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弃后的日常 >

第25章

弃后的日常-第25章

小说: 弃后的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静思笑,神色间还带着几许虚弱。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洛老头虽然脾气不怎么好,但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心性,严静思觉得都和自己特别合!

药庐的确不方便严静思多留,歇息了一晚恢复如常后,洛神医扔了瓶独家配制的丹药,挥手撵人。

念及京中的母亲和远在泉州的外祖舅舅们,严静思厚着脸皮想要多讨要几瓶,险些被气急败坏的师父一张药方拍在脸上。

“找个可靠的人自己配!”

将人撵出栅栏门外,洛神医负手晃晃悠悠回了茅草屋。

严静思弯着眉眼目送他进了屋子,转身吩咐:“赶紧下山!”

于是,一行人将不良于行的廖仲亭扔在这个“虎狼之地”,迅速撤离。

昨日,洛神医在写完药方后,又写了封信给严静思,让她拿着到汤平县的御和堂找一位名叫陈和的药工,皇庄开辟药田,该如何布局尽可交给他办。

严静思急着赶回皇庄,目的就是早些见到这个陈和,将药田的事落实了。

节气不待人。但凡和田地打交道的项目,切不可拖沓。

这是上一世,外公给她的第一条忠讣。

洛神医口中的药工陈和,其实是御和堂名下药田的总管事,早些年受了洛神医不少点拨,算得上是洛神医的半个弟子。

见到洛神医的亲笔书信,陈和二话不说,直接就告了假,跟着康保来了皇庄。

这样的人才,严静思素来奉行的是“有来无回”。

可陈和是个重信知恩之人,洛神医对他有授业解惑之恩,而御和堂的老东家对他亦有救困知遇之情,两项考量下,陈和与严静思达成最后协议:陈和在兼顾御和堂的同时,帮助严静思规划、开辟药田,并带出一批相对比较熟练的药工。

初步定下的期限为三年。

严静思出手相当大方,不仅有药田的红利做年底红包,月银更是开出了五十两的高价。

然而,人前慷慨一时爽,人后算账满脸泪。

严静思抱着账本将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直响,也改变不了“要穷死了”的现实。

人人都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而现实是,宁帝坐拥大宁百万疆土,却是大宁地地道道的“首负”。

宁帝的私人钱袋子,马上就可以敞开口迎接西北风了。

“娘娘,宫中传来消息,越州广昌、广平两县的灾民□□了,皇上震怒,已经派了祁大人南下。”康保少刻不敢耽搁,将刚收到的消息禀报上听。

严静思手上的动作一顿,这样的结果她并不觉得意外,只是没想到事态会发展得这么快?

仔细一想,应该是有人刻意从中做了安排,加速了进程。

“越州其他府县的情况如何?周边州府受灾可严重?”严静思问道。

康保:“据消息说,江浙一带近半数的州府都遭了水灾,剩下的州府,田地也减产得厉害,即便朝廷税赋全免,也很难撑到来年春麦收成的时候。”

严静思叹了口气,起身在书房的窗下徘徊,一边揣度着宁帝的打算,一边搜肠刮肚地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

忽的,一个念头闪了过去。

疾步回到书案前,严静思提笔急书,并让康保将左云传来。

左云候在书房门口,待严静思召唤才进门来。

“找个脚程最快的人,将这封书信亲手呈到皇上面前。”

“诺。”左云应下,转身出去后就将吕青找来,慎重地将皇后娘娘的书信交到了他的手里。

寻常兵士,从皇庄到皇宫,马不停蹄最少需要十二个时辰。

而吕青出马,八个时辰后,严静思的书信就送到了宁帝的手里。

宁帝数夜未眠,眼底布满细密的血丝,然眉宇间却无一丝倦色。待看完严静思的亲笔书信,猛地一拍御案,眼中爬上喜色。

☆、第36章 撤换钦差

景安四年,仲秋的头一天,例行大朝会。

偌大的奉和殿上,文武朝臣分列两侧,人头攒攒,却鸦雀无声。

福海站在御座前的跸阶上,眼神淡淡扫了眼纷纷低头执笏而立的大臣们,拔高声音唱道:

“有事禀报,无事退朝——!”

尖锐的声音在穹顶笼扩下在朝臣们的头顶上盘旋萦绕,勾动着人心最深处的惶恐和不安。

“臣,户部江浙清吏司郎中曹可染,有事启奏!”

曹可染迈步出列,执笏跪礼,朗声道:“臣要代广昌县知县蔡广仁上书,奏户部左侍郎、现任越州赈灾钦差徐彻,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之罪!”

