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女玲珑 >

第264章

嫡女玲珑-第264章

小说: 嫡女玲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弯弯喜出望外。谢平康立刻叫奴婢去取花篮。

唐雨的姐姐唐苹今年二十五岁,性格活泼,生得花容月貌,夫君是秦家四品官职的将军,成亲后一直住在济州,去年跟着谢玲珑万里迢迢去沙城看望夫君,公婆对她心存感激,今年主动叫刚从北寒之地回来的儿子带着她到长安过上元节。

唐苹跟李露笑道:“奶奶,在锦绣年华最便宜的灵花都要售卖一百两银钱,谁都未想过用如此贵的灵花做花环,戴在头上。今个我可是要亲手送几个,送给您、我娘、两位嫂嫂和我自个。”

谢奇阳指着一盆正在绽放花朵的灵君子兰,目光惊艳,道:“一株开了十六朵花,竟还有粉、黄、红三种颜色。”

和泉招来奴仆,道:“这盆灵君子兰明个送到福乐庄第二号院。”

唐皇后瞧了半天均没有看到金色灵牡丹,忍不住问道:“小玲珑,莫非金牡丹只有我发上戴得这一朵?”

谢玲珑如实相告之后,唐皇后亦是高兴感谢,金牡丹不是独一无二,但数量极少,最重要的是今个助她在重要的宫宴上生生压过众妃嫔,让她好好出了口气。

众人嗅着花香,心情愉悦进了大厅,饮灵茶吃灵果说着有趣的事。和泉与谢玲珑紧挨坐着,他不时的扭头深情的注视跟众人谈笑甚欢的她。

唐皇后瞧着和泉夫妻感情和睦,想着今个李静说的和泉练就童子功满了二十四岁才能圆房的秘密,越发觉得谢玲珑相当不易。

唐皇后又想起了大儿子李啸飞与大儿媳秦蜜,当年小夫妻刚大婚时也是这般的甜蜜,可到后来竟是一对怨侣,秦蜜不到二十岁就病死,虽说这其中有她这个当婆婆的责任,她不该给大儿子塞侧妃、贵妾,可是在大儿子未纳侧妃之前,他与秦蜜就因为一些琐事吵过架,感情就不如新婚时好。

唐皇后望着白雾萦绕灵荷亭亭玉立的灵水池塘,水面上荷叶之间游着几对漂亮的灵鸳鸯,不由得担忧二儿子和泉夫妻是否能够永远幸福。

申时初,何家六个宝夫妻、谢家三小按照昨晚约定好的,坐着灵马车到了王府大门。

谢平福下了马车,抬头瞧到门外的金匾,欢喜的一蹦三尺,道:“三哥、四哥,姐夫当王爷,姐姐当王妃了。”

何家六个宝夫妻仰视着悬挂在红铜大门顶、高高在上的黄金匾牌,又听着四个门奴贺喜说和泉封了泉王、何屠夫封了开国县公、何家四孙封了开国侯、李自原赐长安何家忠国世家,被一个个的大喜讯冲得头晕,恍然梦中。

这时,一辆灵马车驰骋而至停住,从车里走出两个熟悉的男子,其中一位戴着黑色狐狸毛帽、穿着紫色披风,不怒而威,朝他们笑道:“和泉这臭小子的家只是换了块个门匾就把你们唬住了?走,咱们一起进去。不,还是叫他出来迎咱们!”

------题外话------

本卷完,下卷:一品王妃。

亲们,还有九天本月就结束了,手里的票票别再攥着了,都投给本文吧。本文首次在月票榜前六名呆了二十天,我真的很希望这个名次保持到月底!

多谢!

第四卷一品王妃

1龙神军永存和泉接密卫

1;第四卷一品王妃1龙神军永存和泉接密卫

温暖如春的王府大厅,墙角、四周摆放着十几盆漂亮的灵绿植,空气里飘散着怡人心神的灵花香,几桌上一盘盘品种不同的灵果鲜艳欲滴、精致的小点心、炒熟的灵花生灵松子灵板栗灵诱人食欲,笼罩在年的氛围和主人封王的喜庆。

一袭紫披风的李自原笑呵呵抱着谢平福出现在大厅中央,唐皇后惊诧道:“陛下,您怎么出宫了?”

“康郎都晓得跟弯弯共渡上元节,你我夫妻多年,我自是要跟你一起过节。”李自原在德熏殿无趣,又不想面对妃嫔、儿女们讨好谄媚的笑脸,从密卫处得知唐皇后到了和泉的王府,这就带着曲公公微服追来。

唐皇后在众人的笑声中羞得脸微红,道:“咱们倒是许多年未出宫赏花灯了。”

李自原道:“可不是吗,这些年便连上元节都在宫里呆着,着实无趣。”

谢奇阳从李自原怀里接过小儿子,道:“陛下……”

“这不在宫里,你就叫我亲家。”李自原打断谢奇阳的话,自个脱下披风交给曲公公,露出里面天蓝色的长袍,道:“咱们两家亲上加亲,那是货真价实的亲家!”

