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行者 >

第50章

大明行者-第50章

小说: 大明行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的拼杀已经接近白热化,蒙古中军中的主将终于脱离了裨将的保护,随即拿过一只巨大的弓箭,反手扛在肩上,搭上一只巨大的乌羽箭,瞄准了手拿一把关刀的明军守将。

只听“嗖”的一声,乌羽箭脱手飞离出去,破空之声不大,在战场嘈杂的杀喊声中彻底被淹没。眼看守关将军就要被射穿胸膛,李二毛终于按耐不住,张嘴就要呼喊。

冯牧及时的捂住了他的嘴巴,李二毛气得差点咬断冯牧的手指,他一把推开冯牧,左手举起弯弓,右手拔出背上的箭,也没怎么瞄准,就向蒙古的主将射了出去。

守关的将军也不是庸才,举刀挡开了那只巨大的乌羽箭,只听“铮”的一声响,火光四溅,被当开的乌羽箭斜插入尘土之中。

杀红了眼的将士们,有的手中的刀被砍断,就扔掉刀选择肉搏。有的手臂被砍断,也拿出搏命的架势,临死之前也要冲到敌人眼前,多踢一脚。

双方的主将根本没有机会短兵相接,因为在他们周围有无数的士兵拼杀,蒙古的主将没料到自己的斜后方竟然有人射出冷箭,没有防备,好在那人的箭法太过拙劣,只是从自己身前飞过。

打草惊蛇!

冯牧一想到李二毛因为冲动而暴露了自己的藏身之处,就一阵头大。若是他肯等待时机,这本该是一个绝好的伏击之地,运用的好,敌方的主将就算不死,也会受重伤。

可惜战机被李二毛的冲动无情葬送了,冯牧摇了摇头,看着好几名蒙古兵往自己藏身之地冲过来,侧身一滚就往后面逃去。在看李二毛,却不躲不避,迎着那几名高大的蒙古士兵,冲了出去。

“真是不要命了。”

冯牧心中长叹一口气,点燃了绑在马尾上的爆竹,骏马受到惊吓,前面的马蹄抬起来,后面的马蹄猛地后踏,扬起一阵灰尘,迅速向蒙古的阵中冲过去。

看着马尾上燃起的火光,以及骏马闪电般冲过来,原本与李二毛对上的几个蒙古兵毫不犹豫的躲开。李二毛却拿出拼命的架势,不经意的拔出短刀,用力一扔,扎进了一名蒙古兵的胸腔。

这变化确实太快,只在眨眼之间,就在他还想拔出背上的箭与敌人拼命时,突然一条绳子缠上了他的腰间。李二毛大惊失色,脚下一空,就被急速飞驰的骏马拉着飞了起来。

他的身体在地上摩擦,衣服也被磨破了,说是皮开肉绽也不为过。他强忍着剧痛,然而只不过片刻之后,缠绕他的绳子便松开了。

李二毛反应过来,原来是藏在马肚子下面的冯牧救了他,将他带离了几名蒙古兵的包围,可如今两军交战,哪有什么安全之地。他似乎懂了冯牧的心思,慌忙滚到一具尸体旁边,藏在了尸体的下面。

若是被发现,那就跑出来拼命。若是不幸被乱军踩死,哪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好在他和对垒的两军还有一段距离,而那几名蒙古兵,以为他一直被拖着走,已经被地面上的石头撞死了,便没再理会那个毛头小鬼,而是回身助攻去了。

马尾上的爆竹已经燃尽,距离蒙古中军还有一段距离,冯牧左手紧紧拽着缰绳,右手紧紧握着袖剑,毫不迟疑的割了骏马一刀。

蒙古士兵眼见这匹烈马疯了一般冲向中军,纷纷拔刀上前去砍马脚,而这匹马似乎感受到了危险,竟然出人意料的一跃而起,直接跳起来数尺高,越过了好几名蒙古兵,掉落下去的时候,还踩死了一名蒙古兵。

冯牧在心中赞赏这匹马好样的,左手死死拽着缰绳,双脚勾住马镫,不敢半点马虎,虽然他这样的姿势已将近筋疲力尽,可他对自己说,再忍片刻,只要再靠近一点,就能够达成目标了。

双方的主将越靠越近,蒙军主将的巨箭已经射完,拔出了腰间的弯刀,大喊:“取得敌军主将首级者,赏金十两。”

而明军这边更是疯狂,死了这么多同胞手足,如此深仇大恨,怎肯轻易放走那罪魁祸首?

