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开国太后纪事 >

第21章

开国太后纪事-第21章

小说: 开国太后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夫人。”

看卷珠恭敬地退下之后,曹静兰叹了口气。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她现在还真不太想回京。

虽然京城很繁华,人人都在醉生梦死,歌舞升平,一副盛世太平景象。外人都觉得她很风光,但其实这几年,她却越来越感到心慌、不安,每一天都过得胆战心惊,总觉得这份荣华富贵,来得太不真实,宛如泡沫一般,一戳即碎,朝不保夕。

为此,她不惜扔掉底线,加倍讨好义父,疯狂地敛财,只有亲手摸到这些银子,这才会让她安心一些。

她这次之所以跟许世清回来,又带了足够的银子,就是想在这里置办些产业,以后带着儿女家人,慢慢脱离京城那个圈子。在这里,凭着九千岁干女儿的身份,她可以肆无忌惮的生活。

要知道,在京城里,即便是义父,也不是一手遮天。太师、丞相、大将军,各有党羽,哪一方势力都不必义父差。何况,义父头上还有个小皇帝和太后。

她这个九千岁的众多干女儿之一的身份,在京城又算得了什么?

可惜现在,她却不得不将计划延迟,重新返回京师了。

不过不要紧,等她找名医治好许世清,处理了秦氏,她一定会带着家人再次回来的。

这次,她一定会做好完全的准备,绝不会再让任何人威胁到她。

……

与此同时,离此地几百里外的集庆府,有一户姓何的望族,乃是耕读世家,祖上出现过不少大官,虽然最近渐渐没落了,但如今依旧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豪富非常。

此时的何家后院,却有一名漂亮的女孩临窗而坐,丰盛的午饭摆在桌子上,她却连看也不看,径自托着下巴唉声叹气。

她叫何韵婷,是何家家主的长女,今年十岁。半年前,从七百多年后穿越到这个小女孩身上。

这半年来,她一边养病,一边极力收集这个世界的信息。

前两天,她忽然发现了某个真相,那对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穿越到即将大乱的大焱朝末期也就罢了,为什么非要她穿越到成太祖宠妃……的姐姐身上呢!

而且,这个宠妃和她家人的下场还不怎么好,不,应该说很不好。

她是学历史的,自然研究过大名鼎鼎的成太祖。

这位成太祖,的确是位雄才大略的英主,出身微末,却能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实在令人佩服。登基后,励精图治、勤政廉洁,常常施仁政于民,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但他的残忍和狠毒也同样出名。

诛杀功臣,残害女人,对女人尤其弑杀,手段极为令人发指。

她在书上看过一个例子,成太祖登基后,赏赐两个美貌宫女给手下一名大将,哪知道将军之妻善妒,将军惧怕妻子,因此不敢收下美人,成太祖就命力士肢解其妻,分赐功臣,上写曰:悍妇之肉。可见其手段之残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说那些跟他毫无关系的女人,就是他对自己的继母和嫔妃都极其残忍。

他的继母就不说了,而他的嫔妃之中,不少都是因为他多疑,被他亲自处死的,有的甚至被抛尸荒野,他死了之后,更是让他那些年轻美貌的嫔妃全部陪葬。

她如今年仅三岁的妹妹何韵瑶,则是成太祖早期的宠妃,跟着他时,他才只是个大元帅,跟了他将近十年,成太祖登基后,她妹妹被他封为安妃,人称何安妃。

何安妃不但知书达理,而且长得也是国色天香,成太祖对她宠爱非常,据说,连一向贤良大度的沈皇后都颇有微词,对她颇为忌惮,暗地里给她穿了几次小鞋。

可惜,她这位妹妹也没有好下场。

成太祖登基之前,妹妹跟着东奔西跑,流产多次,登基之后两年,好不容易怀孕,却早产了一个多月,成太祖的怀疑她对自己不忠,赐她“铁裙”之刑,活活将其烫死,何安妃的父、兄也被盛怒中的成太祖给杀了。

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份之后,她就想着怎么避开这场灾祸。

她不是没想过去勾搭年幼的成太祖,可是,只要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实在鼓不起勇气。何况,她现在也才十岁,又能做什么呢?爹娘也不可能允许她乱来。

不过,仔细想想,她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毕竟,有能力问鼎皇帝宝座的可不只秦狗剩一个。当初,在几大势力中,成太祖的实力也不是最强的,不过是比旁人多了几分运气罢了,比他更加出类拔萃的人也不是没有,她目前就有一个极好的人选。

她前世在史书上看到他的事迹时,就十分喜欢他、崇拜他,心里多次哀叹为何不是他登上皇位,为他感到十分惋惜。此生或许能够完成自己这个心愿,弥补这个遗憾。以他的能力,再加上她的辅佐,还怕将来成不了事?