李静得意洋洋的跟唐厚强笑道:“若论关系,咱们李家跟长安何家结得是两对儿女亲,比你们唐家跟长安何家还要亲近!”

李静说的两对儿女亲包括了和泉与谢玲珑。这么多年了,帝后、明王、李静、唐厚强言语里的各种暗示,福乐庄的人心里都明白和泉的亲生父母是谁。

唐厚强不甘示弱的道:“现在下定论还早,若是虎郎、霞娘明年再生个女儿,我仍把小孙女许配给小玲珑的弟弟!”

唐虎儿嘴里磕松子,听得此话,笑得松子壳卡进嗓子去,好一通咳嗽,贺彩霞脸羞的通红避开众人的目光过来拍着他的背。

唐苹笑道:“爹、娘,爷爷发话了,您们可得再给我生个小妹妹。我瞧着小玲珑的弟弟都极好,再多一个做妹夫,好事成双!”

谢家的儿子如此抢手,何屠夫等人十分自豪欢喜,大厅里气氛比刚在在宫里随意热闹许多。

和泉听着李静的话,也不像以前那般立刻反驳回去。他素来内向沉默,就坐在谢玲珑旁边吃着灵果、干果,听着众人聊天。

李自原跟何屠夫说起北寒之地的荞麦去年丰收,又跟谢奇阳说陕西道的一百多个村因为有了水库去年干旱没有受到影响。

李露道:“自原,大战过后稳定数年就需裁军,可我听和泉说,你将他的军队册封为龙神军,成为兵部正规编制,准备长期驻扎在长安远郊。你是打算永远保留龙神军,还是等过了几年再裁掉?”

李自原道:“姑姑,昨个秦家、李家、舅舅上了折子,说是担忧国库空虚,想要裁掉将士五万人,我便允了。我可以裁三家的将士,却是永远不会裁掉龙神军。”

唐厚强道:“陛下圣明,龙神军是平唐三军的旗帜,留在那里对周边各国就是强大的震摄!”

何家十孙纷纷面露震惊之色,平唐竟是一下子要裁掉十五万大军,心里很难接受。他们当中有四人在秦家军、两人在唐家军,会不会被裁掉?

何屠夫见孙子们个个垂头丧气却未当场急急问出来,到底比以前成熟稳重多了,扭头安慰道:“你们有官职在身,可以从军队转到各城府守备军。”

何阳武道:“我舍不得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士。”

何屠夫定定道:“你们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是福气,都经历过生死的人,还有何舍不得?大丈夫要拿得起放得下。”

李自原指着和泉道:“今个宫宴之前,臭小子在御书房向我提出保留龙神军,我直接把龙神军划为他的亲兵,不过约法三章。”

众人兴致勃勃等着听,李自原道:“我要的龙神军是随时能长途奔袭出战,可不是一支图安逸享受战力消退的军队,如今没有仗可打,龙神军却不能懒散放松,这是其一。”

唐厚强、何屠夫均是点头。

李自原接着道:“龙神军两万将士都有官职,军饷在三军军队最高,只一个月就得三十万两银钱,一年便是三百六十万两,这还未算物资费用。我拿不出这些银钱,臭小子拍胸脯说他自个解决。这是其二。”

唐厚强笑道:“臭小子,你有小玲珑做后盾,说话确实有底气。”

和泉感激的望向谢玲珑,笑道:“我是跟珑珑商量过的,她一直支持我。”

谢玲珑低头轻声道:“其实解决军费的最好办法是以战养战。”她在前世时,某些国家不就是靠着征战各国从中得到巨大利益,军队得到锻炼,武器越来越先进。她把这个想法跟和泉说了,竟是不谋而合。眼前看着她在往里面添钱,过些年就能用龙神军赚取巨额财富。

李自原道:“我给龙神军只立下一条规矩,永远不得违抗圣命,这是其三。前年臭小子叫龙神军抗旨返回长安,扰得一路的百姓人心惶惶,弹劾他的折子在早朝大殿堆积如山,我生生给他拦住,都未降他的官职。”

唐皇后突然间嗔怪道:“表哥,前年和泉论战功是能够封王,你把他的战功都抵了,还在殿前打了他。我问过宫人,那板子可是货真价实的打他。”

李自原道:“表妹,臭小子犯下那么大的罪,我打他都是轻的。”喝了口灵茶润润嗓子,含糊不清的道:“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我打他是管教他。”