曹可染此言一出,举朝沸腾,工部尚书徐劼当即就成了众人的焦点。

徐劼神色肃穆地跨出列,放开嗓门高呼道:“皇上明鉴!钦差到越州不过短短半月,广昌、广平两县的灾民就发生了暴乱,分明就是当地官员管制不力,为逃避失职之罪,蓄意将罪责都推诿到了钦差的头上!请皇上明察!”

福海:“肃静!”

大殿内再度恢复鸦雀无声,然空气中却隐隐浮动着暴风雨将至的躁动。

宁帝看着跪在跸阶下的两人,神色肃穆地开口道:“曹郎中,你口口声声称代广昌县知县告发徐彻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可有证据?”

曹可染无畏身侧徐尚书如刀似剑的目光,郑重地从衣襟中取出奏本及一块叠着的痕迹斑驳不见本色的粗布,双手托过头顶,谨而慎之,仿若托着的是广昌广平两县数十万灾民的性命和未来。

福海走下跸阶,双手接过,呈送到宁帝的面前。

徐劼眼睁睁看着东西送到皇上手里,心尖猛地一缩。之前暗忖徐彻不至于愚蠢到下手如此明显,如今看来,怕是大难要临头!

“徐彻一到越州便于当地的粮商和乡绅勾结,赈灾粮半数被克扣下来高价私卖给了粮商,余下的半数,发放时掺了一半的沙石充数。更是与当地乡绅勾结,逼迫农户低价抵押田地换取粮食的手段兼并大量良田。短短半月,广昌广平的灾民饿死者就近千人!”

曹可染稳了稳发颤的嗓音,压下眼底的辛辣,继续禀道:“徐彻更是联手江浙布政使张继,将广昌、广平两县上递的奏折统统拦了下来,并对两县地方官威胁恫吓,妄图混淆圣听,掩盖真相!臣与广昌县知县蔡广仁乃同科进士,君子之交,幸得他信任,将陈情的奏折和这份万民诉冤血书送达天听!臣,恳请陛下,为越州,为广昌广平数十万灾民主持公道!”

曹可染俯身,以额头触地,铿锵之声响在大殿里,如同砸在众人的心头。

宁帝将福海呈上来的奏本和万民血书托着放到自己的腿上,双掌握拳抵在其上,修长的骨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着青白之色。

“着令,都察院左都御史、越州平乱安抚使祁杭,替任赈灾钦差之职,徐彻、张继即刻押解回京,待祁杭回京后,会同刑部、大理寺共审此案。退朝!”

宁帝不待朝臣们跪礼,先一步起身离去,将满殿惶惶然的臣工们抛在脑后。

奉先殿内,门窗紧闭。福海守在殿门口,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雕漆殿门,眼底涌动着浓浓的焦虑和担心。

皇上自从下了早朝过来,已经把自己关在里面快两个时辰了,言明任何人不得打扰。

后殿的正堂内,宁帝跪在蒲团上,面前是大宁朝的列祖列宗,膝前是血迹斑斑的万民诉冤血书。

“父皇,您曾评价儿子,宽仁有余,果决不足,非天子之良选。”宁帝似轻诉,又似喃喃自语,唇边扯出一抹自嘲,“儿子上辈子心有不服,自以为行的是‘仁’治天下,可笑啊,参不透何为'大仁',何为'小义',更是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活该自己落得那般下场!儿子罪有应得,恨意不平的是连累了无辜的百姓惨遭涂炭之苦。如今再世为人,即便是悠悠大梦一场也好,黄粱一梦也罢,儿子活一日,便不会再重蹈覆辙!”

宁帝以额头触地,八叩之后,额头竟渗出了血丝。

最后一叩首,宁帝稍稍偏了偏身体,将额头抵在了那块折叠整齐的万民血书上,任凭额头上渗出的血浸染其上。

血债,终要血来偿。

奉先殿的大门总算在福海的翘首企盼中被推开,看着从里面走出来的宁帝,福海险些腿软瘫倒在地。

幸而太医来得及时,一番查看下来并无大碍,福海这颗老心才又揣回了肚子里。自从上次皇上从床上摔下来险遭大难后,他就特别害怕皇上再磕着碰着脑袋。

要说今年也是邪乎,皇上和皇后都伤了头,还一个比一个严重,回头真得让钦天监好好算算,是不是冲了什么煞气。

午膳一过,宁帝就顶着缠着布条的脑袋在御书房召见了内阁阁臣。徐劼因为徐彻的缘故,被暂停了所有职务,因而并不在召见之列。

陈寿一番往日的积极,格外沉默。

“这是皇后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诸位卿家先过过目,商讨一下是否可行。”宁帝示意福海将皇后的折子递给严阁老等人。

严阁老看完后默默传给了身侧的户部尚书林远。此时的他,内心里有多赞叹,就有多懊悔。

常言道:字如其人。

想到折子上徒留些微熟悉痕迹的字体,严阁老就忍不住地在心里叹气。

下一刻,耳边就传来林远的惊喜声。

“皇上,皇后娘娘此法若成,那越州的百姓可就有了活路了!”

