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行者 >

第6章

大明行者-第6章

小说: 大明行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和独臂锦衣卫重新上马,紧随在后,一行人都暗自庆幸能逃出生天。

所有人都明白有人暗中帮助了他们,只是他们并不清楚那人的动机。

直到所有人的身影消失在茫茫雪地上,城门上出现了一个黑袍的身影,发出嘶哑而低沉的声音,怅然说道:“等你们再返京都之时,天下定会风云巨变。”

说完轻轻一笑,身影似乎凭空消失在高耸的城墙上!

第八章 南下

出了顺天府,众人就避开了官道,羊肠道上,行人稀疏,天际漫天的飞雪,似乎也减小了几分。

一行人顺利逃出京都,却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锦衣卫老大知道,更大的考验还在身后,只怕从此以后就要亡命天涯,永远被朝廷通缉。

一想到曾经的风光,对比如今的落魄,副千户心头有种说不出的惆怅,似乎连眉角也紧皱了几分。

不过自己出身贫寒,这些拼了命去赌一个前程的兄弟们不也一样?在前辈的口中常说,三穷三富不到老,谁说这一次跌倒就永远难以爬起来。

几人连夜赶路,中途经过一家民宅,正巧有个少妇生下婴孩不久,十三态度和蔼,诚心恳求,而市井小民看到这些身穿飞鱼服又沾满血迹的锦衣卫,早已吓破了胆,哪敢说一个不字。

于是冯牧终于吃到了出生以来第一次奶,微弱的意识让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喜悦,原来世间最美味的便是母乳,胜过所有山珍海味,美酒佳酿。

可惜自己前世没能好好回报母亲,今生却更加身世凄凉,刚一出生便失去了双亲,没有他们的庇护,今后的路途该更加难行吧。

冯牧没有更多的考虑,身为婴孩的他,觉得身体很脆弱,最大的念头便是要活下去,所以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用力吮吸。

等他吃饱之后,几人也吃饱喝足,为人朴实的十三,象征性的留下了几个铜钱,算是回报。

他们的品阶不高,俸禄更是少得可怜,遭此大祸,根本没有万全的准备,带出的银两也不多,每一分钱都需要谨慎的使用。

老大见十三这样的行为,摇了摇头,不发一言,不反对不苟同,走出门跨上马,望向北方的天空,只见茫茫的飞雪,他不禁长长吐出一口气。

“苍天有眼,今日我等狼狈逃离,他日定当扬眉归来。”

老大说出这句话,令在场所有人都不胜感触,他们的心中各有各的想法,但都不约而同的同意,他日还会再次回归。

如今遭受的耻辱,定有一雪前耻的时候。

只是副千户没有说出的话,在心中那样强烈的冲击着自己,等着吧京都,我再次归来之时,天下已无人匹敌。

一夜奔出了几十里,天色逐渐发白,再这样明目张胆的逃走,恐怕不出片刻就会被沿途大小官吏发现,纵有一身本领,也难以应付无穷无尽的敌人。

他们绕开官道,专挑隐蔽小道逃匿,许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密林或草地,道路因为雪水而变得泥泞难行,减缓了逃跑的速度。

“眼见东方既白,我们这一身惹眼的装束必须立马换去,而且马匹已经疲劳至极,再这么走下去,一定逃不掉。”

老九看着前不搭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不由得有些感慨的说道。听到他的话,老大点了点头,对那个不发一言的锦衣卫说道:“十五,你最擅长侦查,把孩子交给十三,去前方探查一下。”

十五将两个孩子交给十三,十三伸手抱过两个孩子,后背的箭伤又传来一些刺痛,他强自忍住,向十五点了点头。

十五跳下马,望了望风雪中起伏的丘峦,认准了一处相对平坦的山谷走去。

过了一炷香时间,十五发出一个信号,老大见了之后,叹了一口气,道:“天不助我,此路不通。”

等十五奔跑回来之后,老大挥了挥手,道:“右边行不通,我们往左,但愿运气会好些。”

“大哥,我们一路南下,为何不北上而行?”断臂锦衣卫,似乎憋了很久,终于忍不住问道。

“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我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来自北方,往北方就相当于回乡,你觉得合适吗?”

“为啥不合适,至少不会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迷路,而且对其他人都知根知底,也不至于处处提防。”

老大叹了一口气,说道:“十八,你和老九两兄弟离开白山多久了?”

