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妖妃风华 >

第272章

妖妃风华-第272章

小说: 妖妃风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博弈连跪安都省了,直接大步走到了长孙明月的面前,毫不避讳身边的武青颜,压低了声音道:“皇上,这次的动乱应该是其他三国联手,如今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大齐连换了两任帝王的事情,各国已经传开,赵国本就对大齐虎视眈眈,又怎能错失这次的机会?”

长孙明月声音发沉:“可有确凿的证据?”

武博弈点了点头:“前来传信的暗卫说,在边关看见了赵国的猛将军,虽然现在那些在边关作乱的人还不曾打出赵国的旗号,但依照属下之见,应该就是赵国无疑,况且暗卫也说过,那些在边关作乱的人,说的根本就不是大齐话。”

武青颜虽然是不懂得带兵打仗,但如今武博弈说的如此直接,她也算是听了个明白。

以前在长孙子儒还在位的时候,就曾经提过赵国,虽然是个小国家,却一直野心不死,总是想要壮大自己的国家,所以赵国总是想要拉拢周边的小国成联盟国。

她油然记得,当初赵国不过是刚刚和其他几个国家结盟,不想现在竟已开始行动。

再次朝着愁眉不展的长孙明月看了去,武青颜也是拧紧了眉头。

长孙明月,面对几国之间的挑衅,这次你又该怎么做?也是打算像长孙子儒那般,选择息事宁人吗?

第三百七十五章 长孙明月的决心

长孙明月沉吟了好一会,漆黑的眸忽有山雨欲来的阴霾:“你先带着三万精兵驻扎在边关,切莫先与作乱的人发生摩擦,先救百姓是主要。”

武博弈点了点头。

长孙明月又道:“其他的事宜我会和另外的大臣商议。”

武博弈拉紧了马栓:“难道皇上也打算继续和赵国谈和?”

其于赵国,想要攻下它是小,但惹毛了其他的联盟国事大,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虽然说想要攻打下一个赵国很轻松,但若是想要一连攻打下其他的几个国家,就比较困难了。

但眼下想要攻打下赵国,就必须要连同其他的联盟国一起斩草除根,不然赵国的帝王肯定会躲藏进其他的国家。

擒贼先擒王,若是只攻打下一个空壳的国家,而没有抓住那个国家的中心人物,也是徒劳,只要赵国的帝王还活着,大齐便一直得不到安逸。

长孙明月忽而淡淡的笑了,似挂着狂风暴雨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嗜血的红:“谁说要谈何?既然赵国一直在作死,那我就成全了他又何妨?”

武博弈听闻此话,松了口气,翻身上马:“微臣恭候皇上的口谕。”说着,带领着其他的将士,朝着宫门飞驰而去。

也许,这就是他支持长孙明月的原因吧。

相对于处理问题上,长孙子儒永远顾忌的太多,也不能说他是错的,但他所有的瞻前顾后,只会让大齐愈发的处在一个纠结的位置上。

但长孙明月就完全不会,在他看来,所有的事情有一有二却不能有三,如果谁当真踩到了他的底线上,那么他会拼劲一切去反击。

长孙明月目送着武博弈的队伍缓缓出了宫门,才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

武青颜本是不打算继续和他坐一辆的马车,可是等了半天,也没见小太监给自己准备马车,就在她研究着要不要自己走回去的时候,马车里传出了长孙明月略显疲惫的声音。

“上车吧……朕还要事情要办。”

如果要是以前,武青颜肯定掉头就走,你说让我上我就上?但是现在……

武青颜瞧了瞧那敞开的车门,咬了咬牙的爬上了马车。

现在并不是她耍小性子的时候,刚刚长孙明月和武博弈之间的对话她听得清楚,估摸着这会子长孙明月应该是要去御书房了吧?

长孙明月从不是一个说得出做不到的性子,他既然能和武博弈那般的说,想来就是已经做好了打仗的准备。

马车里极其的安静,长孙明月一直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

武青颜深呼了一口气,想要说什么,却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倒是长孙明月,听见了她这一声的叹息,不睁眼的笑了:“为何叹气?在担心我?”

