我杀你们全家,当家的,快阻止他们呀……”柳氏一边威胁一边惊慌地尖声喊道。

天色已经这么晚了,他们连晚饭都没吃,若是被赶出去了,他们住哪里呀?

最关键的是,没有了东阳先生替他们替他们出头,他们双眼一抹黑,又能找谁帮忙。

秦屠夫也被气到了,一张满脸横肉的脸庞阴云密布,若不是还有求于他,他这一路上,又岂会对一个老穷酸低三下四?

他力气大,一把甩开了拉扯着自己的护卫,阴测测地看着孙潜道:“老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该不会是那个逆子不肯认他们吧。想来也只有这个原因了。否则,这个老穷酸岂敢这般对他们?

孙潜听到他的质问,再次冷哼一声,吹胡子瞪眼地道:“老夫是什么意思,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他们竟然敢欺骗他,要不是陛下看重他,点醒了他,他老脸都要因为他们而丢光了。

顿了顿,他又说道:“我好心奉劝诸位几句,要知足常乐,不要贪求那些自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说不定最后连小命都赔进去。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陛下未必就能忍得住不杀他们。

东阳先生这也算是一片好心,可惜没有一个人会领他们的情。

柳氏和秦小菊都对他破口大骂,秦杏娘也气愤地加入了骂战,柳氏的小孙子也开始哇哇大哭,院子里乱成一团。

孙潜自从出名之后,还从来没被人这么骂过呢,气得胸口都开始疼了起来,他伸出手来指着他们颤颤巍巍地道:“撵……撵出去……快将这群无耻之徒撵出去……咳咳……”

“先生,先生……”书童连忙上前扶住孙潜,一脸的惊慌失措。

秦屠夫一家人到底还是被灰溜溜地撵出去了。

站在紧闭的大门外,秦屠夫一家人不由面面相觑。

柳氏不服气,正要回去踹门,就被赵瘸子阻止了,“岳母,别闹了,免得把巡夜的士兵引来,咱们丢不起这个人。咱们必须得赶在宵禁前,找到下榻的之地,第二天再做打算才行。”

赵瘸子早就打听清楚了,京城跟应天府一样,是有宵禁令的,一更三点敲响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就会就触犯“犯夜”罪名,到时候,不论是何等身份,都会直接笞打四十下,在京城是五十下。

好在,现在还没到宵禁的时间。

柳氏一听要挨打,立即吓得闭上了嘴。

一行人赶紧找了个客店下榻。

次日一早,柳氏便打算去找熟人帮忙了。

当初,跟欧氏等人一起进京的,还有跟柳氏交好之人。那人家姓王,当初有幸跟秦佑安一起出去打天下,立下了几次功劳,安定天下后,被封为三品将军,虽然没有爵位,却也是令人欣羡了,也是跟柳氏交好的人家中,官职最高的了。

柳氏就跟那位王将军的妻子严氏交好,当初还拜托严氏进京后替自己试探一下皇上的态度呢!严氏也给她拍胸脯保证,现在找她准没错。

反正他们是肯定不会去找欧氏等人帮忙的,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不出意外,柳氏被拦在将军府门外了,经过好一番周折,柳氏才终于见到了那位王将军的夫人——如今的三品淑人。

严氏跟柳氏交情的确不错,知道她来了,竟然亲自将柳氏迎接了进来。

柳氏是自己来的,算是打头阵,顺便探探口风。

她一路走来,看到将军府如此气派,不由十分欣羡和眼馋,等见了严氏之后,又被她的穿着打扮,给震慑到了。

如今严氏一副标准的贵妇人打扮,看起来又圆润了许多,变化实在太大,让她竟有些不敢认了。

直到严氏喊她,她才回过神来,大着胆子跟她相认,等坐下之后,犹自酸溜溜地说道:“妹子现在真是苦尽甘来呀,这当了官夫人就是不一样,整个人都气派起来了,我差点不敢认了。”

严氏脸上得意,嘴上却谦虚道:“嫂子说的哪里话,我就算做了官夫人,也远远不必上嫂子呀。您可是……”

