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开国太后纪事 >

第281章

开国太后纪事-第281章

小说: 开国太后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的老臣跪下哭求道。

“你们不必再说了,朕意已决。”小皇帝板着脸,难得有气势地说道:“丞相必定会替朕保住大焱,保住京都,朕相信丞相。”

孙学义也冷笑道:“陛下,依微臣看来,这几人有危言耸听,扰乱圣心之嫌,他们故意恐吓陛下,以达成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微臣怀疑,他们私底下跟那些反贼早就有接触,才会说出这种跟反贼合作的混账话来。”

小皇帝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说道:“竟然如此!真是胆大包天。来人呐,将这几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都拖下去,乱棍打死。”

周太后也怒发冲冠,歇斯底里地吼道:“乱棍打死太便宜他们了,直接剁碎了喂狗。”

孙学义冷眼瞧着,也不阻止,唇边一直带着一丝冷笑。

很快,这几位大臣就被拖了下去,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放弃劝说皇帝,可惜,才说了一句话,就被堵上了嘴巴,没一会儿,外面就传来了惨叫声。

所有人都无动于衷,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不知多少次,他们早就麻木了,反正死的又不是他们。谁阻拦他们的活路和财路,谁就得死!

孙学义立即派使者前去求和,大焱上下都信心满满,毕竟在他们看来,只要他们能给出一定的财物,他们就会乖乖撤退,何况,这一次,他们拿出来的诚意比以前都多,没道理对方不接受。

可惜,他们都不知道,这次率领漠北蒙古部族进犯中原的首领是他们的可汗,麾下足足有二十多万兵马,个个骁勇善战,可见,他们的决心。

此时,他们距离上京,已经不足四百里。

肥肉已经吃到嘴边了,岂会因为一点蚊子肉,就舍弃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这么亏本的买卖,他们可不干。也只有大焱如此天真,以为他们会同意。

之前几年,他们接受求和,接受大焱的纳贡,也是有几点原因的。

一来,大焱就算是老弱病虎,但余威犹存,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被压着打,早就被打怕了,没有必胜的准备,他们也不敢轻捋虎须,他们需要观望一下;

二来,他们需要养精蓄锐。而大焱源源不断送来的财宝和粮食,却可以让他们的实力迅速扩大,再攻打大焱时,底气就足了;

三来,他们希望大焱内乱更严重之后,再痛打落水狗,如此一来,他们攻下大焱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现在,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跟入主中原,占领大焱的万里江山相比,这送给他们的一半的土地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的野心,可不止那么一点。

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将大焱来使给杀了,摆明不接受求和。

而这时,大焱皇帝太后,以及孙学义等文武百官,还在做着美梦呢!根本没想过会失败的可能。

直到求和失败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才重新慌乱起来,想要逃跑,却已经晚了,对方已经兵临城下了。

漠北蒙古部族的脚力实在太快,而且一路畅通无阻,没有半点阻碍,因此,当他们围攻上京的时候,对方竟然还没有反应过来,依旧在醉生梦死。

各大势力在京城都有眼线,但是,此时交通不便,距离太远,因此,当秦姝等人收到消息的时候,上京已经被围困住了。

从应天到上京,大概有八百多公里的距离,他们就是插上翅膀,没有十天八天的,也赶不过去呀!

原本离上京最近的距离,是傅景山的势力,可惜,傅景山死了后,他的地盘,大部分已经重新落到大焱朝廷手中。

而应天正在跟宋家军激战中,自身难保,更不可能撇下对手,去救大焱。

更别说,大焱朝廷,也不值得他们马不停蹄地去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按兵不动,毕竟他们现在什么也做不了。

秦家军跟宋家军十分默契地暂且停战了。

至于其他势力,傅景山已经完了,泽王也完了,祁五和秦佑安正在交战,唯独一个蜀王,占据最南边,万事不管,只做他的土皇帝,距离上京最远,根本没可能赶过来。

如今的上京,是真正的孤立无援。

大焱的兵力大部分都滞留在外,占据着原来傅景山的地盘,一小部分守卫京师,跟漠北蒙古的二十万骑兵相比,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分分钟钟就被灭的节奏。

