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

第128章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128章

小说: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的目地就是要出人头地,在浅井家灭亡后,在津田信澄的介绍下,藤堂高虎投靠了自己的仇人,成为了织田信长的家臣。为了积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藤堂高虎先后先后出侍织田信长的侄子津田信澄,浅井旧臣阿闭贞征,和家督织田信忠,这段日子里藤堂高虎一直不断努力,甚至以区区十七岁的年纪就参与了安土城的建设,受到了丹羽长秀的关照,可惜他毕竟是浅井家的人,和许多投降的武士一样,非但一直没能出人头地,立下大功还不得封赏,失意连连后,心高气傲的藤堂高虎竟然最终舍弃了自己苦心搏杀得到的地位成为浪人,离开了安土城,一路向东而去。

在藤堂高虎的流浪生涯中他先是让本多正信的侄子本多正澄以八十石的俸禄招入麾下,但随后不久便再次流浪,这样出了三河往东,又数日就行到了吉田城下,此时的高虎不但路费用光,干粮也吃得差不多了,他肚子饿得呱呱叫,嗓子渴的冒烟,正在难受的时候,突然闻到一阵年糕香味,原来是路边有一个卖年糕的摊位,藤堂高虎禁不住走了过去,双手抓住滚烫的年糕,拿起就拚命塞进嘴里,回过神来时,已吃下好几个。这时候卖年糕的老板笑嘻嘻的让他掏钱,藤堂高虎窘迫的翻出自己的钱袋,告诉他自己一分钱都没有(武士赊账是非常丢人的比死还难受的一件事),所幸老板与左卫门是个好人,不但不索取年糕费,还敬佩他是一名相貌不凡的武士,给了藤堂高虎路费,然后鼓励他道,“我看大人你气度不凡,不应该潦倒一生,现在不过是时运不济而已,如果你一定要往东,那不如就去信浓国,那里的领主孟昭德孟大人是我们三河的骄傲,他就是贫民出身,身边聚集了许多青年才俊,都纷纷建功立业了,你何不去那里争取一个好前程呢!是男子汉就豁出去干吧!若是那里也没有你的未来,就请老实的回家孝顺父母,不要让年迈的老人家担心了!”

藤堂高虎听罢甚是提气,他激动的许下诺言,不论什么样的屈辱和折磨他都要忍受,若是混不出个功名来,绝不回家面见二老,就这样,在老板的指点下,藤堂高虎徒步翻越了饭田山脉,从甲斐到了信浓。藤堂高虎先是遇到了正在整顿矿山的增田长盛,在他的“施工队”干了一个月,立刻就脱颖而出,严谨的工作计划,言必中的开采脉络,让增田长盛意识到这是一位奇才,他立刻把藤堂高虎引荐给了孟昭德,十八岁的高虎在海津城得到了孟昭德的召见,孟昭德先是就着矿藏方面问了高虎几个问题,见他头脑清楚,对答如流,于是又试着问了他几个军事方面的问题,大出众人意料之外的是,藤堂高虎竟然还是个合格的军事人才,他对于骑兵的运用和训练都有独到的见解,远远不符他十八岁的年纪,孟昭德大喜过望,当即宣布藤堂高虎为纳户役组头,禄米一百五十石,并将一支骑兵小队二十人交给了他。没想到孟昭德能如此欣赏自己,出手如此阔绰,藤堂高虎激动万分,他感到,自己连续更换了十多位主子,总算遇到明主,可以出人头地了!

孟昭德意外收到藤堂高虎后三个月,他的第三个儿子,阿若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孟宪平出生了,这不光是双喜临门,更是对孟家未来兴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后人称这一年,天正二年,为“赐福之年”,就因为孟家最长寿的家老藤堂高虎的到来,和继孟昭德之后最英明神武,将力挽狂澜,救孟家幕府于危机的中兴之主孟慧宣(第三代子孙,第五任家督)之父孟宪平的诞生!

