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

第77章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77章

小说: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步兵营我昨日去看,只剩下三百不到,就算要战,咱们拿什么去追浅井长政啊!”

又等了三日,织田德川联军便抵达了小谷城城西五里,此时接到线报,朝仓义景决定改固守为进击,命令朝仓景镜为总大将,统兵一万三千,决战信长。两军集结在金琦城南十里,等待信长。信长听罢热血沸腾,本打算立刻北上,可清州盟军此时却遭受了小谷城守将矶野员昌顽强的阻击,和横山城,野村城等丝毫没有抵御便投降不同,小谷城乃浅井家居城,兵马钱粮足备,且矶野员昌对长政忠心耿耿,所以坚城难破,一拖三日之久。连攻了三日的联军拿不下城下町,信长只好改越前决战为近江决战,将兵马陈列于小谷城姊川河南严阵以待,等候朝仓浅井大军。家康知晓之后,生怕朝仓浅井联军南下之余,引兵攻打后方,于是立刻传令天龙军回归本阵,然后抽调部队回国镇守。织田信长得知后,也觉得应该做到万无一失才好,于是命森可成驻守大津的宇佐山城,佐久间信盛驻守野州永原城,柴田胜家驻守近江的长光寺,中川清秀驻守观音寺城,另外命木下秀吉奔赴近江各城,务必在决战之前说服些城主投降,好原地补充物资。木下秀吉实乃战国第一舌辩,比半兵卫等人的纵横联合之大气,秀吉更多了一丝山匪的无赖和狡猾,如此双管齐下,果然收效非凡,镰刀城的守将崛秀村和长比砦的守将通口直房二人齐齐倒戈,送来了军粮器械,而最为主要的是,织田德川联军左翼和背后仅有的两颗钉子不复存在,信长终于可以无后顾之忧的进击朝仓浅井军了!

为了一战击败朝仓浅井联军,织田信长就必须避免以往战事本阵虚弱的毛病,战国用兵基本上就是几个套路,先让有本事的大将单挑,如果砍了头就士气大振,如果单挑之后僵持不下,就弓弩手一统乱射,能杀掉多少马兵和足轻就杀掉多少,最后就是一股脑的冲锋,有的大名本事高点,就骑兵突击侧翼,步兵正面推进,不过也算得上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所以许多有才华的将领,比如上杉谦信,吉川元春,岛津义久都善于断敌兵之粮道,或者突袭敌帅之本阵,以一战定乾坤!信长正是考虑到这点,特意在姊川河之南摆下“十三挡阵”,从第一阵开始,依次是坂井政尚,池田恒兴,木下秀吉,柴田胜家,森可成(主将在别地执掌城防的由家臣扛大棗统御亲兵),佐久间信盛,织田信长,丹羽长秀,这八阵为由北自南,一个接一个,其中信长统第七阵为假本阵,一旦有恙立刻由丹羽长秀竖起大棗,自己则奔赴第八阵,才是织田真的本阵!另外信长阵左翼,夹在德川阵和信长阵之间为第九阵稻叶一铁,意在串联德川和信长两军,第八阵背后则是氏家直元在左,安腾范俊在右,另外横山城大野木秀俊,野村父子各持一阵,总共十三阵,互相照应,互为犄角!德川家康兵少,不能像信长那样大气魄,只好按照以往的惯例,排开四象阵,右上为酒井忠次,左为小笠原长忠,右为石川数正,左下为德川家康和孟昭德合军。

探知德川军和织田军的布置之后,朝仓浅井军连夜南下,先从小谷城中接济了军粮和器械,然后也在河北布阵,等待信长发难。此番朝仓景镜统军共一万三千,摆开一字长蛇,沿河是朝仓景纪,后方是前波新八郎,最后才是朝仓景镜的本阵,浅井家则从小谷城中补充了部分兵源,共七千人,在姊川河大依山东布阵,头阵是矶野员昌,二阵是浅井政澄,之后是阿闭贞征,新庄直赖,浅井长政。这样布阵,乃是朝仓直面德川,织田直面浅井,两边都有近万人的兵力差距,一边是德川苦难,一边是浅井吃紧,四家之臣隔河对望,都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啊!

四军布阵两日之内,小型摩擦不断,好在隔河而望的都是猛将,比如酒井忠次夜间偷袭朝仓第一阵,只带五十骑就斩首敌兵上百,矶野员昌听说后,马上起兵报复,坂井政尚阵内的帐篷被火箭杀掉过半,可坂井政尚迎着熊熊火势反击,竟然也杀掉了矶野手下步卒数十,让矶野员昌只好悻悻退去。织田信长闻讯之后,马上下令褒奖,并严命全军不许妄动,一道河边囤积了数万人马,战局复杂多变,若是一个指挥不当,就会全军覆灭!