“自从被卖出白山,现在想来也快二十多年了吧。”

起初没有发言的老九也叹了一口,说道:“弘义,别说了,北方我们不能去,正是因为北方是我们故乡,才更加不能去。”

“你们至少还知道故乡在哪,不像我连自己来自哪里都忘记了,师父收养我的时候,只说我的父母在饥荒中离世了。”

十三有些黯然地说道,一众人神情都有些惆怅,便在这个时候,怀抱着婴孩的戚大姐忍不住开口,说道:“各位官老爷,要不还是去我家乡吧。”

“去你家乡,嫌命长吗,你可知道在追捕老三的途中死了多少锦衣卫,现如今那里的县令只怕已经被撤职了,新官上任的家伙,为了立功必然严阵以待,要我们自投罗网吗?”

老九有些愤怒的说道,似乎回想起当时的那个差事让他万分痛苦,他只求此生都忘记,不受良心的谴责。

断臂的十八想了想,说道:“大哥,你的考虑我知道,朝廷知道我们来自北方,一定会更加注意,可是当今的兵部尚书何等聪明,他难道猜不出我们已经南下?”

十三高兴的点头称赞道:“说得对,想不到关键时刻,十八的心思还这般通透,我同意往北。”

“北方断不能去,且不说环境苦寒,民风彪悍,便是那北方的鞑靼瓦剌,时不时袭击边境,就够让人头痛了,要是不幸对上了,又当如何?”

老大抚摸着胡须,看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相反,南方气候宜人,民风温婉,更重要的是多士子学者,更多奇人异士,如今这婴孩虽小,但终究要读书识字,难道还指望你我等粗人来教,能教出个什么名堂?”

十三哈哈一笑,说道:“大哥这话说到我心中了,我就最怕读书,要不是被三哥逼着认字……”

他突然住口,发现所有人目光都不满的看着他,自觉失言,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当今之世,唯有文武双全,才配得上国士无双,经世济国。”老大十分肯定的说道,然后用手指着南方说道:“所以,江南是我们的福地,出发!”

一行人奔行在左边的小路上,前途似乎越发明朗起来,雪花不似之前那般呼啸,一轮红日缓缓升起,发出万丈霞光。

第九章 片刻安宁

前行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能够看到一处小村落,而天际已经完全放白。

这处小村落相对偏僻,与县衙隔了几十里,想要通风报信,如果仅凭双腿跋涉的话,至少要花费将近一天时间。

老大一挥手,几人骑着疲劳万分的马匹,缓缓向村里走去。

几个村民看到这些全身血迹的官老爷,吓得动也不敢动,手里的锄头颓然靠在脚边,只是呆呆的看着这些人。

“请问老丈,这村里的村长是谁?”

老大一马当先,看着村民中一个须发有些发白的老者问道,老者回过神来,用有些颤抖的声音回答道:“报,报告老爷,村里没有村长。”

听到他这句话,几个锦衣卫都露出一丝苦笑,这么小一个村子,没有村长也能理解,只怕县里也不管他们的死活,这片土地无异于被人遗忘的存在。

“那么村里总有一个管事的吧。”

“有有有,就是我的老父。”

“可否带我们去见他?”

老者扛起锄头,连连点头,唯唯诺诺道:“老爷这边请,这边请。”

进到村子里,一行人才发现这个村子比想象中还要小,最多只有十几户人,都聚集在一起,显得很拥挤,却很有人情味。

田野阡陌纵横,只是田里的庄稼都笼罩在厚厚的积雪之下,村民们也只能忙其他事。老者将锄头放在墙角,推门而入。

只见简陋的屋子里,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躺在一床满是补丁的破棉被中,看到这些不速之客,一双深深凹陷的眼睛,努力睁大,看清楚之后,吓得慌忙坐起身子。

十三慌忙上前阻止道:“不用坐起来,你是长辈,天寒地冻,你还是窝在被子里吧。”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可小老儿不敢,我这就起床给诸位倒水。”