信浓国勃勃生机,武田氏则日落西山,垂垂将死,武田胜赖乘着上杉家内乱之际,总算拿下了伊势上野国,他本来想借着这个机会重振武田家,可没想到上野国的平定却造成了家中的连锁反应,先是抽调往上野国驻防的几个兵团嫌苦,私下逃了回来,导致在册的武田氏兵源减少。武田胜赖得知后,立刻重拳处置了几个带头的武士,又因为此得罪了他们的宗族,武田胜赖的严刑峻法不能让甲斐族群信服,他们正好借此机会造反,为了平叛,武田胜赖损耗了无数钱粮兵马。为了平叛,除了各地镇守的兵卒外,武田胜赖还调回了大部分守卫上野国和廊桥城的部队,这样上野国武田氏领地防备空虚,上野国豪族长野长行和长尾定俊在北条高广的撺掇下造反,重新占领了廊桥城。武田胜赖用了一年时间打下的上野国就这样又丢了,不但一分好处没有捞到,武田胜赖还白白折损了上万人马,目睹此情此景的武田氏诸家臣都纷纷感到,家国的末日就不远了。

深感家道岌岌可危的武田胜赖决定拼死一搏,他采纳武田信丰的建议,把防御重心放在织田氏身上,而对德川氏采取怀柔甚至谄媚的态度,这样好避免同时面对两大集团的进攻。在对德川氏的拉拢中,武田胜赖表现出了他政治家的一面,全面出击,频频换招,有时候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有时候是一车三河急需的草料,有时候是甲斐上乘的茜桶,搞得德川家康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更加加倍的小心防范起来。武田胜赖用热脸去贴德川家康的冷屁股,本来是下下之策(放弃一个私交甚好,如日中天的盟友,去选择一个刚愎自用,日薄西山的盟友,有点脑子的人也不会做的),可谁知一个月后,竟然真的收到了奇效!

当年孟昭德提议和织田信长同盟,而德川家康也恰巧有此想法时,孟昭德就有过一个担心,后来和竹中重治还有山下政文说过,就是当年德川家康还叫松平元康的时候,在今川家娶的那个媳妇,人称筑山殿的家康正室夫人,孟昭德当时因为家势羸弱,急于得到织田信长的援助,所以没有提醒德川家康这一点,而家康在主动献媚,疏远了筑山殿后并没有得到信长的特别欣赏,所以他以为信长并不在乎这位今川姓氏的媳妇。这样到了骏府城被破,今川氏灭亡之后,德川家康在已经坐大的情况下,并没有降低筑山殿的地位,也没有另娶,反而将她生的长子德川信康立为继承人,并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信长指派的两家联姻,信康和信长的小女儿结婚了。

由于筑山殿与织田家有杀舅之仇(今川义元之死),且可以说今川家的灭亡是织田信长一手造成的,导致筑山殿和德姬婆媳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哪家又不是呢),尤其是在本家势力慢慢做大,筑山殿以为夫君终于不用向信长低头之后,她更是变本加厉的。。。。。。不理睬德姬(史实证明,筑山殿只是不喜欢德姬,并没有欺负她,只是从不见她,不和她说话,换在现代,多少夫君都希望这种事情的发生呢),遭遇冷落的德姬常写信向父亲抱怨婆家的不是,但信长为了顾全大局(那时候信长还没有坐拥半个天下),除了好言安慰也没别的办法,直到1575年(天正三年)的5月,德姬送来一封火急家书,向信长报告德川信康和筑山殿欲内通武田胜赖发动政变,罢黜德川家康!信长闻讯大怒,立刻派使者面见德川家康,将德姬的信件让家康亲自阅读,然后要求其杀死筑山殿母子!家康百般无奈,只能要求先彻查此事,最后一经查证,原来所谓的政变,就是武田胜赖千篇一律的谄媚之词,给德川家人人都写过一封,私下里德川氏的武士们还用此做赌,看谁够面子,能让胜赖亲自给他写信。结果没想到就是这一封人人都不当回事的信件让德姬看到了,而武田胜赖是离间也好,挑唆德川氏不和也好,谁都没上当,偏偏织田信长信以为真了,胜赖一月的笔墨,总算得到回报了!

家康在抵抗信长军命三次后,接到了信长的最后通谍,其中措辞让家康慌得不知所措,德川家康深知自己长子的为人,决不可能和武田胜赖勾结,而且说他要政变的这个证据太可笑了,无奈之下的德川家康除了连忙写信向信长辩白以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来回交换了几次意见,大多数家臣也渐渐得知了此事,他们纷纷认为信长此举欺人太甚,都宣称为保少主不惜和织田家决裂!一时大有撕破联盟,翻脸就干的意思,可谁知道家康虽几次写信解释,面上看着维护儿子,心中可早就打定了若是信长坚持,就杀掉嫡子的念头。

家康在信中道,“筑山之事,我所不知,但小儿信康一定不会参与谋逆,还请大人收回成命。”信长回复道,“若杀其母,怎能再期望其子的忠诚?只要筑山夫人罪状确实,则母子同罪,不可宽贷。不必挂虑小女,请尽快动手吧。”连让自己的女儿当寡妇都不在乎,家康就明白信长的决心了,他只能长叹一声,等候信长的正式通知。