狗剩啊狗剩,这辈子,你就当你的狗剩去吧!皇帝之位,就别肖想了。

------题外话------

O(∩_∩)O~看出来了吗?这个何韵婷是这个时空的穿越者。

对于女主,我只想说“不知者不惧”,O(∩_∩)O哈哈~

“铁裙刑”是中国古代男人惩罚不忠女人的一种酷刑:将铁片做成刑具,形如裙子,逼犯人穿到身上,然后把“裙子”放在火上烘烤。刑具受热,犯人的皮肉如被烙铁烙

PS:其实这都是朱元璋曾经做下的事情,我只是取了其中几个例子。话说,这朱元璋是不是跟女人有仇呀?对女人手段太残忍了。

谢谢139**3378亲亲的评价,和绝情的花花,么么哒。(^o^)/~

☆、第三十二章 琐事

对于外面这些事情,秦姝一概不知,她家里正在热火朝天地盖房,根本无暇他顾。

她当初跟大秦庄的秦瓦匠说好了,三天后正式动工。

如今三天过去,秦扬也准时带着他的施工队过来,这两天,砖瓦、梁木也陆陆续续地送到了,堆在了院子外面。

因为秦姝买的砖瓦很多,还特意雇了几辆骡车来送货,一辆又一辆的,络绎不绝,引起了全村人的关注。

秦姝也再一次进入了村里人的视线,成为众人八卦的对象。

不少闲着没事的人,也过来凑热闹。

秦姝虽然说了不管饭,但是,一点都不管也不太好,至少也要烧个热水啥的。还有人为了方便,直接从家里带饭来,秦姝也得负责给人家热一热饭不是?

为此,秦姝还特意托人从县里给自己带了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她本来要自己去一趟县里的,但家里离不开人,佑安身上还有伤,也只能过段时间再去了。

佑安见自家盖新房了,心里十分高兴,伤还没好,就整天跟在泥瓦匠后面绕来绕去,时不时地搭把手。

他学什么都很快,很会说话和交际,没多久,就跟泥瓦匠们打成一片。

何况,他们以前都是一个村的,本来就熟悉。

原本大秦庄的这些人,对秦姝收养了佑安,还是很惊讶的,但也没说什么,只是对佑安略有疏远。

秦姝趁此机会解释了一番,将来龙去脉讲清楚,证明了佑安的清白,他们才放下心结。秦姝还特意请他们回村之后,帮佑安多说几句好话,至少让他们不要敌视佑安。

秦姝知道,佑安对自己被赶出村子,一直耿耿于怀,毕竟是生他养他的村子,还有不少人都曾经帮助过他。被这些亲近的人敌视,他心里怎会好受?

秦姝出手大方,又是他们的雇主,既然佑安没有偷村里的粮食,刘财主也把人放了回来,不存在得罪刘财主的事,他们也没道理再远着佑安,满口答应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恰好,孙木匠也拉着车,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了,送来了秦姝订做的门板和床,还有甑子和蒸笼等物。

板床很大,睡两个人绰绰有余。秦姝和佑安总算不用打地铺了。

孙木匠和他两个儿子帮秦姝安装好了床和门,秦姝暂时的家,总算是像个样子了。

秦姝本想再打一张床,可惜房间太小,已经放不下了,秦姝也只能作罢,这段时间,就先跟儿子挤一挤吧!

