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唐宫妃策 >

第133章

唐宫妃策-第133章

小说: 唐宫妃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李恽走远了,念云方才缓缓举步,一面回头吩咐道:“派人盯紧澧王。”

这边澧王越走越是紧张不安,脚步都开始虚浮起来。

贵妃娘娘方才都说了些什么,她说有人刺杀太子,被陛下拿下了,甚至还说要严刑逼供!

她那样柔弱的身子,怎么禁得起严刑逼供?一想起掖庭局那些逼供的十八般刑具,李恽就觉得自己身上三万六千个毛孔都渗出寒意来。

他一向有些惧怕陛下,每次面对陛下那张带着七分严厉三分怒气的脸,李恽便觉得自己连话都不会说了。

可一想到刘清清在他手里,李恽便觉得自己忽然有了勇气。对他来说,做不做皇帝也并没有那么重要,若不是刘清清怂恿,本来他就没觉得陛下会选他做太子,他更没有想过哪一天自己真能变成九五之尊。

他下意识就把刘清清当成自己的女人了,他觉得即使这太子之位轮不着他,可他身为皇子,就该有皇子的担当,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人为这件事忍受这样大的痛苦和屈辱。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太极宫的,偌大一座宫殿,仿佛只剩下他一个人,形只影单,孤苦伶仃。虽然他和两位兄弟不算十分亲近,但到底觉得是个伴,如今他们都不在,甚至他们和陛下,还有贵妃娘娘,这所有的人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他忽然觉得这般无助。

他只有她,想到那温软妩媚的肉 体,他心里不禁又觉得有那么一丝温暖。

不管怎么说,他得去救刘清清才行。

可是要怎么救,他要怎么同陛下去说,去替刘清清求情?

李恽在屋里焦急地踱来踱去,他知道他此时耽误一刻,也许刘清清就要多受一刻的折磨。可他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来。

到底只能硬着头皮过去,看看陛下怎么说了。既然太子哥哥无事,陛下总还是要顾念一点情分的吧。

这样想着,他便准备吩咐人去备马。还没出声呢,便见服侍他的小太监进来道:“殿下,宫外有人说有事要求见殿下。”

有事,想来不过是那些留守的老臣们又拿些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他了吧。

说好他和贵妃娘娘一起处理朝堂上的事,可贵妃娘娘倒好,成日里躲在蓬莱殿,还说没有什么太要紧的就让他直接处理。能有什么要紧事?真有十分要紧的,还用得着她么,不得直接去回禀陛下了?

李恽有些不耐烦:“本王现在没空,让他等着去。”

那小太监又迟疑着道:“那人说是有十分要紧的事……”

连自己身边的下人都不听话了吗?李恽有些恼怒,“说了本王没空!快去给本王备马,本王要出宫!”

小太监也十分委屈,澧王殿下也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的么,原本他也是要回绝的,可那人偏生给了好大一块金子,还说殿下一定会见他,到时候少不了他的好处。

小太监只得再次开口道:“那人拿了一块玉佩,说是殿下见了这块玉佩一定会见他……”

说着把那块在手里捏得温热的玉佩拿了出来,玉佩上还缀着一条青莲色的络子。

://。。///34/34034/。

第一百九十四章 捉奸讲证据

李恽这时正心急如焚地要去昆明池救刘清清,可想不起什么玉佩。

他虽不十分得宠,可到底是皇子,屋里的玉佩多了去了,便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的极品美玉也有好几块,都是平时往来的时候别人送的,平日里都是柳絮打理这些,他自己哪里能每一块都认得?

这小太监跟了他也有些时候了,怎么这么没点眼力见?李恽几乎暴跳如雷,一把抓过小太监手里的玉佩便狠狠地掼到地上:“本王的话,你到底还听不听得到,你聋了吗,快去给本王备马!”

小太监心疼地低头看了一眼登时摔做三片的玉佩,心想早知如此不如自己留着了,这可是一块少见的好玉。可主子发怒了,还能怎么着?他只得锁起脖子,麻溜地跑出去替主子备马了。

李恽不再看地上的玉佩,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必须去昆明池,去面见陛下。

待他出了门,方才一直躲在门外的柳絮这才走了进去。她刚才听见澧王正在气头上,所以也没敢进屋,只听见好似摔了什么东西,她打算进来收拾收拾。

她蹲下身,捡起地上摔成三片的玉佩,想来方才摔的便是这个了。

她是认得的,这条青莲色的绺子,这个雕着海棠花纹的玉佩,是她亲手选的,澧王当时说是去送与纪美人配一件藕荷色的裙子。怎的会出现在这里,还是宫外的一个什么人送过来的?