说实话,武青颜确实是担心他的,那么长时间的感情,哪里是说忘就能忘记的?只是眼下,面对他的背叛,他的冷血,他一切的捉摸不定,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再去对他抱有关心。

长孙明月等了半晌,没听见她开口,笑着又道:“既然不知道该怎么说就别说了,让我先静一静。”

“好。”这次,武青颜倒是答应的痛快,因为不单单是他需要安静,其实她也是需要的。

……

不出武青颜所料,半盏茶的功夫,马车果然停在了御书房的门口。

此时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大臣,各个面色着急,见长孙明月从马车上走了下来,纷纷涌了过来。

长孙明月皱了皱眉,却没等他开口,后下来的武青颜,却先行开了口:“各位大臣有什么话不妨进屋子里面说,皇上现在的身体不宜受风寒。”她说着,推开了身边的大臣。

其他的大臣见此,虽心里多少有不痛快,却不敢反驳,垂下了面颊。

长孙明月倒是意外武青颜竟然会关心自己,诧异的看着她,眼中似有一抹笑意划过。

她还是在乎他的吧……

武青颜察觉到了他的笑意之后,无语的翻白眼,为了不让他继续盯着自己瞧,而引起其他大臣的非议,当先搀扶住了长孙明月的手臂,拉着他进了御书房。

她确实是犯贱了,她确实做不到不关心他,虽然他假装中毒的骗了她,但她可以很肯定,当初他身子虚弱并不是假的。

她之所以会被他欺骗,是因为她的心太过于相信她,可她同样相信自己的医术,她尤其的记得,他的身子一直都是处在亏损之中的。

其他的大臣似乎很是在乎这次边关动乱的事情,以至于还没等长孙明月坐下身子,他们便是纷纷开了口。

“皇上,如今边关动乱,肯定是赵国联盟其他国家在作祟,为了息事宁人,不如皇上派出个使者先去谈何?”

“赵国虽人单力薄,但现在同赵国联盟的小国已不下十个,皇上万不可轻举妄动,若是在这个时候攻击赵国,铁定是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进攻。”

“皇上,依微臣之见,还是息事宁人的好。”

大臣们自然是都不希望打仗的,能谈何的事情肯定是要谈何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稳定住了赵国,这事也就算是完了,至于其他的可以从长计议。

但若是一旦开战,他们头顶上的乌纱帽极有可能会不保,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大齐就一定会赢,若是大齐一旦输了的话,那他们就真的成了阶下囚了。

有安稳的日子谁不想过?与其说他们现在是为了大齐考虑,还不如说他们是在为他们自己谋算来的更真实一些。

武青颜听着他们的话,就忍不住的阵阵反胃,人到了关键的时候,果然是自私的。

她忍不住朝着缓缓坐在椅子上的长孙明月看了去,不知道他会如何抉择。

她想,长孙明月也许会被这些大臣说服吧,毕竟他才刚登基,谁也不想只做几天的皇帝便下岗,他费了那么多的心思终于得到了这个位置,应该是要比其他人更为在意的才是。

长孙明月在所有大臣提心吊胆的注视之中,缓缓笑了,目光淡淡的扫过了面前的所有大臣,虽然不曾开口,但室内的气温明显下降了不少,以至于那些刚刚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劝说的大臣们,忍不住都是一抖。

“朕倒是很好奇,各位大臣如此的想要说服朕和解,是为了百姓考虑,还是为了朕考虑?亦或是为了你们自己考虑?”

此话一针见血,下面的大臣各个垂下了面颊。

长孙明月则是笑着又道:“赵国几次三番的挑衅大齐,但无论是以前的父皇还是皇兄,都隐忍了下来,不但是如此,更是不惜答应了赵国一些条件,我曾经一直都好奇这是为什么,但是现在看来,我似乎已经知道了。”

“皇上,微臣们也是为了百姓考虑啊!”

“是啊皇上,若是一旦开战,边关的百姓将会民不聊生。”

“皇上,咱们大齐的军医本来就是人手有限,若是开战,先不要说能不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恐怕就是咱们自己的将士,也未必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啊!”

人手有限?

