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长姐 >

第55章

农门长姐-第55章

小说: 农门长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拿到银子花用的打劫人狠狠打两个喷嚏。

临睡,裴芩威胁三姐弟,“以后你们谁要是敢不好好练武,老娘就把她扔河里去!”

三人倒是齐齐应声,“我们一定好好练武!”

次一天,起来的很早,按制定的规矩,先热身,做基础训练,裴芩就教三人简单的格斗招式。

经过这次被打劫,姐弟四个人都对学功夫认真严肃了起来。家里没有大人,只有她们几个小娃儿,要是真有人打上门,她们只能被人打了!所以,必须得学会厉害的武功!

裴芩教的有点没有章法,虽然和想象中的学武功不一样,但三人也都学的很认真。

训练完,随便吃了点早饭,裴芩就开始准备炒花生,“晌午不去摆摊了,再卖一批糖炒花生再说!”她还准备把这些糖炒花生卖完,二十两银子能变三十两,这下还赔上十两,忙活一场,净白搭功夫了!

糖炒花生做好,送到聚仙楼一半,另一半给得月酒楼。

何掌柜见到裴芩就笑了起来,感谢裴芩的提醒,元宵节因为那些花样元宵,茶楼生意好了不少,主动提出以后买糖炒花生的话。

“好!那何掌柜准备了牛皮纸袋或者密封口的坛子或是什么容器的,我五天过来一次,逢五的时候。一次先送五十斤,等不够了再追加!”裴芩当即就同何掌柜签了纸契。

另一半送到得月酒楼,掌柜的也是很爽快的买下了,催问她雪见菜啥时候上市,让她一有了雪见菜一定都送到得月酒楼来。

裴芩满口答应着,她又不打算开酒楼,真挖了春笋,除了自家吃的,自然都要卖掉的。

回到家的时候,卖的几两银子又全都买成了花生和白糖。

就这样,晌午出去摆摊卖饸烙面,下晌回来剥花生,还要念书,练字,睡前再训练一遍。

裴芩抽出空,带裴文东去镇上学堂,见了孙夫子。

孙夫子考校了一番裴文东学的东西,看他都快把《三字经》学完了,惊诧不已,听《四书》也有涉猎,对这个学生倒很是喜欢,当场就答应收下他了。

裴文东一听一季要二两银子束脩,还不算笔墨纸砚的,想到家里的情况,就不想来学堂了,“长姐!我在家里也能学,而且我保证不耽误念书,比他们在学堂里学的快!我过两年再来学堂吧!”他要是来了学堂,不仅要花钱,面摊也没人帮忙了。

“有些学问,长姐都不会,只能让会的夫子来教你!听话!今儿个报名,明儿个就来上学!让你二姐给你做个书包!”裴芩拍拍他的小脑袋,交了束脩。

裴文东知道自己说的不管用,有些气沉的跟着裴芩出来。

裴芩以为他是没和其他孩子接触过,偶尔接触也都是不好的记忆,心里有阴影,又哄了他两句,次一天就送了他去学堂。

看她笑着摆摆手,转身离开,裴文东情绪低落。他现在帮不上一点忙了,还要多花银子。

孙夫子也知道她们姐弟之前的遭遇,让他好好念书和同窗相处,他多提点着,这个学生聪明,就看能学多少了。

面摊上就剩三个人了,孙婆子就过来帮忙。

“孙婆婆!晌午人少,能顾得过来,你回家忙去吧!”裴芩让她回家。

邹氏虽然出了月子,但家里多个小娃儿要照顾,孙铁柱和邹兴还要赶活儿,有些打磨的活儿就都落在孙婆子身上了。

裴芩劝了几次,见真的忙得过来,孙婆子这才回了家,“等逢集我来帮忙!”逢集的时候人多,她们姐妹肯定忙不过来的。

“好!到时候你不来也要请的!”裴芩不客气的应了。

忙到下晌收摊,赶回家小歇一会,就开始剥花生。

又到了逢集日,裴芩没有和太多面,卖完就收摊,把昨儿个就准备好的糖炒花生急忙忙送去县城,回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啃了俩肉饼,喝了一碗茶,就和裴芫赶到后山村。

裴里正一家人都已经等着了,连压面机都做好搬回来了,大米也按她说的泡好了。

裴芩从开始教,磨了浆,上锅蒸粉,再压米粉,再蒸了冷却,“新鲜的话,这样的就可以下热水锅滚一遍淋上浇头就能吃了。你们要是想做成干米粉,就要晾晒干燥。不过干米粉也不能放太久,最多三五天,不吃掉就会变质,吃了坏事!的”