说到这里,她突然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在京城里的忌讳太多,一个不小心就掉脑袋,这点她深有体会。

柳氏原本还等着她等称自己,见到她竟然不说了,不免有些不高兴,但她现在有求于人,也不敢摆脸色,只幽怨地诉苦道:“好什么呀,我们现在可都是平头百姓呢!随便一个人都敢欺负我们,我的命真是好苦呀……”

说着,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严氏见状,顿时忘了那些忌讳,温声劝解道:“嫂子哭什么,你们不是已经来京城了吗?将来的好日子多着呢!说不定我下次见到嫂子,就该行跪拜礼了。”

柳氏擤了下鼻子,红着鼻头说道:“我就是为这件事而来的,我们再不来,人家可都要把我们这对亲生父母给忘了,什么荣华富贵,都被不相干的人给占了。”

严氏一听这话,就知道柳氏是在说皇太后,她想起丁氏的下场,突然打了个哆嗦,叹息着不敢再说了。

她是想要帮柳氏,但是万一惹到了太后,她小命可就不保了。

柳氏见她不说话,急忙拉住她的手哀求道:“好妹子,你一定得帮我们这个忙,我现在只能靠你了。我们感情这么好,等我们将来得了势,还能亏待你不成?就等着以后做公侯夫人吧!”

严氏顿时心动了。

她原本以为自己丈夫这个三品将军在京城够威风了,可是渐渐,她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跟那些封侯拜相的人可差远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何不为了将来搏一搏。

柳氏是自己人,她得势总比旁人得势强,到时候,仗着柳氏势,谁不巴结自己?

柳氏见严氏动心,立即又许了诸多好处,并说道:“我虽不是他亲娘,可宫里那位也不是呀。但我们当家可是他亲爹,她能比得上我们当家的跟皇上更亲?皇上只是一时疏忽,才忘了我们,若是有人在上朝时在皇帝跟前提一提,还怕他不封赏我们吗?否则,就是他不孝顺,这天下的读书人恐怕都不会答应。”

跟东阳先生相处了几天,她倒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当今以孝治天下,若是皇帝不孝,他的江山就别想坐稳了,读书人都不会服他。

她听了之后,立即牢牢地记在心头。

严氏犹豫半晌,终于咬唇说道:“好,那我就跟我们将军提一提,只是结果如何,我不敢保证。”

柳氏自然连声答应,说道:“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你们最好再多联系一些文臣,将事情闹大了才好呢!不相信皇帝不答应。”

严氏犹豫地点头应下了。

柳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终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秦屠夫等人听到消息后,都松了一口气,安心地留在客栈,等着好消息到来。

严氏当天,就将事情告诉了丈夫。王将军原本不同意,后来经不住妻子的枕头风,又被高官厚禄所惑,终于还是答应了下来。

只是皇上一直不准文武大臣相交,文臣武臣各成一体系,相互制约,他也没有什么相交甚好的文官。好在那些文官也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想做青史留名,想要向皇帝谏言,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知道这件事后,那能坐得住,就等着上朝的时候,跳出来给皇帝谏言了。

京城里,哪家不是消息灵通之辈,因此,不出一天,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有人忍不住诱惑,打算分一杯羹,有些人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人却暗暗着急,进宫给皇太后报信儿,毕竟这件事也跟皇太后息息相关。

唯独皇帝哪里,没有人敢多说一句,因为谁也摸不准陛下对于秦屠夫一家的态度。

整个京城,顿时风起云涌,颇有几分风雨欲来之意。

秦姝是在欧氏的口中听到这件事的。

当时,秦姝刚午睡完,欧氏突然递牌子进宫求见。

秦姝心中诧异,便召见了她。

没想到,欧氏却是一脸焦急,行礼之后,顾不得寒暄,直接就说明了来意。

秦姝听完之后,却是淡淡一笑,说道:“我已经知晓此事了,放宽心,佑安会处理好的。”

见到欧氏还是一脸担忧,显然不太放心,秦姝又笑道:“再不济,还有我呢,我是绝不会允许有人在我的地盘上撒野的,更不允许有人觊觎我的东西。”包括她的儿子。

------题外话------

感谢大家的票票~么么哒。

☆、第二十三章 我不同意!