得到信长的军令之后,德川家康立刻找来孟昭德和本多正信商议,家康关心的是怎么开打这一仗,怎么打赢,所以问道孟昭德是否该出兵诱敌,孟昭德想了想答道,“属下读书,常闻中华那些大阵仗都是引而不发,一持数月,看似缓慢无战机,其实是暗流汹涌,一触即发,且一战定乾坤的,比如东汉官渡之战,前后相持一年又数月,旷日持久,数十万大军,斗得就是谁心慌疏忽,最后曹操抓住袁绍在粮食上的疏忽,一战奇袭乌巢,最后扭转局势,还比如淝水之战,东晋宰相谢安,只以八万之数抵御苻坚百万大军,也是抽中一点而打,打中则全军连锁溃败,赢就赢在奇袭,待敌疲惫而后动,咱家兵少,又不能指望信长公分兵给咱们,所以咱们此时只宜坚守,待敌自变,或者信长公兵发北岸,牵动全局之后,咱们就出一道起兵直发小谷城!”家康其实早怀疑孟昭德是汉人,因为他身高长相皆和本国不似,多年来问兵,昭德所说全是中国之典故,这让敏感的家康早起了思绪,现在正好乘这个时候挑明了,“昭德啊,其实源氏之战,义经大人打平氏朝猛那一仗也是以多胜少,甚至奠定了源氏幕府之大局啊,你怎么不说说呢?”孟昭德立刻一愣,原来小时候他就对义父表明了自己是汉人的身份,所以义父将珍藏的古籍汉书都拿出来教导孟昭德,并没有深究本国历史等,所以昭德脑中对倭国过往史实甚不了解,平日说事也都讲中华古典,没想到家康察觉了,现在这样问,昭德知道是瞒不住了。

“回禀主上,昭德。。。昭德并非不说源氏之战,实在是。。。实在是不知啊。”

“哦?这倒有意思了,远隔千里的海外之事,你怎么知道的比本国还清楚啊?”孟昭德的回答含糊其辞,家康很不满意,他心想,这一次一定要揭穿你的身份,不然只怕没有再好的机会了,孟昭德思来想去,只好娓娓道来,“属下欺瞒主上,实在该死,哎。。。其实昭德本来就是汉人,小时候被义父大人收留教导,他知道属下的身份,所以都选用中华书籍对属下循循善诱,属下。。。属下愚钝的很啊,没想到亲近本国之历史,义父平日里繁忙的紧,也没考虑这些,这才。。。这才。。。这才对本国之史一无所知啊。”家康总算把揣在怀里多年的疑问搞清楚了,立刻满意的舒了口气,看了看正信说道,“汉人啊,了不起,可是大人物呢,呵呵,正信啊,这个事情你知道不知道啊?”正信一听,马上明白家康是怀疑自己和昭德结党营私,忙跪倒说道,“属下请罪,此事乃是在骏府时期和昭德大人无事闲谈偶尔透露,那时候属下年轻,不懂事,就没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啊,请主上治罪。”

德川家康听罢哈哈大笑,招招手让正信起身,然后指着昭德说道,“昭德啊,师弟啊,你既然是大明王朝的人,怎么漂泊到咱们这来了,我还从没好好和你聊过呢。你说说看吧。”孟昭德忙跪倒答道,“属下乃是大明嘉靖皇帝兵部尚书丁汝夔府中伴读家奴,大人他当年被奸相严嵩所害,全家流放,属下幸得到上天垂青,竟然大难不死,漂洋过海,才到了这里。”家康点点头道,“不容易啊,师弟和家康一样,都是苦命的人啊,也是上天垂怜家康,让不远千里的天朝来了大才辅佐家康啊!这个事情还有谁知道?”孟昭德想了想,小心的答道,“小时候和正信大人说过,属下家臣田中旭一侍奉义父日久,他也知道,另外属下的义弟半兵卫和两个从小侍奉的家臣山下政文,山下政虎知道,别人都不知道了。”家康一边听一边拨拉着身边的书简,待孟昭德说完了,自己默默算了算,然后开口道,“嗯,这是个大事啊,怎么瞒的这么紧呢,家康听说啊,偷人一支针,担忧怕三年,昭德不想别人排斥,结果隐藏自己是汉人的身份,一藏就是将近二十年,这要多难受啊,哎,是我这个主上不明,让你承担这样的苦楚啊。”