裴婆子很高兴,学会了就要试做。

裴芩连吃了三碗米粉,摆手叫停,教给她做出的米粉掐着啥样,连忙就撤了。

第二天收了摊又去看,终于做出的米粉像样了,尝了两碗之后,裴芩就说明儿个先送二十份,让他们自己去面馆问问,有人订没。

饸烙面摊上又推出了酸辣米粉,牛肉米粉,就是贵的很,吃两碗面的钱,才吃一碗米粉。

但新鲜没吃过,镇上也多是生活宽裕的人家,偶尔吃上一碗八文钱十文钱的米粉,也不是难事。物以稀为贵,几天下来,倒是每天都能卖掉个二十多份。

镇上的两家面馆看米粉有人吃,也预定了裴里正家的米粉,小作坊慢慢的开始回本了。

后山村的人都看着,裴里正这是站在了裴芩姐弟一边。

裴老头他们更加相信,把血书内容一字不落告诉方老秀才的人就是裴里正,不然裴芩也不会突然就教给他们家做米粉卖钱。

裴里正也不多说啥了,裴芩摆他那一道的时候,他就解释不清了,现在也没必要解释了。

裴宗理这个死了十来年的人,突然又活着回来了,他的户籍却是已经吊销了的,功名自然也没有了。需要裴里正开证明,村里的人作证,才能把他的户籍重新上去。这个容易,但裴宗理想把他的功名也给恢复了,这个却难办了。

也打点了钱,上面让等消息,却一直没有消息。

家里陈氏也盯着二房,言辞之间,说裴宗理他们回来,方氏才撞死了,还闹的那么大,影响了裴文礼的名声和科考,让裴宗理帮忙。

家里有了考上功名的人才好办事,但新上任的县令却摸不清楚,走门路都走不成。

一家人正发愁,偏生裴芩还大模大样的用个米粉小作坊收买了裴里正,朱氏在家里都把裴里正骂了多少遍了。

裴芩一口气忙到月底,才算是把投入的二十两银子,变成了三十五两,除掉亏的,总算挣了五两。孙铁柱又把滑板和手拉车手推车的钱给她送来,一共十三两,盖屋子的银钱总算又凑够了。

姐弟几个也又要搬家了,隔着一条巷子,孔老爹的院儿,租她们两间厢房。

孙铁柱和邹兴又帮她们搬了家。

见孔老爹这还有别的租户,孙铁柱忍不住皱眉,“你们住到我家去,也方面,反正又住不多长时间!”

“已经搬过来了,最多俩仨月,很快就过去了!”裴芩让裴芫把屋里收拾好,到厨屋看了下,还挺大,总比她们搭的棚子和半边屋子的强多了,只要不耽误孔老爹和另一个租户吃饭,随便她们用。

交了俩月租金,姐弟四个就在孔老爹这边住下了。

二月二,裴芫把过年留的大馍馍拿出来泡上,和了面糊,下锅煎了饼子,给孔老爹送了两张。

孙大顺那边也很快带着工匠过来,把整个院子都清理了,能用的青砖都留着,不能用的都拉出去垫路地下。

方氏也到了七七的日子,重孝可以卸了,只等守孝二十七个月除服。

方婆子和余氏,连同阮氏都过来看,方立赶了牛车拉着她们。

见她们院子已经扒掉了,正有工匠在忙活,方立一下子跳了起来,“不是说好了,这盖房子的事就交给我了,这咋不声不响的找好人了!?”

余氏捏了他一把,“看这些人全都是工匠,都是干活儿的好手,你来了能干啥!?”

“我帮她们看着啊!她们几个小娃儿,又啥也不懂,被人骗了钱咋办!?”方立满脸不悦道。

“芩儿聪明着呢!哪可能被骗了!”余氏瞪他一眼,让他别乱说话。

方婆子也不蠢,猜到裴芩不想让他们插手,心里还有点难受,等找到她们租住的地方。

裴芩一句‘习惯了啥事儿自己解决,不靠别人’,说的方婆子顿时也不难受了,只剩下心酸心疼了,“以前过去了,以后你们有啥事儿,都找姥姥!姥姥家就是给你们靠的!”

方立不满道,“芩儿!大舅舅不都跟你说好了,你们小娃儿也不懂,容易被人骗,我今年春上都没有出去找活儿干,就是说好了,帮你们看着盖新房的!”

裴芩歉意的拱了拱手,“大舅舅离的远,来回不方便,也不好一直耽误你。这找的人是镇上的,都是老手,不用管饭,他们来回也方便。太平镇大半的宅院都是他们这些人盖的,也不会骗了人。大舅舅出去找活儿吧,总不能耽误了你挣钱!”

