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回到六零年代 >

第11章

回到六零年代-第11章

小说: 回到六零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上年纪有经历的人,老吴两口子心里明白,爹妈都齐全又守着一村子老乡亲,就算再困难,养活一个丫头也费不了多少吃食。

那年月女孩儿家离开爹娘还说不准会落到什么腌渍地方,叶青爹妈能把闺女给卖了,可见是狠心的。如今这孩子正是好年纪,出落得又这么水灵好看,现在过去认了亲,指不定吃什么亏,被她爹妈再卖一回也有可能!

叶青哪里想得到他们的顾虑?根本没往心里去。今天在村里没少打听叶福海一家子的事,听得她感概不已。可怜那位真正的大妮儿,当时小小年纪无力反抗,就那样被没脑子的极品父母给卖了。

这要是换做她,呵呵……先卖爹后卖娘,极品亲戚有一个算一个,卖光光直接就发家致富奔小康啦!嗯,估计都不够她卖的……

叶青兴高采烈的跟老吴夫妻打听了好半天新南市的消息,吃完饭就回屋了。

院里熄灯前,陈嫂子过来找叶青。

“这房子你住的时间也不短了,明天刚好整一个月,要是打算还继续住下去,以后你就来我家搭伙吃饭。二十一斤粮票我管你一天三顿,还有五块钱的伙食费,就不收你房租了。”

叶青干笑:“呵呵……陈嫂子,您真是好人!我再想想哈,明天给你准信儿。”

一夜碾转反侧,叶青兴奋地难以入睡。证明有了,明天办好正式的户口迁出证就可以去新南市上户口。不管那边的户口能不能顺利上上,至少现在她是有‘身份’的人啦!以后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小心谨慎的过日子啦!

第二天早早起床梳洗,叶青顾不上吃早饭,火烧火燎的等到上班时间,一路小跑着就去了公安局。

“刘局,萧队长,王公安徐公安,我找到亲人了,我给你们送锦旗来啦!”

叶青问候一圈就开始往外掏东西,四瓶东北的千山酒,四个罐头,八包带红纸的点心,每人一份摆在桌上。

刘局先是怔了下,随后笑道:“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也接受人民的表扬,这锦旗……我喜欢!”

萧队长和王公安一看刘局没拒绝,又看了看徐友亮,见他也没吭声,两人赶紧把东西收起来。

“小叶啊,人也找到了,往下你打算怎么办?”刘局关切的问。

“刘局,我打算去新南市,把户口也迁过去。”叶青说。

刘局沉思一会,说道:“是该一家团聚,你去吧,实在不行再回来,乡里那边我熟!”

“哎!”叶青高兴地点头。

徐友亮有些心不在焉,拿出户口迁出证明麻木填写。

户籍政策是定向迁出,也就是说叶青投靠父母,户口也要落到叶福海名下,迁往地址就必须写叶福海的户口详细所在地。

叶青看着徐公安动笔准备照抄卷宗上地址,心下大急,无意般说道:“新南市我肯定要去,也不知道矿上肯不肯接收户口。”

徐友亮刚写完安徽省新南市六个字,听到叶青的话生生停住,咬牙在后面画了个句号。

刘局接过迁出证看了徐友亮一眼,没说话,拿起公章就盖了下去。

叶青松了口气,接了迁出证再三谢过。

“小叶啊,什么时候走?新南市我去过,晚上七点的车次。在省城上车,车上补票,转天一早就到。”刘局问。

“我回去跟吴叔一家告别,吃完午饭就走。”叶青语气透着兴奋。

萧队长笑呵呵说:“那就再辛苦咱们徐公安一趟,好人做到底,送送小叶同志呗?”

叶青赶紧推辞,她可不敢再麻烦这位徐公安。

没想到徐友亮冷着脸站起来:“赶紧回去收拾,下午两点老地方集合!”

叶青不好再拒绝,告辞了公安局几位就急匆匆的回了大杂院。

吴婶一听说叶青今天就要走,心里很是舍不得,忙拿出面口袋,把家里两斤多玉米面都发上,准备中午吃净面馍。

叶青收拾好行李,出门正好碰到陈寡妇。

“陈嫂子,这个月麻烦您了,我今天就搬走。”

陈寡妇瞪眼珠子来回看叶青打包好的被褥,吃惊问道:“你找到别的地方住啦?”