说到这,德川家康呼的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家康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家中有一位天赐的大明人才助我振兴祖业,正信!你马上拟写一道。。。哦不。。。攥写一本书记,传阅军中家中还有所有交好的大名,详尽咱们家孟大人的身世和丰功伟绩,我要全天下都知道!全天下都知道!大明的人才都在我家康麾下,德川之业何愁不兴旺啊!”正信和孟昭德听了,暗自对视一眼,忙跪下接令。家康说罢后哈哈大笑,招呼二人退下行事。正信和昭德不敢怠慢,赶紧拜谢出去,一出帐外,正信立刻低声问道,“昭德大人,主上这样行事,是给你拆台吧。”孟昭德摇摇头道,“文武咱俩各持半边天,你这么说,结党营私就做实了啊!无所谓,我漂泊异乡多年,自己都差点忘了自己是哪里人了,呵呵,现在好,主上垂青,算是给我正名了,其实不瞒正信大人啊,昭德有时候夜里难寐,噩梦惊醒,哎。。。这也是不同于本类的恐惧所在吧。”正信听罢深以为然,只好宽慰几句,便告辞回去,奋笔疾书,连夜写出了《告天下友好之德川家孟氏本纪》一文共一千七百字,传檄军中和织田军中,另外派特使连夜运送交往上杉,武田,北条,毛利,筒井,伊达,最上等家,其中交好的如上杉和筒井自然交口称赞,回执恭贺,交恶的则污言秽语,不过孟昭德和家康都一笑了之,不予理会了。至此,隐瞒自己真实身世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孟昭德总算能堂堂正正的说一句,我是大明的臣子,汉人!

只不过德川家康所为,是为了揭穿孟昭德是汉人身份,让他哪怕将来有一日尾大不掉,也因为是异邦之人,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地方豪族,甚至是天皇颁发的官职,让他一生只能带兵,却永远无法拥有名分,其用心果然深远,不过正所谓当局者迷,深明权术名分和军力缺一不可的家康,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三者孰重孰轻,他只看到了没有名分就不能出人头地,却一时疏忽了战国乱世只要军力强就不难谋得名分这个关键,沉浸在揭穿孟昭德真实身份的喜悦中的家康,却没有料到日后的结局。

第六十回姊川合战

时间2011…5…1613:26:52:6138

孟昭德的汉人身份被昭告天下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秀吉等织田家和自己交好的家臣纷纷来问东问西,尤其是秃鼠秀吉,对大明的一切都很好奇,大筐小筐的往昭德军中搬瓷器,昭德初始还以为秀吉送他呢,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秀吉多年来买的抢的搜罗的,是来让他鉴定真伪的,孟昭德只好拿出浑身解数,给秀吉区别,其中最为秀吉喜爱的就是千鸟香炉和信长所赐的乙御前釜,孟昭德知道,这些东西虽然看着机巧,却非天朝上品,不过战国物资匮乏,且倭国发展远不如天朝甚多,也不好说甚么,只能在各自物品的真假上多下功夫,对于真的多加褒奖,对于假的说出纰漏然后让秀吉掷在地上摔碎,便罢了。

两大联军这样僵持了五日之后,对偷袭织田军不成还险些吃了败仗一直怀恨在心的矶野员昌再次发难,家康闻讯后立刻披挂上马,全军齐备,准备北进攻打朝仓,孟昭德则从旁劝道,“我军数量少于朝仓近万,不宜在敌人稳如磐石的时候动手,不如再看看!”家康听罢想了想,只好同意,不过严令三军全副武装,所有骑兵上马待命,只要时变,立刻发兵!矶野员昌发兵过河之后,第一阵坂井队火速迎战,可此番矶野员昌做好了万全准备,所辖不是自己的亲兵,而是前三阵的全部骑兵,他让马匹躲在大旗之后,骑兵伪装成步兵渡河,这样板井政尚就轻敌了,只让亲兵照上次的法子准备迎战,可没想到的是,一渡过河那些步兵纷纷扔掉战旗,跃上马匹,一千五百步卒瞬间变成了一千五百骑兵,铁骑冲锋,转瞬就到了阵前,这样的快速坂井无法应变,阵营瞬间就被“蹴散”(冲垮)了。

矶野员昌自幼侍奉浅井家,已经历时三代主上,此战之前自感老迈碍事,主上多年不问计自己,所以早想通了,要借此战牺牲自己成全主上,所以第一阵垮了之后,矶野员昌并不停歇,而是继续攻打第二阵,这样一口气下去,竟然池田恒兴,木下秀吉,柴田胜家,森可成等阵纷纷溃散不能抵敌,本阵的织田信长得到消息,立刻传令左右两阵上来夹击,并命令使者快去通报德川家康,让他乘机过河突击浅井家本阵。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