纪美人若是有话要对澧王殿下说,直接派个人过来传话不就得了?

柳絮下意识的便联想到这块玉佩应该从一开始就没有送到纪美人的手里,而是……

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不久之前贵妃娘娘才派了人来询问她,现在这块玉就出现在这里,澧王的事,恐怕……

柳絮把玉佩紧紧地攥在手里,纠结了片刻,终于站起来,走出屋子,往大明宫的方向去了。

这边立即便有探子汇报说澧王已经往昆明池方向去了,念云将手里的茶杯重重地搁在桌上,吩咐道:“备马!”

“这……”茴香有些迟疑,“要不还是奴婢替娘娘去吧……”

念云摇摇头,从牙缝里缓缓挤出几个字:“本宫要亲自,去、看、戏。”

这么大的一出戏,她不能不亲自去看。此时李恽和刘清清都到了昆明池那边,况且他们阵脚已乱,暂时京中应该没有什么威胁。

她且留着薛七喜和神策军驻守,她要亲自去看看她的宁儿如何了。

念云当下便带着二十侍卫,一路快马加鞭往昆明池赶去。

到了昆明池,前面就是大营,因为先前的事,陛下也再没什么心思打猎了,所有人都进了大营里不许出来,外头也有重兵把守。

念云见这阵势,一颗心慢慢跌到了万张寒冰之中。

她下了马,这时六福从主营帐里头出来,“陛下请娘娘进去。”

念云深吸一口气,不等六福来替她掀开毡帘,便大步走了进去。

营帐里设着案几桌椅,主位上坐着陛下,身上还是一身打猎的装束,身边只有几个亲信,二皇子李恽正低头跪在正中间。

六福连忙跟上去,搬了把椅子给她坐下。

陛下见她进来,鼻孔里冷哼一声,对地上的李恽道:“既然你母亲也来了,你就把刚才对朕说的那一番话也说给你母亲听听罢!”

他说的是“你母亲”,而不是“贵妃”,也就意味着,她虽然不是中宫皇后,可在陛下心里,她就是嫡妻。

而贵妃娘娘在这个时候忽然到来,让他心中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难道说她是特意赶来,那么先前说的来给陛下送点心,也只不过是信口胡诌……

李恽心中惴惴,他方才慷慨激昂地同陛下说了一番话,陛下却始终未置一语,只是拿探询的目光在他脸上扫来扫去。

如今贵妃来了,陛下又叫他再说一遍?

他不知陛下何意,但也只得把头垂得更低,用尽量平稳的声音说道:“儿子听闻有人行刺太子哥哥,甚为担忧。即使是民间,也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说法,既然太子哥哥无事,还望陛下看在刘宝林服侍陛下一场的份上,能酌情宽恕……”

他说完了,陛下和贵妃两个却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已经说完一般,半晌都没吱声。但李恽感觉到四道锐利的目光始终都停留在他身上,他不敢抬头看。

这意味不明的注视漫长得像经过了几百年一般,李恽长到这么大,从未像今日这般觉得时间的停滞也这样可怕。

他想过陛下认同他,或是不认同他,却从未想过陛下竟一言不发,并且还让他当着贵妃娘娘的面再说一遍。

当他以为空气都要炸裂开的时候,贵妃终于缓缓地开了口:“你还知道刘氏是服侍陛下的人?竟敢出手行刺陛下的长子,行刺一国太子,也不知,她这是同谁一日夫妻百日恩?”

她的语气仍旧是不温不火的,一如她平日始终挂着的微笑。可那一字一句中,都带着锋利的刺,扎得他每一个毛孔都生疼。

在这寒冷的冬天,在一个火盆都没生的营帐里,李恽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滚落在面前铺着毛毡的地面上,一滴,又一滴。

他已经没有回头之路,今日只怕这件事是揭不过去的,李恽感受到头顶上两股气势极大的威压,压得他完全喘不过气来,他忽然有点后悔自己主动跑到这里来了。

贵妃娘娘的问话,听起来更像是反问句,而不是疑问句,他不知该如何回答。

贵妃娘娘只是停了一会儿,好似并不打算听他回答什么。她语气中听不出什么波澜,仿佛只是在陈述着一个已经确认的事实,“李恽,你身为皇子,却与陛下的妃嫔有苟且之事,图谋不轨,意欲篡位,你可认罪?”

