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王府小媳妇 >

第162章

王府小媳妇-第162章

小说: 王府小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切紧张的几个字,凝珠心里某个地方倏地软了。

她这么丑,他居然还能那样认真地说喜欢她。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瞥见身上素白的衣裙,想到刚刚在福建殒命的姐夫,凝珠突然就哭了,背过身道:“不许你去福建……”

齐智脑海里那根因为期待紧绷的弦一下子就断了,不许他去,就是不愿接受他吧?

可她为何哭了?

这些年齐智只同自家大姑娘跟她说过话,因此他不懂女儿家的心思,不懂她为何哭,却认定是自己冲动的话惹了她,退后两步苦涩道:“是我痴心妄想了,凝姑娘别哭了,我不去福建了,我去辽东……”

“你去辽东做什么?”凝珠猛地转过身,难道那里也有战事?

断了念想,齐智规矩地垂着眼帘,“我知道你心善,不想我丢了侍卫的差事,但我动了不该有的心思,本就不配继续伺候世子了。”

凝珠终于懂了,抿抿唇,冷声道:“那你去吧,你走了我就嫁给别人!”

言罢头也不回地跑了,姐夫刚走,她现在没心思与他多纠缠,这样说了,他应该能懂吧?

人往前跑,耳朵留意后面的动静,什么都没听到,凝珠咬咬唇,怕他真的太傻,拐弯前回头看。

齐智一开始确实没有领悟她的意思,有点奢望,又怕是自作多情,直到她慢了脚步回首,拿一双核桃眼看他,齐智才终于定了心,如春风吹过心头,傻傻地望着她笑。

凝珠松了口气,再不留恋,去寻陈朔。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凝珠的cp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后面正文里应该没有凝珠齐智的大戏份了,番外的话大家自行选择看与不看。说实话这几天评论里争吵太多,佳人急着开新书也有逃避的意思,但今天彻底冷静下来了,新书月底再开,我先专心完结小媳妇。或许我写出来的东西大家不喜欢不满意,但我要对我自己负责,对书里的人物负责。

顺便对看完这章就准备弃文的姑娘们解释一下。周文庭出局是因为兄妹身份的问题,定王是最爱凝珠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但年龄差造成了他们的错过,而定王是个有胸襟重情义包括兄弟情的人,他不会为难凝珠也不会让程钰失望,后面应该也会有他的番外。至于齐智,在佳人这里,没有身份配不配,只有动不动心,凝珠纯真简单,我相信齐智是最适合她的,而那两个大哥哥她从没有想歪过。

最后,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包容支持,嗯,晚上零点前还会有二更,╭(╯3╰)╮

第210章

程钰不在京城,陈朔暂且就成了长风堂的顶梁柱,为了不让他这个柱子心慌摇晃,楚倾将程钰诈死的秘密也暗中告诉了他。因此陈朔面上沉重心里很镇定,一听凝姑娘说顾衡写了封信纠缠夫人,眼里立即窜起了火。

这个顾衡,真以为他们不敢动他是不是?若非定王疼惜亲表妹,不忍表妹守寡,二爷早将顾衡的皮扒了,哪还用得着圈禁顾澜去定王府当人质?

想到顾澜,陈朔嘴角浮起冷笑,目送凝姑娘走了,他回屋里写了封信,派人送去定王府。定王走之前留了人以防万一,顾衡那边出了什么事情,他们二人可以商量着来,只要别惊动永福郡主就好。

定王府。

定王心腹邢留收到信后,去求见王妃。萧彤听他说是姨娘顾氏那边的事,点点头,没有多问。她明白顾氏在王府的处境,只是不懂王爷为何如此对待一个姨娘,不过那与她无关,王爷交代她不用管,她正好落个清闲。

她不上心,身边的管事嬷嬷悄悄派人去盯着,很快就带了信儿回来。

“王妃,邢留在那边算上进出院子也只待了一刻钟不到,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出来时手里抱了一个匣子,不知里面是什么。”她打发去的小丫鬟不敢靠太近,没能听到院里的动静,整个院子都跟往常一样,一片死寂,也不知那姨娘在里头过得是什么日子。

萧彤心中不解,却淡然道:“王爷自有安排,咱们别搀和了。”

管事嬷嬷恭敬地垂眸。

~

顾家,顾衡刚问完祖母在静王府的情形,得知含珠根本没有露面,是方氏操持待客事宜,那封信也托凝珠转给她姐姐了,顾衡仔细想了想,并没有担心。

凝珠从小听姐姐的话,肯定会把信交给姐姐的。含珠呢,重脸面脸皮薄,现在又是伤心难过的时候,看完他的情信最多生生气,绝不敢告诉旁人,丢她自己的脸。顾衡知道自己这事做的有些多余,但他喜欢她,想要征服她,那么现在表明心迹,将来他找到机会抢她过来,旧事重提,她更容易相信他的心。

谈完正事,顾衡去了妻子那边,陪妻子儿女。

椅子才坐热,丫鬟报定王府送了礼过来。

孟仙仙靠在床头,闻言疑惑地看向丈夫,不是逢年过节家里又没有喜事,二表嫂送什么礼?