双方做最后的冲杀,便在这时,冯牧藏身的骏马,身上被乱军砍了无数刀,用尽最后的力气,终于冲到蒙军主将一丈开外。虽然还不是最佳的狙击位置,可这也是极限了。冯牧咬着牙,松开缰绳,身体掉落在地,仆一落地,便滚了数尺远。

蒙古兵不知道地上滚过来的是什么,反应过来,拿刀劈砍时,冯牧已经猛然跃起,瘦小的身子劈空出现在蒙军主将的眼前,袖剑没有光芒,在黑夜中,无声无息的穿入了蒙军主将的咽喉。

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蒙古主将跌落马下,蒙军见此情景,阵脚大乱,一触即溃。

第九十八章 明军小魔王

黑夜中,明军乘胜追击,在守关将领的指挥下,奋力掩杀,进犯的敌人被斩杀得七零八落,只有少数逃回塞外。

明军取得完全的胜利,这在以往的作战中,是不敢想象的结果。当敌人完全离去之后,回过神的士兵们看着蹲在地上的冯牧,惊讶得差点没将下巴掉在地上。

那个击杀敌首的人,竟然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难道这孩子是天神下凡,来拯救这个边关的吗?

守关将领拨开人群,来到冯牧的身前,他要看看这个立了大功的孩子,此刻在众人的关注下,是什么表情。可是他看到冯牧的样子,却不由得张大了眼睛。

在火把的照耀下,只见冯牧额头冷汗涔涔,面色苍白,而且还紧紧地捂着肚子,守关将领仔细一看,只见一丝血丝从他的指缝间流了出来。

“他受伤了,快,快抬回军营找军医。”

守关将领大吼着,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冯牧藏在马肚子下面滚落地面之后,在跃起的那一刻,被一名蒙古士兵砍伤了。听到将军的大喊,马上有两个士兵蹲了下去抬冯牧。

没有担架,守关将领立刻推开两人,说道:“别动,我来。”

说着就亲自将冯牧抱了起来,往军营中赶去。藏在尸体下面的李二毛推开身上的尸体,朝人群跑了过来,看到将军抱着重伤将近昏迷的冯牧,喊道:“义父,你没受伤吧,我没帮上忙,请你原谅。”

“泾儿,你也在?你没事真是太好了。”将军听到李二毛的喊话,回头看了他一眼,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柔声说道。

自从李二毛被他收养以来,他就没叫过他二毛,他问过李二毛大名叫什么,李二毛说叫李泾,泾渭分明的那个“泾”,可他不会写。将军倒没有计较那么多,一直叫他泾儿,没想过那么多。

看着义父抱着冯牧快步往军营中走去,李二毛疾步快跑跟在后面,一回到军营,军医立马给冯牧包扎,将军和一众裨将守在营帐外面,万分焦急。

期间李二毛一直低垂着头,冯牧让他不要轻局妄动,可他担心义父的安危,不顾一切的射出了那一箭,才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若是他肯按照他的嘱咐行动,冯牧也不会受这么重的伤吧。

军医从营帐中出来,将军立刻询问有没有大碍,军医笑了,说无大碍,皮外伤,只是那把刀上有缺口,才让伤口阔大,失血过多,需要一些时日调理。

将军带着一众人进军营查看,冯牧还在昏迷中,可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将军安排人留下照顾冯牧,李二毛主动请求留下,看他下了很大的决心,将军点头同意,安排了人在外面巡夜,便去处理战场上的事情了。

这一次蒙古人受了重创,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进攻,可就怕万一,将领不敢有半点松懈,安排人打起精神守岗,同时让人将尸体分开安葬。

冯牧休养了半个多月,已经能够下地行走,好在那些心法口诀能够调节内息,辅助他恢复,所以速度比起常人也要快上许多。

李二毛在那段时日除了练功,就是守在冯牧身边,对他悉心照料。他们从苦难中一同走来,经历了两次生死,情同手足,在李二毛心中,已经打定了注意,以后再有危险,自己一定要挡在这个小兄弟身前,再也不能让他受伤了。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日,冯牧夜里打坐练功,白天站在军营旁,看着李二毛随着那些兵士煞有介事的操练,心想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练功了,不知生疏了这么久,会不会倒退?