不到一天的时间,上京就被侵占了,皇宫也被占据,上京彻底成了蒙古部族的地盘。

在这之前,丞相孙学义直接砍了小皇帝、周太后以及兰阳长公主等一众皇室的头颅,向蒙古可汗投诚,并且率领文武百官,亲自打开城门,恭迎对方入城,以求获得对方的信任,继续自己的荣华富贵。

可惜的是,他还是难逃一死,被可汗直接砍下了脑袋,跟元光帝,周太后等人的头颅,一起挂在城墙上示众。

文武百官和他们的家人,除了女眷被留下,其他的被几乎被屠戮殆尽。他们的尽情的杀戮,整个上京血流成河,剩下的百姓都成了外族的奴隶。

元光十五年,四月,大焱覆灭。

当消息传来时,举国震惊。

秦姝收到消息时,亦是被惊得说不出来,除了震惊之外,就是深深地愤怒和无奈。

她固然对大焱没有好感,但外敌的入侵则更可恨,对百姓们来说,那绝对是更深刻的灾难。

大焱的百姓们更是无辜的。她就是有心做什么,也鞭长莫及。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外族侵占了京都之后,必定不会满足于这块方寸之地,一定会向外扩张。

那些占领傅景山地盘的大焱残余势力,就不用说了,根本支撑不了多久,说不定,他们不会过于抵抗就会投降。然后,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秦家的势力了。

蒙古部族基本都是骑兵或者弓骑兵,能征善战,绝对不好对付,而他们现在却还在跟秦家军对峙,前有狼后有虎,未必就真能抵挡得住对方。

何况,宋家军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原本,他们还想要拖延战事,拖垮宋家军,可是现在看来,他们却没有那个时间了。

可是速战速决的话,就算赢了,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惨胜的他们,在面对蒙古部族二十多万精兵强将时,又如何会是他们的对手?

------题外话------

忘记了本书背景的,可以去重新去看第一卷第三十五章,么么哒O(∩_∩)O~

感谢——

melomurron 送了5颗钻石

般若华 送了99朵鲜花

tastylee 送了3朵鲜花

玉壶儿 投了1票(5热度)

感谢亲亲们的票票,(づ ̄3 ̄)づ╭?~

☆、第五十二章 往事和心结

洪州。

正打得如火如荼的祁五和秦佑安,也同样收到了消息。

尤其是秦佑安,最初的震惊之后,便平静了下来,神色间更是透着几分了然。

这一世的情况跟前世,早就不一样了,他们能提前争霸,为什么外族就不能提前侵入中原?

让秦佑安吃惊的不是外族的入侵,而是他们向大焱发难的时机,跟前世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漠北蒙古部族的可汗,是个极其聪明,极会抓住机会之人。

第一次是巧合,在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对方依旧能像以前那样抓住时机,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个厉害人物了。

可这样的厉害之人,前世最终死在了祁五的手中。

祁五虽然打了胜仗,却是惨胜,已经无力对抗彻底强大起来的他。

所以,在前世的时候,一直有人说他这个皇帝的位子是捡来的,正是这个缘故。

若是他们入侵中原的时机,没那么凑巧,那么最终登上皇位之人,极大的可能不会是他。

就连他自己,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夺得天下,有运气的成分在。

要知道,那时对方的实力比他要强好几倍呢!

对比之下就知道了,前世的他还需要扯着白莲会的虎皮做大旗,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而对方却早早就收拢了弥勒教,影响力不下于白莲会,群众基础也十分雄厚,何况,祁五本人也是天纵奇才,很快就发展成为几大霸主里最强大的一个,无人可以匹敌。