唐皇后见和泉不像在皇宫那般抵触不承认是她们的儿子,心里很是喜悦激动,满脸是笑道:“表哥,和泉如今都是王爷了,你日后莫再打他了,莫让我们心疼他。”

和泉嘴唇微动,倒是未开口反驳。

时光转眼便至黄昏,众人坐了四大桌,热热闹闹的吃了顿晚饭、品尝了南北口味的元宵汤圆,出了饭厅大门,眼前灯火辉煌。

四周的灵树上挂满了色彩形状各异的漂亮花灯,每棵灵树下面还有一座晶莹剔透的一人高的冰雕。

手握长枪的身着盔甲的将士、巨大的鲤鱼跃龙门、笑靥如花的窈窕小娘、手拿书本的儒雅书生、北方极少见到的长鼻子大象、展翅飞翔的大雕、张开翅膀护着鸡仔的老母鸡等等,细腻到能看到人物、动物的毛发,惟妙惟肖,引得众人在每座冰雕前都要观赏好久。

整个王府共有九九八十一座冰雕,都是小白跟众位会冰术的灵兽制成,特意在今晚摆出来,让全府上下的人观赏。这样的冰雕能持续摆放十天,明个谢玲珑就会派人把它们送到福乐庄。

李湘激动的跟李烟道:“姑姑,去年在沙城的牛头河,小婶娘叫灵兽王小白做了几百座冰雕,有许多都比您今个看到的要高大。”

李烟美目放光,忍不住伸手去摸冰象的鼻子。李湘忙拉住李烟的手,道:“姑姑莫摸,会把您的手冻坏。您像我这般戴着手套摸就没事。”

李自原揽着唐皇后指着冰雕说话,瞧到不远处的和泉、谢玲珑十指相扣,露出欣慰的笑容,低声道:“这两个孩子何时给我们添了小孙子。”

戌时初,众人出王府坐灵马车往北行,去往最近北城门前的灯会赏花灯。

这几年的花灯会都是由京兆府牵头出人,福临门、锦绣年华、丝绸之路商会各出五万两银钱。

今年因大军灭了突厥国,平唐荣升为帝国,灯会格外隆重,三家拿出去往年多一倍的银钱,除去在东、西、南、北城最繁华热闹的三条街坊,还在东、西、南、北远郊的河岸两边,设下灯会。

江易想要好好庆祝一番,又自掏腰包三万两银钱买了烟花,报请朝廷批准,全部交给守军,等着吉时,守军将在长安城墙燃放。

谢玲珑穿着浅紫色金丝绒披风,头戴李弯弯用浅紫、黄、粉色六朵灵季编织的花环,被身材高大的和泉揽着肩,走进喧闹人流如潮花灯耀眼闪烁的街坊。

李烟、李弯弯、谢家四小、何阳浩、李湘跟在和泉身后,抬头望着悬挂街坊两边各式各样的花灯。

冷冷的空气里飘荡着吃食的香味,随处可见提着篮子卖糕饼、酥油果子的汉子、老妇人,还有一家家临时的馄饨、水饺、汤圆、面、羊肉泡馍摊位,人们热闹的看着花灯,再花几个小钱给孩子买个吃食,随处可见愉悦幸福的笑脸。

谢玲珑闻到一股很冲酸辣的香味,顺着香味就过去了。

这是一个小面摊,简陋的连个桌凳都没有,来得客人都是站着捧着碗在一旁。

地上支着两口热锅,一口锅里咕嘟着炖得浓香四溢的羊肉,一口锅用来下面,女人拿着一小疙瘩面团,扯成宽一寸薄薄的带状面条,溜着锅边放进滚烫的水里。

两口大锅旁边搭着个巴掌大的木案,男人在案板上用力的揉面。

一个六、七岁的小童,大概是这对夫妻的儿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戴着灰色棉袄,红扑扑的小脸蛋始终带着笑容,双手捧着盛满汤面的大海碗送到食客手边,又赶紧去收食客的铜板,忙得不易乐乎。

谢玲珑瞟了几个食客的海碗,道:“真的是好久未吃过的油泼辣子羊肉面,这面是今年的冬小麦,羊肉片给的也足。我可带着桌椅碗筷呢。咱们尝尝吧,我一个人吃不完,咱俩分吃一碗?”

和泉点点头,这就上前清出一块空地。谢玲珑从空间里取出桌、椅、碗筷,把卖面的一家三口和食客看得目瞪口呆。

众小跟着过来都说要尝尝。李湘与李烟,谢平康与李弯弯,谢家三小、何阳浩,两人凑一块吃一碗。

谢平泰高声道:“掌柜的给上五碗面,用我们的碗来盛。”

男人洪亮的声音响起,道:“几位公子、小姐稍等会,小人这就给您们下面。”

小童恍过神来,目光里有些自卑,低着头不敢再盯着众人看。

李湘瞧着小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