说着就掀开被子,有些踉跄的跑去倒水,可是他的儿子已经倒了几碗开水,白发老者才如获大赦般招呼众人坐下。

屋子里只有两条板凳,老者见状连忙吩咐儿子去隔壁家借板凳,他儿子答应一声,就跑了出去。

“大人恕罪,山野人家连一点茶叶也没有,只有白开水了。”白发的老者有些惶恐的说道,不断偷偷打量众人,他不知道这些官老爷为何突然来到这里,心中不停打鼓。

几人早已口渴,虽然随身携带了一个酒囊,可在半路就已经喝光,万般无奈之下还吞过雪花,如今能喝到热开水,倒也没有过多挑剔。

“老丈,有草料吗,能否给我们的马匹喂些草料和水?”独臂的十八开口问道,他比十三要心思缜密,想的也更多,自然要照料好马匹,今后还指望靠它们逃得更远呢。

“都是些干枯稻草,大人能否再等些时间,我这就吩咐我儿去割一些草料回来。”

老者这句话说完,刚才出去借板凳的老者已经借了三条板凳回来,白发老者吩咐他去割草,听到老父的话,已过了中年显得有些老态的他立马说道:“我去把他们叫回来,让他们去,人多好办事。”

说完就忘村东的小路上跑去,老九好奇的开口问道:“他们是谁?”

老态龙钟的白发老者开口说道:“就是我的儿媳和两个孙子,现在他们正在王二土家帮忙盖房子,因为之前风雪太大,压垮了他们家的屋顶。”

不一会儿中年老者就叫回了三人,一个中年老妇和两个而立之年左右的小伙,目瞪口呆的看着众人,中年老者不满的说道:“还呆着干嘛,老爷让我们去割草,快去准备镰刀和竹篓。”

“爹,割草干什么,我们村里的黄牛前些天不是死了吗?”一个小伙有些茫然的问道。

“割草喂马,你没看到大人们的马匹拴在外面吗,眼睛干什么用的?”作为他的爷爷,白发老者有些生气的说道。

三人反应过来,再也不敢多看一眼,慌忙从家里拿起镰刀和竹篓,就向外面走去。十三看着他们的身影,说了声:“麻烦你们了。”

吓得三人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着往山上赶去。

而附近的一些村民,也看到了这几个当官的进了老杨家,都远远的躲着观望动静。

“这些凶神恶煞的官兵,该不会是来抢人的吧?”

不知是谁这样小声的嘀咕了一句,立刻就被旁边的人听到,一传十十传百,不出片刻,家里有大姑娘小媳妇的人家,都将门关闭得严严实实,从窗户缝隙观望着情况。

婴孩冯牧原本止住的哭声,在这个时候,又哭了出来,他觉得很饿,几个时辰前喝过奶水,现如今已经消化殆尽。

听到他的哭声,戚大姐小心哄着,却没有什么作用,她皱着眉头,对老者问道:“老太爷,村里有没有生了小孩的媳妇,给这个婴孩喂口奶水?”

老者微微摇头,说道:“村里虽然有个新媳妇,可是才过门三个月,哪里有奶水喂养婴孩。”

“那家里总有些米汤吧,给这婴孩喂一点。”老九补充说道。

“家里的余粮不多,每一顿都吃得一点不剩,不过小老儿现在倒可以去熬一些稀粥,各位大人稍等片刻。”

老者说道,一旁的中年老者阻止道:“爹,你身子骨不好,我去。”

早已经被十三抱在一旁坐在板凳上的两个三岁孩童,各自手里在啃着一块羊肉干,不觉得饥饿,倒也不哭不闹。

那还是十三的功劳,当初杀的那只羊,烘烤出来的肉干,他绑在马上,解决了很多饥饿问题,不过这最后两块给了这两个小孩,几个大人却已经忍受了一天的饥饿。

冯牧哭得很大声,他想死的心都有了,饥饿如同一只饿狼一般,在袭击他,令他无力反抗。他此时又说不出话,当真十分难受。

过了一段时间,稀粥终于煮好了,十三去帮老者将稀粥盛了出来,戚大姐坐到凳子上,用筷子沾起米汤,一点一点喂到婴孩口中。

冯牧吃饱之后,不能控制的排出大小便,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奔波的路途上就出现过几次,不过这次之后,已经没有尿片给他换了。

可怜十三一件内衣被裁成了尿片,中途没有时间可以换洗,用一块扔一块,到了这里已经没了。但冯牧并没有被冷到,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生母,留给了他一件貂裘。戚大姐就是用这件貂裘裹着婴孩,经过长途奔逃,庆幸的是这个生命力顽强的孩子,至今还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