一旦双方对上,他获胜的几率很小。

所以,在祁五率军全力对付外族的时候,他则抓紧时间扩张地盘,攻打其他势力,积蓄实力。

在祁五终于打退外敌之后,秦佑安的势力已经彻底壮大起来,足以跟祁五抗衡了,并且先祁五一步,打入京城,坐上了龙椅。

他虽然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在外人眼中,却是他窃取了属于祁五的皇位。

他心里自己也清楚,他的确是占了祁五的便宜,但运气,同样是实力的一部分,他并不会觉得心虚。

现在是他坐上了皇位,那么他便是天命所归,是真正的真龙天子。

可把并非所有人都这么想,私底下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流言。

他就是一开始不在意,坦然受之,可渐渐听得多了,再加上他的脾气原来越暴躁,他便强硬地将这件事压了下去,再也不准人提起,否则,直接砍头。

可越这样,他心里越在意,几乎成了他的心结。

所以,这一世,他才这么想要堂堂正正地打败祁五,他也的确如愿地跟祁五交战了。

可没想到,战争都进行到一半了,眼看着就快要分出胜负了,结果,这些外族又来捣乱了,秦佑安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主公,您现在打算怎么做?”船舰上,议事厅内,军事崔元嘉皱眉问道,显然就连他也觉得有些棘手和为难。

以他的智谋和见识,自然也能看出应天府的危机来。可是如果他们立即抽身离开回援的话,那他们跟祁五的这场战争,必定是以他们的失败告终。

这个结果,无论是对主公,还是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可他们如果不及时赶回去应援,等蒙古部族打过来,应天危矣。应天府是他们的根基所在,根基毁了,对他们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何况,太夫人还在应天府呢,以主公对太夫人的重视和孝顺,是绝对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主公心中的纠结和痛苦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崔元嘉也没从主公的脸上看到半点端倪来,只要主公想隐藏情绪,谁也看不透他想想法和思绪,他的情绪管理地越发收放自如了。

听到崔元嘉这么问,所有将士们的目光,都落在了秦佑安的身上。

其实,秦佑安心里是很笃定的,没有他们想象地那般难以取舍。

在他眼里,打败祁五,解开心结,弥补前世的遗憾固然重要,但是,跟这比起来,母亲的性命以及应天府所有百姓将士们的性命,则更加重要。

若是根基没了,母亲妻儿的性命也没了,那他就算打胜了祁五,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听到崔元嘉如此询问,秦佑安用沉稳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跟祁王的这一战,非常重要,它甚至决定了我们今后的命运,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浴血奋战到现在,若是这么抽身而退,如何对得起那些已经死去的兄弟?”

听到这里,崔元嘉默默地叹了口气,胸膛里提着的心放下了,却心里却还是觉得有些失望。

难道主公真要放弃应天府了吗?

其他将士们也都面面相觑,神色不安,看着秦佑安的眼神里,带着几分焦虑,欲言又止。

他们的家人基本都在应天府呢,万一应天沦落到外族手中,悲惨的下场可想而知。他们可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家人。

谁知下一刻,不等他们发言,秦佑安又说道:“理儿虽然是这个理儿,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都不是铁石心肠,岂能为了眼前的一场胜利,就将自己的家人还有无辜的百姓们都弃之不顾?若是连我们也不顾百姓死活,那我打仗的意义何在?”

听到这里,将士们都不敢置信地看着秦佑安,神色十分激动,纷纷开口问道:“主公,您说得是真的?您真的没有放弃应天?”

秦佑安点了点头,说道:“那些战死的兄弟的家人,也很多都在应天府的势力范围之内,与其他所谓的一场胜利相比,想必他们也更愿意看到家人平平安安的。外族冷血狠辣,杀人如麻,若是放入中原,任其肆虐作乱,无异于将一群野狼放入羊群之中,羊群早晚会被他们一个个地扒皮抽筋,吞吃入腹,包括我们的家人。所以,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也是我们最应该消灭的对象。”

这段话,根本没有人反对,众将都神色郑重地点头,甚至心理忍不住为刚才自己误会主公而感到羞愧。

他们早该知道了,主公一向注重民生,爱护百姓,绝对不是那种漠视百姓性命之人。

“可是主公,我们若是回应天府支援,祁王这里该怎么办?万一,他们不允许我们离开呢?又或许,他们会趁我们离开时,继续攻占我们的地盘呢?这可如何是好?”有人担忧地问道。

知道他们要放弃这场战争回应天府了,他们放心地同时,又开始担忧起这里的事情来了。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