“准是给你补身子的,你们先讲故事,我过去看看。”顾衡笑着站了起来。

孟仙仙点点头。

五岁的南南想跟爹爹一块过去,可是看看床上虚弱的爱听他讲故事的娘亲,还有娘亲旁边笑着看他的妹妹,就继续一本正经地讲起新学的故事来。

清脆的童音传到窗外,顾衡心思却都跑到了定王府的礼上,联想自己刚刚送了信给含珠,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莫名地不安。

“老爷,定王府的人放下礼就走了,”守在厅堂门口的小厮微微弯着腰回道,手指向里面,“说是专门送给老爷的礼,让您先自己瞧瞧。”

顾衡脸色当即沉了下去。

走到桌前,看着上面两尺来长的木匣,顾衡突然有点不敢打开。与此同时,又急切地想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

顾衡闭上眼睛,良久之后,伸出手去翻匣子。

才露出一条缝隙,便有血。腥味飘了出来,顾衡忘了呼吸,再开大一点,看到一只……

女人的手。

手上还带着血,很是可怖,顾衡的目光扫到那根食指上戴着的熟悉的红宝石戒指时,不受控制松了手。匣盖没了支撑,“啪”地掉了下去,重新遮掩了里面的东西。

空气中的血。腥味却萦绕不散。

顾衡看着这匣子,想到妻子给妹妹添妆时的祝福,想到妹妹被人砍手时该是何等惊恐绝望,又疼又悔又恨!

江含珠,她居然如此狠心!

那就休怪他不义!

与其让妹妹凄惨地活着,终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他宁可她死了,早死也是种解脱。而江含珠,他原本还想与她再续前缘,得到她后对她千般宠爱,现在他改主意了,他要将妹妹受的苦都加诸在她身上,他要她与她的妹妹孩子都不得好死!

抱起匣子,顾衡大步往外走,边走边吩咐小厮去备马车,然后一路出了京城。

到了郊外,顾衡亲自架柴生火,连着匣子一起火化成灰,最后一颗火星没了,顾衡也终于平静了下来。

他回头,瞥见远处的林子里有人影静立,对方站得靠外,仿佛并不介意让他知道,或许就是要让他知道。

顾衡冷笑,这些人以为跟踪他,他就没有机会做旁的事情吗?

马上就要六月了,妻子没有多少时间了,届时他再送他们一份大礼。

俯身将灰烬收到坛子里,留着将来同妹妹一起下葬,顾衡平静地回了城。

云阳侯府,楚倾也领着阿洵从王府赶了回来,阿洵回自己屋里继续哭表哥去了,齐智安抚了一阵,见世子哭着哭着就睡着了,齐智站在床边默默看了男娃半晌,这才去寻侯爷。

她愿意嫁他,还因为担心他在战场出事不许他去战场,齐智难以形容自己的欣喜若狂,可他必须去,有了功名才能去周家提亲,才能让她做官家夫人,让她衣食无忧,一辈子生活富足。

她越不在乎他的身份,他越要努力给她最好的。

而且表公子死在福建那片海上,他替表公子报了仇,多少能让她与夫人好受些。如果他福薄没有命回来,有今日她回头看他那一眼,他也死而无憾了。她呢,有那么多人关心照顾,或许会为他哭,但很快就会忘了他,嫁给别的好男人,平平安安过下去。

齐智心坚如铁,在书房见到楚倾便跪了下去,“侯爷,我想去福建抗敌,求侯爷成全。”

楚倾放下手里的折子,抬眼看跪在那儿的少年郎,“想报效朝廷?”