李恽听到后面两句,急忙磕头分辩道:“陛下明鉴,儿子并无篡位之想……”

同陛下的妃嫔有苟且,也不过就是自己行止不端而已,况且刘清清那也不是受宠的妃嫔。但意欲篡位,可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大罪。他虽在刘清清的怂恿下觉得这个太子自己来做也不错,可当真从未想过篡位。

不料,贵妃却没有抓住他是否意图篡位的问题来纠缠,而是冷冷道:“那么你是承认与刘氏有苟且之事了?”

李恽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被贵妃绕了进去,一说到篡位他立时反驳,可前面那句却被他自动默认了。他一时不知怎么来给自己洗白,支吾道:“儿子……”

贵妃将一件东西扔到了他头上,“浣衣处从刘氏的衣服里发现了这个,你说,可是你的不是?”

李恽连忙接住,只见是一块自己寻常使用的帕子。还没来得及说话,贵妃又道:“私相授受,如果本宫没猜错,你身上也藏着一块刘氏的帕子吧?”

陛下的目光闪了闪,朝着六福一努嘴,六福便走到李恽面前,“澧王殿下,得罪了。”说着便将手伸到他怀中一抹,果然就掏出了那条帕子,双手呈到两位主子面前。

贵妃似有些嫌弃地偏开头,似乎完全胸有成竹,看都懒得看。陛下就着六福的手上扫了一眼,便看见上头小小的一个“清”字。

李恽只觉得万念俱灰,这件事,看来是真的瞒不下去了。但他是皇子,不管怎么说,只要不把谋逆篡位的帽子扣稳了,到底还是没有性命之忧的。

但刘清清不过是个不得宠的妃嫔,若是陛下和贵妃不高兴了,可说不准会把她怎么样。

李恽这样想着,便又迟疑着开了口:“陛下!所谓刑不上大夫,刘氏乃六品宝林,儿子以为,不宜用刑……”

念云见他已经默认了与刘清清有私情的事,满意地勾了勾嘴角,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陛下忽然开了口:“恽儿,朕何时说过要对刘氏用刑,又是何人告诉你行刺太子的人是刘氏的?”

李恽闻言,脑子里猛然“轰”的一下全蒙了。敢情一直都是他自己在不打自招,陛下和贵妃从未说过那行刺的人是刘清清!

就连方才那件事,贵妃只怕也是在诈他!

而他,他却傻乎乎地送上门来,还把刘清清给供了出来!

此时李恽方才明白,自己在贵妃和陛下面前简直像是跳梁小丑。论起谋略心机,他到底还嫩得很,这点小把戏根本不值一提。

贵妃带着嘲讽看了他一眼,站起来道:“陛下,既然澧王已经把事情都说明白了,那么就请陛下把刘氏带出来对质好了,妾去看看太子。”

说着向门外走去,走到门边,转过头来,目光忽然变得阴鹜狠厉:“李恽!方才你不是说,既然太子无事,你才请求陛下宽恕么?倘若本宫的儿子有丝毫闪失,你该知晓有人将会为此付出十倍的代价!”

始终跪伏在地上的李恽仍旧不敢抬头对上她的目光,可那目光就算只是落在他头顶上,也让他感觉到浑身都像是浸泡在冰水中一般,狠狠地抖了一抖。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丧子之痛

太子早薨,陛下悲痛不已,特地宣布辍朝三日,并追谥太子李宁为昭惠太子。

念云几乎不知道自己后来是怎么回到蓬莱殿的,她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愿见任何人,就连宥儿来看她也没能见到。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她清减了许多。

他知道念云心里苦,故也没有去打扰她。从前她是郡夫人,后来是太子妃,贵妃,时时刻刻都端着架子,让她松一松,发泄一下也好。

可到了第三日,茴香忍不住,哭着跑到紫宸殿去,额头在紫宸殿前面的汉白玉石阶上一下一下快要磕出血来,“陛下,娘娘已经三天水米未进了,奴婢斗胆,请陛下去劝劝娘娘……”

李淳叹一口气,大步往蓬莱殿去了。

蓬莱殿里的沉水香已经换掉,改用了清神开窍的安息香和檀香混合在一起的一种香料,似乎还加了些薄荷,闻起来很是清爽。

李淳走进大殿,守在大殿里的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