叶青笑笑也不回她,扛着被褥去了吴家。

“娘!被褥留给你用。”叶青趴在吴老太太耳边说。

她早就注意到吴家七口人只四床被子,吴奶奶带着两个小孙女睡对脚,老吴两口子跟小儿子合盖两床。最惨的是吴家大儿子,晚上饭桌搭椅子就是他的床,身上就盖着老吴的棉大衣过夜。

叶青的被褥都是厚棉被,多出两床来这家子也能睡得松快些。

中午老吴回来,一家子吃过午饭都到县城大道口送别。

“叶啊,到那边要是不好就赶紧回来,咱们这么些人,怎么也能给你安插下个吃住的地方。”吴婶抹着眼泪说。

叶青忙道:“吴叔吴婶放心,到了那边安顿好我就给大家来信儿。”

远远看到徐公安已经等在路旁,叶青跟老吴一家挥手道别。

自行车一路奇慢,到省城已经下午四点多钟。徐友亮在国营饭店买了两斤包子,看着叶青实在吃不下了才罢休,两人一起去的火车站。

叶青打探黑市粮价时候来过这里,这次是坐火车去新南市,想想就抑制不住的兴奋!

“拿着。”徐友亮忽然递来一包东西。

叶青接过撕掉一半的信封打开看,里面除了一张介绍信,还有零零碎碎七八斤粮票。

“带过来的粮票都花完了吧?这些你拿着,到那边还不知道怎么样状况,万不得以还可以去住招待所,粮票有备无患。”徐友亮说。

叶青看到介绍信先是一喜,再看粮票就有了疑惑:“你从哪弄来的?都是全国粮票。”

徐友亮笑的得意:“当然是让他们吐出来的,白拿你的‘锦旗’怎么能行?”

叶青无语,只恨不得这会儿老天降个雷劈死这位徐公安。

刘局那边是个退路,万一新南市上不了户口,回这边还要麻烦人家接收,送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这叫什么事?

徐友亮中午把局里那三个裤兜翻个底朝天,结果也没找出几两全国粮票,最后还是去隔壁县委借了几斤。

借就借了,下个月他勒紧腰带还上就是,见叶青一脸的不痛快,徐友亮觉着自己是好心被猫挠了。

“拿着,穷家富路。”不由分说,徐友亮把信封塞给叶青。

推脱间,一声火车鸣笛响起。

“快上车!”

区间小站停车不到两分钟,叶青刚上车还没站稳,就听到“呜”的一声,火车开动了。

站台上徐公安的身影越来越远……

第17章新南市

“哐当……哐当……”

一夜轰鸣,天刚刚亮时,叶青到达了新南站。

新南市是个大站,转汽车的倒火车的都从这里中转。

叶青随着人溜儿下来,举目四下望去,全然一片陌生。

所幸不远处就是一家招待所,叶青走进去,拿出介绍信,交了五毛钱房费,跟着服务员上了三楼。

关上门,叶青仰面躺在床上,轻快地欢呼一声!终于有个像样的地方啦!今晚总算是能睡个好觉!

房间里有两暖壶开水,还透着余温,叶青掏出灶具架上锅,拿出一大块带皮五花肉随便冲了冲就丢到锅里。八角大料香叶丢进去,不一会儿,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泡,大块肉变了颜色。叶青端着餐盘捞出来,撒上食盐花椒面,掏出小刀一片片切成薄片,鲜嫩多汁!

差不多两斤肉被叶青吃个精光,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吃饱喝足,楼下大众浴池洗了个澡,上楼锁好门,换好自己的被褥,蒙上被子就睡。