齐智六岁起就跟着他了,楚倾断断续续带了他三四年,其他时间安排齐智在军营里历练。在军营同龄的少年苗子里,齐智是最优秀的,所以他召他过来给儿子当贴身侍卫。如今齐智想要离去,楚倾并不失望,他也有过年少热血的时候,换成十六七岁的他,遇到这种上阵杀敌的机会,楚倾也会抓住。

齐智没有隐瞒,如实回道:“我想娶凝姑娘,只有立了战功才有资格去伯府提亲。”

楚倾很是意外,盯着少年看了会儿,沉默了下来。

齐智昂首挺胸跪着,挺直的脊背如他坚定的心。

楚倾食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他是名门子弟,也是靠战功登上兵部尚书位置的威武将军,楚倾对身份并不是特别看重,譬如给侄女小女儿选夫君,楚倾更看重的是男人的本身,人品要好,会疼媳妇,本事要高,能挣钱养家,而不是靠祖上留下来的爵位钱财混日子。

齐智的前途,楚倾有把握,只是他会不会照顾干侄女……

“阿凝知道吗?”楚倾沉声问,声音威严。

私定终身不合礼,齐智不想连累心上人,否认道:“我想先立功,没有功劳或是没有命回来,其他都是空谈。”

这话合楚倾胃口,但干侄女挑女婿他只能推荐人选没法真正做主,也就不能给齐智什么承诺,点头道:“那你就……”

“侯爷!”

楚倾还没说完,富贵火急火燎闯进了门,“侯爷,刚刚……”说到一半看见那里跪着一个人,富贵急忙闭上嘴,认出是齐智是侯爷心腹,他才继续道:“侯爷,刚刚我收到密报,皇上中午歇晌,醒来起身时突然中风了!”

楚倾神色陡变,下一刻风似的冲出了书房。

第211章

明德帝突然中风,宫里的太后丽妃惠妃最先抵达崇政殿,寿王瑞王连同几位王妃急匆匆赶了过来,楚倾和几位阁老大臣也有资格进殿,神色凝重地站在皇亲们身后,看太医为明德帝诊治。

中风这种病,在上了年纪的人里并不罕见,史上也有中风残疾的皇帝。明德帝年近五旬,得了这病乍听起来让人很意外,却又不是特别难以置信,众人追究不了谁,只能期待太医们妙手回春。

看看龙榻上全身瘫痪嘴歪眼斜的明德帝,太医院院使裘大人微微摇头,放下明德帝的手,转身朝太后道:“回太后,皇上登基后勤于政事,日夜操劳,二十多年来从无懈怠,去年长公主过世时皇上龙体就欠安了,臣等奉劝皇上调理休息,然此次东平王造反,皇上……这次皇上病发的急,万幸发现的及时,暂无性命之忧,只是……”

“什么时候还吞吞吐吐的,”太后沉着脸呵斥道,“你只管告诉我你们到底能不能治好皇上!”

此话一出,包括裘大人在内的六位太医慌忙跪了下去,互相看看,由裘大人开口道:“臣等会竭尽全力医治皇上,只是皇上能不能恢复,能恢复到什么地步,臣等实在无法保证。”

亲儿子病成这样,太后怎会满意这种模棱两可的敷衍话,正要再数落几句,龙榻上明德帝忽然呜呜叫了起来,哆哆嗦嗦地抬起右手,好像要指向谁,而他手指所指方向站着寿王瑞王俩兄弟,俩兄弟后面不远就是楚倾等重臣。

惠妃心疼丈夫,想要过去服侍,被太后一声短喝喝停了步。

“我的儿啊,你想说什么?”太后神情悲痛地坐在龙榻边上,苍老的手握住儿子颤抖不停的手,俯身凑到明德帝面前,侧耳倾听。旁边众人也都提起了心,想分辨明德帝的话,特别是几个阁老大臣,隐约猜到皇上是要交代朝政之事。

明德帝现在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听他使唤的,努力想让自己的声音清晰,发出的却是呜呜声。

太后也听不太清,但她看到了儿子的嘴型,配着那含糊不清的话,心里就明白了。

儿子想让三孙子暂理朝政,而不是她最看重的幺孙寿王。

太后盯着儿子急切又似乎哀求的眼睛,忽然老泪纵横,点点头安抚道:“你别急,娘听清楚了,你想让老四暂理朝政是不是?”

明德帝脑子里是清楚的,但他不知道母后的心思,以为她没听清,急得解释,多了不能说,就只强调一个“三”。

他没有性命之忧,太子可以等他养好了些再立,现在他说不清楚,抢着交代太子,逼急了一直支持老四的母后,老二又不在京城,母后不定会做出什么。先由三子瑞王理政,既不会激怒母后,又免了老四占了位子野心膨胀。

明德帝想的好,可他口齿不清,三字说出来反而更像四。

寿王激动地攥紧了手。

后面楚倾垂眸,稍顷目光投向了太医。只要皇上活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