从那之后,他没有再跟随李二毛一同操练,而是找了僻静之处,修炼莫子也等人交给他的武功。将军接到侦查兵的报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屏退了那个士兵,自言自语般说道:“果然是武学世家子弟吗,他身上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接连两个多月,都不见敌人来犯,难得这么久的平静安宁,巡城的士兵在吃饭的时候,话也比平时多了起来。他们口里还时不时讨论冯牧,说起他那一晚的那一剑,吹的神乎其神,好像冯牧长了三头六臂似的。

又过了一个月,蒙古人又前来抢劫,这一次他们避开了明军,选择的是偏僻的村庄,练功的冯牧在山顶看到了一众马队,一口真气差点岔开导致走火入魔。

他快步跑下村庄去报信,疾风在他的面庞呼啸着,他只求能够赶在蒙古士兵举起屠刀前通知村民躲避,不然又将面对血流成河的人间惨剧。

想到此处,冯牧发力狂奔,脚步渐渐飘逸,竟然能够一步七尺开外,他没有在意自己武功提升了一个境界,全然被焦急的心情取代。

当冯牧在村子里大喊蒙古兵快到了,让大家赶快回避时,村民们并未相信这个小孩,等到放牛的老汉连滚带爬说蒙古人杀来时,众人才屁滚尿流的大喊大叫,四处乱跑。

有些村民跑掉了,侥幸存活,老弱妇孺体力不行,在一些英勇壮汉的保护下,也成功跑掉了,可是代价却是那些成年男子死在蒙古兵的弯刀之下。

冯牧在那场战役中,凭借一个几岁孩童的身躯,击杀了数名蒙古士兵,他与背水一战的村民们,一直坚持到明军的援军赶来,然后看着那些进犯的敌人作鸟兽散。

那一战,冯牧只受了一点轻伤,没有几天便痊愈了。

只是在那之后,冯牧更加勤奋的练习武功,一年之后,十余名士兵与他演练,被他赤手空拳打倒在地。又是半年后,十余名手拿武器的士兵攻击他,他也能够全身而退,并摔飞一两名士兵。

李二毛看着进展神速的冯牧,心中很是羡慕,他自认为天生神力,可比起冯牧,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让他有些沮丧,而冯牧则告诉他,这不靠力气,而是靠真气和巧劲。

冯牧问李二毛是否愿意跟着他学武,李二毛摇头,说他更愿意跟随义父学习行军布阵,他要做一个将军,带领士兵们将那些蒙古鞑子杀干净。

半年后,进犯的蒙古兵,中了明军的包围,李二毛跟在副将旁边,用弓箭辅助明军的进攻,而更让蒙古军头疼的是,竟然有个鬼影般的小孩,趁他们不注意,在背后偷袭,时不时就杀掉他们几个将官。

对于这样一个小鬼,蒙古军称他为“小魔王”,将他视为眼中钉,除了守关的将领,这个小孩是他们第二想要除掉的人。

第九十九章 绝对压制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再世为人的冯牧已不再是那种愣头青,可热血澎湃的李二毛,在战场上,绝对是那种不顾性命,拼死冲杀的人。

大明守军击溃了敌人的进攻,当时是下午,还未近黄昏。蒙古一小股兵马往塞外逃走,李二毛在乱军之中,不顾守关将军的嘱咐,单骑追了上去。

看到李二毛莽撞的追赶敌人,冯牧有些无语,这个混小子,莫不是嫌命长。敌人逃走的人数,少说也有四五十个,凭他一个小孩就敢去追击,当真以为对方不敢杀他?

看着李二毛骑马从近处掠过,冯牧张口呼喊,李二毛没有听进去。无奈的摇了摇头,冯牧迅速窜上一匹马,前去接应他。

“将军,那两个孩子追杀蒙古兵去了。”

听到士兵回报这个消息,守关的将领并未惊慌,喃喃说道:“少年意气,太过锋芒,让他们吃点苦头,挫一挫锐气,权当磨砺吧。”

嘴上这样说,心中却放不下他们的安危,当下嘱咐道:“调集我麾下的轻骑兵五十名,前去接应他们,既要保持一段距离,又不可让他们有性命之忧。”

那名士兵领了命令,便走出了营帐,此时另一名将领走了进来,说道:“孙将军,你这样安排就不怕出事,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对城外的地形又不熟悉……”

“张御史,你要相信,雄鹰只有不断在风雨中搏击,才能够傲视苍穹。”守关的大将孙玺,面对张钦的担忧,如此解释道。

看着孙将军一脸认真的模样,张钦在心中叹了口气,他对那两个孩子寄予厚望,不希望那两枝嫩芽过早被人折断。

事到如今,也无法改变什么,只能暗自祈祷他们吉人天相吧。

李二毛不过十岁,已经长得虎背熊腰,身上的肌肉虽不如久经沙场的将士们那般遒劲有力,却也初具规模,比起同龄的孩子,就像一只狗熊一般,有种难以匹敌的威势。

而骑在马上追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