林远捏着折子不松手,双眼冒光地看向御案后的宁帝,难掩激动道。

符崇岳伸手将折子从林远手里夺了过去,并借由侧身的遮挡狠狠在他腰眼上捅了一指头。

什么叫皇后娘娘的法子成了,越州的百姓就有活路了?!

这不明摆着给皇后娘娘招闲话吗!

林远险些被符崇岳这个军汉头子一指头戳倒了,虽堪堪稳住了身体,但腰上那一点火辣辣地疼,铁定是被戳青了!

不过,反省到自己刚才所说的话的确欠妥,忙解释道:“皇上恕罪,臣方才一时激动,失言了。”

“无妨。”宁帝无所谓地笑了笑,“朕看完皇后的折子时心中也是这般想的。”

符崇岳看完后将折子传给陈寿,沉思片刻,道:“皇上,皇后娘娘此法虽好,但只一点,这宿根再生的法子,自来没人试过,就怕百姓们舍不得在这个时候将尚未完全成熟的稻谷收割了。”

宁帝但笑不语,复又从桌案的信封里抽出了另一本折子递了过来。

林远心急,和严阁老告了个歉,不等福海转递,自己三两步上前从宁帝手中接了过来,立即翻开一目十行看了起来。

“妙啊!”林远赞了一声,将折子送到严阁老手里,眉眼舒展带着喜意看向宁帝,“皇上,臣自荐,亲赴越州督办此事,定保证万无一失!”

林远虽素行耿直,但也心中有度,今日竟如此决断,符崇岳着实有些意外。可待看完传到他手里的折子后,心里的那点顾虑也消散了。

若如皇后娘娘所说,能将此时收割的未完全成熟的稻谷制成“今夏米”,借由泉州郭家和齐家的人力和商行高价转卖到未受灾的州府,换购回平价的稻谷反哺回越州,那么,国库的压力将会大大降低。而宿根再生的稻谷虽然会减产,但只要管理得当,朝廷再免了税赋,适当补贴,那么熬到明年麦收也问题不大。尤其是在折子末尾,皇后娘娘还提到,新稻种的试播,就选在越州,可保证一年两熟!

符崇岳第一个念头就想到了边关的屯田。

好吧,素来稳重自持的符尚书,有点激动了。

宁帝看着眼神闪闪发亮的阁臣,轻咳两声开了开嗓子,善意提醒道:“这个新稻种,虽然目前还在培植阶段,但据皇后传过来的消息,基本上没有意外。但是,皇后早先已经与郭齐两家签下了契书,新稻种的繁育和售卖,均属郭齐两家所有,即便是朝廷要用,也要照样依价花银子去买。”

这。。。。。。晴天霹雳啊!

林远和符崇岳是想到一处的。

除了屯田,还有官田,这要是依行价购买,那得多大一笔银子啊!

林远眼珠子转了转,腆着脸笑盈盈道:“皇上,这新稻种。。。。。。想必皇庄上也不会少种吧?您看是不是能——”

宁帝抬手打断他,特别干脆道:“林卿有所不知,皇庄的管事权,朕已全权交予皇后。而且,朕心已定,新稻种收归入库后,真就会颁布明旨,将皇庄半数划入皇后名下,归为她私有。”

宁帝此话一出,几位阁臣顿时愣在当场。

☆、第37章 十里相迎

大宁的皇庄,除了皇帝庄田外,只有皇太后庄田和皇太子庄田。皇太后的庄田多以宫名命名,如仁福、寿清、上阳等,故称为宫庄;黄太子庄田即为东宫庄田,由皇上直接赐予。

皇后,历来都没有享有皇庄庄田的待遇。

宁帝现下却是要为严后首开先例。

林远和符崇岳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看向站在首位的严阁老。

看来,皇后娘娘的宝座会坐得很稳,严阁老这回算是棋错一步了。

严阁老压下心底的波澜,低眉敛目,代严静思谢恩。

宁帝把玩着送回来的两本折子,淡淡道:“这是皇后应得的,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