方立那句帮忙看着工地的话就堵在嘴边说不出来了。

裴芩和他们一块去了后山村山上,给方氏烧了纸,回来时,姐弟四个就把头上的孝布和腰间的麻绳等都卸掉了。

晌午,煮了饸烙面,炒了几个菜吃的饭。

方立张口就说,“你们这边盖着房子,文东也去学堂念书了,面摊肯定忙不过来,让你大舅母以后过来给你们帮忙吧!”

余氏愣了下,看着裴芩沉吟,“你们面摊要是真忙不过来,就找个人打下手。”

阮氏也说,她也能来帮忙。

“离的太远了,你们要过来帮忙,每天来回十好几里路。平常也不算忙,就是逢集的时候,找了孙婆婆帮忙。”裴芩婉言谢绝。

方婆子点头,跟她道,“找人家帮忙,也就提前说好,一场给多少工钱,都说清楚了,也省的掰扯!”

裴芩笑着点头,“这是自然。”

方婆子见没啥叮嘱的,几个人这才回了家。

方老秀才听她们已经动工了,把俩儿子和俩儿媳妇都叫来,说给裴芩姐弟十两银子,等她们宽裕了再还,“…。过年倒腾的银子估计也没几个,之前买那宅院都花了二十五两,手里剩下的怕是盖起一座宅院不够。她们姐弟如今正是难的时候,也正是你们当舅舅帮忙的时候!”

方辅今年也要参加科考,虽然家里银子是攒了些,供应他参加春试没问题,可一下子十两银子拿出去,这边就要短了。

余氏直接表态没问题。

方立看向方辅,“老二咋说?”

方辅摇摇头,“我也没意见,这个时候,我们理应帮芩儿她们姐弟一把。”

他都说没意见了,方立当然也不能说有意见,只说了一句,“芩儿那丫头现在忙的都顾不上教给常小少爷滑板了!”

“容娘没过七七,她哪能跑去玩乐!?”方老秀才瞥了他一眼。

方立顿时不说话了。

方婆子拿了十两银子,送到太平镇来。

裴芩看着银子微愣,“姥姥!不用了!我们手里的银子差不多也够了!”

“你姥爷都说了,盖房子手里不能可丁可卯的,得留宽裕点!这个银子你先拿着用,以后哪年宽裕,哪年再还就是了!”不还的话方婆子不好说,只能随便她用几年。毕竟这银子是公中的,真给了,俩儿媳妇心里可能要不舒服,慧娘知道也会心里不舒服的。

裴芩推却不过,把银子接了。

隔天,冯波带着方慧,母子俩也过来了,送了些吃的,还送了五两银子,“家里不宽裕,没多的有个少的!你这丫头,这么大的事,也不说一声,就自己干上了!你姨夫还在村里帮你们找工匠呢!”

裴芩打着哈哈,吃完饭,把俩人送走。

这下倒是多出十五两银子,可以先垫上,买啥东西能宽裕点了。她转头就拿着银子买了花生米,这个不用剥,直接炒了做糖炒花生就行,赚的少点,但省事儿了。

孔老爹尝过,很喜欢吃,裴芩就给他包了一包,让他一天吃几颗,少吃点,“…老人家吃多了糖,容易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家里有人还好,要是没有人,你一不小心昏倒了,就危险了!”

“你这丫头还懂医啊?”孔老爹笑着问。

裴芩呵呵笑道,“一点常识而已。”

孔老爹高兴,拿了糖炒花生就出去找老伙计,喝点小酒,下个棋。

裴芩刚转身,就吓了一跳。

孔老爹的东屋是租给一对主仆的,据说是一个瞎了眼的公子和仆从。

裴芩倒是只见他们屋里亮过灯,闻到煎药的味儿,和听到打翻药碗的声音,住了好几天,还没见过真人。

没想到今儿个倒是见到真人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五官精致无暇,异常的漂亮,只面容清瘦苍白,一双漂亮的眼睛却瞳孔浑浊,头发有些凌乱,身上的棉布长袍裹在瘦弱的身子上还有些空荡,倒是瞬间破坏了美感。

裴芩盯着他打量,那少年却直直的朝厨屋撞了过去。

嘭的一声,咕咚声响,裴芩脸色一变,急忙往厨屋跑,“卧槽!你特么眼瞎了,心也瞎了!?”

一斗刚出锅不久晾着的糖炒花生全部打翻在了地上。那个少年倒在了糖炒花生上。

裴芩连忙过来,一把就那少年一手拎了起来。

裴芫连忙从西厢跑过来,看她拎着那少年,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