5月21日,从安土城来的使者传达了信长最后的回复,筑山殿和德川信康必须死!这就意味着如果家康不听话,织田家将不惜撕毁同盟,出兵三河!德川家康听罢痛苦的留下了泪水,他深深的明白,仅握两国几十万石的德川家绝对不会是如日中天的织田家对手,真恨当年自己没有保住孟昭德,若是自己为孟昭德据理力争,信长不允而放逐昭德,那今日昭德感恩也会以信浓的一万余人相助,可事实是若同盟破裂,两家开战,孟昭德不狭私报复就不错了!在这危急存亡关头,德川家康面对着织田信长的威胁,家臣的不理解,周边国家的敌视,终于下了常人所不能下的决心,他做了好似畜生才做得出的一件事,选择了忍辱偷生舍弃亲情,以家业为重!

1575年(天正三年)5月28日,德川家康下令将筑山殿处死,6月10日,在二股城巡视,早被当地守军囚禁的德川信康接到了父上的指令,他向着远江滨松城的方向拜了三拜,自刎而死!另有信康的近侍,将来的德川二代人才,西尾进造,武藤秀明,田中昭武等,尚未元服,就伴随主上而去。从此织田信长对德川家康再无疑惑,可绵里藏针的德川家康对织田氏却多了一份仇恨!

得知这一信息后,智者三人组的竹中重治和山下政文还有新加入的藤堂高虎兴致勃勃的去见孟昭德,给他通报这一绝佳的好消息。三人一到海津城,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孟昭德竟然白衣素服,面对二股城的方向正在祭祀,前田玄以和惠隐院作为在职的僧人,正高声诵念着佛号,孟昭德的脸上明显带着刚刚干涸不久的泪痕,按说这是好事啊,清州同盟破裂了,对于想要争取天下的孟昭德正是从中渔利的良机,藤堂高虎是新人,不好说话,竹中重治则要习惯性的先猜出他的大人在想什么,所以和孟昭德感情颇深的山下政文首先问道,“大人,为何为了一个当庆祝之事表现的如此伤感啊?”

听到山下政文说话,孟昭德从悲痛中还醒了过来,他看了一眼三人,略带哽咽的说道,“是天空丸啊,没什么,我只是想起了惨死的信康,你说说,他有多大啊。”山下政文算了算答道,“十七岁左右。”孟昭德听罢点了点头,叹口气道,“是啊,只是个孩子啊,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好狠心,让一个孩子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你们说,这样的人我能看着他们夺取天下么!”山下政文忙附和道,“当然不能,残暴不仁,取天下也不能治天下,大人您更当抓住这个机会,取得天下之掌控权。”孟昭德摇了摇头,看了看踌躇满志甚至略带兴奋的三人,突然一指藤堂高虎说道,“让高虎说说吧,新人么,给一个大家了解你的机会!”藤堂高虎真没想到孟昭德会点他的名,兴奋异常,立刻伏倒答道,“是!高虎不敢有负大人的信任!”

孟昭德摆摆手让他起来,藤堂高虎于是小心翼翼的答道,“高虎以为,这家康和信长之间的一出戏有意思,两相一比较之下就看出了家康更高明一些,高虎既然跟随主上,自然盼着孟家从此登高俯瞰,一览天下小。可惜,现在远不是时候!”藤堂高虎说的话似乎深合孟昭德心思,他擦了擦眼泪说道,“嗯,有点见解,你详细说说。”藤堂高虎赶紧答道,“是!高虎以为,这织田信长突然赐死筑山殿和德川信康,用意就是要摒除德川同盟,可是又不能直接撕毁盟约,所以才出此下策。高虎以为,筑山殿恨织田氏是正常的,因为她的舅舅确实是信长所害,可是归根到底,两军交兵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所以对于今川氏来讲,织田氏不过是在一场大战中战胜了自己,可武田氏才是灭亡了自己的大敌!筑山殿若是能够远在三河就和武田氏沟通的话,那这么厉害的手段,又怎么会愚蠢的放弃灭族之敌武田氏而去招惹如日中天的织田氏呢?前后不通么!”孟昭德听罢煞是精神,他用手连续点指藤堂高虎,激动的对山下政文和竹中重治说道,“如何?如何?我看右卫门说的很有道理啊,你们觉得呢?”

山下政文和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