这一觉直睡到天色擦黑,叶青醒来看看表,才刚晚上六点多,洗漱整理一番就出了门。

新南市的国营饭店还在营业,里面有两桌客人,看样子像是刚下班的工人。穿着工作服,桌子上摆着猪头肉白酒和炒饼,几个人喝的意气风发。

叶青拿出全国粮票,到窗口叫了一盘素炒饼一碗鸡蛋汤,自己端了到角落圆桌坐下,也不管旁边两桌投过来的好奇目光,吃完碟子碗筷都送回去才离开。

刚过九点,路灯一盏盏熄灭,叶青赶紧回到招待所,锁好门,倒头接着睡。

第二天一大早叶青就醒了,一夜好觉养足精神,洗脸梳头打扮的神清气爽,锁上门出去开始满城溜达。

叶福海的户口就在城里的附属矿区,叶青可没想现在就过去找他。

距离企业改制还有二十来年,这时期的集体户口就是铁饭碗,除非矿上开除或精简人员,否则一辈子连带子女都是妥妥的商品粮。

叶青还是觉得集体户口不如城镇户口来的可靠,现在正是建设时期,工厂变迁也是常事。集体户口就要跟着厂子走,城镇的户口就不会迁徙南北或者精简回农村。

这要感谢徐公安给她填写迁出证时候及时停笔,没有写上矿区的详细地址,她还有选择性。

城镇户口只有两个条件,固定工作或固定住所。

打定注意叶青就着重留意打探招工的信消息,却发现招工条件都是跟户口挂钩,跟个连环套似得。

前些年大生产,厂子去农村招人,成批的给办迁出落户手续。这两年环境不好,当时的职工又都大批精简回去。现在不管什么单位,招工首要条件就是有当地户口,单位也不想多负担一份供应粮,多分一间房。

看了两天,叶青对招工解决户口不抱希望,纵然是你把自己吹出花来,没户口什么都白搭。剩下唯一能解决户口的途径就是买房子了。叶青知道距离房地产开发大批量商品房面世至少还有二十年,这时候去哪买房?

两天时间,叶青把招待所四周走了好几遍。职工家属楼挤得满满当当,民房多是三代同居一室。偶尔有闲房也是临时搭建的简陋窝棚,根本找不到一间像样的可以出售的房子。

“大婶,您知道谁家卖房子么?”叶青询问旁边的中年妇女。

妇女看了眼叶青,了然笑道:“小姑娘急着结婚吧?我跟你说,结婚住房必须单位给解决!他们不给你就去闹,给了也别嫌小,等过几年孩子多了,你再申请换大的。”

叶青一脑门子冷汗:“大婶,要是我等不及想自己买呢?”

“国家白给的不要,自己花钱买?”妇女诧异,眼神不经意的就往叶青肚子上扫。

叶青落荒而逃,好几天都不肯再往妇女堆里钻,专门找老头儿打听。

“大爷,您知道谁家卖房子么?”

老大爷敲了敲烟袋,指着城郊远处一座院落问道:“你看那座院子怎么样?”

叶青抬眼望去,青瓦白墙马头飞檐,典型的徽派建筑。两进几层的院落高低参差,在清晨薄雾中像是水墨画一样,不由得赞叹:“好漂亮的房子啊!”

“去年卖了,八十斤红薯,这院子归别人啦!”老头儿感慨。

叶青又一次失望,干笑道:“那真是便宜,卖亏了。”

老头儿笑着摇头:“亏?八十斤红薯保住了我一家子没饿死,一套房子换六条人命,你说亏不亏?”

叶青无奈,看来什么年头买房子都不是容易的事。

回到招待所,叶青从空间翻出一桶花生油,找出玻璃瓶装的饮料折到饭盆,涮洗干净往里面分装。

火车站这片是北城,靠近城郊,明天她打算去南城看看,那边才是市中心。

这两天得来的信息,新南市解放前不少手艺人小掌柜都有自己的私产。解放后一部分受到保护,产权还在个人手中,叶青觉得总能找出一间半间来。

转天一早,叶青挎包里装着两瓶花生油,一路从北城走到南城。看见排队的就跟着凑过去打听,看到像是私人住宅的四合院也进去询问下,每每都是希望落空。就这么一上午过去了,还是没找到可以出售的房子。

一路走过来,叶青不时看见穿工作服的工人,三三两两的结伴说说笑笑。

青蓝色的劳动布外套,胸口印着大红色厂标,同色同质地的裤子,男男女女走在路上都昂首挺胸,别提多神气。

“你是二矿的吧?我是一矿的。”

“一矿的啊?听说你们每月还有二两肉票?”

“那是,也就去年断供了半年,今年初就给恢复了。”

“真好,我们二矿每月就给二两白糖票。”

小伙儿跟年轻姑娘搭讪,两人对话引来周围一片羡慕。肉票糖票,普通居民可轻易摸不着这两样东西。

绕过街口,叶青忽然被眼前的喷泉池吸引住了。

占地几十坪的大池子四周海浪造型,嵌在地上,像是整块大青石凿出来的,又像是从地下天然长出来的,浑然天成!池子里泉水枯竭,几个希腊神话人物各种造型立在中间,气派非凡。

叶青纳闷看着喷泉池,想不明白这地方怎么会有这种西式建筑,跟四周环境完全格格不入啊?

叶青赞叹不已,不由得停下脚步细细欣赏。

站了一会儿,叶青瞥眼看了看后面躲躲闪闪的人影,装作不经意继续往前走,到一个僻静小巷才猛然转过身。

“你跟了我大半天了,想干什么?”

后面的人被叶青吓了一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