武青颜愣了愣,她倒是没想到还有这种事情,不过她从接管了太医院以来,还真是不曾看过太医院和军医的名单,看样子她今儿晚上还真是要好好的瞧瞧,看看大齐究竟有多少能够上战场的军医。

“民不聊生?”长孙明月甩了甩袖子,“若是说民不聊生,不打仗才是影响了边关百姓最为本质的事实,赵国距离大齐的边关最近,每次蠢蠢欲动的时候,都是从边关开始着手,现在边关的百姓整日的提心吊胆,不但不能农作,就是连商人都是寥寥无几,各位大臣可知道这些百姓怕的是什么?”

大臣们自然是知道,但他们就算是知道,也不能说。

不过他们不说,不代表长孙明月就不会说出来:“因为他们害怕战争,他们总是会想,无论是农作还是经商,也许早晚都还是会因为赵国的作祟而最终家破人亡,所以边关的匪盗越来越多,良民则是越来越少,照着这种情况来看,就算再过不久赵国不再针对边关,边关也会成为大齐的隐患。”

不得不说,长孙明月这一席话可谓是一针见血,让那些原本打了一肚子草稿的大臣们,都是沉默了下去。

“这次赵国生事,朕断不会袖手旁观,各位大臣若是还想阻拦,不如直接呈递你们告老还乡的折子吧,若是没有的话,就全都出去,待稍晚一些,朕会和其他几位将军商议此事。”

长孙明月这话说得明白,要么你们就同意,要么你们就滚蛋,以至于下面那些站着的大臣,吓得两条腿直打颤。

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敢反驳长孙明月的意见,或者说,他们是被逼迫的不同意的也要同意。

曾经他们想的是,只要不打仗,他们脑袋上的这顶乌纱帽就能够保住,但是现在,长孙明月将他们这些做吃等死的人逼迫到了绝境上,让他们不想同意也要同意。

如果他们不同意,那么他们现在就可以收拾东西走人了,连婉转的余地都没有,但若是他们同意了,没准大齐要是赢了的话,他们脑袋上的那顶乌纱帽还会在。

第三百七十六章 夜晚的呢语,下定决心!

武青颜忽然觉得自己看不懂了,看不懂面前这个身穿着龙袍的男人。

他明明费劲心力的想要得到这把龙椅,可真的当他坐上来的时候,他却显得是那样的不在乎,难道他就不怕大齐会输?

打仗,从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可是既然他不在乎,为何又要利用自己?甚至是不惜杀死长孙子儒呢?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御书房里的大臣们,不知道何时已经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走了,屋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了长孙明月和武青颜两个人。

“青颜,你是不是觉得我也做错了呢?”蓦地,长孙明月忽然开了口。

武青颜从呆愣之中回神,看着此刻背对着自己而坐的长孙明月,动了动唇,却并没有发出声音。

说实话,从她的角度上来看,他的决定是对的,快刀斩乱麻才是现在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她不想说,也不愿意说,因为她现在拿捏不准他的心思。

长孙明月等了半晌,也是没能等到她的回答,不过他也不曾失望,缓缓站起了身子,一边朝着门口走去,一边淡淡的又道。

“一会你先回龙吟殿,朕有事,可能会晚一些。”说着,迈出了门槛。

武青颜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松了口气,她当然知道他有事,因为要讨论边关的问题,其实在早上的时候,她还纠结过要如何和他处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现在看来,她似乎不用再去纠结什么了。

计划永远比变化还要快,想要边关的事情一日得不到着落的话,长孙明月便是一日不能安稳睡觉的吧?

武青颜一直看着窗外,并没有察觉到,在她身后的暗格之中,有一双狭长的眸子,正一瞬不瞬的看着她凝神。

长孙明月出了御书房之后,直接去了兵部,早已得到消息的许清秋,已经在正厅里摆好了沙盘。

“皇上。”许清秋见长孙明月走了进来,赶忙跪下了身子。

长孙明月却摆了摆手:“起来吧,事情研究的如何了?”

许清秋没想到长孙明月一开口便会这样说,看来皇上和他们这些个武将想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攻打赵国。

正在和其他武将研究地图的韩硕,走了过来,指着桌子上的沙盘:“主子,现在边关已经被几国包围,虽然现在几国还都不曾露面,但据探子说,边关现在共分为五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作乱的人,说的都是不同的语言。”

长孙明月点了点头:“朕并没有让武博弈带着部下进边关,只是先让他带人驻扎在了边关外。”

许清秋注视着沙盘发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