刘婶家里若是没事了,也会带两个儿子过来帮帮忙。

这两天,秦姝发现,这些泥瓦匠们带来的吃食,大都是硬邦邦的杂粮饼,难吃难咽,他们基本上就泡着热水一起吃。偶尔改善伙食,就吃那种没有去掉麸皮的黑馒头或者糙米饭,再就点咸菜,就是一顿好饭了。

看得秦姝都不好意思做好吃的了。

因此,每当秦姝给他们热饭的时候,总是顺便熬上一锅粥,或者熬一锅蔬菜疙瘩汤,她也舍得放油和盐,有时候还会放个鸡蛋,或者放几块肥肉片什么的,吃起来香喷喷的,就着杂粮饼,也成了一顿难得的美味。

做力气活,总不能吃得太清淡了,否则,干活都没力气。

除此之外,秦姝还预支了他们一半的工钱,另外一半,则在完成后再支付。

对于秦姝的做法,这些瓦匠们心里都十分感激,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了,对于秦姝拜托的事情,也越发上心了。

因为秦家人多,秦姝也不太出门,刘大公子根本没有机会对秦姝下手,只能静待良机。

他没找上门来,他爹刘财主倒是带着小儿子找上门来了,不过,他爹是来赔罪的,顺便还带了许多的礼物,几匹尺头、茶、酒、肉,并送了五十两银子,说是给佑安的诊金。

他还把自家小儿子抽了一顿,虽然不算太严重,也算是表明了态度,并且命令刘小少爷当场给佑安道歉赔罪。

刘财主还隐晦地向秦姝说明,自家孩子是被人撺掇的,罪魁祸首是秦屠夫家的秦大宝,他已经断了秦屠夫家对他们家的猪肉供应,以后也不会做他们家的生意。

刘小少爷大概是被他爹给打怕了,一点都没反抗就向佑安道了歉。

佑安心里虽然深恨他们,却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而且,他心里更恨的是背后挑唆的秦大宝和柳氏。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给娘惹麻烦。

若是他不依不饶,刘财主恐怕就要翻脸了,等到他们的说不定就是鱼死网破了。

这笔账他暂且先记下,等以后有机会再跟他们算。

因此,佑安看起来很是大度地原谅了他们。

刘财主终于放下心,笑容满面地带着小儿子离开了。

秦姝在这件事上没有发表太大的意见,她知道佑安其实是个很有主意的人,此事也全赖佑安自己解决。

结果,既出乎她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事后,秦姝问他道:“儿子,你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放过了他们?”

佑安抬起自己黝黑平静的眼睛,认真地看着秦姝道:“娘,我听学堂里的夫子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他们已经得到教训,我何必再咄咄逼人?何况,刘财主家地多势大,十里八乡多数人都佃了他们家的田种,我若是将他得罪狠了,刘财主怕是不肯将田点给他们种了。世人都欺软怕硬,到时乡民们不会去恨刘财主,反而会恨上我们,我可不想娘像我一样,被村里的人赶出去。”

秦姝闻言,又是感叹又是感动,含笑说道:“你一个小孩子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得罪就得罪了,娘才不怕!只要你能出气就好,不用顾虑这么多。大不了我们离开这里,天下之大,总有我们容身之处。”

“娘,躲避不是办法。这里是娘的家乡,故土难离,娘好不容易才安顿下来,若是被赶出去了,娘心里岂不是会很难过?再说,现在这世道,哪里都少不了刘财主这样的人,若是以后遇到这种情况,难道我们每次都要搬家不成?这样的话我们可真得无处安身了。倒不如暂且忍耐一时,总有报仇的时候。”佑安叹了口气,一本正经地用小大人似的口吻说道。

“好了好了,娘说不过你行了吧!就听你的。”秦姝捏了捏他的脸蛋,笑着说道。

佑安总是这么懂事,他似乎天生就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而且,他十分聪明,这几天秦姝教他启蒙,他学得非常快,还会举一反三。

秦姝有时候甚至会想,她是不是一不小心捡到宝了。

佑安摸着自己被秦姝捏红的脸蛋,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秦姝检查了一下刘财主送来的礼物,说道:“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买些棉絮,正好给你做几件棉衣,肉今天就吃了,茶和酒收起来。这些银子,是刘财主赔给你治病的,你就自己收着吧,就当自己的私房钱!”

佑安闻言连忙摆手道:“娘,使不得!我哪用得着银子呀,还是娘收着补贴家用吧!这么一大笔钱,被我弄丢怎么办?”

秦姝将那包银子放到他手里,说道:“让你拿你就拿着。你长大了,也该有点自己的私房钱了,手里有钱,以后也能自己支配,做什么都方便。再说,我也不缺这点钱。”

而且,她知道佑安其实是个很谨慎、很有分寸的人,根本不可能把银子弄丢了,也不会乱花钱,就算真丢了也没什么。

佑安这才红着脸,略带紧张和兴奋地收了下来。说实话,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