次日早朝。

秦佑安跟文武大臣们,处理完了各种民生大事和军国大事,眼看着就退朝了,那位王将军果然坐不住了,立即出列,走到大殿当中,躬身行礼道:“启禀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秦佑安微不可查地哂然一笑,微一抬手说道:“讲!”

王将军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不安,但是转念又想到自己几乎是最早跟着皇上出来打天下的,几年来也立下不少战功,原本他以为自己怎么也能捞着一个爵位的,没想到,却只是个三品将军,他对自己目前的待遇,十分不满意。

而眼前,就有一个让他一飞冲天的机会,他到底不愿意放过。

定了定神,方开口说道:“回禀圣上,陛下的亲生父母,已经从淮西老家到达了京城,如今正在微臣的寒舍下榻,不知陛下作何安排?”

话音一落,文武百官不管知不知情,俱都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倒吸口气的声音此起彼伏,若非皇帝尚在,他们恐怕已经开始交头接耳了。

而那些文官们,尤其是那些新上任的文官们,一个个都宛如打了鸡血一般,脸色通红,恨不得立即就要上前谏言,只是他们还要看看皇上的态度。

唯独第一次上朝的孙潜,瞬间黑下了脸。

谁料到皇上却是惊讶地说道:“王爱卿何出此言?你既是从老家跟朕一起出来的,难道不知,朕只有一位母亲,那就是当今太后。朕哪里又多出一对亲生父母来?”

王将军没想到陛下根本不认账,顿时有些着急了,立即说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众所周知,太后娘娘只是陛下您的养母,而您的亲生母亲另有其人……”

不等他说完,秦佑安便冷淡地打断了他的话,斩钉截铁地说道:“王爱卿,朕早年就被过继出去了,太庙里供奉的也是秦家这一脉的祖宗,你说这种话,又将母后置于何地?朕不想再听你说这种话。”

明白地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悦。

“另外,朕的亲母早逝,朕也早就追封为吴国忠烈夫人了,这一点,想必诸位爱卿也都清楚,这亲生父母之类的话,又从何而来?”

王将军听出了陛下话中的警告,心中不免慌张,额头上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只是,他现在的处境颇有些骑虎难下,再加上贪心作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只要陛下认了亲爹,自己有太上皇撑腰,还怕皇上不给自己升职?

于是,他又斗着胆子说道:“陛下的亲母虽然早已经过世,也早就过继出去了,可陛下的亲生父亲和继母尚在,如今他们在乡下过不下去了,只能来京城投靠陛下,陛下若是置之不顾,岂不是有违……有违孝道?”

这时,一些文官终于忍耐不住了,其中,礼部左侍郎出列说道:“陛下,王将军言之有理,既然陛下亲生父亲尚在人世,自然是要接到宫中奉养以尽孝道,如此,才不至于落人话柄,影响到陛下的声望,还请陛下三思。”

身为左丞相的陈修远抬眸迅速地看了礼部侍郎一眼,又垂下了眼皮。

“是呀,陛下,百善孝为先……”

“孝,礼之始也,陛下需以身作则……”

有了礼部侍郎出头,其他人也纷纷出列进言,劝解皇上,以孝为先,奉养亲生父亲。

他们上来就劝解陛下尽孝,却是丝毫不去询问,皇上为什么如此对待其父,因为没有必要,就算父亲有天大的错,也不是皇上不奉养亲生父亲的理由。

他们只知道皇帝错了,所以要劝皇上改正,就这么简单。

万一,天下百姓有样学样,礼乐崩坏,这天下岂不是又要乱了。

东阳先生听到这里,有心要替皇上辩解几句,可是也不得不承认,那几位大臣说得并没有错,就连他之前也不是这么想的吗?

可是,知道实情的他,实在不愿意看到陛下妥协,他打心底为陛下感到委屈。

秦佑安面无表情,淡淡地听完大臣们“好心”的劝解,开口说道:“众卿家所说的这些,朕又何尝不知?可朕早已经被过继出去了,跟他们早已经是两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